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9 毫秒
1.
VA菌根是植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内生真菌,它能促进植物生长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而且能提高植物的抗逆和抗病能力。本文主要对其在植物体中的作用作简要综述,并浅谈其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任明兴  骆耀平 《茶叶》2005,31(1):28-31
VA菌根是一类重要的内生菌根,VA菌根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能与茶树根系联合共生。本文综述了茶树VA菌根的形态和解剖特征、VA菌根真菌对茶树的侵染及影响因素及VA菌根对茶树的效应,并展望了VA菌根在茶树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最近100年,菌根真菌的研究工作发展较快。在本世纪20年代,人们对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在营林业中的价值已有所认识,并对内生菌根(Endomycorrhiza)开始了初步研究。到50至60年代已确认内生菌根中的V-A菌根真菌(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普遍存在于土壤中,而且其寄主范围广并对植物生长有好处。在1968—1979年这一时期,大家对V-A菌根的研究兴趣空前高涨,仅在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惠州市绿化树种,发现绿化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有52科104种植物,其中乔木、灌木应用较多,而藤本植物应用较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绿化树种的组成及特点,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营造一个优雅的校园环境,不仅需要优秀的规划设计,恰当选择植物材料同样重要.在概述校园绿化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校园绿化及校园绿化中植物选择的原则,从校园的4个功能分区及校园道路绿化入手,阐述了各个分区的规划及植物配置的内容.并论述了校园绿化对教学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的共生营养关系、兰科植物菌根的营养效应和营养特性三方面对近年来兰科植物菌根营养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兰科植物菌根营养机理、菌根菌剂研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兰科植物菌根生物资源应用于兰科植物的园艺生产和保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已经有人观察到自然条件下盐生植物有VA菌根(泡囊—丛枝状菌根)存在,但对于能浸染生长在盐渍环境中植物的VA菌根尚缺乏广泛的调查。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盐渍环境的系统调查寻求耐盐的VA菌根真菌,且筛选能改善蕃茄耐盐性的菌株。  相似文献   

8.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由双键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启动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广泛存在于真菌、植物和动物中。本文综述了RNA干扰技术的发展简史、分子机制、作用特点以及在植物中的应用,并就RNAi技术在茶树中的应用前景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在我国城市绿化景观建设中不断推陈出新。基于对"海绵城市"理论基本概念的认识,分析目前沿海城市绿地与植物配置的现状,讨论植物在"海绵城市"中的作用,进而在国省干线联十一线漳州长泰段公路先导段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中植入"海绵城市"理念,并在绿地与植物配置施工过程中展开应用,从土壤整地及微地形处理、边坡喷播草灌木、中分带、侧分带、人行道、场平区、填平区植物种植、硬化部分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绿地与植物配置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具体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可为沿海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与施工提供示范参考。  相似文献   

10.
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珊 《福建稻麦科技》2012,30(1):84-86,83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研究植物基因功能及对植物各种农艺性状进行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几十年来,植物转基因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热点并取得显著进展。文章综述了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及迄今为止在植物中常见的转基因技术的方法,概括了植物转基因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泉州中心城区主要园林绿化乔木树种的种类组成、分布频度、园林用途、绿化效果、抗逆性、引种来源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存在的问题。针对地方特色树种较少和乡土树种应用不多等问题,提出了今后泉州中心城区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VA 菌根对茶树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林智 《茶叶科学》1993,13(1):15-20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 VA 菌根对茶树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 VA 菌根真菌的茶树,无沦是地上部还是地下部的干重,都明显高于未接种的茶树,其中又以接种 VA 真菌同时施磷矿粉处理的茶树干重最大(较对照增加2.86倍);叶片含磷量较对照增加41%,特别是在施磷矿粉的条件下,叶片含磷量比对照增加87%,茶树整株的吸磷量是对照的3倍;叶片中 K、Cu、Fe 的含量增加,Zn、Mn、Ca、Mg、Na 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动,但施磷处理使各处理茶树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动趋于复杂。研究还表明,随着水溶性磷  相似文献   

13.
以陕西省榆林市榆溪苑植物规划为例,探讨从地域性特征出发的植物景观规划,为西北风沙区自然条件下的植物景观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查福州市金牛山公园植物应用现状,从植物造景角度分析了某些节点的植物景观效果,并对金牛山公园树种的选择与配置,乔木、灌木、草本和攀援植物等在金牛山公园的绿化配置情况进行评述。分析了金牛山公园植物配置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与甜菜的共生关系,收集甜菜根系及根际土壤,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甜菜根围土壤AM真菌孢子。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AM真菌孢子进行分类鉴定,并应用Nested-PCR技术检测甜菜根际土壤AM真菌侵染甜菜根系情况。依据AM真菌孢子形态特征及25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鉴定出甜菜根围土壤中具有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并且应用Nested-PCR技术从甜菜根内检测到了G.mosseae,表明G.mosseae侵染甜菜根系。  相似文献   

16.
Field performance comparisons between ex vitro plantlet-derived (EVPD) plants and seed tuber-derived (STD) plants ofRusset Burbank were conducted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under a short growing season in Quebec. The EVPD plants produced more potential seed tubers than STD plants although total tuber biomass of EVPD plants was less than that of STD plants. The frequency and weight distributions of tubers formed by the two types of propagates were different. The EVPD plants produced significantly more small sized tubers and fewer large sized tubers than the STD plants. Average tuber weight was less for EVPD than STD plants for each of five size categori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fresh and dry weight of plants, leaves and stems at harvest time. However, plant height and growth habit differed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propagates. The EVPD plants had a unique appearance. They produced a single stem with extensive axillary bud development. The EVPD plants were apparently more susceptible to early water stress in the field than STD plants, probably due to an earlier production of stolons.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ex vitro plantlet- or microtuber-derived plants, in plant growth or yield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7.
由植原体引起的槟榔黄化病是海南特色经济作物槟榔种植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本研究通过PCR扩增测序、序列多重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对海南部分代表性地区槟榔致死性病原植原体的序列信息与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检测的保亭、屯昌、万宁等海南部分代表性地区的槟榔黄化植原体的16S rDNA序列一致;BLAST分析表明各株系16S rDNA与16SrI组植原体同源性为100%。序列多重比对分析表明,本研究各槟榔黄化植原体株系与海南苦棟丛枝、长春花绿变、马松子变叶、辣椒黄化皱缩、蛇婆子丛枝、细圆藤丛枝和日本洋葱黄化、美国翠菊黄化等植原体同源性为100%;与已报道的海南万宁、印度、海南三亚的槟榔黄化植原体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99.9%、99.8%。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本研究槟榔黄化植原体与海南苦棟丛枝、长春花绿变、马松子变叶、辣椒黄化皱缩、蛇婆子丛枝、细圆藤丛枝等株系聚于一个分枝,支持率为100%。此外,在发病槟榔叶片、花穗、心叶等组织部位均可检测到植原体。研究结果表明,海南槟榔黄化植原体与海南苦棟丛枝、长春花绿变、马松子变叶、辣椒黄化皱缩、蛇婆子丛枝、细圆藤丛枝等植原体株系的同源性极高,槟榔黄化病很可能会以这些寄主植物作为病原传播载体进行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18.
在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清洁区选取4种竹子样品,连续两季对其竹叶进行Cl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竹类植物叶片Cl含量较高,各竹种之间Cl含量差异显著;不同季节同种竹种之间Cl含量存在差异,且均表现为秋季Cl含量高于冬季。竹类植物对于Cl的吸收作用较强,可作为氯污染区的绿化植物。  相似文献   

19.
黄晔 《园艺与种苗》2022,(2):72-73,78
介绍了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与规划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重点阐述了加强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与规划的措施和园林植物种植技术,为实现城市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