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烤烟、超级稻水旱轮作栽培模式,有利于作物健身栽培,减轻病虫危害,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农田经济效益,获取粮经双丰收。通过对武平县烤烟、超级稻栽培模式的调查分析,总结了烤烟、超级稻水旱轮作模式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同垄作栽培模式对烤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道真县烤烟生产的适宜栽培模式,以南江三号烤烟品种为材料,采取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垄作栽培方式对烤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行凹垄栽培的烤烟产量、均价和产值均最高,分别为3 088.5 kg/hm2、23.31元/kg和72 009.75元/hm2,且田间长势和外观综合质量均好,单行起垄栽培次之。因此,建议道真县烤烟生产上采用双行凹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烤烟不同栽培模式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方法]通过分析在相同生态条件下,采用2种不同密度、不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K326、云烟87 2个品种烤烟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总结出不同栽培模式对烤烟特性的影响。[结果]云烟87品种综合表现优于K326品种,栽培模式Ⅰ较栽培模式Ⅱ更加适宜当地烤烟的生态条件。[结论]该研究为培育和发展特色烟叶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山区“烤烟-水稻”高产栽培模式的效益。并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及采收方面介绍了山区“烤烟-水稻”高产栽培模式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连续2年在湖北省咸丰县烟草基地进行了移栽期、施氮量、种植密度和单株留叶数的4因素、5水平均匀设计(54)试验。测定了5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烤烟产量和化学成分,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香型判别分析,对感官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糖、还原糖和氮碱比是判别烤烟香型的主要因素。5种栽培模式下烤烟的香型判别表明,N1、N4和N5属于浓透清香型,N2和N3属于浓偏中香型。利用烤烟成分的逐步回归方程求出了4栽培因子的最优值分别为:移栽期为4月30日,施氮量3 g/株,单株留叶数为23片,这为咸丰特色优质烤烟高产栽培提供了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以烤烟为主,烤烟、大麦和花生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和栽培注意事项;并对该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种植模式下烟农净收入可达29250元/hm2以上,比单作烟叶增收11250元/hm2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高级烤烟的需求大幅提升,优质烤烟的栽培模式受到了种植者的关注。烤烟栽培环节可能存在土壤、肥料与品种等问题,进而针对性的提出均匀施肥、品种选择、合理规划栽种密度与优化种植面积等解决、优化措施,为后续的烤烟栽培技术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烤烟栽培种植是一项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项目,但在其栽培种植的过程中,对水的需求很关健。而近年来,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天气变化无常,为了实现水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并实现烤烟种植户的增长丰收,研究节水灌溉模式下烤烟配套栽培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对节水灌溉模式下烤烟配套栽培技术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浦城是闽北山区农业大县,耕地复种指数较低,种植单一,效益不高。为了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难题,自1995年以来,浦城县政府积极调整粮经结构,大力发展烤烟生产,烤烟面积逐年扩大,目前种植烤烟已超过3000公顷。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在试验、示范基础上,近年来大力推广烤烟—水稻高产栽培模式。这种一年两熟栽培模式效益高,两季纯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这种种植模式,还改变了以往只种一季水稻、效益  相似文献   

10.
烤烟不同栽培模式比较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比较研究常规栽培(T1)、一次性分层施肥栽培(T2)、一次性施肥的平地覆膜栽培(T3)三种栽培模式对植烟土壤物理性状、烤烟生长及产量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2和T3栽培提高了耕层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显著提高烤烟植株中部叶的全氮、全磷含量,显著提高了烤烟植株上、中、下部叶的全钾含量;T3栽培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增加烟农收益,充分利用耕地资源,突破烤烟与同科其他作物共患病虫害、跨年度轮作受到耕地面积限制等因素,探索出适合屏山县烟区的套作生产模式,在屏山县中都镇新坪村进行了烤烟间套作黄豆的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烤烟、黄豆套作模式可有效提高烤烟对花叶病和根茎类病害的抗病能力,增加总收入。  相似文献   

12.
烤烟栽培是一项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项目,但在其栽培过程中,保证水分供应很关键。近年来,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天气变化无常。为了实现水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并实现烤烟种植户的增产丰收,研究节水灌溉模式下烤烟配套栽培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节水灌溉模式下烟草产量与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了解烤烟赤星病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有效指导烤烟赤星病的防控,本文进行了自然环境条件、烤烟品种、海拔高度、栽培模式、前茬作物等与烟草赤星病发生关系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烤烟现蕾后至成熟期(6月中旬至8月初)是易感赤星病阶段,此阶段降雨量大小与赤星病发生程度密切相关;不同烤烟品种间赤星病的发生情况差异较大,南江3号的抗病性强于K326和云烟87;不同海拔高度田块的赤星病发生情况也不同,病害发生严重度和盛发期次数均与海拔高度成反比;不同栽培模式和轮作方式下赤星病的发生同样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以覆盖地膜和连作地块赤星病发生较重。由此可得,降雨量、烤烟品种、海拔高度是影响宜宾烟区烤烟赤星病发生的主要因子,温度、栽培模式、轮作方式是影响宜宾烟区赤星病发生的次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将乐县推广烤烟——超级稻优质高产栽培模式,烤烟质量好,亩产优质烟150 kg以上,烟后超级稻亩产600 kg以上,比种植双季稻等增产增收效益显著.总结了烤烟——超级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袁文 《现代农业科技》2011,(22):83-84,86
通过对建阳市山区"烤烟—水稻"高产栽培模式的分析,系统介绍了该模式的关键技术,以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品种和栽培模式及其互作对烤烟生长和主要质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模式对烤烟大田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指标贡献率最大,分别为71.5%、46.8%和64.2%;其次是品种,分别为26.7%、40.3%和22.7%。在相同品种的条件下,栽培模式2的烤烟大田生育期相对较长,农艺性状相对较好,化学成分含量适宜且有关比例较协调,产量、均价、产值、上等烟比例和中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在相同栽培模式的条件下,云烟87的各大田生育期和化学成分等指标中表现较优,K326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较好;在经济性状方面,品种间没有明显的差别,由此可知,栽培模式2、云烟87、K326适合在贵州开阳推广。  相似文献   

17.
烤烟覆盖栽培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单元覆盖栽培和二元覆盖栽培2种覆盖栽培模式及其各自特点,对覆盖栽培效应进行分析,指出覆盖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以为烤烟覆盖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解决烟、粮争地的矛盾,进行春烤烟免耕套种秋玉米栽培模式技术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春烤烟免耕套种秋玉米栽培模式,比原来仅种植春烤烟增加了一造秋玉米,每667m^2增加玉米产量325.6kg、增加产值505.82元,烟草、玉米每667m^2产值达2113.5元,农民每年每667m^2地收入1400-1500元,创新了新的粮经轮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9.
贵阳市烤烟种植大户经营模式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贵阳市6个乡(镇)种烟大户和分散农户的几种烤烟种植模式进行了调查。结果为贵阳市烤烟种植模式主要有5种:公司 职工 科技园经营、政府 公司 大户经营、多个大户合作经营、大户独立经营和分散农户经营模式,各种种植模式在栽培管理水平、烟叶质量、产量表现上均以大户种植模式优于分散农户种植模式,且以烟草公司 职工 科技园经营最好。在烤烟生产上建议限制小面积农户,控制大户,发展烤烟的适度规模化种植,有利于技术人员的管理与指导和农户的集中管理,提高烟叶的质量,实现烤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巫进华 《农技服务》2014,(11):57-57
烟稻高产栽培模式是三明市各县大田最主要的生产栽培模式之一,该模式实行水旱轮作,有能减轻病虫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文主要叙述烤烟、烟后杂交水稻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