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究云南松林结构调整对林木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为云南松林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森林抚育规程对林分进行结构调整,采用典型取样法对比分析林分结构调整前后土壤性质和林木生长状况的差异。[结果]云南松林结构调整后,(1)结构调整样地单株蓄积量比对照样地提高了近60%,树高和胸径提高幅度均在15%以上,林下天然更新植株数量是对照样地的3.1倍;(2)结构调整后林内植物种类增加,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盖度分别提高了63.3%和22.7%,灌木层和草本层平均高度分别提高了24.7%和17.9%;(3)结构调整样地现存凋落物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下降了20.4%,土壤表层温度、有机质含量、基础呼吸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显著提高,土壤其他性质参数变幅相对较小。[结论]林分结构调整可显著提高云南松生长量,有利于云南松较大径级林木的培育;促进了云南松林下更新和林下植被发育,有利于林分群落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加速了土壤有机质转化,研究揭示林分结构调整促进了云南松林土壤—植物系统正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3年生泡桐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施肥配方对泡桐林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Ⅲ(每株试验木施肥量:0.3kg尿素+0.18kg纯N+0.5kg钙镁磷+0.07kg纯P+0.25kg氯化钾+0.19kg纯K)为最佳施肥配方。经过配方Ⅲ处理过的泡桐林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均显著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多;泡桐林的生长量也得到较大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林地施肥对云南松人工林幼树期生长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林地施肥对云南松人工林幼树期林木地径和树高生长的影响,2008年在石屏县牛达林区乌拉田对当年营造的云南松人工林进行了林地施用不同量的复合肥、磷肥和钾肥处理组合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林地施肥具有促进云南松人工林幼树期林木地径和树高生长的效果。施肥1年后各施肥处理组合间云南松幼树的地径生长出现了极显著的差异(F=1.360F0.01=2.662)。其最佳的施肥处理组合为每株施复合肥200 g+磷肥25 g+氮肥10 g,施肥1年后云南松幼树的平均地径和树高分别达2.50 cm和21.40 cm比不施肥的高0.82 cm、9.23cm。这一施肥处理组合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火炬松和湿地松幼林施肥对土壤性质和叶片养分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5年期间,在江西景德镇市低丘千枚岩和第4纪红土红壤上,研究了火炬松、湿地松幼林施肥(P和PK)对土壤性质和叶片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2个施肥处理使火炬松和湿地松林土壤速效P含量提高,有机质等其它土壤肥力指标下降。施P肥加速了有机质矿化和林木对N的吸收;(2)2个施肥处理能提高湿地松林土壤细菌、真菌和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减少放线菌的数目,而施肥前期对好气固N菌、P细菌有促进作用,后期对其有抑制作用;(3)2个施肥处理能明显提高湿地松林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施肥前期磷酸酶活性受到抑制,施肥后期磷酸酶活性不再受抑,酶活性大大提高。P肥能提高蔗糖酶活性,而PK肥对蔗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4)湿地松林施肥2年后,叶片养分有明显变化,P和PK处理提高了叶片Ca、Mg的含量,降低了N水平,而对P和K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山苍子是中国特有的香料植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很高的开发价值。试验以山苍子幼龄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山苍子幼龄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改善山苍子幼龄林林地土壤,促进山苍子林木的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凋落物对林下种植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生长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开展了印度紫檀凋落物与施肥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施肥和凋落物对金花茶树高、地径、冠幅、花朵数量和活性成分均有显著影响.施用复合肥+复合微生物肥的效果最好,凋...  相似文献   

7.
以辽西地区苹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苹果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肥处理对果园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都有显著影响,有效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大小顺序都是有机肥+无机肥有机肥无机肥CK,养分含量和活性都是以有机肥+无机肥处理最高,所以这种施肥方式对土壤质量的改善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昆明市近郊的昆明西山林场为试验地,构建云南松-旱冬瓜-麻栎、云南松-旱冬瓜-滇青冈、云南松-滇青冈-麻栎三种混交模式,并以云南松、旱冬瓜、麻栎和滇青冈纯林作为对照,跟踪调查混交试验下各树种幼树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元素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在不同混交模式下各树种生长表现不一,且生长差异多不显著。(2)云南松纯林的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全磷、全钾呈现减小的趋势,而对阔叶树种纯林及含阔叶树种的混交模式而言,尤其是落叶树种的混交模式及落叶树种纯林而言,其有机质、全氮、全磷及全钾略有上升。因此,在云南松林地土壤肥力本身比较贫瘠的情况下,适当补植阔叶树种,尤其是落叶阔叶树种,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 引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单靠森林自然生长已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一些林区已出现了采伐量大于自然生长量的现象。通过施肥提高木材及其它林产品产量已成为林业科学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而一些发达国家已在林木施肥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定位试验,取得了许多宝贵资料,这对我国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计划烧除对云南松林土壤水文特征的影响,为计划烧除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提供依据,以云南省新平县实施多年计划烧除的云南松纯林为研究对象,设立20 m×20 m计划烧除样地和不进行计划烧除的自然对照样地各3块。2019年2月实施计划烧除作业,进行样地调查、火烧强度和枯落物储量调查,2020年6月采集土样,测定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土壤入渗性能。结果表明,计划烧除后土壤容重增加且在0~10 cm土层差异显著;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减少但差异不显著;有机质减少并在0~20 cm土层差异显著。计划烧除后土壤自然含水率、饱和持水率、毛管持水率和田间持水量减少但差异不显著;吸湿水量减少并且在0~20 cm土层差异显著。计划烧除后土壤初渗速率、土壤平均入渗速率和土壤稳定入渗率减少;土壤初渗速率和平均入渗速率在不同样地0~20 cm土层差异显著。计划烧除对土壤稳定入渗率的显著影响因素为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和饱和持水率。说明计划烧除后云南松林土壤持水性能下降,入渗性能下降,对于入渗性能的影响主要是源于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幼龄林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研究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幼龄林生长及对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为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土壤改良的应用提供参考,以期在促进湿地松生长及改良土壤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方法]2016年7月在江西省分宜县山下林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区组,3个处理,分别为细菌肥料处理、基质对照处理及不添加任何肥料的空白对照处理。2017年11月测量湿地松的株高和地径,采用5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密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水解性氮以及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用Biolog-ECO板分析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细菌肥料显著促进了湿地松幼苗株高和地径的增长,空白对照、基质对照处理和细菌肥料处理地径的相对增长量分别为98.27%、105.53%和123.09%,株高的相对增长量分别为55.69%、66.56%和85.18%,细菌肥料处理和基质对照处理均降低了土壤密度,增加了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以及最大持水量,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但细菌肥料处理的作用更显著。细菌肥料和基质对照均提高了湿地松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水解性氮以及速效钾含量,但细菌肥料处理与空白对照处理之间在4种养分含量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基质对照与空白对照之间只在有机质含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细菌肥料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以及脲酶活性,细菌肥料还使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对6类碳源(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酚酸类和胺类)的利用能力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S)显著提高,基质对照也促进了上述指标的升高,但效果并不显著。[结论]细菌肥料处理和基质对照处理均可以促进湿地松幼苗的生长,提高湿地松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水解性氮的含量,同时使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蔗糖酶以及脲酶活性升高,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以及优势度指数,提高了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以及代谢活性,但细菌肥料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基质对照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园林苗木育苗质量,试验以1年生樟子松为研究对象,复合肥和烘干鸡粪作为肥源,按照施氮水平相同原则(施氮量为75 g/m3),设置6种施肥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配比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和抗逆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T3处理的根长、根表面积、粗根直径、根体积和细根数分别增加28.39%、53.70%、5.60%、20.00%、17.06%,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15.51%、42.31%,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并显著增加了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丙二醛、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幼苗抗逆能力。施肥有助于促进樟子松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增加幼苗干物质积累,提高根系活力和抗逆能力,并以T3处理(复合肥和烘干鸡粪比例为1∶1)效果最佳,可在樟子松幼苗培养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不同供Ca2+水平下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进行研究,以确定适宜马尾松生长的钙浓度,为马尾松人工林培育及合理施用钙肥提供参考。[方法]以半年生马尾松幼苗为试材,采用温室内砂培,研究不同供Ca2+水平(0.0、0.4、1.0、2.0、3.0、4.0 mmol·L~(-1)(CK))对马尾松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供Ca2+水平处理5个月后,在Ca2+水平为1.0、2.0 mmol·L~(-1)时,马尾松幼苗的株高增量和地径增量较高,其中,2.0 mmol·L~(-1)Ca2+水平的株高增量和地径增量最高。马尾松幼苗对Ca2+水平适应能力强弱顺序为2.01.00.43.00.04.0 mmol·L~(-1)(CK)。在不同生长期内,随着供Ca2+水平的增加,马尾松针叶中ROS(O2-产生速率、H2O2浓度)、MDA含量、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抗氧化物质(GSH、As A)含量、脯氨酸含量均先降低后增加,最小值均在1.0 mmol·L~(-1)或2.0 mmol·L~(-1)处理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其最高值均在2.0 mmol·L~(-1)处理中。马尾松幼苗的株高增量和地径增量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关系不明显,而与其他生理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马尾松幼苗适宜在1.0 2.0 mmol·L~(-1)Ca2+水平的环境中生长。在马尾松林地中,应对土壤有效钙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植株的生长和生理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后,科学合理施肥以提高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云南松天然林的种内和种间竞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云南松天然林内云南松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的测定,分析揭示竞争强度在云南松群落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云南松种群的生态适应机制.[方法]在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云南松天然林设置样方进行群落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以云南松为对象木,定量分析林分、对象木、竞争木的竞争强度,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对象木胸径与林分、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函数模型.[结果]天池自然保护区云南松天然林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分别为80.16%和19.84%;云南松种内与主要伴生树种种间竞争强度大小顺序为:云南松种内> 水红木> 华山松> 米饭花> 大白花杜鹃> 槲栎> 马缨花> 旱冬瓜;云南松与整个林分、伴生树种以及种内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对象木胸径越大,其竞争能力越强.[结论]云南松天然林内云南松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种内竞争;林分种内及种间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间存在CI=AD-B形式的幂函数关系;胸径20 cm以上云南松的竞争压力变化趋于平缓,胸径20 cm以下的云南松中、幼林是抚育管理的重点林分.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进行云南松苗木培育,提升云南松苗木质量,通过对2年生云南松苗木生长性状及不同部位氮(N)、磷(P)、钾(K)储量进行统计以及相关性、异速生长分析,研究云南松氮、磷、钾储量。结果表明,云南松幼苗生长2年后,其地下部位氮、磷、钾分配大小依次为钾储量>氮储量>磷储量;氮、磷、钾在土壤中的分配比例为氮储量>磷储量>钾储量;地上部位氮、磷、钾储量占单株氮、磷、钾储量的比例为钾储量>磷储量>氮储量;磷和钾在地下部位的累积速率大于地上部位的累积速率。以期为云南松苗木培育提供理论参考,为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蛀干期虫坑真菌类群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L.)是松科(Pinaceae)树木的主要蛀食性害虫,分布遍及国内各省、自治区[1,2],在云南该虫主要危害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L.)。近10多年来,云南松蠹害林已达数十万公顷,给当地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3~5]。国外对小蠹虫侵害机理及暴发成因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小蠹虫携带的病原性伴生真菌在蠹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伴生真菌是云杉八齿小蠹(IpstypographusLinnaeus)成功定殖的先决条件[6];对于栎…  相似文献   

18.
以三峡库区马尾松飞播林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营林措施:除灌(清除所有除灌产生的枝叶)、采伐I(采伐强度15%,采伐树干,并未对枝叶进行清除)、采伐II(采伐强度70%,采伐剩余物处理同采伐I)、对照,采用LI-8100土壤CO2通量测定系统对其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分析了不同营林措施对于土壤呼吸的影响以及不同营林措施下土壤呼吸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年土壤呼吸速率均值除灌(1.82±0.07 μmol·m-2·s-1)< 对照(2.18±0.05 μmol·m-2·s-1)< 采伐I(2.37±0.07 μmol·m-2·s-1)< 采伐II(2.86±0.1 μmol·m-2·s-1);采伐强度与土壤呼吸速率增值呈正比;不同营林措施与对照土壤呼吸速率均在夏季生长旺盛期7-8月达到最大值;高强度的采伐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与湿度,对照、除灌、采伐I、采伐II土壤呼吸敏感性指数Q10值依次为: 2.18±1.09、1.65±0.07、2.20 ±0.09,2.36±0.09。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s of applying N(urea, 46% N), P(phosphate, 12% P2O5) and K(potassium sulphate, 54% K2O) fertilizers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biomass yield of 8-month-old Archidendron clypearia seedlings were examined by L9 orthogonal array with 3 replicates in the nursery of Zengcheng Forest Farm of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he test seedlings were potted with the subsoil of total N 0.0484%, total P 0.1518% and total K 1.2629%, and fertilized at the 2nd and 6th months with the application rates of 0, 10 and 20 mg of N, 0, 20 and 50 mg of P and 0, 10 and 20 mg of K per seedl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ameter at ground level(DGL), the height and the oven-dried weight biomass of 8-month-old seedling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at P=0.05.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dose of 20 mg N, 20 mg P and 0 mg K per seedling resulted in the best seedling growth and biomass yield. N fertilizer was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the growth of DGL and height of A. clypearia seedlings. P fertilizer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both DGL and height, while K fertilizer only affected DGL significantly. Analysis of the leaf and root stoichiometry suggested that N may be the most single limiting nutrient, A. clypearia seedlings used N more efficiently than they used 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