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桉、直干桉种源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8次重复。经对生长量、保存率、抗性等的观测、分析,采用综合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蓝桉、直干桉存在种源差异。筛选出蓝桉T、L、G种源,直干桉12132、12125种源为表现较好的种源。最佳种源蓄积量与最差种源相比,蓝桉大125%,直干桉大55%,上述优良种源可在我省蓝桉、直干桉种植区发展。  相似文献   

2.
蓝桉、直干桉扦插繁殖试验是从优良个体选择,幼化处理,插穗的选择及剪取方法,生长素的运用,环境和时效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营养器官在5~9月进行扦插,50~60天生根,生长素采用预_2+H_2或预_2+H_7,插穗选自3年生以上母树的2~3个月生肥壮萌条,保留2/3叶片一对,插穗剪口为斜口或平口,基质采用珍珠砂或蛭石,空气温度为自然温度,空气湿度90%左右,基质湿度:蛭石为32%~36%,珍珠砂湿度20%~24%,最佳处理生根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桉树具有生长快、成材早、易繁殖、适应性强、用途较广等优点。我省坝区和低山丘陵一带广泛种植,其中种植较多的是蓝桉、直干桉。桉树采伐后如何进行更新?过去一般采用刨除伐根后再进行人工植树造林。按树根系庞大,在机械化水平低的情况下,刨除伐根是一项繁重的工作,需要花费较多的劳力和经费,从而大  相似文献   

4.
蓝桉,直干桉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桉、直干桉扦插繁殖试验是从优良个体选择,幼化处理,插穗的选择及剪取方法,生长素的运用的环境和时效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营养器官在5-9月进行扦插,50-60天重要有,生长素采用预2+H2或预2+H7,插穗选自3年生以上母树的2-3个月生肥壮萌条,保留2/3叶片一对,插穗剪口为斜口或平口,基质采用珍珠砂或蛭石,空气温度为自然温度,空气湿度90%左右,基质湿度:蛭石为32%-36%,珍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对直干桉育苗成苗率及不同播种方式对直干桉苗木高、地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的不同处理方法和不同土壤处理方法对直干桉成苗率有显著影响,不同播种方式对直干桉苗高、地径生长影响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6.
采用以芽繁芽的繁殖方式,对直干桉的组培从无菌培养物的建立,试管苗的繁殖到诱导生根及幼苗移栽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筛选出了各阶段培养所需的培养基,摸索出了幼苗移栽所需的条件,对该树种良种的无性繁育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直干桉赞     
金秋过后,大地母亲露出了土红胸膛。坝子是红的,丘陵是红的,耕地是红的,村寨的院墙亦是红的,就连西北风扬起的也还是一阵阵蒙蒙的红雾。然而,在这单调、贫瘠的红土中却也别  相似文献   

8.
直干桉组织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以芽繁芽的繁殖方式,对直干桉的组培从无菌培养物的建立,试管苗的繁殖到诱导生根及幼苗移截进行了一系的试验研究,筛选各阶段培养所需培养基,摸索出了幼苗移栽所需的条件,对该树各良种的无怀繁育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蓝桉、直干桉种子园试验研究专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桉、直干桉种子园试验研究专题蓝桉(Eucalyptusglobulus)、直干桉(E.maidenii)种子园于1986年在澄江营建,现在生产区内90%以上的植株开花结实,已收种子20多千克。从1991年开始利用此种子在澄江、玉溪等地营造了子代测定...  相似文献   

10.
1993年和1994年,在红河州石岩寨林场进行直干桉接种菌根菌育苗试验,采用天然菌根土和人工菌根剂接种,分不同菌根菌、不同接种部位和剂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菌根菌对直干桉苗木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菌根土接种的效果较人工菌剂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直杆蓝桉 6个种源 57个家系对比试验 ,其树高、胸径、成年态叶转化率差异不显著 ;但直干蓝桉树高胸径生长与土壤A层相关密切 ,相关系数达 0 .82 0 9以上 ,与B层、C层相关不密切 ;而成年态叶转化率与A层土壤相关不密切 ,与B层、C层土壤厚度相关密切。综合得出直干蓝桉在土层厚度 10 0cm以上 ,其中A层应在 4 0cm以上 ,树高的生长量达 2m以上、胸径生长量达 2cm以上。  相似文献   

12.
1993年和1994年,在红河州石寨林场进行直干桉接种菌根菌育苗试验,采用天然菌根土和人工菌根剂接种,分不同菌根菌、不同接种部位和剂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菌根菌对直干桉苗木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菌根土接种的效果较人工菌剂好。  相似文献   

13.
蓝桉、直干桉综合丰产技术试验示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林采用正交设计,因素为树种、整地方式、密度、施肥,各因素取3个水平,3次重复。用生长量、生物量与投入产出进行评价。试验结果:3.5年生蓝桉、直干桉幼林最佳处理平均高9.5m,平均胸径8.9cm,每hm2蓄积量70.5126m3,最佳处理比最差处理树高大28.4%,胸径大34.9%,蓄积量大183%。用已取得的技术成果营造的示范林,3.5年生平均高9.8m,平均胸径6.5cm,累计产桉叶2.43万kg/hm2,3年生左右,通过桉油及薪柴的收入可以回收全部造林及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干热河谷立地条件下,合理的造林密度不仅有利于幼树生长,减少造林、管理投入,而且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金沙江热河谷区域,其造林初植密度以每公顷3333株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对定植3年的直干桉山地人工幼林进行5个处理和1个对照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直干桉山地人工幼林林木的树高、胸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需N、P、K肥一起配合施,此试验最为合理的施肥配方是:150g尿素+200g过磷酸钙+50g硫酸钾,能使树高生长量增加75.4%,胸径生长量增加43.15%,最差的施肥配方是:50g尿素+100g硫酸钾,能使树高生长量增加12.3%,胸径生长量增加8.12%。  相似文献   

16.
根据洪雅县直干蓝桉的引种造林试验,分析植穴规格、苗木规格、基肥量地造林成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直发采用健壮小苗;挖大穴、施足底肥的方式进行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直干桉丰产栽培试验示范主要从选择最佳立地条件及栽培型两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直干桉适生区范围内,选择坡度20度以下,土壤疏松,土层(A B层)厚度在80厘米以上的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采取全面整地,挖大塘,规格60×60厘米,或进行撩壕整地,规格50×50厘米;造林密度2×2米或1×3米;造林前施普钙0.1千克,或复合肥0.08千克,造林后第二年,每株每年施尿素或复合肥0.1千克;每年抚育两次,连续两年;及时防治病虫害。可以成片营造直干桉短期轮伐人工林,并获得丰产。6—7年轮伐,每亩蓄积量7立方米以上,纯收入35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在我省滇中和滇南地区,生长着一种树干高大、枝繁叶茂的桉树,这种桉树躯干通直,无扭曲,因此人们叫它直于桉。直干桉又叫蔓藤桉,属于按树“族类”的一种,原产于澳洲,在我省大量栽种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1991年12月27~30日,都匀、长顺两地出现了持续时间长达3天之久的零下低温天气(不低于—3.4℃),两地引种的直干桉均受到严重冻害。本文就冻害情况、冻害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直干桉抗冻特性进行了评价,认为持续时间较长的零下低温是比短暂的更低的极端最低温更为重要的限制因子。并提出:零下低温持续时数达48小时以上地区不宜引种直干桉。  相似文献   

20.
一、试验概况直干桉(Evcalyptus maideni)原产澳大利亚,1966年由昆明引种至保山。为探索直干桉在本地区山地条件下实现速生丰产的技术措施,大面积营造速生丰产林打下一定基础,逐步解决我区用材及生活能源短缺的问题。试验地设在保山市城郊的太保山本所及保山市羊邑镇。太保山试验区坡地海拔1780米,羊邑镇试验区坡地海拔1650米。东经98°44′,北纬24°46′。年平均气温15.5℃,最高温32.2℃,最低温—3~5℃,日照2368小时。年降雨量960毫米,年蒸发量1200毫米,年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