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前,茶文化旅游在全国各地快速兴起,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对茶文化旅游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结合贵州地区的自然概况与发展优势对当地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进行分析,最终以贵州省为例,对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实践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4.
在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采用将茶资源和旅游结合在一起开发、发展等形式,推动旅游行业以及茶文化的合理发展.新媒体环境下,不仅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活力,还能够推动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运用新媒体平台和网络技术,提升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水平.目前基于新媒体环境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工作还存在很多困难,主要体现在新媒... 相似文献
5.
海南拥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越条件,但海南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进一步提高茶文化旅游产品意识,开发多样性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注重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加强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每一位中国人舌尖上不可割舍的味道.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新文旅的不断发展,茶叶资源与绿色旅游开发结合的新产业不断发展.本文正是基于此,浅谈茶叶资源与绿色旅游开发的策略发展,促进新时期茶叶资源与绿色旅游不断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我国的地域又极其广阔,因此,我国具有丰富的茶文化遗产资源。这些资源包括茶树、茶场等自然资源和茶俗、茶礼等人文资源以及茶诗、茶社等文化资源。如此丰富的茶文化遗产资源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同时,茶文化独特的文化内涵也给旅游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现存茶文化遗产资源和利用旅游发展促进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以及茶文化遗产资源适度开发与合理保护相关问题的讨论,为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以及社会大众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风尚。茶乡旅游是将茶文化旅游与乡村旅游进行紧密结合的旅游类型,而茶乡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在充分发挥茶叶种植产地自然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为茶叶种植产地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在对茶乡旅游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茶乡旅游资源开发与茶乡旅游发展策略做出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智慧旅游是一种以旅游信息智能服务和游客感知互动为特征的新兴旅游形态,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可以帮助相关人士准确把握茶区的旅游资源,对满足游客互动体验、提高产品开发效率、促进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推动茶区旅游产业的组织管理、资源共享、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品牌推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传统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尔后选取了三类常用的传统开发模式,基于智慧旅游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就此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介绍安溪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和类型,重点分析其主要特色,在研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地开发策略,为安溪茶文化旅游规划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海南农业是当前海南热带农业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剖析海南发展大农业旅游的优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从大农业的角度,分析海南发展大农业旅游的可行性,并提出发展海南大农业旅游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对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探讨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现状,以海口市龙华区为例提出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乡土文化为视点,以统一规划为前提,精心打造精品村;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增收富民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实现由文明生态村向旅游文化名村转化;以保护生态为原则,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旅游功能建设上找突破口,抓好典型, 推动文明生态村旅游功能建设。 相似文献
13.
海南海岸禾草植物区系有野生植物140种(含变种、亚种)、82属。本区系热带性质明显,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除去世界属和外来属)的94.6%,以泛热带分布、古热带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为主,分别占总属数的47.30%、16.22%、13.51%;热带分布种占总种数(除去广布种和外来种)的78.9%,又以热带亚洲分布、古热带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及泛热带分布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35.16%、14.84%、12.50%、11.72%;该区系拥有较多的海岸植物群落优势种;探讨了本区系与周边地区、各大洲热带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简要评价本区禾草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4.
海南旅游业在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和城市竞争后,开始步入乡村区域旅游竞争的时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好地适应了都市人在快节奏、高压力及高污染生活下衍生出的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本文立足于海南乡村旅游发展实际,剖析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乡村旅游竞争力差异化的关键因素。提出实现海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海南乡村旅游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农业和旅游业都是海南的重要产业,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将两种产业联动发展的方式是一种给海南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的有利探索。一方面能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一条新的收入渠道,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增添更多的吸引力因子。本文就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发展农业休闲旅游进行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海南发展农业休闲旅游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6.
茶旅一体化是推动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举措,是发展茶业经济的新业态。海南省茶旅一体化优势明显,发展空间较大,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态势正在形成。本文在分析海南省茶旅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与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海南岛东、南部珊瑚礁生态健康状况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海南岛东、南部珊瑚礁生态健康状况,2004年8月对陵水的分界洲岛,三亚的鹿回头湾、榆林湾、蜈支洲岛,琼海的潭门港、龙湾港,文昌的铜鼓岭和长圮港等区域沿岸珊瑚礁进行监测,采用LineIntercept Transect断面法进行调查。通过对造礁石珊瑚种类、覆盖度、死亡率、补充量和发病率等指标分析海南岛东、南部近岸造礁石珊瑚的生态特点。结果表明:海南岛东、南部近岸珊瑚礁发育良好,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共发现造礁石珊瑚13科32属77种。由于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等人类开发强度加大,该地区近岸部分区域的珊瑚礁生态环境呈退化趋势,珊瑚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影响。长圮港、潭门港及铜鼓岭珊瑚健康状况较差;三亚鹿回头等区域局部珊瑚生态健康状况良好,生长呈恢复趋势;远离海岸的岛屿区域,如蜈支洲岛和分界洲岛,由于来自陆地的污染和影响小,珊瑚健康状况呈现良好。 相似文献
19.
热带滨海台地典型森林类型凋落物及土壤有机碳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南岛滨海台地5种典型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地调查法对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及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及土壤表层细根的碳含量、碳密度和单位面积碳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种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介于1.79~10.60 g/kg之间,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土壤(0~10 cm)有机碳密度和单位面积碳储量分别介于0.79~1.47 kg/m2和7.9~14.67 t/hm2之间;桉树林(2.11 t/hm2)和木麻黄林(1.73 t/hm2)凋落物单位面积碳储量高于其他3种林分;5种类型森林土壤表层细根单位面积碳储量介于0.29~0.47 t/hm2之间,木麻黄林最高(0.47 t/hm2),大叶相思林最低(0.29 t/hm2)。 相似文献
20.
海南文昌滨海台地不同森林林下灌草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因子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海南岛滨海台地3种典型热带森林类型(椰子林、人促更新次生林、次生林),对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灌木层中东风桔(Atalantia buxifolia)、 琼崖海棠(Calophyllum inophyllum)是3种森林类型的共有物种,其中在椰子林和人促更新次生林林型下占有较大优势;草本层中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和地桃花(Urena lobata)是3种森林类型共有草本植物,但并非是优势种。次生林和人促更新次生林林下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都较高,林下物种组成相对复杂,共有树种有11种,相似系数高达45%。次生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及铵态氮之间达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人促更新次生林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全钾、全氮、速效钾、无机氮及铵态氮之间达极显著正相关;椰子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各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证实:滨海台地热带林土壤pH、全磷、全钾、速效钾、有效磷、铵态氮及无机氮共7个土壤因子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