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川楝素对粘虫幼虫拒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川楝素对粘虫幼虫具有特殊的作用,它的作用与杀虫脒有相似之处,它不直接杀死害虫,而通过对害虫化学感受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双重作用,引起害虫产生拒食反应,并出现行为反常及其它神经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2.
甘蓝叶碟厚度对昆虫拒食剂拒食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文君曾详细介绍了昆虫拒食剂的生物测定方法,包括圆叶片法及改进的圆叶片法、体重法、排泄物法和电讯号法[1]。测试方法不同,昆虫拒食剂拒食活性的数字表示就会不同。大多数植物次生代谢物,如印楝素、川楝素、苦楝醇等的拒食活性常用甘蓝叶碟法进行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测定。为了探索除测试方法、供试昆虫、温度、湿度、光照之外的因子对昆虫拒食剂拒食活性的影响,现用不同厚度的甘蓝叶碟测定了川楝素对菜粉蝶5龄幼虫的拒食活性。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川楝素粉(含量为75%)由四川省宜宾地区红光制药厂提供。供试昆虫为菜粉蝶(Pieri…  相似文献   

3.
周东升  龙九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45-12946
鳞翅目昆虫幼虫通过味觉感受器来感受外界的化学信息。幼虫的味觉感受器主要存在于外颚叶、下颚须和内唇上。味觉感受器对幼虫取食选择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综述了鳞翅目幼虫的各种味觉感受器及其分布和特征,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昆虫幼虫味觉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苦楝种核的几种溶剂提取物对菜青虫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作用均较强,其中石油醚和氯仿两种提取物对菜青虫拒食作用高于乙醇和水的提取物,也高于苦楝油,而低于川楝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扫描电镜对小黑瓢虫成虫的触角、下唇须及下颚须的化学感受系统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小黑瓢虫成虫触角上主要分布着刺形感受器和毛形感受器, 且感受器分布比较均匀; 下唇须端节上分布着两种类型的锥形感受器: I型和II型; 下颚须末节上的感受器为毛形感受器; 下颚须上感受器的数量均远远多于下唇须上感受器的数量。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讨软枝黄蝉杀虫活性成分.以菜青虫为靶标昆虫,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分离鉴定软枝黄蝉杀虫活性成分,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定活性成分对菜青虫幼虫的杀虫活性;3种活性成分鉴定分别为黄蝉花定、黄蝉花辛和黄蝉花索。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种活性成分对菜青虫5龄幼虫均有很强的拒食作用.处理后48hAFC.加值分别为0.071,0.045和0.103mg/mL,同时,3种化合物对菜青虫还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其中,以黄蝉花素毒杀作用最强,其LC50值仅为0.026mg/mL,优于对照药剂川楝素(0.033mg/mL);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可能是软枝黄蝉主要的杀虫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楝属川楝素含量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用高速液相色谱测定了川楝素含量的各地楝树样品水提物及几种川楝素产品对菜青虫的生物活性,讨论了川楝素含量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叶、果样品中虽不含或仅含少量川楝素,但对试虫仍表现出一定的活性。皮中含有较丰富的川楝素,其含量与拒食活性呈正相关,但与毒效作用不相关。四川样品川楝素含量及生物活性均很高而值得重视。川楝素粗产品相对于纯川楝素而言对试虫具更高的生物活性。这种川楝素含量与活性的非线性关系说明样品中其它成份也具活性或与川楝素有着协同作用。通过测定、分析和讨论,指出用川楝素粗产品防治菜青虫是一经济、有效,可行的措施。文中应用了评判援效型杀虫剂的新方法,供讨论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狭胸天牛幼虫触角主感器及其下颚须和下唇须顶端感受器的形态,种 类和分布,并讨论了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触角主感器受肾形成唇形,长约98.0μm,宽约24.5μm。下颚须顶端感受器20个~25个,下唇须顶端约15个感受器,根据不同形态,大致分为3种类型;栓锥形,锥柱形和腔锥形。栓锥形和锥柱形感受器分别着生于下颚须和下唇须顶端表面,腔锥形感受器着生于它们的端节侧面。  相似文献   

9.
楝科植物对几种害虫的拒食和忌避作用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本文报道了楝科植物(印楝、川楝、苦楝)杀虫剂对几种害虫的拒食、忌避作用室内的测定结果。用叶碟法测定了对三种夜蛾幼虫的拒食作用,结果表明,各种供试样品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均表现出强烈的拒食活性。5%苦楝种核乙醇提取物对小水稻叶夜蛾5龄幼虫拒食率高达99.8%。2%印楝油对白脉粘虫5龄幼虫拒食率达92%。用枝条选择着落法测定了对柑桔蚜虫的忌避作用,供试的楝科植物样本对桔蚜均表现出强的活性,但对桔二叉蚜则较差。苦楝种核乙醇提取物和印楝油对红脚异丽金龟(虫甲)有拒食作用,但苦楝种核石油醚提取物却表现出明显的引诱取食活性。3%的印楝油对卵圆鳃金龟(虫甲)表现出拒食作用,但1.4%的浓度却刺激此虫大量取食,苦楝种核粉石油醚提取物对此虫又有强的拒食活性。这可进一步说明昆虫对拒食剂表现出复杂的取食和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闹羊花素-Ⅲ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拒食、触杀和胃毒作用。结果表明:闹羊花素-Ⅲ的杀虫方式主要以拒食和胃毒作用为主,触杀作用较弱;闹羊花素-Ⅲ处理斜纹夜蛾4龄幼虫24 h后,叶碟法测得的AFC50为16.63μg/mL,以叶片夹毒法测得的LC50为66.56μg/mL,以点滴法测得LD50为每头30.72μg,Potter喷雾法测得的LC50为590.35μg/mL。观察结果还表明,闹羊花素-Ⅲ能显著降低斜纹夜蛾幼虫的取食量、幼虫总糖量和血淋巴总糖含量。  相似文献   

11.
红果米仔兰抽提物对菜青虫的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楝树科植物红果米仔兰叶的甲醇抽提物用氯仿萃取,所得萃取对菜青虫3龄幼虫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萃取物有较高的毒杀与生长发育抑制作用,浸叶饲喂10g/L药液处理,5d试虫的生长比率为22.5%,7d后死亡率达96.3%,而拒食与触杀作用则为中等活性,对试虫的拒食率为74.9%,点滴处理LC50为24.3g/L,以植物性杀虫剂川楝素与楝油做药效对照,表明萃取物在胃毒与生长发育抑制活性方面与印楝油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蓖麻叶片粗提物不同稀释浓度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拒食作用和毒杀作用。结果表明:蓖麻叶片粗提物对甜菜夜蛾幼虫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拒食作用,并且浓度越大拒食作用越强;并且对甜菜夜蛾幼虫具有一定胃毒作用,毒杀作用随着粗提物浓度提高而加强。  相似文献   

13.
几种植物粗提物对菜青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青蒿、茴香、地丁、川楝子、槟榔、贯众、扁蓄草、葱、大黄、烟草和胡椒等11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取食的影响,并通过对不同植物提取物处理下菜青虫体内酯酶活性的测定,初步探讨了植物次生物质影响其取食的机理。结果表明,胡椒、川楝、大黄、葱提取物对菜青虫幼虫有很高的非选择性拒食作用,16h拒食率分别达到93.36%、83.15%、79.14%和78.26%。菜青虫体内酯酶活性与拒食率呈高度正相关,表明异源植物次生化合物对菜青虫可能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这也可能是导致菜青虫拒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研究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复配对甜菜夜蛾幼虫的协同增效作用,为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用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及其复配混剂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进行室内毒力和拒食活性测定,筛选对甜菜夜蛾高效低毒的药剂。结果表明,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复配质量比为6∶2,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2d后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_(50))为20.31mg/L,共毒系数为295.36;当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复配质量比为3∶5时,拒食活性测定共毒系数为225.22,AFC_(50)为27.03mg/L,增效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5.
茼蒿素类似物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19种茼蒿素类似物进行拒食活性筛选,研究了茼蒿素类似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毒杀活性及对斜纹夜蛾幼虫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20号和12号化合物的拒食活性最高。12号和20号化合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945.25μg/ml和1295.76μg/ml;12号化合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非选择性AFC50值为403.83μg/ml,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选择性AFC50值为340.39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银杏酚酸、印楝素及其复配混剂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效果。结果表明,银杏酚酸、印楝素复配对小菜蛾幼虫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复配混剂的胃毒最佳配比为1∶7,2 d后的致死中浓度为5.53 mg/L,共毒系数为287.95;其复配混剂的拒食最佳配比为6∶2,共毒系数为276.15,拒食中浓度为15.17 mg/L,增效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周东升  龙九妹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50-13351
[目的]研究烟青虫幼虫的可塑性行为,为害虫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行为试验双选法和切除味觉感受器研究了不同取食经历烟青虫5龄幼虫对取食抑制素的味觉可塑性行为。[结果]正常人工饲料饲养幼虫对取食抑制素十分敏感,切除了侧栓锥感受器的幼虫对取食抑制素的反应与正常幼虫相似,切除了中栓锥感受器的幼虫对取食抑制素不敏感。而用含有低浓度取食抑制素的人工饲料饲养的幼虫对取食抑制素不敏感。[结论]中栓锥感受器中含有对取食抑制素敏感的味觉神经元,不同取食经历的烟青虫幼虫对取食抑制素具有行为可塑性。  相似文献   

18.
盐酸黄连素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拒食活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林  李明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6):562-564
采用浸渍叶碟法分别测定了盐酸黄连素对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的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活性。结果表明,盐酸黄连素对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均具有较好的拒食效果,选择性拒食作用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2.58X-3.73和Y=3.08X-5.64,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2.41和2.88 mg/mL;非选择性拒食作用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1.95X-1.54和Y=1.93X-1.21,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2.27和1.64 mg/mL;其中盐酸黄连素对菜青虫幼虫的选择性拒食效果好于对小菜蛾幼虫的效果,而对小菜蛾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效果好于对菜青虫幼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苦瓜叶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及有效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苦瓜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活性成分苦瓜素Ⅰ和苦瓜素Ⅱ,测定其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方法】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依次对苦瓜叶片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拒食活性最强。活性组分经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谱(NMR)和质谱(MS)鉴定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苦瓜素Ⅰ和苦瓜素Ⅱ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取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苦瓜素Ⅱ的活性最高,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76.69μg•ml-1和116.24μg•ml-1。苦瓜素Ⅰ的活性次之,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144.08μg•ml-1和168.42μg•ml-1。同时,苦瓜素I和苦瓜素Ⅱ对小菜蛾幼虫体重增长和存活也有抑制作用。【结论】苦瓜素Ⅱ和苦瓜素Ⅰ对小菜蛾幼虫有很强的拒食作用和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这些化合物的阐明对理解植物与昆虫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小菜蛾的控制潜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植物提取液对菜蛾的杀虫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4种植物的提取液为试验材料,对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进行了室内测试,筛选出了杀虫活性好的百部根、川楝、小蓟和拒食效果明显的姜根提取液,川楝10倍的死亡率达63.33%,小蓟10倍死亡率达54.24%,其中百部10倍液的死亡率达到83.05%,杀虫效果最理想;同时对植物源农药绿晶进行了测试,利用800倍液处理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78.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