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厚德麦981是河南赛德种业有限公司以周麦16为母本、才智97(5)-3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为进一步了解厚德麦981的生产特性,利用2017-2020年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对厚德麦981的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适应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厚德麦981增产效果显著,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均较小,适应性高,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黄淮南片的河南大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高中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相似文献   

2.
2012年5月19日,农业部全国农技术中心科技年新品种展示活动暨新麦26观摩产销会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我省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被列为黄淮冬麦区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3.
洛旱15是洛阳农林科学院选育的半冬性多穗型早熟旱地小麦品种.2011—2014年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出抗旱耐瘠性好、抗病、抗干热风、适应性广的特性.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抗旱耐瘠,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好,是较为理想的适宜黄淮旱薄地种植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黄淮冬麦区育成品种‘舜麦1718’和北方冬麦区育成品种‘中麦175’在晋中晚熟冬麦区的生育表现,采用田间试验,采取不同生育时期采样调查的方法,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研究2个品种在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等5个生育时期的农艺性状,以及收获后的产量性状及籽粒品质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中麦175’和‘舜麦1718’都有在晋中晚熟冬麦区推广应用的潜力。具体来讲,‘中麦175’产量水平较高,‘舜麦1718’产量水平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舜麦1718’的抗晚霜冻害能力较强,籽粒品质更好,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但株型矮小,在生产上应注意重施拔节水肥以促进茎节伸长生长,提高茎蘖成穗率,提高后期籽粒充实度。研究为充分挖掘山西小麦优良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晋麦63的评价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旱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63的选育中,选用北部和黄淮两大麦区的优异种质,使目标性状得到了有效的组合,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实现了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的有机结合,提高了选种质量和效率。利用该品种进行广泛组配,获得其遗传特点为抗旱性、丰产性及综合农艺性状优,稳产适应性好,遗传传递力强,配组范围广,不良连锁基因易打破。利用其做亲本已选育出4个抗旱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其中有3个品种同时通过国家审定。同时还育成了一批苗头品系和优异种质。实践表明:晋麦63不仅是一个优良的种植品种,而且是一个优异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6.
<正>淮麦25是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矮败小麦冬春轮回选择群体选育出的高产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2009年该品种在江苏淮北麦区多点示范种植,生产示范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多抗、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性,是适合在淮北地区大面积推广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张国庆  牛福肉 《种子》2002,(5):71-71
山西省泽州县地处黄淮冬麦区和北方冬麦区的过渡段 ,小麦品种种植的要求特殊。长期以来 ,旱地品种匮乏 ,尤其是适宜当地面食的优质面条品种更是少见。为了选育出抗旱、稳产、早熟、优质的小麦新品种。泽州县种子总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 ,经过多年努力 ,育成了优质面条专用小麦新品种泽优 1号。1 品种来源泽优 1号是从 70年代华北麦区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581 9白”中 ,通过优质化筛选和长期的生产适应性选择 ,于1 990年育成。 2 0 0 0年定名为泽优 1号。2 品种选育2 .1 建穗行圃 ,多中选优 ,红粒系在产量上超过白粒系“581 9白”是中国…  相似文献   

8.
众信麦998是河北博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众人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小麦新品种,以莱州137为母本、众信5072为父本进行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众信麦998秆子低、穗粒数多且稳定,具有高产、稳产、抗寒、抗倒、抗逆等优良特点。该品种于2021年同时通过黄淮冬麦区北片和黄淮冬麦区南片国家初审,这是黄淮冬麦区育种史上少有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淮麦30系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郑麦9023/淮86175(黔丰1号/78—4101//石81-424)采用轮回选择法于2006年选育而成的弱春性中早熟小麦新品种,2010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2012年该品种在江苏淮北及沿淮麦区多点生产示范种植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多抗、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性,是适合于在淮北麦区晚播及沿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的高产稳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瑞华麦520是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2014年通过国家小麦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6)。该品种丰产性、抗寒性较好,对赤霉病有一定耐病性;结实性好,灌浆快,成熟期较早,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1选育方法2001年以高产稳产的豫麦13(曾用名:郑州891)为母本、高抗白粉病的黔丰1号为父本杂交,2002-  相似文献   

11.
小麦新品种绵麦1403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稳系数(HSC)法和Eberhart-Russell法对小麦新品种绵麦1403的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绵麦1403两年的高稳系数HSC分别为83.43%和85.36%,均高于对照品种川麦107;绵麦1403的回归系数(b)分别为1.06和0.98,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川麦107。表明绵麦1403不仅产量水平高,而且稳产性能好,并具有广泛适应性,是一个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面粉颗粒度是影响小麦食品加工品质的重要性状。以2001-2002年度来自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的256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用激光散射颗粒度分析仪和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对面粉颗粒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麦面粉颗粒度分布特点为从北向南,硬质麦分布比例逐渐减少,软质麦分布比例逐  相似文献   

13.
王文颇  韩金玲  周印富  李彦生 《种子》2005,24(11):56-59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3个小麦品种的11个主要性状在冀东地区冬麦区进行生态适应性分析,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参试品种的优劣.结果表明,科师30、中旱110、京冬8和京旺10这4个品种关联度最大,综合性状较好,生态适应性强,高产稳产,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国庆 《中国种业》2013,(10):24-25
中麦175是中国农科院作科所选育的小麦品种。该品种在晋城市表现适应性广、丰产稳产、早熟性和抗逆性好、农艺性状优异、品质优良。2008年以来在晋城市推广,现已成为该市种植面积最大,唯一跨两个麦区种植,且肥旱地和水地均表现优良的小麦新品种。晋城市种子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实施推广,为全市小麦高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用STS标记检测春化基因Vrn-A1在中国小麦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晓科  夏先春  何中虎  周阳 《作物学报》2006,32(7):1038-1043
在证实Vrn-A1春化基因的STS标记与CAPS标记结果一致的基础上,用STS标记检测了全国主要麦区历史上大面积推广和当前主栽的250份品种的春化基因Vrn-A1。结果表明,中国品种Vrn-A1基因平均分布频率为36.8%,不同麦区的分布频率不同,依次为东北春麦区=北部春麦区=西北春麦区(100%)>新疆冬春麦区(42.9%)>西南冬麦区(35.3%)>黄淮冬麦区(19.8%)>长江中下游冬麦区(17.4%)>北部冬麦区(3.0%),这与冬春特性有关。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品种中,Vrn-A1基因分布频率随着时间推移呈降低趋势;在黄淮冬麦区品种中,20世纪50到70年代呈上升趋势,随后呈下降趋势。在年最大推广面积大于66.7万hm2的58份品种中,Vrn-A1基因的频率为27.6%。这些信息有助于改良小麦品种的适应性和提高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6.
2006年黄淮麦区的小麦生产形势喜人,大部分地区获得了丰收,特别是河南省小麦生产连续三年增产。这其中既有气候适宜的原因,也有政策激励(粮食生产补贴、良种补贴)的效果和新品种利用面积加大,布局渐趋合理的作用。为今后生产上更合理利用小麦品种,规避风险,现根据近几年大面积生产和中间试验中的品种表现提出参考意见。1黄淮南片麦区的气候和生产特点及对品种的要求1.1黄淮麦区是气候灾害的多发区从黄淮南片麦区生态气候特点考虑,该区位于南方冬麦区和北方冬麦区的过渡地带,在小麦生育期间气候多变,灾害频繁。其中最常出现的灾害是暖秋冷冬…  相似文献   

17.
正存麦8号是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与河南省天存小麦改良技术研究所合作育成,其母本是周麦24(周麦16×陕优225),父本是周麦22(周麦12/豫麦49//周麦13),经过多年定向选育,结合抗性鉴定和品质筛选,选育出高产、优质相结合的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国家黄淮南片麦区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3。该品种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省北部、  相似文献   

18.
1997—1998年,在山西省襄汾就从国外引进的冬丰1号小麦品种进行了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年型肥沃旱地条件下,冬丰1号小麦品种的产量与晋麦47号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主要农艺性状优于晋麦47号。建议在我省南部中熟冬麦区肥沃旱地及扩浇地积极示范。  相似文献   

19.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7):5899-5908
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区试是国家小麦区域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品种的高产、稳产及广适性一直是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品种审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小麦品种在多环境试验中普遍存在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及二者之间互作效应,科学评价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有助于全面了解品种的特性。本研究采用GGEbiplot方法,分析了连续2年国家黄淮旱肥地区域试验中‘泰科麦30’等参试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同时采用该方法中的"成对比较"功能图对‘泰科麦30’与该组对照品种‘洛旱7号’在试验区域的不同产量适应性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泰科麦30’在2年多环境多品种试验中,其丰产性、稳产性表现优良‘;泰科麦30’在2年区域试验中的高产稳产性综合表现优于对照品种‘洛旱7号’‘;泰科麦30’产量适应性在所有参试品种中表现较好,在黄淮旱肥麦区大部分地区均适宜种植;在黄淮旱肥麦区的绝大部分地区‘,泰科麦30’产量比对照品种产量高,其种植优势明显。本研究表明:GGE双标图分析方法具有有效性、直观性的特点,可用于合理评价黄淮旱肥组区试品种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划分等方面,明确了‘泰科麦30’是兼备丰产性、稳产性和广适性的理想品种,也可为其他作物或植物数量性状的综合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漯麦 47 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漯麦 6010 为母本、远缘材料一粒葡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丰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21 年通过湖北省审定,2023 年通过国家审定。为进一步了解漯麦 47 的生产特性,以 2018-2020 年 2 年度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与区域试验同步)、2019-2022 年 3 年度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黄淮冬麦区南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共 6 组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变异系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漯麦 47 的丰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以及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漯麦 47 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应性广,抗倒伏能力强,品质达中筋小麦标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