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硝唑尼特(nitazoxanide,简称NTZ),为硝基噻唑酰胺类化合物,是一种有效的、广谱的抗动物与人体寄生虫、细菌和真菌感染的药物.1984年报道用作抗人体无钩绦虫(Taenia saginata)和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感染,单剂量即可起效.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动物线虫病、绦虫病、外寄生虫病的防治现状,掌握家畜线虫、绦虫、外寄生虫病的分布情况,科学地制定防治计划,合理指导动物线虫病、绦虫、外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乐都县于2002年5月对动物部分寄生虫病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3.
治疗羔羊莫尼茨绦虫病的新药洁加利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山羊和牛的莫尼茨绦虫病是由寄生于这些动物小肠里的 Anoplocephalidae科莫尼茨属的各种不同种的绦虫所引起。这种病能使幼畜生长发育受阻,动物生产性能下降,且时有死亡,所以会给养殖单位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据统计,自1到8月龄的羔羊和犊牛对莫尼茨绦虫的侵袭最为敏感。 近年俄马尔齐诺夫斯基寄生物医疗研究所又研制出新的羔羊莫尼茨绦虫的驱虫剂,效果甚佳,兹予报道,可供我国有关部门参考。1材料和方法 此项研究是在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布拉戈瓦尔斯基区遭受莫尼茨绦虫病危害的反刍动物生产单位──“布尔…  相似文献   

4.
动物绦虫标本制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绦虫是人和动物体内常见的寄生虫,对于农牧业生产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动物检疫、防疫工作中通常遇到线虫标本固定、制作的问题,由于我国缺乏经过严格培训的绦虫研究专业人员,本文特介绍绦虫标本制作方法。同时简述绦虫标本采集的一些常识。1绦虫标本的采集1.1活体解剖将获得的动物标本处死后立即取出消化道,置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载玻片将剖开的消化道内壁清刮后,仔细检查有无所需绦虫标本。如发现绦虫尽量使其保持完整,切勿使头节遗失,以免影响标本鉴定。本项工作注意事项:(1)杀死动物后应立即检查有无绦虫,否则由于绦虫柔弱及…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6,(5):145-146
正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又称短膜壳绦虫,是鼠类和人的寄生虫,其他动物不易感。环尾狐猴有自然感染报告,作者等人2013年在动物园寄生虫普查当中确诊了小熊猫微小膜壳绦虫自然感染。迄今为止,小熊猫自然感染未见报道。为了保证动物健康和预防控制人群膜壳绦虫病,又于2014年进行小熊猫膜壳绦虫感染情况调查及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寄生于人体中的猪带绦虫,寄生于犬体中的细粒棘球绦虫、泡状带绦虫,分别是猪囊尾蚴、牛羊猪棘球蚴、细颈尾蚴的病原体,引起偶蹄动物的绦虫幼虫病。绦虫幼虫,也称为中绦期幼虫,此类幼虫分别是引起人及犬绦虫病的病原体。所以在开展人与动物绦虫病的防治工作中,无论是消除成虫、幼虫的传播危害同样起着消灭病原的作用。按照省人民政府文件规定要求,齐齐哈尔市所辖的16个县、区自1989年开始相继实行了生猪定点屠宰、到点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7.
绦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可使幼畜生长发育受阻,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妨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健康.传统抗绦虫药物中以吡喹酮和氯硝柳胺为首选药,但这两种药物由于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而且吡喹酮的毒性较大,妨碍了临床使用,并且吡喹酮可造成绦虫妊娠节片断裂脱落,在患畜发生胃肠逆蠕动的情况下,可导致绦虫卵逆流入胃而扩散,进而发生囊虫病.近年来,我们对氢溴酸槟榔碱的药理作用和药效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就其对离体胃肠平滑肌运动影响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8.
寄生于犬、猫小肠内的绦虫种类很多,犬、猫是其终末宿主,绦虫成虫对犬、猫的健康危害很大,它们的幼虫大多以其他动物(或人)为中间宿主,各种动物间可相互感染,严重危害家畜和人体健康。1绦虫种类1.1犬绦虫(犬复孔绦虫、瓜实绦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内,偶见于人。虫体呈淡红色,长  相似文献   

9.
伯特绦虫可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单纯常规粪检手段难以确定感染,本研究通过对笼养的北平顶猴进行常规粪检,并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及基因序列比对,建立了司氏伯特绦虫的鉴定方法。利用吸绦灭注射液对感染伯特绦虫的北平顶猴进行驱虫,效果明显。本试验建立了伯特绦虫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并感染北平顶猴进行药物驱虫效果研究,为实验动物伯特绦虫的鉴定和驱虫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伊维菌素和吡喹酮是目前优良的抗动物寄生虫病药物,伊维菌素是近20年来同时防治动物各种线虫病、体外寄生虫病效果最好的药物之一,而吡喹酮在防治动物的绦虫病(包括绦虫蚴病),吸虫病(尤其是血吸虫)方面具有其他抗寄生虫药物无法比拟的优点,这两种药物如果组成复方制剂在驱虫谱上可以对几乎所有的动物寄生虫产生驱杀作用,但由于吡喹酮在多种溶媒中的溶解度较低,导致注射剂量过大,容易引起注射部位吸收缓慢,炎症不易消除.本试验应用自制的以高浓度吡喹酮(20%)与适量伊维菌素组合的复方注射剂"欣虫净",通过临床试验观察了该制剂的驱虫效果.  相似文献   

11.
1选药原则 抗寄生虫药物可分为抗蠕虫药(又称驱虫药,包括驱线虫药、驱绦虫药、驱吸虫药)、抗原虫药(抗球虫药、抗滴虫药)、体外杀虫药(又称杀昆虫和杀蜱螨药)。由于动物的寄生虫病多为混合感染,因此应选用高效、广谱、低毒,投药方便、价格低廉、无残留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的抗寄生虫药。  相似文献   

12.
绦虫病是犬常见的寄生虫病,特别是广大牧区,常见用患有棘球蚴的动物脏器来饲喂肉犬,从而造成多数犬被感染绦虫病后排出虫卵,污染草场,严重危害着其它放牧动物的二次感染和人们的身体健康。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槟蒜合剂”对我市一养犬户患有绦虫病的38条肉犬进行了每年4次的观察治疗,除6例服药后出现唾液增多,但在1—2小时内症状消失外,其余犬无临床副反应症状,病犬治后均痊愈。  相似文献   

13.
羊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棘球蚴寄生于绵羊、山羊和牛等家畜的肝脏、肺脏和心脏等组织中所引起。人和各种野生的啮齿类也可感染。棘球蚴体积大,生长力强,并可寄生于人畜体内任何部位,不仅压迫周围组织使之萎缩和功能障碍,还易造成继发感染,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病原体棘球蚴是棘球绦虫的中绦期。我国常见的棘球绦虫有: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成虫寄生于犬科动物的小肠中。  相似文献   

14.
正一、病原学研究1.棘球蚴病。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由棘球属绦虫幼虫(中绦期)──棘球蚴(包虫)寄生于人和动物肝、肺等器官所引起的一类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2.病原学。棘球蚴属于绦虫刚圆叶目带科棘球属,棘球属的绦虫种类有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少节棘球绦虫、石渠棘球绦虫、加拿大棘球绦虫等。二、流行病学研究1.包虫病在全国的流行情况。全国棘球蚴病流行县有368/413个,分布于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  相似文献   

15.
正马绦虫病由裸头科的大裸头绦虫(Anoplocephala magna)和叶状裸头绦虫(A perfoliata);以及侏儒副裸头绦虫(Paranoplocephaia mamillana)引起的。上述三种绦虫只寄生于马属动物。大裸头绦虫寄生于小肠,特别是空肠,偶见于胃;叶状裸头绦虫寄生于小肠后段、盲肠前段和结肠;侏儒裸头绦虫寄生于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偶见于胃。这些绦虫对幼驹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16.
绦虫又称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中的绦虫纲,本纲动物均营寄生生活。寄生人体的各种绦虫所引起的疾病总称绦虫病。绦虫病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病,也是我国古医籍中最早记载的人体寄生虫病之一。寄生人体的绦虫有30余种,分属于多节绦虫亚纲的  相似文献   

17.
寄生虫病是目前较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经国际兽医局调查发现蠕虫病为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的寄生虫病,蠕虫可严重影响动物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控制蠕虫病全球每年霉花费30亿美元的药费。此外,控制蠕虫感染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及公共卫生意义。本文就可以防治血吸虫且同时抗绦虫的药物——吡喹酮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绦虫大约有1500多种,隶属于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绦虫纲(Cestoda),营寄生生活,由成虫及其幼虫(蚴)所致的绦虫病和绦虫蚴病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绦虫线粒体基因组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如基因组很小,基因位置排列相对稳定等,tRNA和两个主要非编码区的二级结构、碱基组成和变异等有也其自身特点,这些特征已经在研究物种分类、基因进化、现有物种进化史等方面得到应用[1-4].  相似文献   

19.
<正>包虫病学名棘球蚴病,是由棘球蚴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1流行情况1.1病原棘球绦虫共有5种:细粒棘球绦虫(囊型包虫病)、多房棘球绦虫(泡型包虫病)、伏氏棘球绦虫、少节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四川为囊型和泡型包虫病混合流行区,石渠棘球绦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分布。1.2易感动物囊型包虫病以绵羊最易感,其次为牛、骆驼、猪等草食和杂食动物;泡型包虫病以田鼠等啮齿动物最易感,其次为狐狸、狼、犬等动物。两种包虫病均可感染人。  相似文献   

20.
1线虫 根据蠕虫不同形状分为线虫、吸虫、绦虫。最常用的抗线虫药是敌百虫。敌百虫是有机磷农药,毒性比较大,主要用来驱蛔虫、线虫。敌百虫临床上主要用于猪,其他动物很少用,对猪蛔虫、线虫、螨虫都有驱杀作用。内服主要用于驱线虫,还可驱吸虫。但敌百虫不能用于家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