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丽粳314是云南省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系谱法培育而成的水稻品种,具有耐寒、早熟、抗病、高产等特点,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552kg/hm^2。2005—2007年在云南省高寒粳稻区累计示范种植5926.67hm^2,平均产量6503.1kg/hm^2,较当地主栽种增产15.16%。2007年1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就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王孟奇 《园艺与种苗》2023,(9):44-45+66
驻马店于2013年引入樱桃‘巨红’,并对其进行了丰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巨红’樱桃果个大,产量高,品质优,丰产、稳产,定植第4年开始结果,第7年进入盛果期,产量可达37 351.5 kg/hm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在当地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优良樱桃品种。  相似文献   

3.
中汉麻1号是云南素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共同选育的低毒、高CBD工业大麻新品种。该品种四氢大麻酚(THC)平均含量为0.137%,大麻二酚(CBD)平均含量为3.19%,花叶平均产量1606.5 kg/ha。该品种生长期内未见明显叶斑病、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发生,抗旱性中等。该品种于2019年10月26日,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专家进行的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4.
丽粳14号是以靖粳12号为母本,丽粳04-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18.1 kg/667 m2和693.2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凤稻23号增产21.82%和9.53%。该品种2014年4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云南省1850~2200 m的高海拔稻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5.
楚粳37号是云南楚雄州农科所育成的云南省第3个高原超级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17年3月6日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突出特点,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500~1 850 m稻区种植。本文总结了其选育技术、农艺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2010—2020年,驻马店引入骏枣,并进行了丰产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定植第2年开始结果,第5年进入盛果期。该品种果个大,皮薄肉厚,质较脆,味甜多汁,结果早,产量高,栽培效益高,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枣树栽培品种,深受广大果农和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昆薯5号’是由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提供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Achirana’בTPS-67’)中经无性世代选育而成,该品种2012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编号为滇审马铃薯2012003号。在2009~2010年云南省马铃薯品种冬作区域试验中,‘昆薯5号’平均产量2 148 kg/667m2,比对照品种‘中甸红’增产31.61%;在201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 511 kg/667m2,比对照品种‘中甸红’增产7.80%。‘昆薯5号’中抗晚疫病,高感轻花叶病毒病,重感花叶病毒。蛋白质含量2.33%,维生素C含量32.7 mg/100g,干物质含量20.0%,淀粉含量13.36%,还原糖含量0.08%。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马铃薯早春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橡胶树新品种热垦628 于2004~2014年在云南省勐腊植胶区勐腊农场进行区域性种植试验,2011年正式割胶。统计结果表明:该品种生长较快,种植10 a平均茎围生长量68.89 cm,分别为传统种植对照品种GT1和PR107的115.70%和113.60%,种植后7 a达到开割标准的胶树为53.9%,比对照品种提前1 a投产,缩短橡胶树的非生产期,降低非生产期管理费用投入;开割第4年平均单株干胶产量达4.19 kg/株,分别为对照品种GT1 和PR107的133.44%和187.05%,平均产量1 183.5 kg/hm2。该品种在勐腊植胶区表现出速生、高产、早熟等特性,是较好的胶木兼优品种,为对该品种的适应性和特性作出全面评价,应考虑在本地区进一步扩大试种并继续对其进行系统鉴定。  相似文献   

9.
50份蝴蝶兰种质的染色体数目与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蝴蝶兰属(Phalaenopsis)的50份种质资源进行染色体计数和倍性分析,包括2份原生种、6份杂交组合后代、42份杂交品种。结果表明,二倍体的种质3个(2个为原生种),三倍体的种质4个,四倍体的种质31个,12个种质为非整倍体。并根据部分杂交品种的系谱,对蝴蝶兰的倍性遗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宣薯4号’是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用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CIP)杂交实生籽选育而成,2009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宣薯4号’属中晚熟品种,2007~2008年参加曲靖市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6 870 kg,比对照米拉增产6 255 kg,增幅为20.4%,比对照合作88增产10 000 kg,增幅为37.2%。该品种适宜滇东北海拔2 000~2 600 m微酸性红壤土作大春季种植,淀粉18.73%,属鲜食、加工、蔬菜兼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11.
德甜羊奶果是德宏州经作站经过10 年采用实生选种方法选育出来的,是国内首选的羊奶果栽培品种,已于2010年3月由云南省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登记办公室组织专家鉴定,并注册为新品种。本试验采用自立式与搭架式栽培模式观察其生长、挂果、产量和考种情况,并对2种栽培模式的单果重和产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搭架式栽培每公顷产量比自立式栽培的高6 944.85 kg,可食率高0.88%。说明搭架式栽培明显优于自立式栽培。  相似文献   

12.
胶木兼优品种热垦628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橡胶树胶木兼用型品种作为选育种的目标,通过对热科院高级系比区引种试种的热垦628的1~12 a的系统观测,结果表明,其开割前生长非常快,年均增速达8.67 cm,可提前1 a开割,立木蓄积量大,10 a生树材积能达到0.31 m3;前4割年平均干含28.0%,与RRIM600相当,株产2.23 kg/(株·a),大幅优于对照;抗平流型寒害表现好,抗风性与PR107基本相当,白粉病和炭疽病抗性为感病和抗病,乳管分化能力强,死皮率较低,是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胶木兼优品种,适合在海南中西部中风区等以上环境类型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果龄、采乳方法、采乳时间和采乳次数等影响番木瓜果实乳汁产量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60天果龄的果实乳汁产量最高;每隔五天采乳1次,每次每果纵切四刀的果实乳汁产量最高;适宜的采乳时间取决于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乳汁产量随气温升高和相对湿度下降而降低,因此,采乳时间应在早晨进行,或在多云阴天和气温较低、相对湿度较高的天气进行;每果采乳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以3—5次为宜,既可以节约劳动费用,又可以获得较理想的乳计和果实产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秩次分析法对云南省第八套甘蔗区域化试验的14个品种在8个区试点2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品种间秩次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Sp71/6180、桂糖90/95、云蔗94/375、云蔗89/351、云蔗92/19等品种在含糖量上有较好的表现,这一结果与其生产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5.
土壤磷素活化剂和专用肥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磷素活化剂与专用肥配合施用及专用肥单独施用 ,与常规施肥比较 ,无论生育状况、产量还是商品性均有所提高 ,其效益增加明显。前者和后者分别比常规施肥每公顷增产 6 6 2 0 0kg和 4 2 6 3 5kg ,增产率分别为 2 2 1%和 14 3% ;增值分别为 2 16 2 4元 /hm2 和 14 6 5 8元 /hm2 ,增值率分别为 99 4 0 %和 36 4 3%。  相似文献   

16.
两年来对吉林省1923~2005年生产上主推16个大豆品种的生物量、产量、收获指数以及种子蛋白质、脂肪含量的研究表明:大豆植株的生物量从苗期到R6期逐渐增加,到R6期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老品种比现代品种下降速度快。大豆品种的生物量、产量和收获指数均随育成年代呈线性增加,其中产量和收获指数平均每年分别增加14.84kg/hm2(1.29%)和0.09 %。种子脂肪含量随育成年代增加,平均每年增加0.87%;而蛋白质含量随年代降低,平均每年下降1.52%。产量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种子脂肪含量呈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本文结果表明,大豆育种工作者以高产为选择目标的同时使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得到提高。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可以作为高产品种选育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sing simple lattice design with two replication and the trails was totally consisted fifty six genotypes. Data on seed yield and other Agronomic trait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genetic variability parameters, heritability and genetic advance (GA). Analysis of variance revealed highly significant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all studied traits. Evaluated characters were exhibited different levels of variability, heritability and genetic advance among the studied genotypes. Low to high phenotypic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PCV) and genotypic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GCV) were recorded. The highest GCV and PVC values were found particularly for lodging percent (76.65% and 90.63%), harvest index (42.26% and 47.92%) yield per hectare (41.23% and 48.19%) and number of capsule per branch (30.81% and 37.25%) respectively, whereas low GCV and PCV (8.27% and 9.73% respectively) manifested for days to maturate. The highest broad sense heritability value manifested for harvest index (77.78%) followed by seed yield per hectare (73.21%), while lowest heritability (3.78%) revealed only for seed per capsule. In present study low to moderate genetic advance were manifested and high heritability and genetic advance as percentage of mean (>50) was recorded for lodging percentage, number of capsule per branch, seed yield per hectare and harvest index, indicating predominance of additive gene action for these characters. Therefore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suggests existence of variability for seed yield and other agronomic traits in these linseed genotypes, which should be exploited in future breeding.  相似文献   

18.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采取不同的灌溉方法,即:插秧至返青阶段有水不淹心;返青至分蘖高峰期寸水不露泥;拔节孕穗至蜡熟末期间歇灌溉,缺水补水。结果表明:采用节水灌溉模式稻田可节水1800m^3/hm^2,可增产625.5kg/hm^2,纯增收1431元/hm^2。  相似文献   

19.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采取不同的灌溉方法,即:插秧至返青阶段有水不淹心;返青至分蘖高峰期寸水不露泥;拔节孕穗至蜡熟末期间歇灌溉,缺水补水。结果表明:采用节水灌溉模式稻田可节水1800m3/hm2,可增产625.5kg/hm2,纯增收1431元/hm2。  相似文献   

20.
高密度直播油菜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目前油菜生产上施肥过量与不足并存,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运用“3414”试验方案进行一年多点田间试验,研究了高密度(375 000株/hm2)直播油菜氮磷钾肥的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用量显著影响油菜籽粒产量,通过建立施肥与产量间的效应函数方程,得出供试条件下油菜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桂林试验点油菜产量2 416.3kg/hm2,施用量为N 118.5 kg/hm2、P2O5 36.5kg/hm2、K2O 60.6 kg/hm2;枝江试验点油菜产量3 095.1kg/hm2,施用量为N 176.3 kg/hm2、P2O5 73.0kg/hm2、K2O 100.6 kg/hm2;玉龙试验点油菜产量4 474.3kg/hm2,施用量为N 256.7 kg/hm2、P2O5 88.1kg/hm2、K2O 137.7 kg/hm2。结论认为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油菜品种在该区域生长发育的生态学特征,以及肥料的边际利润率、肥料和产品价格是油菜推荐施肥的重要依据,不能简单依据供试土壤基础肥力进行油菜推荐施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