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北京寺庙园林植物景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实例并结合文献考证的基础之上,对北京寺庙园林主要植物景观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配置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展望了北京寺庙园林植物应用的前景,并对北京寺庙园林植物应用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园林中的竹石景观为研究对象,对竹石景观的类型进行了分类,论述了各种竹石景观的配置手法和应用地点;总结了北京园林竹石景观的特点:竹与"秀"石的配置较少,而与"拙"石配置较多;竹石景观配置中的竹种以箬竹属(Indocalamus sp.)、早园竹(Phyllostachys propinqua)、黄槽竹(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为主。 相似文献
3.
4.
5.
6.
以济南市的自然地理概况和绿地现状为基础,以景观生态学主要理论为指导,对济南市城市绿地规划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发展对策,旨在对济南市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起到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对类似城市区域产生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对园林地被植物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将千岛湖园林地被植物分为草本地被、观叶地被、观花地被和观果地被4类,并分别阐述了现有的种类、应用原则及应用形式,最后提出了园林地被植物在千岛湖景观建设中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通过对城市绿色廊道的概念、类型、功能等进行阐述、分析与探讨,并结合国内外城市绿色廊道的研究进展,将景观连接度理论对城市绿色廊道规划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单纯基于景观连接度的城市绿色廊道规划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城市绿色廊道规划的思路与原则,为城市绿色廊道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分析低碳园林的实现途径,旨在更好地推广低碳理念,同时为低碳园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今后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以湛江观海长廊为例,阐述滨海走廊在景观营造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需要遵循的原则,并展示了各项原则在特定环境下因地制宜的使用方法;通过探讨滨海走廊在自然、生态、艺术方面设计手法,在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生态的基础上,进行与之相协调的创造。 相似文献
14.
北京城市扩展轴上的绿地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梯度分析与景观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004年北京城市绿地系统沿东西和南北两条城市扩展轴分布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城市绿地整体上破碎化程度高,连通性好,边缘效应较强;从城市中心到边缘,绿化覆盖率不随距城市中心远近而变化,小型斑块数量比例、斑块数量、形状指数、破碎度、平均最近邻体距离等指标则表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影响绿化覆盖率和斑块面积频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公园性质大型斑块的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说明:在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率较难提高的情况下,通过应用梯度分析与景观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绿地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调整,不仅能优化城市绿地的景观格局,还能更好地发挥出城市绿地缓解环境问题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草坪景观是同林植物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园林景观营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阐述了草坪在园林景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了北京地区草坪草种的选择,并对草坪建植中的技术要点及日常养护管理等技术措施进行了详述,以期对北京地区同林景观中草坪景观的营造及养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3S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卫星影像,在对北京城区绿地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选取景观破碎度、景观分离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及景观分维数等对北京城区绿地的景观格局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城区绿地总面积12 934.405 4 hm2,斑块18 730个,多样性指数1.03;居民区绿地、街头绿地和公园绿地的破碎度分别为332.32个·km-2、69.34个·km-2和1.75个·km-2,分离度分别为0.72、1.90和7.32,分维数分别为1.58、1.49和1.22;内环和外环居民区绿地多样性指数0.54,破碎度分别为450.39个·km-2和296.20个·km-2,分离度分别为0.90、2.00。北京城区绿地景观格局分布不合理,景观多样性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景观偏好理论,以杭州柳浪闻莺公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公众对植物景观的偏好情况,用SPSS20.0对调研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公众对不同地表特征的林下群落植物空间偏好具有差异,偏好结果为道路类型空间(M=3.91)>草坪类型空间(M=3.82)>亲水类型空间(M=3.56)>铺装类型空间(M=3.42);2)年龄、访问公园的频率以及对植物的关注度会显著影响偏好结果;3)植物颜色数量、植物种类丰富度、植物群落结构、植物空间视线开敞与植物景观空间的偏好得分显著相关。最后,基于以上基础,探讨了如何营造更符合公众偏好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绿地建设具有工程建设“碳排放”和植物光合“固碳”双重特征,是实现“碳减排、碳增汇”的主要途径。传统绿地的建设注重景观而忽略生态,植物配置不合理,追求快速成景,改造频繁且未妥当处理园林绿化废弃物,不但降低了植物光合固碳,而且增加了建设碳排放。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地建设应综合考虑碳减排、碳增汇,减少硬景工程、增加绿量,优化植物配置,优选本地低碳材料和适龄苗木,利用自然塑造地形,精细施工,避免频繁改造,并推进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