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甘肃省定西市是国家级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和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种业基础雄厚,优势突出,面对“十四五”时期种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分析定西现代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进一步发挥国家区域性良种基地优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当前定西现代种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结构单一、育种创新能力不足、质量监管有待提升、市场研判不深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思路和措施,通过建立育种创新体系、健全繁育推广体系、补齐仓储加工体系、强化市场营销体系、提升质量监管体系、完善产业支持体系、提升品牌标准体系、加强科技支撑体系,推进甘肃省定西市现代种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丽 《中国种业》2022,(2):49-52
对山东省东营市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东营市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种子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品种展示示范推广技术力量薄弱、经费不足;良种繁育基地设施落后;种质资源普查专业技术人员少;种子管理机构力量薄弱。通过综合分析,提出加快东营市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出台种业发展扶持政策,为种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采取多项措施,培育壮大农作物种子企业;配套资金,加大品种试验展示示范力度;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探索制种新模式;扎实推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强农作物种业监管,营造良好的种业发展环境;立足盐碱地种业资源优势,推进现代种业园区建设;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种子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推进江苏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江苏省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稻麦审定品种优质率达95%以上,良种保供能力明显提升,企业育种能力不断提高,对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江苏省种业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良种攻关、制繁种技术优化、专业化服务队伍培育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通过剖析当前江苏省种业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新形势下种业发展机遇,就现代种业发展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力求促进种业发展转型升级,助力江苏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昕  李燕  吴洁 《中国种业》2022,(10):18-22
阐述了在种业振兴行动全面起步打基础的关键阶段,面对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转型期的“三个转变”需要什么样的种业人才。分析当前江苏省种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激发本地科研人才活力,引进高层次种业创新人才;加强种企人才引进培养,提升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加强高校种业学科建设,提升种业人才培养质量;选优建强基层种子管理服务人才,提升农业从业者素质 4 个方面提出加强种业人才队伍建设、支撑江苏种业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肃州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属典型的干旱绿洲灌溉农业区,光能资源丰富,空气纯净,植物疫情少,发展现代种业的条件优越,被誉为全球种子生产“黄金区”,是全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从资源条件、繁育规模、产业链条、研发体系等方面分析了肃州区种业发展现状,从制种企业加工能力、制种基地标准化、育种研发能力分析了肃州区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此提出实施好基地质量提升、龙头企业扶优、产业链创新攻关、种业市场净化“四大行动”。  相似文献   

6.
张丽  罗汉民  孟琳 《中国种业》2021,(10):39-41
淄博市年玉米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11.33万hm2左右,需种量350万kg。为推动淄博市现代种业健康快速发展,2013年淄博市政府出台《淄博市种业振兴规划(2013-2020)》,提出“一十百万良种工程”,推进全市种业工作,淄博市商业化育种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良种繁育基地实现区域化、产业化、标准化。但在种业发展进程中,仍存在玉米新型种质缺乏,种子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市场流通玉米品种多元化,种子生产经营呈“两多一散”现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淄博市种业发展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围绕菏泽种业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良种繁育、推广、经营等重点领域开展调研,通过对菏泽市种业现状的梳理,指出了种业发展中存在育种创新能力缺乏、种业企业实力不强、商业化育种能力薄弱、良繁基地建设标准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商业化育种能力建设;增加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种子企业竞争力;加强新品种展示评价中心建设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对策建议。以期提高菏泽市育种创新能力,加快构建现代种子产业体系,加快菏泽市由用种大市向种业强市转化,推动种业产业化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滑县是国家制种大县,坚持走“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发展道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良种繁育面积稳步增长,种子经营市场趋于活跃,种子生产企业蓬勃发展,日常监督管理逐步规范,种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企业科研能力不精、仓储加工能力不足、市场要素配备不够、执法队伍建设不强等短板亟待补齐,政策保障体系、科研创新体系、生产经营体系、种子监管体系等需要构建。建议从政策保障、科研创新、繁育基地、仓储加工、市场监管等方面补短板、强支撑、构体系,进一步推进种业振兴和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巩固周口市在河南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从农作物新品种研发、良种生产、种子市场、种子管理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周口市种业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结合周口市种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加大科研投入、扩大良种繁育基地、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等种业发展目标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种子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我国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为山西种业发展必须围绕"深化种子体制改革、狠抓品种创新,推进种业重组,强化种子管理"的思路,重点支持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优良新品种推广、龙头企业发展、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五个关键环节,才能提高竞争力,进而实现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1.
夏艳阳  陈杰  左璐  陈星霖  雷书彦 《种子》2022,(11):144-148
紧盯湖北省种业振兴、粮食安全战略,服务优质稻米等九大重点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思路,通过了解当前湖北省各地区县市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发展现状,找出制约基地建设发展的瓶颈,并提出对策建议。湖北良繁基地建设已进入种业“国家队”,良种繁育体系已初步形成,部分品种良种供应充足,但仍存在主粮作物良种繁育对外依存度高、国家级良繁基地基础设施水平偏低,水产苗种应对风险能力较弱、海南南繁基地建设有待加强等诸多短板。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加大投资力度、示范引领、实施品牌战略、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加快提升湖北省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2.
1.种业的现状 1.1 发展概况 农作物种子是种植业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是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的内在因素,是各项技术措施的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的种子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1958年“四自一辅”方针的贯彻执行,1978年种子的“四化一供”以及“九五”期间种子工程的实施,对种子部门理清发展思路、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健全机构,建设完善体系,提高科技水平,增强综合实力起到了重大作用。种子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育、繁、加、销、管等十几个环节。长期以来,我省种子的科研和推广是紧密相连的。品种选育主要由科研单位和院校承担,良种繁育、推广、品种试验审定、质量、市场等由种子部门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使种子产业打破了区域性,集中资金、集中人才、集中品种逐步发展为集育、繁、加、销一体化的现代种业集团。……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种业是科技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联结科技和资本,打通研发和市场,最佳的组织形式就是企业。要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种业根基,就必须做优做强一批具备集成创新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种业龙头企业。但目前,我国种业企业存在竞争力弱、发展同质化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规划引领,提升企业竞争“软实力”。从发展特征、战略要求、重点任务等方面梳理企业战略规划编制的要点,并着重针对风险防范提出意见建议,为种业企业编制战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马鞍山市现代种业发展的成果、特点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根据国家及安徽省种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结合马鞍山市实际,提出了重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大育种创新力度、努力推动良种基地(场)建设、强化良种质量全程监管、夯实种业监管服务体系 5 个方面的推进着力点,旨在提升马鞍山市“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豆新社 《中国种业》2013,(12):30-32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是甘肃重要的产粮基地,素有“陇东粮仓”之称。据统计:2012年底全市粮食作物面积达到43.71万hm^2,粮食总产达到155.75万t。粮食生产同全国一样,实现了九连丰。在粮食生产九连丰的诸要素中,种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通过回顾庆阳种业发展历程,分析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动庆阳种业大发展、快发展和种业产业升级,全面提升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6.
陈雷 《种子世界》2021,(8):0090-0092
洪泽区种业获得良好发展成果,充分提升了良种保供水平,持续提升企业育种水平,对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部署,洪泽区种业在基建设施以及制繁种技术完善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借助对现阶段洪泽区种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根据新时期种业发展契机,提出洪泽区种业发展的几点思考,进而充分推动种业转型升级,以充分促进洪泽区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成立 20 多年来,始终坚持国有种业企业的政治属性和民族种业企业的市场属性相统一,赓续秉持“国之良种、民族自豪”的种业振兴使命,坚持将企业“发展大计”融入粮食安全“国之大者”,通过实施改良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对标一流的种业振兴行动,着力构建育繁推、产学研、储加销种粮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新矩阵”,为现代种业提升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种子是粮食的基础,种源安全才能保证粮食安全。对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种业发展现状及特色进行介绍,包括农作物种类、面积,生产经营企业情况,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及种质资源圃建设情况,总结了近年来的经验做法和成效,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主体粮油产效不高、县级科研能力不强等,提出要开展“保、育、繁、推、管”一体化模式,包括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大对种业企业的扶优扶强、展示示范推广力度,强化市场监管及政策支持等,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运粮 《中国种业》2017,(10):25-26
作为农业大省和种业大省,河南需通过持续提升品种科技创新能力、种子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种子繁育生产能力和推广监管能力建设,培育有持续创新、推广能力的种子企业,加快推进河南省现代种业发展,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四优四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翟辰洋  陈斌 《中国种业》2023,(4):7-9,14
“育、繁、推”是种业发展的3 个重要阶段,分别决定着种业发展方向对不对,供种水平高不高,发展成效好不好。“十三五”至今,江苏种业在“育、繁、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多数品种抗逆性不强、转化应用效率低,繁制种基地稳定性不足、种源区域性供给不平衡,良种良法配套不充分、侵犯品种权事件多有发生等问题。分别从种业“育、繁、推”3 个方面切入,通过分析共性和个性问题,提出与新形势下种业发展机遇相适应的对策,以期为江苏省和其他存在相似问题省份现代种业发展提供积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