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1996年-2000年5年来的研究表明:寒地稻水球菌核病主要以菌核在稻茬、土壤中越冬,第2年侵染稻株,引起发病,水稻抽穗期为盛发期;施肥比例不合理,氮肥过多,长期深水灌溉或缺水发病重;不同品种(系)间抗病性有差异;通过室内外试验,25%施保克乳油1125ml/hm^2,于拔节期和抽穗期喷雾,对稻小球菌核病防效达85%以上,且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经调查研究黑龙江省水稻菌核病有 3种 :小球菌核病、褐色菌核病、灰色菌核病 ,其中小球菌核病危害最重。用施保克、三唑酮、稻病宁、速克灵防治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经调查研究黑龙江省水稻菌核病有3种:小球菌核病、褐色菌核病、灰色菌核病,其中小球菌核病危害最重。用施保克、三唑酮、稻病宁、速克灵防治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考种分析表明,稻小球菌核病可造成寒地水稻减产7.6 ̄32.5%,糙米率下降2.7 ̄6.0%,其中,穗重型品种的减产幅度高于穗数型品种3.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考种分析表明,稻小球菌核病可造成寒地水稻减产7.6%~32.5%,糙米率下降2.7%~6.0%,其中,穗重型品种的减产幅度高于穗数型品种3.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稻小球菌核病是水稻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近年有不断加重发生的趋势。对稻小球菌核病进行分级和对其为害损失进行测定,有助于对该病防治指标的制定。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采用稻茎秆基部发病情况和菌丝菌核形成情况相结合的分级标准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水稻小球菌核病的发生症状及病原,阐述了该病的侵染循环及发病因素,并提出了水稻小球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水稻小球菌核病的发生症状及病原,阐述了该病的侵染循环及发病因素,并提出了水稻小球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菌核病大多在油菜盛花期开始发生 ,谢花后盛发。菌核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油菜品种、施肥水平、耕作制度有关。油菜菌核病防治的最佳适期为油菜始花期至盛花期 ,用多菌灵、菌核净等药剂进行防治 ,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寒地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曲病在黑龙江省是一种检疫性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户盲目引种水稻品种,稻曲病在黑龙江省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此,对市面上防治稻曲病的不同药剂进行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末期及齐穗期喷施2次40%咪鲜胺铜盐·氟环唑20 g/667 m^2,防治稻曲病效果最好,防效达到61.9%;其次是5%井冈霉素水剂100 g/667 m^2和40%菌核净100 g/667 m^2,对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57.1%和52.4%。  相似文献   

11.
1991-1994年进行了赤霉清对油菜菌核病菌的离体毒力测定及田间试验示范.离体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赤霉清对油菜茎、叶菌核病菌的EC50为131.98和127.47ppm,共毒系数分别为471.08和287.80,其毒力与保护作用显著高于多菌灵和防霉宝.应用25%赤霉清可湿粉每亩70克(a.i.17.5g),在油菜开花始盛期或盛花期喷一至二次.其防病效果显著高于多菌灵(a.i.50g/亩)和防霉宝(a.i.42g/亩)。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稻将对稻田扁杆藨草的防效,选取10%苄嘧磺隆和10%吡嘧磺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大龄扁杆藨草株防效均不理想,10%稻将20 g/667㎡处理株防效最差,仅为7.1%,鲜防效也最差,防效仅为5.9%。说明10%稻将,对扁杆藨草株、鲜防效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及其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5种农药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都有防治效果,其中锐劲特对稻纵卷叶螟的有防治效果最好, 氟虫腈次之.锐劲特对稻纵卷叶螟防效高达97.3%,氟虫腈对稻纵卷叶螟防效达94.8%,可以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大豆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菌核病是大豆重要病害,可以造成大豆减产甚至绝产。菌核病的发生与气候、前作、品种、栽培等有密切关系。菌核病的防治应以控制病源为主,即轮作、深翻及建立无病种子田等措施,再辅以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5.
稻田杂草稻发生规律及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4~2006年在扬州定点追踪了直播稻、麦套稻、抛秧稻、手插秧等不同稻作方式的杂草稻发生动态,并配合大面积生产调查,研究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对水稻生产的危害。研究表明,杂草稻的发生和严重危害主要是由于水稻生产方式日益简化积累、种子混杂等原因造成的;杂草稻危害一般是直播稻〉麦套稻〉抛秧〉手插秧;水稻的不同发育阶段,杂草稻与栽培稻的形态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别。根据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形态差异,提出了“切断种源,形态去杂”的控制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防治水稻稻曲病的高效药剂,同时验证在孕穗末期—破口初期施药对稻曲病的防效,2019—2020年连续2年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9%啶氧·丙环唑SC 70 mL/667 m2、125 g/L氟环唑SC 50 mL/667 m2、40%咪铜·氟环唑SC 30 mL/667 m2、25%噻呋·嘧菌酯SC 40 mL/667 m2平均病指防效分别为89.95%、89.85%、87.05%、85.60%,体现了较高防效;75%肟菌·戊唑醇WG 15 g/667 m2,平均病指防效为81.30%,也有较高防效;而36%丙环·咪鲜胺SC 50 mL/667 m2平均病指防效仅为78.20%,防效稍差。前5种药剂可结合稻瘟病防治,在水稻孕穗末期—破口初期使用,能有效控制水稻稻曲病为害。  相似文献   

17.
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人工释放赤眼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笔者于2012年开展了相关试验示范。蛾始盛期开始放蜂,放蜂面积6 670 m2,3次放蜂,总放蜂量30万头。试验结果表明,放蜂田虫伤株率2.63%~3.84%,加权平均为3.28%;防控效果为77.30%~84.73%,加权平均为79.62%。科学放蜂对控制水稻二化螟、保护水田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稻米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花生叶部菌核病流行规律及生物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叶部菌核病[Rhizoctonia solanikühn]是近几年在我国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始发期为7月上旬,盛发期为7月下旬到8月上旬。以危害叶片为主,特别是新生嫩叶受害最重,发病后期造成花生大量落叶,一般年份减产10%~20%,严重时达30%以上。田间试验和室内抑菌测定结果表明:一种绿色木霉[Trichoderma.spp]生防菌LN-02对叶部菌核病具有防治作用,生防机制研究表明:生防菌LN-02主要通过重寄生作用抑制病原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大豆菌核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述了关于大豆菌核病发生和防治的相关内容,旨在为菌核病的防治和抗大豆菌核病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鞍山地区稻水象甲成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