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宫颈支原体感染对宫颈糜烂微波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分析支原体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方法:收集宫颈糜烂行微波治疗2个月后复查未愈者96例(实验组)、已愈者99倒(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比较两组妇女支原体检出的阳性率;并对支原体培养结果阳性的标本进行罗红霉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实验组支原体阳性者67倒(69.8%).对照组支原体阳性者2倒(2.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原体阳性患者的药物敏感率分别为:罗红霉素92.5%.强力霉素56.1%,阿奇霉素50.3%,氧氟沙星35.8%。结论:宫颈糜烂并宫颈支原体感染可影响其微波治疗效果;宫颈糜烂患者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以罗红霉素最为敏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合并解脲脲原体(uu)感染状况进行分析,以了解UU与念殊菌性阴道炎的关系。方法:对128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病例组)与100例健康体检妇女(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作UU培养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UU阳性者70例,阳性率为54.7%;对照组UU阳性者5例,阳性率为5.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例组治愈100例(78.1%),显效19例(14.8%),无效9例(7.1%),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检出念珠菌及UU感染者全部治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结论: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生与UU感染关系密切.UU在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后对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5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输卵管开窗术)治疗后妊娠及再发异位妊娠情况,对照组A 51例行开腹输卵管开窗术,对照组B50例行开腹输卵管切除术。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行输卵管通液术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观察并分析3组术后受孕率及异位妊娠复发率。结果:腹腔镜输卵管开窗术组患者术后1年总受孕率为69.8%,术后2年总受孕率为81.1%,复发性异位妊娠率为7.5%。开腹输卵管开窗术组患者术后1年总受孕率为60.4%。术后2年总受孕率为75.0%,复发性异位妊娠率为14.9%。开腹输卵管切除术组患者术后1年总受孕率为43.8%,术后2年总受孕率为47.9%,复发性异位妊娠率为16.7%。观察组术后1、2年总受孕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B(P〈0.05),异位妊娠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行开窗术后不影响宫内受孕率,故对有保留价值的输卵管应尽量保留,术后定期随访检测血β-HCG,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4.
中药薏仁用于40例过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薏仁用于过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过期妊娠者予薏仁引产(薏仁组),并与催产素做对照(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的引产成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薏仁组引产成功率为72.5%(29/40),对照组为40.0%(1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薏仁组中,宫颈Bishop评分〉6分者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Bishop评分≤6分者(86.2%vs36.4%,P〈0.01)。薏仁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P〈0.05)。结论中药薏仁促宫颈成熟作用强,对产科过期妊娠引产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3种保守疗法对患侧再通和再孕的关系。方法:对经治疗后随访3a的13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分析。138例按治疗方法分3组.腹腔镜组(n=48开腹组(n=70).药物组(n=20)。结果:患侧输卵管再通率:腹腔镜组为70.8%,开腹组为62.8%.药物组为25.0%(腹腔镜组vs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vs药物组P〈0.01)。宫内再孕率:腹腔镜组为62.5%.开腹组为54.3%.药物组为0.0%。(腹腔镜vs开腹组P〉0.05;腹腔镜和开腹组vs药物组,P〈0.01)。结论:输卵管妊娠行保守的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患侧的再通率和宫内再孕率显著高于药物保守疗法.但行保守的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两者之间的患侧再通率和宫内再孕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的妊娠率与治疗方式及对侧输卵管是否受损有关;保守输卵管复通术能替代输卵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输卵管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行输卵管保守手术比率为69.7%,与开腹组的62.9%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的术后肛门排气、留置尿管、下床自主活动及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1);1月后输卵管通畅率为87.0%(14/23),明显高于开腹组的60.9%(14/23)(P〈0.05);术后镇痛、发热和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在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及时有效地抗休克治疗、理想的麻醉及监护条件的医院,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输卵管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COS周期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给予日卵泡大小与妊娠率的相关性。方法:将414个IVF/ICSI-ET周期中HCG日最大卵泡径线大小分为A组(〈16.0mm)、B组(16.5~17.5mm)、C组(18.0~19.0mm)、D组(≥19.5mm),分析其妊娠结局、获卵数、子宫内膜厚度与可利用胚胎数。结果:各组妊娠率分别为:A组17.8%,B组30.1%,C组34.6%,D组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体外授精-胚胎移植COS周期中,主导卵泡在16.5~19.0mm时决定给予HCG妊娠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氯前列烯醇4组处理结果表明,试验各组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6.7%(26/30),55.2%(16/29),81.6%(31/38)和84.4%(27/32)可移植率分别为:40.0%(12/30),37.9%(11/29),44.7%(17/38)和59.4%(19/32),各组A组黄体比率分别为:58.3%(7/12),36.4%(4/11),64.7%(11/17)和73.7%。统计结果表明:PG2次处理明显优于1次宫注组。PG与LRH-A3配合使用后,受体牛的黄体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女性不孕与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感染和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培养法分别对139例原发性和167例继发性不孕患者的官颈分泌物进行UU、MH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EMAb。同时选择健康已孕妇女102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原发性及继发性不孕组UU、MH感染率及AEMAb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原发不孕组与继发不孕组UU、MH感染率、AEMAb阳性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孕组中支原体感染阳性患者AEMAb阳性率明显高于支原体阴性患者(P〈0.01)。结论:女性不孕与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免疫因素有关,且AEMAb的产生与支原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加味乌梅丸与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为该难治病症提供简便、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将10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分别接受中药加味乌梅丸、SASP连续系统治疗2个月,以临床表现、大便常规、结肠镜或钡灌肠等指标观察其临床疗效(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及半年后复发率。结果:中药组痊愈39例(70.9%),显效8例(14.5%),有效6例(10.9%),无效2例(3.6%),总有效53例(96.4%),复发2/39例(5.1%);对照组分别为17(32.1%)、11(20.8%)、8(15.1%)、17(32.1%)、36(67.9%)、7/17(41.2%)。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乌梅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复发率低,无副作用,优于SASP且组方固定,无须辨证分型,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的表达与官颈癌生物学行为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宫颈癌中TGF β1蛋白表达,以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结果:TGF β1在官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5%(23/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1/20)(P〈0.01)。TGF β1的阳性表达率随官颈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升高(P〈0.05或P〈0.01),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TGF β1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有密切关系,TGF β1的过度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自我监测和治疗.从而评价其临床作用。方法:老年性单纯收缩压期高血压57例随机分为两组:自我监测治疗组27例,非自我监测治疗组30例。结果:追踪观察5a余.自我监治组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22.2%(6/27)和14.8%(4/27).非自我监测治疗组分别为63.3%(19/30)及43.3%(13/3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结论:自我监测治疗方法能使血压保持相对平隐,可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剂量口服米索前列醇混悬液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孕妇140例分为两组。A组70例口服米索混悬液,1次/2h,初起每次20ml,连续3次后若无规律官缩出现,第4次起改为每次40ml,若出现有效官缩即停药,否则直至服完200ml;B组70例静滴催产素引产作为对照组。结果:A、B两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88.57%和82.86%(P〉0.05)。A组从开始用药至临产的平均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宫颈评分≤5分的产妇A组引产成功率(84.61%)高于B组(33.33%,P〈0.05)。两组剖宫产率,产后2h出血量及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剂量口服米索混悬液用于足月孕妇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且效果优于催产素。  相似文献   

14.
不同饲料添加剂对商品猪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甜菜碱、VE和B族维生素对杂交商品猪的生长肥育性能及胴体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0g/100kg甜菜碱、45g/100kg B族维生素(简称VB)和20g/100kg VE的试验组日增重都明显提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2g(P〈0.05)、43.7g(P〈0.05)和29.8g(P〈0.05),料重比三个试验组比对照组有降低的趋势(P〉0.05)。甜菜碱、VE和VB对试验猪的胴体内品质都有改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甜菜碱组和VB组的眼肌面积分别提高22.54%和17.29%;背膘厚VE组和甜菜碱组分别降低23.13%和14.18%;瘦肉率VE组、甜菜碱组和VB组分别提高10.36%(P〈0.05)、7.42%(P〉0.05)和4.62%(P〉0.05)。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甜菜碱组和VE组分别提高18.87%、20%和18.87%、30%,失水率VE组降低48.47%。肌内脂肪VE组、VB组和甜菜碱组分别提高25%、23.93%和10.71%。利用综合选择指数就甜菜碱、VE和VB对试验猪的影响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VE对试验猪的肥育性能和内质改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以兔抗牛肺疫C88004株血清制备5%协同凝集试验诊断液并用于之检测兔和牛霉形体感染,结果表明:4只人工感染C88004株兔肺与气管浸出液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3/4)和100%(4/4),20只教学用兔分别为20%(4/20)和0%,6只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感染兔皆为阴性,采自牛肺疫疫区14例牛肺浸出液和胸水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6%(11/14)和21.4%(3/14)。协同凝集试验用于检测牛肺疫病原,特异性强,重复性高,简易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将48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分为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5),治疗组采用HFOV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及病情转归。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17.4%vs44.0%,χ^2=3.948,P〈0.05),并且在施行HFOV治疗6~24h后.氧浓度、氧合指数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明显上升并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存活患儿的肺出血停止时间、搬机时间、住院时间电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FOV能更好改善肺出血患儿的肺氧交换功能,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对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山羊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置于含有颗粒细胞并用20mMHepes缓冲的①TCM199+15%GS,②TCM199+15%GS+10μg/mLFSH+10μg/mLLH+1μg/mL17β-E2,③TCM199+15%GS+10μg/mLFSH+10μg/mLLH+1μg/mL17β-E2+ITS(5μg/mLInsulin,5μg/mlTransferrin,5ng/mLSodium,Sdenite,中培养26-28h,其成熟率分别为19.35%(6.31),26.53%(26.98),29.45%(43.146)。结果表明:山羊小腔卵泡卵母细胞在TCM199中可以成熟,促性腺激素及生长因子的添加有助于卵母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18.
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43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用氧化苦参碱与常规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疗程24周。用酶联免疫法测定HBeAg,聚合酶链免疫护增法测定HBV-DNA,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IV)、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结果;治疗组HBeAg转阴率36.4%(8/22).HBV—DNA转阴率54.5%(12/22)。血清HA、LN、CIV及PCⅢ明显降低(P〈0.01)。结论:氧化苦参碱有较好的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乙二醇(EG)+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处理并使用微管法冷冻保存猪卵母细胞,运用细胞形态观察和单细胞凝胶电泳(SCCE)方法检测玻璃化冷冻过程对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显示:保护剂处理冷冻组。细胞形态正常率和DNA异常率分别为63.364%、42.059%;同保护剂处理未冷冻对照组82.571%、25.758%的差异显著(P〈0.05)。表明冷冻保存过程对猪卵母细胞DNA有一定影响;以无冷冻保护剂处理卵母细胞为对照检测保护剂的细胞毒性,对照组形态正常率和DNA异常率分别为84.51%、12.28%.与冷冻保护剂处理组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冷冻保护剂对猪卵母细胞DNA有明显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舍PCOS诊断标准126倒患者,共计303个治疗周期.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146个治疗周期.采用针刺治疗促排卵;对照组60倒157个治疗周期,采用克罗米芬(C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周期排卵率分别为83.2%、70.5%(P〈0.05);妊娠率分别为60.6%、31.7%(P〈0.01);对照组与治疗组黄素化未破裂卵泡(LUF)周期发生率分别为22.9%、4.8N(P〈0.01)。两组均未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论:针刺促排卵治疗PCOS是一种自然疗法.经济、简便,LUF发生率低,有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