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花果,桑科榕属落叶小乔木,叶互生,掌状3~5裂,下有柔毛.由于果实是由花托及小花膨大发育而成馒头形的聚花果,故外观只见果不见花,所以称之"无花果".果实成熟时呈紫黑色.  相似文献   

2.
栽培无花果     
无花果别名明目果,映日果,奶浆果、蜜果。无花果,并不是不开花,而是因其花小并生长在瓮形隐头花序的内壁,外边见不到花,人们只见其结果,不见其开花,故称“无花果”。无花果桑科,无花果属,此属约有600余个种,作果树栽培的只有无花果。落叶灌木或乔木,高可达10米,树冠开张呈园形或广圆形,树皮光滑,灰白色,叶为单叶,掌状3~5深裂,叶柄长、叶厚、革质,表面粗糙,背有绒毛,叶色浓绿,雌雄异花,隐头花序,腋生或近顶生,花期春夏。无花果原产地中海及亚洲西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大约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  相似文献   

3.
无花果的生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无花果,又名映日果、木馒头、奶浆果,属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无花果并非无花而结果,它的花无需授粉单性结实,淡红色,隐藏在花托内,不明显。果实成熟后,花脱落,故有无花果之称。无花果果实柔软味甜,具特异风味,富含易为人体吸收的果糖和葡萄糖,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也比较高,且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帮助消化,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果品。同时中医认为,无花果果实性味甘、平,  相似文献   

4.
漫话无花果     
无花果落叶小乔木,或呈丛生灌木。 无花果雌雄花着生花序轴内。开花不见花,因而人们称之无花果,又称密果,木馒头。其枝疏叶大,形态自然,果实味甘甜多汁,含有多种维生素,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根、叶皆可入药。叶片能吸收大量的有毒元  相似文献   

5.
无花果     
无花果又名映日果、奶浆果、密果、树地瓜,桑科,无花果属。由于单花及由单花发育而成的被果埋生于肉质花托内,从外观上只能见果而不能见花,故称其为无花果。它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氨基酸、  相似文献   

6.
无花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原产于地中海国家,早在汉武帝时就已传入我国。无花果是桑科榕属多年生落叶果树。人们通常认为无花果是不开花就能结果的树木,其实不然,它是由花托膨大而形成的隐头花序,小花隐藏在花托内,人们只看到果实悄悄从叶下长出,由小到大,而看不见花,故称无花果。无花果色香味俱佳,果中无核,软甜似蜜糖、营养丰富。果实中含有甙类、有机酸、维生素、生物碱、果胶、酶和芦丁等多种成份。无花果含糖量高,含葡萄糖和果糖达20%—30%,而且所  相似文献   

7.
<正>不能小看无花果,其实它赫赫有名,已经有五千年的栽种历史。西方人称它为"圣果",中国人称它为仙果、明目果和映日果。顾名思义,无花果就是不开花就结果,其实无花果不是不开花,而是它的花就开在果实内,而且每个果内都有公花和母花。无花果中间有个小圆孔,可通过蜂来传播花粉。无花果树属于桑科,冬季落叶灌木,是亚热带落叶小乔木。  相似文献   

8.
无花果繁殖新法高空压条崔永春无花果叶形奇特,果实内总花托形成的隐花序,见果不见花。果熟后暗红色极可爱,不论地栽盆栽都可供观赏。我国南北各地广泛栽培。我国南北各地广泛栽培。其果食用、药用价值很高,深为人们所喜爱。无花果是世界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纪元前...  相似文献   

9.
种无花果也能发财田绪堤,孙松令近几年来,山东省荣成市港西镇在造林绿化中,大力种植无花果,现无花果面积已达3000亩,年产无花果250万公斤,销售收入可达750万元。该镇的马格庄,四旁栽植无花果3800多棵,年产45万多公斤,收入110多万元,户均收入...  相似文献   

10.
无花果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果树树种之一,在我国约有1500余年的栽培历史,因外观见果而不见花得名。无花果营养价值极高,富含大量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各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等。无花果还具有结果早、产量高,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等特点,适于大面积的推广种植。对无花果栽培的苗木繁育、园地选择、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果实的采收等技术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一种抗污染的优良绿化树种——无花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花果为小乔木,因其雌雄花均隐于囊状肥大的总花托内,得名“无花果”。果实味美,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和C、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鲜果可食,也可制作果干和酿酒;干果有清热、润肠、祛痰、理气的药效,并能治疗食欲不佳、支气管炎等症,根、叶能消肿解毒;无花果繁殖容易,适应性强,对尘土、煤灰、二氧化  相似文献   

12.
王俊  钟翔 《安徽林业》2001,(2):17-17
无花果为桑科多年生木本果树,鲜果营养丰富,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无花果在我国分布很广,栽培历史悠久,但多以庭院栽培,管理粗放.开展规模化集约种植,需引进优良品种进行无性繁殖,目前苗木培育以扦插为主.  相似文献   

13.
漫谈无花果     
漫谈无花果黄非,姜卫兵无花果原产于阿拉伯地中海沿岸等地。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一带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无花果,并且每年都把第一批收获的无花果作为祭祀的果品。古埃及金字塔中,就曾发现描绘灌溉和收获无花果的浮雕图案。当地人将无花果用于治疗咳喘、痔疮和多...  相似文献   

14.
朴实无华、无花却结果的无花果实为果中瑰宝。其株型壮观美雅可观赏,其果食之醇甜味浓厚,入药又具有多种奇特的功能。无花果富含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柠檬酸、蛋白质、脂肪等十多种营养成分。除鲜食外,还可与肉类同炒。将其与冬菇配合烧成鲜汤,风味独特。无花果的果、枝、茎、叶、根均可入药。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无花果味甘,性平,无毒,具有健脾、滋养、润肺等功能,可用于治疗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咽喉肿病等病症。将鲜无花果2个,蜜枣2个,加水炖烂后,每日食用,可治阴虚咳嗽、干咳无痰、咽喉疼痛等。将无花果14克加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3个优良无花果品种在威远的引种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布兰瑞克、玛斯义陶芬和金傲芬的引种试验,将各品种的物候期、生长习性、果实性状以及果实产量与本地无花果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无花果优良品种均能很好地适应威远的气候及土壤条件.引种无花果品种2003年定植当年单株挂果率均达到100%,次年生长迅速变化幅度最大,增幅主要源于新抽梢果枝的增加.与本地无花果品种比较发现,引进品种无花果果实在风味、平均果长、平均果径及平均果重方面明显优于本地品种,其中布兰瑞克的平均hm2产量最高,10 a生树平均hm2产量为31 500 kg;相同立地条件下,引进品种无花果果树生长水平、平均单株产量以及平均公顷产量均明显高于本地品种.3个无花果优良品种可以引入威远栽培.  相似文献   

16.
无花果叶形性状的SCAR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花果(Ficus carica)为桑科(Moraceae)无花果属(Ficus)植物,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果树之一(Mordenchai et al.,2006).无花果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多种医疗效果.另外,还可以加工成保健饮料、酒、茶、果干、果脯、果酱、罐头、果汁等产品,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无花果与草莓、猕猴桃等同为新开发的第三代水果.另外,无花果树在净化空气和绿化方面也有很好的作用.但目前我国无花果只在新疆、江苏、山东及以南的部分省区有少量种植,而且品种资源较为混乱,给种植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加强对无花果资源的鉴定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花果小记     
在我蜗居窗前,摆放着一盆枝繁叶茂、长势灼灼的无花果。它那虬劲的枝干,向着蓝天挺拔,它那碧绿的倒卵形叶片,向你款款致意,给人一种阳刚之美。这株无花果是那年在我“碰壁”之后,一位深知我为人的挚友送的。于无言中,他端来这盆仅有6片叶的小无花果,说:将这盆“花”送你吧,你要善待它。眨眼之间已经6年过去了。我仍被俗事缠身,一天到晚为了生计奔波,可我始终未敢忘记在我最需要理解时,无花果给予我的启迪和鼓舞。无花果祖藉西亚,不远万里来到北温带的礼仪之邦。从盛唐栽培迄今已千年,可谓耄耋资深矣!然而尽管时势在变迁,…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无花果果实的耐贮性,以5年生无花果品种布兰瑞克为试材,进行果实生长发育期喷钙和萘乙酸处理对无花果贮藏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采前钙和萘乙酸处理能使贮藏期间无花果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速度得到抑制,减少了营养物质随时间变化的损耗,降低了无花果的腐烂速度,延缓了果实的衰老过程,对提高无花果果实的耐贮性起到了良好作用,以1.0?Cl2 30 mg/LNAA处理的果实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插穗粗度对无花果育苗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花果是第三代新兴水果。为了更好地推动其发展,笔者亲自做了插穗粗度对无花果扦插育苗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插穗粗度对无花果扦插育苗的成活率、生长状况及商品苗率均有影响。为大量培育无花果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无花果属桑科(Moraceae)榕属(Ficns carica Linna.),又名天仙果、明目果,为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其小花隐生于囊状花托内,果实为隐头花序,故名无花果。无花果原产地中海沿岸,在唐代沿丝绸之路传人我国。无花果果实风味香甜、口感独特、可食率高、果实无核且多为单性结实,一年结两次果,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