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小颗粒"胶乳法"氯化天然橡胶干燥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TG/DTG方法研究了小颗粒状“胶乳法”氯化天然橡胶物料(CNR)的干燥过程中干燥速度变化的阶段性,温度、空气流量对干燥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干燥过程主要由升速、恒速和降速阶段组成。温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比空气流量更显。根据试验分析建立了描述整个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天然橡胶加工中存在的干燥时间长、能耗高、环境污染和设备占地较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热空气-微波耦合天然橡胶干燥机,以实现两种干燥方式优势互补,提升天然橡胶加工干燥技术水平。以胶乳级颗粒胶为研究对象,采用该设备研究了微波干燥和热空气-微波耦合干燥特性,及耦合干燥动力学。研究发现:当天然橡胶初始含水率高时,采用微波干燥容易使橡胶受热不均匀,从而发生内部局部过热,使胶粒发粘变坏,影响天然橡胶的性能;而采用热空气-微波耦合干燥,橡胶的干燥时间由单独用热空气干燥的415.8 min降至耦合干燥的107 min,且干燥过程传热比较均匀,得到的橡胶品质较好。根据天然橡胶的水分变化规律,建立了天然橡胶热空气-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其动力学模型为:MR=(1-a)exp(-0.0485t~(0.685))+(1-b)exp(-4.76×10~(-76)t~(35.905))。  相似文献   

3.
不同干燥方式所得干天然橡胶的形态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燃烧柴油产生热风干燥湿天然橡胶胶粒(热风温度115℃)和微波干燥湿天然橡胶胶粒(湿天然橡胶表面温度115℃),并研究其干胶粒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干燥的于天然橡胶胶粒表面粗糙,仍基本保留湿天然橡胶加工胶粒过程所产生的切割痕迹;而热风干燥的干天然橡胶胶粒表面熔融平滑,已失去湿天然橡胶加工胶粒过程所产牛的切割痕迹.微波干燥的干天然橡胶分子量大于热风干燥的干天然橡胶分子量.微波干燥的干天然橡胶硫化胶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其老化前后拉伸强度变化率(-37%)和扯断伸长率变化率(-65%)明显高于热风干燥的干天然橡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变化率(-57%)和扯断伸长率变化率(-87%).  相似文献   

4.
采用燃烧柴油产生热风干燥湿天然橡胶胶粒(热风温度115℃)和微波干燥湿天然橡胶胶粒(湿天然橡胶表面温度115℃),并研究其干胶粒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干燥的干天然橡胶胶粒表面粗糙,仍基本保留湿天然橡胶加工胶粒过程所产生的切割痕迹;而热风干燥的干天然橡胶胶粒表面熔融平滑,已失去湿天然橡胶加工胶粒过程所产生的切割痕迹。微波干燥的干天然橡胶分子量大于热风干燥的干天然橡胶分子量。微波干燥的干天然橡胶硫化胶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其老化前后拉伸强度变化率(-37%)和扯断伸长率变化率(-65%)明显高于热风干燥的干天然橡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变化率(-57%)和扯断伸长率变化率(-87%)。  相似文献   

5.
微波干燥对天然橡胶硫化胶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3种不同干燥方式所得天然橡胶硫化胶的热氧老化性能。采用TG和DTG测定了空气氛围下干燥后样品硫化胶的热氧降解温度,运用Coats-Redfern方程计算N2氛围下样品硫化胶热降解活化能;采用RPA 2000在应变为0.5 deg下进行频率扫描来评估样品耐热老化性能,并测定了样品硫化胶老化前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微波干燥天然橡胶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热空气干燥和自然干燥,性能变化率和老化系数更大,样品RPA频率扫描tanδ值的增值更大,微波干燥样品的热降解活化能高于热空气干燥9 kJ/mol,与自然干燥样品接近,说明微波干燥天然橡胶硫化胶的热稳定性好,耐热氧老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天然橡胶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本课题组设计发明的微波干燥湿天然橡胶物料设备,对微生物凝固湿天然橡胶进行物料表面温度分别为358、373、388、403 K的微波干燥试验,干燥时间均为15 min,每4 s获取一组干燥过程相关数据,测试分析湿天然橡胶(微生物凝固)的微波干燥失水特性,并建立湿天然橡胶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湿天然橡胶含水率下降越快;快速干燥阶段为物料干燥的主要失水阶段;湿天然橡胶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可由多项式模型来表示.  相似文献   

7.
阐述真空干燥模块法快速测定天然橡胶鲜胶乳干胶含量的工作原理和测定方法,并将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烘箱干燥法(标准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真空干燥模块法测定准确度与烘箱干燥法基本一致,其测定速度远远快于传统的烘箱烘干法,且其操作简易、快捷、测定过程稳定、不受测定环境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天然橡胶的生产主要采用传统的热风干燥,但天然橡胶是热的不良导体且自粘性强,导致热风干燥普遍具有干燥效率低、胶料发粘和夹生等问题,这对产品的性能带来不利影响。而螺杆挤压膨胀干燥工艺作为一种新干燥工艺,已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橡胶工业,具有干燥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和工艺稳定等特点,在天然橡胶(NR)生产加工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研究对比了传统热风干燥(NT)和螺杆挤压膨胀干燥(NCT)2种工艺制备NR的结构,分析NCT的性能特点,以探讨螺杆挤压膨胀干燥工艺运用在天然橡胶生产加工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生胶层面,螺杆挤压膨胀干燥工艺由于干燥温度低、干燥用时短,能够有效降低NR分子链在干燥过程中受到的热氧降解,因此NCT相比NT而言具有更高的塑性初值、门尼粘度和凝胶含量,且对于蛋白质、挥发分等非胶组分的影响较小;对于纯胶配方硫化胶,NCT相较NT而言表现出更快的硫化速率。通过使用Mooney-Rivlin方程对硫化胶内部网络结构进行了拟合,发现NCT硫化后的有效交联密度和化学交联网络的数量相对较低,这使得NCT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模量等常规力学性能低于NT,疲劳性能方面也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压缩生热和蠕变。对于炭黑配方硫化胶,NCT与NT的常规力学性能无明显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硫化促进剂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的硫化速率较快所导致。但在动态力学性能方面,NCT的疲劳寿命更长,表现出更优异的动态疲劳性能,这与螺杆挤压膨胀干燥工艺能改善炭黑分散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阐述热辐气动法快速测定天然橡胶胶乳干胶含量的工作原理和测定方法,对试验参数和测定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并将此方法与烘箱干燥法(标准法)测定干胶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方法测定结果相符合,结果准确可靠,但烘箱干燥法测定需几个小时,而热辐气动法将胶乳样品的干燥时间缩短在2 min之内,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实现了快速、准确测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番木瓜片的微波真空干燥特性与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番木瓜片在不同微波功率、相对压力、切片厚度和装载量等干燥参数条件下的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并建立微波真空干燥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番木瓜片微波真空干燥过程可分为加速、恒速和降速过程;番木瓜片的干燥主要集中于恒速干燥阶段;番木瓜片的微波真空干燥过程同时受到微波功率、相对压力、切片厚度和装载量的影响;Page方程关于番木瓜片干基含水量和水分比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均拟合较好,能较准确地反映番木瓜片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天然鲜胶乳中分别以盐酸羟胺、硫酸羟胺、盐酸联胺、硫酸联胺、水合联胺、盐酸氨基脲、苯胺等作恒粘剂,采用微生物凝固工艺制备的天然橡胶(NR)在常温贮存过程中门尼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盐酸羟胺、硫酸羟胺的用量在0.05%(对干胶)时就可以使NR的门尼粘度稳定,可制得低粘度的恒粘NR;水合联胺的用量需要达到0.20%~0.30% 时,可制得中高粘度的恒粘NR;盐酸氨基脲的用量在0.05% 时,可制得中等粘度的恒粘NR,用量在0.10%~0.20% 时,可制得低粘度的恒粘NR;苯胺的用量在0.01%~0.03% 时,可制得中等粘度的恒粘NR,用量在0.05%~0.20% 时,可制得高粘度的恒粘NR;硫酸联胺和盐酸联胺无法使NR 的门尼粘度稳定,但它们能使NR的门尼粘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环氧化天然胶乳改性陶土对天然橡胶硫化胶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环氧化天然胶乳(ENRL)作为陶土的改性剂。采用IR并结合胶含量、表现交联密度、界面作用强度表征值、蠕变和力学性能测定,研究了ENRL对陶土的改性作用及其对天然橡胶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NRL对陶土具有较好的改性效果。环氧化程度较高的ENRL,最适宜用量较低;环氧化程度较低的ENRL,最适宜用量较高。ENR15为17.5%ENR25为15%ENR35为12.5%,ENR45为10%。以最适宜用量的ENRL对陶土的改性效果以ENR25较好,ENR15、ENR35次之,ENR45较差。  相似文献   

13.
环氧化改性天然橡胶/丁腈橡胶共混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计(DSC)、红外光谱、强力试验机等仪器,对环氧化改性天然橡胶/丁腈胶共混物的形态与性能进行研究,并与未改性的天然橡胶/丁腈胶共混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天然橡胶分子引入环氧化基团后极性增大,两组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共混物相容性得到明显的改善,从而具有较理想的形态,展现出较好的力学拉伸性能,可望达到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2012年橡胶年会上专家发表的观点进行综合,主要观点有:下游产业对橡胶的需求较为稳定;国内合成橡胶行业集中度高,产能过剩;影响天然橡胶供应的因素主要有种植面积、气候变化、地力、劳动力、政府政策、市场价格,未来几年增产空间小;国内天然橡胶产业由于基础设施投入少、科技转化率较低、政策扶持力度小等原因,未来发展困难多;投机行为对天然橡胶价格波动有重要的作用,轮胎企业应当加强价格风险的防范措施等。  相似文献   

15.
用天甲橡胶(MG49)改性陶土。通过IR、SEM及结合胶含t、表观交联密度、界面作用表征值、姗变和力学性能的测定,研究改性陶土与NR的相互作用及改性效果。结果表明:MG49湿法改性陶土提高了混炼胶的结合胶含量,增加了材料的表观交联密度,增强了陶土与NR间界面的作用强度,改善了硫化胶的网络结构,提高了硫化胶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环氧化天然橡胶的流变行为和力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橡胶加工分析仪研究了环氧化天然橡胶ENR)的流变行为和力学行为,并和天然橡胶(NR)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高剪切速率区,ENR和NR的表观粘度都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但 ENR表观粘度的降低幅度比NR小。ENR和NR的粘流活化能均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先降低而后又增加,但ENR粘流活化能比NR大。在大应变范围,ENR的转矩S'的应变响应明显与NR 不同。在高频区,随温度增加NR的G'略有降低,而ENR的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应用NH4H40(水合腓)/H02/CuSO4催化体系在常压下使天然胶乳氢化制备氢化天然橡胶,结果表明硬脂酸钠、五水硫酸铜、水合腓用量及反应温度对HNR饱和度有显著的影响,当没有外加硬脂酸钠,铜离子与天然橡胶干胶分子链上双键的摩尔数之比为1∶1000,水合腓与干胶分子链上双键的摩尔数之比为1.4∶1,反应温度45℃时,HNR饱和度可达到64.6%。天然橡胶氢化后,其硫化胶力学性能得到改善,耐老化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云南天然橡胶种植始于20世纪初。盈江县土司刀安仁先生于1904年从新加坡引进橡胶苗8 000株,种植在新城凤凰山东南坡上,至今已有100多年,凤凰山上仍幸存两株老胶树可作历史的见证。他是云南乃至我国种植天然橡胶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天然橡胶种植业生产效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分析现有研究的侧重点及不足,探索天然橡胶生产效率研究的合理思路。  相似文献   

20.
对天然橡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综述,并根据橡胶草和巴西橡胶树的生物学特点,提出将橡胶草作为研究橡胶生物合成的模式植物。橡胶草作为产胶模式植物,将会极大地推动天然橡胶生物合成与调控机理的研究,提高目前的科研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