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土地整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整理是当前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以土地整理的产生和发展开篇,阐述了国内外土地整理概念和内涵,并重点综述了土地整理的程序,土地整理的规划与设计,土地整理的效益,土地整理的产权分析以及土地整理的资金等5个方面的研究发展,为进一步深入土地整理研究,规范化、科学化土地整理活动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2.
付标  祝桂兰  贺传阅  郭艳  张焱  程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72-173,217
以土地整理的概念与内涵、基本模式简要介绍为基础,分析了土地整理环境影响,并提出了土地整理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研究概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从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现状出发,阐述了土地整理的概念和内涵,回顾了土地整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土地整理模式、规划设计、效益分析以及公众参与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科学认识土地整理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理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地整理是解决我国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分析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土地整理的内涵,对土地整理的理论基础、内容和程序进行了总结,并分析探讨了几种主要的土地整理模式,为科学认识和规范指导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土地整理的内涵、目标、范围及特性,以土地整理的一个项目为例,分析了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整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璞 《陕西农业科学》2007,(5):124-125172
论述了土地整理的内涵,通过土地整理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基本农田,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分析了土地整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的作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新时期土地整理的基本特征、存在问题,提出了土地整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在高速地增长,它与日趋紧迫的土地状况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因此,对于国家土地的保护,相关部门需要引起关注,保护并能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在某一层面理解,维护国家的土地利益,就是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只有通过有效地、合理化地、科学化地利用国家土地,才能使粮食增收,百姓增产。因此维护国家土地,对全国人民极其重要。那么,我们要好好利用土地,做好土地规划、土地整理工作,使土地的应用环境得到改善。此篇文章就土地整理环境的评价与分析展开了探讨,目的是为土地整理环境带来新的想法,为我国未来土地合理、科学的开发与利用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8.
浅论土地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土地整理的内涵和发展情况,阐述我国开展土地整理的类型、程序和重要意义,并针对当前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土地整理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建立一套合理的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关键。该文从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内涵入手,讨论了土地整理评价体系的原则,提出了建立评价体系指标的方法,为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土地整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自然条件决定着各地区土地利用的结构与方式,进而影响到土地整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组合与匹配方式,最终形成各具地域特色的土地整理模式。本研究从土地整理的目标、工程措施等方面总结探讨了东北规模化农田整理区、华北土地整理优化起步区、中部集约化农田整理区、东南土地整理优化先行区、西南及陕西土地生态整理区、西北土地开发限制区和青藏土地开发禁止区七个区域中出现的土地整理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土地综合整治效益分析评价是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土地综合整治预期收益的体现,对于评价土地整治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社会效益、景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3个方面对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效益进行分析评价,该研究将对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效益有借鉴意义,评价结果可为定陶县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明乐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8):190-193
近些年来,土地整治在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促进耕地生产能力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对土地整治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相关学者对土地整治与耕地质量之间的研究日益增多。笔者通过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梳理,指出现有研究成果不足并提出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为我国耕地质量提升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撑。研究采用文献综合法和总结归纳法,结果表明目前研究重点集中在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评价方面,应加强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土地整治与耕地质量变化规律研究,并进一步量化土地整治与耕地质量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都是在土地的基础上展开的。土地整治和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拟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理论层面上探索土地整治与土地整理的区别与联系,避免二者被混淆使用。土地整治与土地整理的区别在于:目的、范围和实施的手段不同;二者的联系在于:土地整治包含了土地整理,土地整治统率着土地整理的发展,二者的作用都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平衡土地利用中数量、质量与生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周厚侠  望勇  徐同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23-15326
[目的]弄清密云县耕地整理潜力,为下一期整治规划服务。[方法]基于密云县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1∶50 000地形图以及密云县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库,用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典型田块调查分析法分析密云县耕地整理潜力状况。[结果]全县耕地整理区面积21 286.23 hm2,通过耕地整理可增加有效耕地1 482.09 hm2,耕地利用率提高潜力为6.9%,其中一级潜力区主要分布在密云县的西南部,面积10 930.61 hm2;二级潜力区面积主要分布密云的西南和东北部,面积为6 479.97 hm2;三级潜力区面积为3 875.65 hm2。[结论]密云县耕地整理潜力较大,空间分布上以西南部为主。  相似文献   

15.
笔者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整治现状,认为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土地经营者参与不够,现代农业市场需求与土地整治目标不一致,土地整治工程内容和设计标准不高,并且未实质性触及土地权属调整。鉴于此,笔者建议以土地整治为抓手,使土地整治工程走出困境,主张建立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建设主体的土地整治管理体系,加大土地整治工程的单位面积投资力度,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目标,强化土地权属调整。研究旨在通过农村土地整治措施建立现代农业园区,为周边现代农业发展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土地整理工作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吉  张宁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54-4756
土地整理是提高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为了全面地认识土地整理,对土地整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根据有关文献,对土地整理运行机制进行了论述,并对辽宁省现行土地整理运作进行了系统地归纳总结,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商丘地区土地问题与土地整理的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商丘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所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商丘地区进行土地整理应实行有别于山区的综合整理模式,在其土地整理的作业方式中,既要抓好耕地整理,又要兼顾农村居民点整理;同时,要做好土地整理的组织工作及资金筹集工作.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对土地整理的态度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超  鲁成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04-10006
结合近几年在土地整理中的实践和认识,通过安徽省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地方政府和农民对土地整理态度及起因的分析,得出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对土地整理态度不一致的结论,并就安徽省全面推进土地整理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黑龙江省5个国家重点投资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科学分析各项因素对土地整理的影响,合理选择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求取其土地整理中的经济、社会、生态、景观和综合效益值,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及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应刚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4):106-108,124
未来最主要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空间在农村居民点用地上。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改善了农民的居住观念,构建了和谐的新农村局面;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解决了农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后顾之忧;同时,其体现了集约节约的用地理念,保证了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原则;也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有效平台。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等方面阐述了重庆市巴南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并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展望了全面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