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棉花不育系海A是2008年以来由自然变异分枝型海岛棉不育株杂交产生的稳定株系选育而成,具有新颖性、可遗传的不育等特点,其遗传规律完全符合核质互作的遗传学理论解释。目前,对这种新型棉花不育系海A已初步实现三系配套。新型棉花不育系海A在选育新品种、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利用杂种优势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两种不同类型K型细胞质不育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的研究利用,分别从细胞学、单倍体发生频率和剪穗后自交结实率三方面对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和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非1B/1R类型)A731、A732、A733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易位系k3314A的根尖细胞含有2个随体染色体,YS型温敏不育系A732含有4个随体染色体;1B/1R型不育系K3314A有较高的单倍体频率发生,而YS型温敏不育系A731、A732、A733极少有单倍体产生;正季分蘖穗两种类型材料均不结实,1B/1R型K3314A的再生分蘖穗仍不结实,而YS型温敏型不育系A731、A732、A733的再生分蘖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交结实现象,平均自交结实率分别为6.042 5%,17.355%和10.525%,表明1B/1R型不育系K3314A为稳定的非敏感型不育系,YS型不育系A731、A732、A733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发生育性转换由不育转换为可育,再生分蘖孕穗期(5月下旬)较正季分蘖孕穗期(4月下旬)的主要气象因子日长和气温均明显增加,说明YS型不育系A731、A732、A733的育性转换主要是由温光条件的明显改变而引起的,因而他们具有温光敏感特性.这些研究为选育优良温敏不育系,促进YS型温敏不育系在两系杂交小麦生产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高温伏旱条件下具有良好开花习性的粳型水稻不育系,以Ⅱ-32A为对照,采用自然高温伏旱条件筛选并观察比较了23 个粳型不育系材料的开花习性。结果表明,参试材料间开花习性差异显著。其中35478A、35489A及35502A 3 个粳型不育系与对照相比具有开花高峰期提前、单穗开花历期和单株开花历期较长、包颈粒率较低、开颖角度较大及颖间距较长等优点;35478A开花高峰期集中在10:00—11:00,较对照提前1.5 h。35489A的柱头外露率较高,达76.23%。35502A的柱头生活力较高,最高达84.68%,保持时间较长。35478A、35489A及35502A 3个粳型不育系具有较好开花习性。  相似文献   

4.
籼型红米雄性不育系红宝石的选育及其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金花  朱建清  刘柱  杨志荣 《种子》2004,23(3):14-16
为了对红米红宝石实现三系配套,回交转育了红宝石A,并对红宝石A进行了以下分析:不同细胞质来源的野败型不育系珍汕97A、印尼水田谷型不育系Ⅱ-32A、D型不育系D62A、G型不育系G46A、红宝石A(来源于D62A)育性基因具有等位性.而Bg1639、R527、R881、250(CDR22/Bg403)具有的恢复这几个不育系的恢复基因等位.通过考种分析,发现在每产量上红宝石A的F1杂种显著大于常规稻红宝石,最大每公顷能增产2 392.5kg,证明了红宝石A具有强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具有生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饶勇  刁攀琏 《种子》1997,(3):38-40
利用两系杂交种转育不育系过程中,对F_1、F_2及兄妹交1~4代进行育性观察,验证了S_(45)AB和117A不育基因在新不育系中,仍稳定以两对重叠隐性基因控制不育性,并探索了不育系转育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细胞核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具有100%不育株率的大白菜细胞核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系转育难的问题,根据该不育系的遗传特性,设计了不育系的转育方案。采用常规的有性杂交、回交和自交方法,将青帮核不育系3A的不育基因转入白帮自交系C34中,育成了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系A4。植物学性状鉴定结果表明,新育成的核不育系A4的株高、株幅、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球高、叶球粗、叶球毛重和叶球净重等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均接近于C34。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不育系蓉18 A是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经过多年选育的高抗稻瘟病,高配合力新的水稻不育系,系四川省目前米质和抗稻瘟病这2个性状结合得最好的骨干不育系之一,蓉18 A配组已经选育20余个组合通过国家及省级品种审定.主要结合成都市气候条件,分析总结蓉18 A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安香 A 是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于 2016 年用配制保持材料与籼粳胞质不育系 88A 回交选育而成的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配组品种同时具有香型、优质、高产、中熟、大粒、中抗稻瘟病的特点。安香 A 败育彻底,花粉败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 100%,综合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异交习性好,易繁易制,利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9.
四种细胞质六千辛A粳稻不育系育种利用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由粳稻品系六千辛转育成的4种细胞质的一套同核异质不育系的不育性、开花习性、异交特性及可恢复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包台(BT)型、红莲(HL)型、茶野(CL)型六千辛A花粉以染败为主,WA型六千辛A花粉100%典败;BT型六千辛A平均自交结实率为0.60%,生产应用的安全性较差;HL型、CL型六千辛A无自交结实现象,不育性较BT型六千辛A稳定。(2)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程度影响倒一节间长度,花粉败育越彻底,倒一节间越短,从而使穗伸出度和株高相应缩短;因此,WA型六千辛A表现包颈,而BT型、HL型、CL型六千辛A均无包颈。(3)WA型六千辛A开花不集中,花时明显滞后,花期明显拉长,异交结实率低;HL型、CL型六千辛A的开花习性及异交结实率与BT型六千辛A无显著差异,明显好于WA型六千辛A。(4)BT型六千辛A的可恢复性最好,HL型、CL型六千辛A次之,WA型六千辛A最难恢复;从BT型粳稻恢复系中可以筛选到HL型或CL型粳稻不育系的恢复系。HL型、CL型粳稻不育系较好地协调了育性稳定性、开花习性和可恢复性几方面的矛盾。因此,选育HL型、CL型粳稻不育系及其相应的恢复系,可能是解决目前生产上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育性不够稳定及细胞质单一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带有黄绿叶色标记的香型籼稻不育系形态特征及开花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3个含有黄绿叶色标记的香型籼稻不育系黄标1A、黄标2A、黄标3A和正常绿叶不育系Ⅱ-32A、G46A的形态特征及开花习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黄标1A、黄标2A、黄标3A不育系同正常叶色不育系Ⅱ-32A、G46A的叶色差异显著,易肉眼识别,其外部形态特征为植株叶片及颖壳呈黄绿色,黄标A株系株高(41.5~56.5cm)比Ⅱ-32A(59.5cm)、G46A(60.4cm)要矮,以黄标3A的播始期85d比Ⅱ-32A短8d、比G46A长7d,穗长、穗平着粒与Ⅱ-32A、G46A相当,千粒重比Ⅱ-32A、G46A高出1.8g和1.47g,其中颖尖、叶鞘、叶耳及叶片边缘呈紫红色。黄标1A、黄标2A、黄标3A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张颖角度都高于Ⅱ-32A和G46A,柱头生活力供试不育系间存在着生理功能的差异。包颈长度Ⅱ-32A最长,黄标1A、黄标2A、黄标3A与G46A相当;半包颈长度黄标1A、黄标2A和黄标3A相当(3.0~3.5cm)、而Ⅱ-32A最长(5.0cm)、G46A次之(4.5cm)。黄标1A、黄标2A、黄标3A不育系的开花动态相似,曲线呈双峰型,开花高峰为开花后的第2~5天,与Ⅱ-32A的开花动态相似,但Ⅱ-32A有明显的低谷,而G46A曲线呈单峰型。不同不育系所开的颖花数并不一样,以开花第8天统计开花数以黄标2A最多,其次是黄标3A,黄标1A和对照Ⅱ-32A开花数相同,而G46A到第8天开花结束。黄标1A、黄标2A的开花盛期与Ⅱ-32A一致,为开花后第5天,而黄标3A与G46A一致,为4d。参试不育系每天上午10:00时初花、11:00~12:30时为开花盛期,只有G46A表现出迟花特性。  相似文献   

11.
以经过低温处理发生育性转化的大白菜胞质不育系(AT系)、未经处理的不育系(A系)及对应的保持系(B系)6叶苗龄期的根,叶和花期的大、中、小花蕾为试材,采用薄层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电泳的方法,分析了POD、ATP、AMY、EST同工酶。结果表明:POD、ATP、AMY同工酶与大白菜不育性没有显著关系;苗期A系与B系酯酶同工酶也无差异,小花蕾差异很大,B系酶活性明显强于A系,且B系比A系多5条α-EST带,其迁移率分别为0.62、0.68、0.72、0.75、0.83等,B系比A系多4条β-EST带,其迁移率分别为0.68、0.72、0.75、0.83。A系经低温处理(9℃下处理18d)发生育性转化后,迁移率为0.83的α-EST带消失,可能与不育性转化有关。结合试验结果还对细胞质雄性不育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水稻新质型不育系幼苗期耐冷性特点,以一套同质异核不育系(G软香A,G华香1A,G华香2A)和一套同核异质不育系(G软香A,Y软香A,WA软香A)为材料,采用光照培养箱培养的方法,鉴定和评价了3~4叶期幼苗的耐冷性,并分析了低温胁迫后不育系幼苗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幼苗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不育系的耐冷性分级可分为4级,其中G华香2A的耐冷性最强(1级),Y软香A的耐冷性最差(9级)。就同质异核不育系而言,G华香2A耐冷性最强,G华香1A次之,G软香A中等,表现出细胞核对耐冷性的效应。就同核异质不育系而言,WA软香A耐冷性强,G软香A耐冷性中等,Y软香A耐冷性极弱,表现出细胞质对耐冷性的效应。因此,水稻不育系的耐冷性受到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的共同影响。幼苗MDA含量、POD的活性以及幼苗期水稻苗高、根数、鲜重等生物量等性状都与耐冷性有关。耐冷性越强的不育系,经低温处理后其幼苗MDA相对含量越低,POD相对活性越低,生物量相对鲜重越大,即说明耐冷性越强的不育系,经低温处理后较之对照幼苗的MDA含量增加量较小,POD活性增强程度小,生物量下降较少。  相似文献   

13.
籼型抗病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19 A是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利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金23 A/858 B)与自主选育的新品系(Ⅱ-32 B/金23 B)进一步杂交,从而聚合不同的优秀基因以丰富遗传背景,经6年10代回交育成的核质互作新不育系,最终获得籼型抗病质核互作新不育系锦319 A,组合为(金23 A/858 B)×(Ⅱ-32 B/金23 B),201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该不育系对稻瘟病、白叶枯病有较好抗性,本文详细介绍了该不育系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4.
以经过低温处理发生育性转化的大白菜胞质不育系(AT系)、未经处理的不育系(A系)及对应的保持系(B系)6叶苗龄期的根,叶和花期的大、中、小花蕾为试材,采用薄层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电泳的方法,分析了POD、ATP、AMY、EST同工酶。结果表明:POD、ATP、AMY同工酶与大白菜不育性没有显著关系;苗期A系与B系酯酶同工酶也无差异,小花蕾差异很大, B系酶活性明显强于A系, 且B系比A系多5条α-EST带,其迁移率分别为0.62、0.68、0.72、0.75、0.83等, B系比A系多4条β-EST带,其迁移率分别为0.68、0.72、0.75、0.83。A系经低温处理(9℃下处理18d)发生育性转化后,迁移率为0.83的α-EST带消失,可能与不育性转化有关。结合试验结果还对细胞质雄性不育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籼型三系不育系69A(曾用名绣丰A)是用优ⅠB与博B杂交,经系统选育,在F5代挑选优良的早熟株与珍汕97A进行回交转育而成。该不育系的不育性和农艺性状稳定,达到了实用不育系的要求。选育过程69A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选育共利用了3个亲本:优IB和博B、珍汕97A。2000年利用优IB与博B杂交,经系统选育,在F5代挑选优良的早熟单株与珍汕97A进行回交转育。具体选育过程如下。2000年春季在南昌用采用温汤除雄法以优IB为母本  相似文献   

16.
萝卜雄性不育系内源激素及游离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多代纯合的不育性稳定的萝卜雄性不育系A1、A5为材料,以其相应的保持系B1、B5为对照,在开花期间对内源激素含量及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育系中IAA含量在花蕾中明显低于保持系;IAA在不育系的叶片高于花蕾中,而在保持系的叶片中则比花蕾中低;不育系中脯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比其相应的保持系含量低,而丙氨酸、谷氨酸则比其相应的保持系含量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3个野败型新型水稻不育系华川4A、华J2A、华S40A的生育期、叶龄、柱头外露率、开花习性、农艺性状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个不育系在不育期内的育性稳定,可育期内不育系具有较高的结实率;3个不育系的生育期在60~70d左右,主茎叶片数为13~14片,张颖角度一般在30~40°之间,柱头外露率在39.1%~46.8%左右,花时较为集中,且农艺性状均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8.
《种子》2018,(10)
利用育性稳定的细胞质不育系9171A的保持系为母本,与半矮秆品系3862Sd进行杂交,其F1再与该保持系回交,将半矮秆基因导入可育胞质保持系中,育成株高为135cm左右的半矮秆保持系,再利用半矮秆保持系与不育系连续回交,于2018年育成不育性稳定的半矮秆细胞质不育系9162A。利用半矮秆细胞质不育系9162A与正常高秆恢配制的新组合株高均为155cm左右,具有半矮秆、抗倒伏、适宜机械化收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春优84系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利用早花时矮秆早熟晚粳不育系春江16A与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C84杂交选育的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依据春优84亲本的生物学特性,根据杭州市实际机插制种技术研究总结,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品种春优84制种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生产,才能提高杂交种子的产量和质量。1亲本及品种特性1.1不育系特性不育系春江16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滇I型粳稻不育系  相似文献   

20.
1609A 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粳型保持系Ⅶ 78B 与糯型保持系 45B 杂交,再与 45A 经多代回交选育的高单宁糯高粱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单宁含量高、植株矮、抗性好、适宜机械化生产等特点。利用该不育系已组配出金糯 272、佳酿红 9357 等优质酿酒专用高粱品种,为更好推动 1609A 所配品种的高效推广与应用,根据 1609A 的生长特性,总结了其配套的高产高效繁殖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