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化,昆虫生命活动和行为中有着明显的昼夜和季节的节律性周期变化——生物钟(circadian clock)。鳞翅目昆虫是当前物种最丰富的昆虫群体,包括蝴蝶和飞蛾约16万种,其中近70%的重要农林害虫属于鳞翅目。而鳞翅目昆虫生物钟的研究进展对于深入剖析鳞翅目昆虫丰富多变的生理行为调控机制,有效开展鳞翅目经济昆虫的生产及农林害虫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昼夜节律生物钟对鳞翅目昆虫孵化与取食、生长与变态、生殖与滞育、求偶与迁飞等生理行为的影响,重点概述了鳞翅目昆虫生物钟分子调控机制、生物钟与内分泌激素协同调控机制等重要研究进展,并基于生物钟原理探讨了鳞翅目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关系及重要生态意义,展望了将生物钟理论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治和经济昆虫饲养改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鳞翅目昆虫与植物间的相互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鳞翅目昆虫选择植物做为其食物和栖息场所、鳞翅目成虫为植物传授花粉。分析了植物在鳞翅目系统学研究中的作用。在鳞翅目标本的采集、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以及协同进化研究工作中,植物学知识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北京松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3-2007年对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鳞翅目昆虫区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保护区有鳞翅目昆虫33科261属355种,其中蛾类25科199属271种,蝶类8科62属84种,古北种和古北东洋共有种是该区鳞翅目昆虫的主要组成类群。该区的鳞翅目昆虫区系具有典型的北方特征和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鳞翅目昆虫绝大多数都是农业害虫,将其开发为可食用资源不仅可以保护农作物,而且可以拓展人们的食品资源。本文针对鳞翅目可食用昆虫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鳞翅目昆虫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DNA(mtDNA)具有母性遗传,缺乏重组和进化速度快等特点,是研究鳞翅目昆虫系统学常用的分子标记。分析了鳞翅目昆虫线粒体DNA的结构特点,并就近年来对鳞翅目昆虫中进行过mtDNA研究的基因片段进行了简要综述,旨在为今后鳞翅目昆虫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3,(10):1153-1156
概述了国内外鳞翅目昆虫多次交配和延时交配行为的研究进展,并指出鳞翅目昆虫行为学的研究在害虫防治方面的实用价值,以及在绿色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东升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的种类与分布情况,掌握该保护区鳞翅目昆虫资源情况。[方法]采用灯诱法采集蛾类标本,网捕法采集蝶类,对鳞翅目昆虫标本进行分类学鉴定及蝶类多样性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共得到东升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78种,林缘环境中蝶类的多样性和优势度指数最高,塔头环境的均匀度指数最高。[结论]该研究为东升自然保护区昆虫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鳞翅目森林昆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土高原南部的渭北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的昆虫区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试区有鳞翅目森林昆虫31科174属253种,其中蛾类26科137属197种,蝴蝶类5科37属56种;古北界、古北-东洋跨界种类是该试区鳞翅目昆虫区系的主要组成类群;试验区鳞翅目昆虫区系组分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植被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鳞翅目昆虫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而人工饲养是昆虫研究的基础,尤其是昆虫人工饲料配方的研发.文章以现有相关文献为依据,从人工饲养技术研究、人工饲料配方的研制方法、饲养环境和饲养操作优化等方面总结鳞翅目昆虫人工饲养技术研究进展,发现鳞翅目昆虫人工饲养技术及饲料配方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现行研究主要以提高饲养昆虫的存活率为目的,而忽略昆虫的生理性状.因此,建议在优化人工饲养技术的同时,需连续和定期评估人工饲养的种群与野生种群的性能差异,为科学研究提供大量高质量的实验虫源.  相似文献   

10.
牛浩  梁文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049-2053
调查了雾灵山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的种类组成并编制了昆虫名录。结果显示,该区共有鳞翅目昆虫25科237属346种,其中蛾类中夜蛾科、舟蛾科、尺蛾科和天蛾科较多,蝶类中蛱蝶科最多。  相似文献   

11.
韩国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韩国不同地区采集的620个土壤样品中分离出67株苏云金芽孢杆菌,分属于10种不同的血清型,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67株分离株中,35.82%的菌株对鳞翅目昆虫具有生物活性,22.39%的菌株对双翅目昆虫有毒,32.84%的菌株对鳞翅目和双翅目昆虫都具有杀虫活性,8.95%的菌株为没有杀虫活性的无毒菌株,其中对鳞翅目昆虫有毒的菌株产生典型双金字塔形伴孢晶体对双翅目昆虫有毒的菌株和无毒菌株都产生球形伴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西南坡山楂海棠访花昆虫多样性及其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对长白山山楂海棠访花昆虫的访花频次、访花时间、访花行为及其多样性进行的初步研究显示:长白山山楂海棠访花昆虫共6目19科33属46种,主要来自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各访花昆虫单日访花频率存在一定规律,其中膜翅目访花活动集中在上午,双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访花活动持续时间长,其访花活动存在互补性;膜翅目访花频率明显高于双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其中膜翅目到访频率较高并且体躯携带花粉较多;不同类访花昆虫滞留时间差异较大,鳞翅目停留时间较长,鞘翅目停留时间较短;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山楂海棠的访花昆虫群落多样性为中上水平;一天之中访花昆虫数目随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规律,随大气湿度的增加呈递减规律,而后有回升趋势;回归分析发现,访花昆虫数目在温度和湿度等气候影响下,其分布大致符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3.
对2017-2019年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鳞翅目昆虫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分析不同海拔对鳞翅目昆虫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化龙山有鳞翅目昆虫35科232属341种,其中尺蛾科、夜蛾科和蛱蝶科种类最为丰富。此外,鳞翅目昆虫在化龙山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呈现“驼峰型”模式,即在中海拔(1 500 m)的物种数量、标本数量、辛普森指数(D)以及香农-维纳指数(H′)都达为最大值,分别为189、2114、0.875和2.175,而在低海拔(1 000 m)和高海拔(2 000 m和2 500 m)区域的物种丰富度则较低,分析认为这可能是植被分布、温度条件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14.
细胞色素P450基因家族是昆虫体内三大解毒酶系之一,而家蚕是鳞翅目昆虫的代表,加之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对其研究较多。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家蚕细胞色素P450基因在各种外界刺激下的抗性研究,为其他鳞翅目昆虫的生长发育研究和害虫的抗性治理提供合理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鳞翅目昆虫幼虫的取食抑制素味觉神经元及其感受模式的研究进展,为防治鳞翅目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国家自然保护区峨眉山的玉叶金花植物访花昆虫种类及其行为。[方法]通过采用捕捉、鉴定、图像采集等方法,对玉叶金花访花昆虫的种类、访花频率、访花时间和访花行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峨眉山自然生长的玉叶金花主要访花昆虫共计26种,其中鳞翅目(Lepid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双翅目(Diptera)的主要访花昆虫分别为21种、2种和3种,鳞翅目(Lepidoptera)是玉叶金花主要的访花昆虫。鳞翅目(Lepid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双翅目(Diptera)的访花昆虫日活动规律的高峰期出现有一定交错,表现有双峰和单峰二种类型。[结论]为自然保护区内植物访花昆虫的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检验DNA条码技术在鳞翅目夜蛾科昆虫种类鉴定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提取43条上海辰山植物园夜蛾科昆虫的基因组DNA,并通过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序列进行Blast分析,计算种间遗传距离和种内遗传距离,并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43个鳞翅目夜蛾科昆虫样本属于10个种,种间遗传距离介于0.069 8~0.116 3之间,种内遗传距离介于0~0.001 5之间,二者之间并未重叠;聚类分析表明,同种和不同种类昆虫分别在系统发育树上形成同一进化支和独立的多条进化分支。因此,DNA条码技术可作为辅助工具,应用于鳞翅目夜蛾科昆虫种类鉴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国家自然保护区峨眉山的玉叶金花植物访花昆虫种类及其行为。[方法]通过采用捕捉、鉴定、图像采集等方法,对玉叶金花访花昆虫的种类、访花频率、访花时间和访花行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峨眉山自然生长的玉叶金花主要访花昆虫共计26种,其中鳞翅目(Lepid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双翅目(Diptera)的主要访花昆虫分别为21种、2种和3种,鳞翅目(Lepidoptera)是玉叶金花主要的访花昆虫。鳞翅目(Lepid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双翅目(Diptera)的访花昆虫日活动规律的高峰期出现有一定交错,表现有双峰和单峰二种类型。[结论]为自然保护区内植物访花昆虫的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鳞翅目昆虫广泛存在性信息素,具有挥发性,有远距离引诱雄性昆虫效果,在鳞翅目昆虫交配活动期间,在成虫活动的范围内均匀散放一定数量的性诱剂释放器,不断释放出性诱剂弥漫于空间,干扰雌雄虫之间的性信息联络,使雄虫寻找不到雌虫,失去交配机会,导致交配率下降,减少次代虫口密度,达到减少虫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在苹果园鳞翅目昆虫鉴定中的适用性,采用DNA条形码通用引物,扩增并分析采自陕西7个苹果园的鳞翅目昆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基因(COⅠ)片段,基于扩增的COⅠ序列计算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并构建NJ树(Neighbor-Joining tree)和ME树(Minimum-Evolution tree)。经通用的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显示,采集的鳞翅目昆虫隶属于7个属的9种昆虫;基于p-distance模型的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分析显示,种间遗传距离为8.4%~69.4%,种内遗传距离为0~0.6%,种内最大遗传距离与种间最小遗传距离无重叠;同时,基于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构建NJ树和ME树均显示,同种昆虫在系统树上都各自在同一进化支;因此,基于DNA条形码的鉴定方法可区分这些苹果园的不同鳞翅目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