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王生 《杂粮作物》1995,(5):31-32
玉米籽粒含水量对计产的影响王生(铁岭市农科所112616)玉米籽粒的产量是品种试验中取舍的重要依据。然而,在自然风干条件下玉米品种间籽粒含水量差异较大,严重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使试验结果更可靠,笔者对12年来省玉米区域试验品种间籽粒含水量差异进行...  相似文献   

2.
汪景宽  谢甫绨 《杂粮作物》1992,(5):49-52,42
美国玉米带的玉米生产者和育种者十分关心玉米籽粒产量及其含水量,因为籽粒含水量高与较晚的熟性有关。农民必须计算用于干燥较湿籽粒的花费和种植能充分利用生长季的杂交种而取得的增产收益间的得失。由于籽粒产量和含水量通常呈正相关,因此玉米育种者评价杂交种时必须同时考虑上述两个性状。通常  相似文献   

3.
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是饲用玉米的发展方向。利用2018年国家黄淮海玉米区域试验机收组品种试验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收获时籽粒破损率与产量、农艺性状(株高、穗位、倒折率、倒伏率、空秆率)、穗部性状(穗长、秃尖长、百粒质量)和机收性状(籽粒杂质率、籽粒含水量、籽粒脱落率、果穗脱落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机收籽粒玉米的籽粒破损率与收获时籽粒杂质率和籽粒含水量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799和0.791,达到极显著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位次分别位于第1、第2位;与穗位、穗长、空秆率和籽粒脱落率相关性中等,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30~0.40之间。因此,在机收品种选育时要优先关注籽粒脱水率,兼顾穗位、穗长和籽粒脱落率等其它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4.
籽粒在发育期间的含水量变化很大。对玉米来说,发育初期籽粒含水量迅速增加,此后至收获逐渐减少。籽粒体积的初始增大主要与迅速吸水有关。由于吸水取决于同母体水势有关的籽粒水势(Ψ_ω),因此籽粒水势是发育的重要因素。在植株营养器官,扩展中组织的水势比木质部的低。水势上的这些差异构成生长进程的一部分,为细胞膨胀提供水分。在小麦和大麦的籽粒和花轴之间也观察到水势上的类似差  相似文献   

5.
玉米灌浆期籽粒脱水速率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霍仕平 《玉米科学》1993,1(4):039-044
在高纬或高海拔地区,成熟玉米收获的籽粒含水量是决定玉米能否安全采收的一项重要农艺性状。欧美玉米育种家和植物生理学家近百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决定收获时籽粒含水量,脱水速率品种间有差异,在遗传上主要表现为加性效应,是高度遗传的;高温干旱和肥水供应不足,以及减少植株绿色叶面积的行为,都可能加快籽粒脱水速率,植株形态特征、农艺特性和籽粒油分与脱水速率有关;通过田间对某些相关性状,特别是生理成熟时果穗和籽粒含水量的直接选择,便可有效地改变籽粒脱水速率,从而得到高产而籽粒脱水速率较快的材料或品系。  相似文献   

6.
玉米穗位选择后的籽粒产量选择J.C.Burgess,D.R.West玉米数量性状的群体内改良选择方法是以有利于群体自身改进的单株或家系的表现,或有利于群体配合力改进的测交杂种后代为基础的(Hallauer等,1981)。Burton等(1971),G...  相似文献   

7.
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快速脱水的意义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籽粒黑层的出现被认为是玉米生理成熟的重要标志(Daynard等,1969;Daynard,1972)。Mark(1986)认为玉米生理成熟时,籽粒干物质积累达最大值(Brooking,1990),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粒重不再增加,而水分迅速散失,这一阶段的脱水速率决定收获时籽粒含水量(Johnson,  相似文献   

8.
玉米籽粒的含水量对玉米产量的真实性有很大影响。在自然风干条件下玉米品种间籽粒含水量差异较大 ,直接影响产量结果的可靠性。为了客观地、准确地评价玉米品种间的产量差异 ,把试验品种的实测产量换算成标准水以后再进行产量比较 ,这样的试验结果才是可靠的。这种方法已被玉米育种界公认 ,并已把它纳入各级玉米试验方案。但现有的折算标准水的方法比较繁琐、费时、易出差错。为此我们对原有公式进行了剖析、简化 ,最后制成标准水换算系数表。1 表格的内容以标准水计产换算公式为 :标准水样品粒重 =实测样品粒重×1 -实测含水量1 -标准含…  相似文献   

9.
目前,轮回选择普遍应用于玉米优良群体的选育。由于新群体可作为栽培品种或自交系选育的基础材料,因此其平均生产性能和配合力就显得重要。通常采取对籽粒产量的直接选择和丰产性的间接选择来改进籽粒产量。据报道,丰产的选择已获得了更高的籽粒产量增益。与对籽粒产量的间接选择相比,丰产性的选择对植株类型的影响常常是十分需要的  相似文献   

10.
灌浆期玉米果穗水分及其与生理成熟和籽粒干燥的关系Ianr.Brooking玉米果穗的干物质与含水量从抽丝期到收获期都在变化着。籽粒中干物质的积累决定了玉米的产量,并且这一过程通常根据积累的速率和持续的时期而进行分析。在生理成熟期之后的失水决定了玉米收...  相似文献   

11.
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是小麦改良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作者等人1988年曾著文说明,冬小麦抽穗期穗部、花序梗及旗叶的蛋白质含量之综合值可作为估测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较理想的参数.本研究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利用间接选择方案以改良籽粒蛋白质含量,同时研究上述作物器官中蛋白质含量之遗传力.供试材料为由4个亲本双杂交产生的群体中随机抽取的2个群体.两年试验中将F_2产生的60个随机F_5和F_6品系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种植,3个重复.测定结果认为F_5及F_6代两供试群体的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营养体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是显著的.籽粒蛋白与营养体蛋白含量之间在基因型及表现型方面呈高度相关并趋一致.应用组件差异法对蛋白质含量的狭义遗传力进行评估,在群体1中,第2叶(从顶部数,下同)及穗部的遗传力达O.46-O.94;在群体2中,花序梗及穗部的遗传力达O.63-O.89.群体1及群体2的籽粒蛋白含量估测值与观测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88及0.37-0.84,抽穗期综合考虑穗部、花序梗及旗叶蛋白含量所得到的这种相关系数最高.植株不同部位蛋白质含量与籽粒产量相关性极小.利用抽穗期植株营养体较高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力,可在授粉前鉴别具较高籽粒蛋白含量的基因型品种.在其他育种过程中,也观察到通过穗部、花序梗及旗叶蛋白含量的间接选择,可提高籽粒蛋白含量,但不降低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2.
在苏联的许多地区,中欧和北欧各国以及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由于种植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的粒用玉米,造成了烘干籽粒的额外能耗和康拜因收割困难。计算表明,将玉米籽粒含水量由30%降至13%所消耗的能量,高于生产等量玉米所需的能量。因此,降低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的研究很有实际意义。玉米收获时间由成熟后的籽粒干燥强度决定。果穗的生长发育分为4个时期:1.果穗分化和受精;2.果穗迅速生长,此时叶片面积达  相似文献   

13.
玉米群体的轮回选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控制籽粒产量的优良等位基因频率,对玉米群体进行轮回选择。对轮回选择群体进行评价,以估计对改良籽粒产量的选择反应,和比较不同方法对改良籽粒产量的相对效应。在4种田间环境里对10个群体及其改良品系以及原始群体和改良系的S_1代进行了评价。估计10个群体及其S_1代对不同选择方  相似文献   

14.
玉米籽粒产量的轮回选择: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分配变化R.H.Moll等高粒重的全姊妹家系选择和相互轮回选择于1950~1952年开始在两个开放授粉的玉米群体(JarrisGoldenProlifiy和IndianClief)内进行(Robinson,1...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及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普遍偏高,不利于玉米的安全贮藏。该研究从黑龙江省玉米安全贮藏的实际问题出发,综述玉米收获期前田间籽粒降水方法、玉米收获期后籽粒降水方法及玉米贮藏方法,将近年来玉米籽粒降水及贮藏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玉米贮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播种期补灌对土壤含水量和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祥  王东  谷淑波 《麦类作物学报》2015,35(12):1700-1711
为明确播种期0~200 cm土体贮水量及其纵向分布对小麦出苗、群体发育和籽粒产量的调节作用,于2013-2014年度小麦生长季,在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和肥力条件一致,而小麦播前土壤贮水量不同的A、B两个地块,在播种期设置不同的计划湿润层深度和目标土壤含水量进行补灌。结果表明,在地块A和地块B 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分别为201.5和266.3 mm、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分别为554.2和586.4 mm的条件下,播种期补灌,土壤水分平衡后,灌溉水在地块B下渗的深度较大,但主要集中在60 cm以上土层,其中0~10和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的幅度最大;小麦出苗率主要受播种期0~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而群体发育、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则受播前土壤贮水量和播种期补灌水平的共同影响。播种期上部土层土壤含水量过低不利于幼苗发育,显著减少越冬至拔节期间的单位面积茎数。播种前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过低,即使播种期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补灌水量,并于拔节期和开花期再补灌,仍会制约小麦生育中后期的生长,导致成穗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减少,产量降低。在同一底墒条件下,小麦总耗水量和籽粒产量均随播种期补灌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的提高呈增加趋势,但补灌水量过多,籽粒产量不再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前,苏联和国外都在广泛应用高含水量(30~35%)畜禽饲用玉米籽粒和籽粒穗轴混合物的贮藏技术。按照这种技术要求,在粉碎料中不含整粒,小于2毫米的颗粒应占80%。有筛锤式粉碎机及其它生产率为30~40吨/小时的粉碎机为主要粉碎机械,借助于这些机械可达到上述粉碎程度。已经确认,贮藏的高含水量玉米粉碎籽粒  相似文献   

18.
在南印中部评价了含3~50%野生种质高粱群体的籽粒产量及九个有关性状。在 BC_0F_2至 BC_2的衍生系中,未出现籽粒产量的超亲分离。BC_3F_2或 BC_4F_2衍生系仅有1.5%的超亲分离,其平均籽粒产量较相应轮回亲本的高26%。10个与 CK60B 回交授粉的最高产的 BCF(—BC_4F_2衍生系,其产量比CK60B 平均高14%(达5%显著平准)。在产量提高的同时植株高度亦随之增高。来自 RS/R/A2725×帚枝高梁和 RS/R/A2725×轮生花序高梁的最高产品系,其产量较 RS/R/A2725高13.5%(平均),但株高相等。经选择 BC_2平均籽粒产量增加6~27%。在 BC中,群体平均产量,入选系平均产量和最高产量品系出现频率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9.
旱作春小麦籽粒形成与灌浆特性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了给旱地春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对内蒙古赤峰林东旱作地区春小麦籽粒建成及灌浆特性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体积和含水量呈单峰曲线变化,籽粒干物质积累量符合“S”型曲线变化。开花后13-27d是小麦籽粒灌浆直线增长阶段,籽粒含水量相对平稳,籽粒重量直线增长,此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占粒重的78%,为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同农艺栽培措施对籽粒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只有密度适宜,氯、磷、钾三要素适量配施,才能提高灌浆强度,促进籽粒体积增大,增加粒重,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一个冬大麦(Hordeum vulgare L.)群体中评定了轮回选择的效应。用六个高产冬大麦品种与矮秆品种‘Onice’杂交创造出零轮回(即基础群体C_0)。将其F_1按双列杂交方案(不包括反交)进行杂交,共获得750个S_0植株并进行了评定,从中选出329个S_0植株并测验其后代(S_1系);从模仿随机交配产生的105个F_1杂种中选出15个S_1系作为第一轮(C_1)的亲本。然后,在两个点上随机选择C_0的103个S_1系和103个C_1的S_1系进行评定。试验观察到两轮选择间的籽粒产量有显著差异。从C_0到C_1,籽粒产量增加了307克/米~2(折合每公顷增加3.07吨)。其增加的产量是由于每平方米粒数的增加所致。两轮选择间,在株高、抽穗期和千粒重上无差异。本研究的明确结果表明,轮回选择在培育高产的亲本或品系(这些亲本或品系在其他重要农艺性状方面的变化不大)上是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