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孵育试验研究了甘-L-亮(Gly-Leu)和L-组-L-亮(His-Leu)2种二肽在断奶仔猪小肠刷状缘膜囊(Brush Border Memlorane Vesides,BBMV)中的水解状况。结果表明,孵育液pH值(分别为3.5、4.0、4.5、5.0、5.5、6.0、6.5、7.0、7.5和8.O)、孵育温度(25℃和37℃)、孵育时间(O.5、1、2、5、10、20、30和40min)以及BBMV(二肽酶)的添加量均不影响此2种二肽在断奶仔猪小肠BBMV孵育体系中的水解。结果提示,Gly-Leu和His-Leu2种二肽在断奶仔猪小肠BBMV体系中均不水解。  相似文献   

2.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仔猪小肠刷状缘膜囊(Brush Border Membrane Vesicles,BBMV)孵育体系中甘-L-亮(Gly-Leu)和L-组-L-亮(His-Leu)等两种二肽的含量.分别以水(pH值为5.55)和乙腈-三氟乙酸(三氟乙酸浓度为0.1 %)为流动相,经Phenomennex ODS分析柱(250 mm×4.60 mm,5 μm,C18)分离,检测波长为190~400 nm.结果表明,两种二肽在0~300 μg mL-1的之间,其峰面积(X)对质量浓度(Y,μg mL-1)回归得方程分别Y=0.000 1 X+0.871 9,R2=0.999 9和Y=0.000 06 X+6.631 28,R2=0.998 2;回收率依次为99.91 %和100.05 %,保留时间依次为2.07和1.01 min;最大吸收波长依次为197和199 nm.该方法快速、简便和准确,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以用来评定该两种二肽在动物小肠BBMV体系中的水解状况.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膜电位与仔猪小肠刷状缘膜囊(brush border membrane vesicles,BBMV)中二肽跨膜转运之间的关系,采用膜电位诱导、体外孵育及同位素示踪技术,分别观察由缬氨霉素和羰基氰化物三氟甲氧基苯腙(carbonylcyanide p-(Tri-fluoromethoxy)phenylhydrazone,FCCP)诱导仔猪小肠BBMV产生的K 扩散电位(膜囊内负)和H 扩散电位(膜囊内正)对Gly-Pro二肽跨膜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Na 和无Na 的状况下,K 扩散电位均促进Gly-Pro二肽由膜囊外进入膜囊内部;H 扩散电位抑制Gly-Pro二肽由膜囊外进入膜囊内部。结果提示:在仔猪小肠BBMV转运体系中,Gly-Pro二肽的跨膜转运具有与非Na 的阳离子协同转运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膜囊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CaCl2 和MgCl2 两种沉淀法制备了断奶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膜囊 (BBMV) ,并通过测定BBMV制备过程中的细胞膜或细胞器标志酶酶活、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含量等指标对所制备的BBMV的纯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MgCl2 沉淀方法制备的断奶仔猪小肠BBMV纯度优于CaCl2 沉淀法。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二肽在仔猪小肠刷状缘膜囊(Brush border membrane vesicles,BBMV)中跨膜转运的动力学特点,采用同位素示踪及体外孵育技术,观察了几种不同条件下Gly-Pro的跨膜转运量。结果表明:(1)在有Na^+和无Na^+的条件下,Gly-Pro的转运均受到Leu-Gly、Ala-His、Gly-Leu和His-Leu等二肽的极显著抑制(P〈0.01),但不受甘氨酸、L-丙氨酸、L-脯氨酸、L-亮氨酸、L-精氨酸、L-谷氨酰胺和L-蛋氨酸的影响;(2)仔猪小肠BBMV对Gly-Pro的转运呈现非线性关系,但是遵从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方程,其Kt(亲合常数)值为0.64 mmol/L,而Vmax为7.42 nmol/(min.mg)膜蛋白;(3)仔猪小肠BBMV对Gly-Pro的摄取是由于Gly-Pro直接进入BBMV内部的结果,而不是仅仅结合在BBMV上所引起的。结果提示,Gly-Pro在仔猪小肠BBMV中的跨膜转运具有载体介导的转运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Na 在仔猪小肠Gly-Pro跨膜转运中的作用,采用同位素示踪及体外孵育技术,观察在不同Na 浓度梯度条件下Gly-Pro在仔猪小肠刷状缘膜囊(brush border membrane vesicles,BBMV)的跨膜转运量。结果表明:(1)用K 替代Na ,并没有降低Gly-Pro在BBMV中的转运量,在孵育前20min时间内,Gly-Pro的转运量稍稍提高;(2)Na 可使BBMV对L-丙氨酸的转运量提高到4.6倍,但不影响Gly-Pro的转运;二氢骆驼蓬碱显著地降低L-丙氨酸的转运,但对Gly-Pro的转运无影响。研究提示,Gly-Pro在仔猪小肠BBMV体系中的转运与Na 不存在依赖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研究谷氨酰胺二肽(Gln二肽)对断奶仔猪生长、免疫、抗氧化力和小肠粘膜形态的影响,探讨Gln二肽缓减仔猪断奶应激的机理。选用96头平均体重(6.23±0.13)kg杜×(大×长)三元杂交仔猪,按完全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公母各1/2),各处理仔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添加0.125%Gln二肽、基础饲粮添加0.25%Gln二肽和2%血浆蛋白粉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0.125%和0.25%Gln二肽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其中,断奶后0~10d0.125%Gln二肽组的生长性能与2%血浆蛋白粉组相近;断奶后11~21d0.125%Gln二肽组的生长性能略优于2%血浆蛋白粉组(P>0.05),而每kg增重饲料成本显著低于2%血浆蛋白粉(P<0.05)。随饲粮Gln二肽添加水平提高,断奶后第10天血液中CD4 数量以二次曲线方式升高(二次,P=0.08),第10和第21天血清GSH-Px活性分别以线性(线性,P=0.02)或二次曲线(二次,P=0.10)方式升高,第10和第21天血清SOD活性均以线性方式升高(线性,P=0.10和0.08)。断奶后第21天,0.125%Gln二肽组十二指肠的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P<0.05)。总之,Gln二肽可能通过增强断奶仔猪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抗氧化能力、防止小肠粘膜绒毛萎缩,以缓减仔猪的断奶应激,从而提高生长性能,且以0.125%Gln二肽组仔猪生长性能最好,每kg增重饲料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8.
大麦日粮中添加NSP酶对仔猪胰脏和小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 6 0头“杜长嘉”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大麦日粮中添加 NSP复合酶制剂对仔猪胰脏和小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 NSP酶不影响仔猪胰脏中总蛋白水解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活性 (P>0 .0 5 ) ;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总蛋白水解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分别降低 5 4 .6 8% (P<0 .0 5 )、6 6 .10 % (P<0 .0 1)、78.90 % (P<0 .0 1)和 6 2 .34% (P<0 .0 5 ) ;空肠粘膜中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活性分别提高 38.4 6 % (P<0 .0 5 )、4 0 .0 0 % (P<0 .0 1)、2 4 2 .70 %和 117.6 2 % (P<0 .0 1)  相似文献   

9.
将 2 0窝杜斯哺乳仔猪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哺乳仔猪 0~ 7天通过涂抹益生素接种 ,7~ 35天饲喂含加酶益生素的饲料 ,断奶仔猪饲喂含加酶益生素的饲料 ;对照组哺乳仔猪 7~ 35天按常规以基础料诱食补食 ,断奶仔猪饲喂含加酶益生素的饲料。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组哺乳仔猪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 11.4 2 % (P <0 .0 1) ,腹泻率比对照组降低 37.5 2 % (P <0 .0 5 ) ;试验组断奶仔猪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 7.0 9% (P >0 .0 5 ) ,腹泻率比对照组低4 6 .5 6 % (P <0 .0 1)。加酶益生素的添加时间不仅影响哺乳仔猪的日增重 ,而且影响断奶仔猪的腹泻率 ;哺乳仔猪 0~7天涂抹益生素接种 ,哺乳断奶全程使用加酶益生素可有效提高哺乳仔猪日增重 ,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样本溶血对国标酸解法测定血浆中16种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采集60份断奶仔猪颈动脉血液并分为3组,即普通溶血组、机械溶血组与对照组,普通溶血组为血液采集后溶血样本,机械溶血组为血液采集后经超声波处理溶血再离心样本,未溶血血浆为对照组。采用赛卡姆S433D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血浆样本中天冬氨酸(Asp)、苏氨酸(Thr)、丝氨酸(Ser)、谷氨酸(Glu)、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蛋氨酸(Met)、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酪氨酸(Tyr)、苯丙氨酸(Phe)、脯氨酸(Pro)、赖氨酸(Lys)、组氨酸(His)、精氨酸(Arg)的含量。结果表明,普通溶血组Asp、Ala、Val、Leu、His、Lys含量相较于其余两组显著升高(P<0.05),其余10种氨基酸含量相较于对照组偏高或偏低(P>0.05)。说明血样溶血对其氨基酸含量存在较大影响,且受非血红蛋白因素影响较小,为了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溶血的发生,建议采血操作以及样品的运送、分离检测严格规范,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内流质子梯度对仔猪小肠中Gly-Pro跨膜转运的影响,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及体外孵育技术,观察在不同H+浓度条件下,Gly-Pro在仔猪小肠刷状缘膜囊(Brush border membrane vesicles,BBMV)的跨膜转运量。结果表明:膜囊内液pH为7.5时,Gly-Pro的转运显著地受到膜囊外液pH值的影响,pH为4.5~5.5时,转运最快;其中pH为5.0时的Gly-Pro跨膜转运速度在1-20 min一直高于pH为7.5时的转运速度;内流质子梯度的存在可以显著促进Gly-Pro的转运,无内流质子梯度时,Gly-Pro的转运不受膜囊外液pH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跨膜内流质子梯度是仔猪小肠中Gly-Pro的跨膜转运的一种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利用鳕鱼皮制备饲用胶原肽添加剂及其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鳕鱼皮为原料,采用双酶复合法提取胶原多肽作为饲用添加剂。以水解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酶解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混合水解,加酶量分别为4%和4.5%,温度55℃p、H值8,时间11 h,蛋白质水解度可达到25.61%。分离得到的多肽组分,Mr<3 500 Da的占82%以上,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水解产物有较好的抗氧化特性,有望作为高档水产饲料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藏羊血制备食用蛋白的工艺进行了分析。经分析食用蛋白粉水解最佳条件为:酶解用酶量4.5g,酶解温度为46℃,酶解时间为7.5h,酶解的pH值为10.5,活性炭作用于水解液时由室温升至80℃所需最佳时间为6~8min。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开发一款适用于干犬粮的诱食剂,研究犬类诱食剂中酶解反应与美拉德反应的最佳条件.试验选用鸡胸肉、鸡心、鸡肝为主要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进行水解,在酶解液中添加木糖和L-半胱氨酸,利用美拉德反应产物制备适合犬类的诱食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水解度为考核指标,研究水解反应过程;通过感官评价及动物试验探索最佳美拉德反...  相似文献   

15.
蚕丝精练过程中利用微生物脱胶具有作用温和、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的优点。采用脱胶细菌腊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D7对蚕丝进行微生物精练,研究了脱胶发酵温度、发酵液初始pH、菌种液接入量、菌液发酵摇床转速、脱胶发酵时间等因素对残胶率和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得出利用腊样芽孢杆菌D7对蚕丝精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胶发酵温度37℃,发酵液初始pH7.0,菌种液接入量5%,菌液发酵摇床转速150 r/min,脱胶发酵时间3 d。在此工艺条件下用D7菌液精练后的蚕丝纤维表面丝胶更少且分布更均匀,纤维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屈服强力都优于化学精练法处理的蚕丝。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排乳清温度对奶豆腐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其最佳排乳清温度。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排乳清温度分别为4℃、23℃、32℃、39℃。在其他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加工一批奶豆腐,然后测定奶豆腐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排乳清温度的增加,奶豆腐的感官评定值先增加,然后逐渐降低;奶豆腐的pH 4.6可溶性氮含量、质量分数12%TCA可溶性氮逐渐下降;游离氨基酸总量先逐渐增加后降低;而pH值和水分含量逐渐降低。以感官评定值为主指标,结合其他性能指标,确定排乳清的最佳温度为23℃。  相似文献   

17.
蝇蛆生物活性肽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蝇蛆为试验材料,设酶解温度、复合酶量、酶配比、酶解时问和pH值5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进行L15(4^5)正交试验设计,以水解度作为评价指标,筛选脱脂蝇蛆粉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脱脂蝇蛆粉的最优酶解条件为A1B3C3D4E3,即温度(A)45℃,酶量(B)8000U/g,风味酶:木瓜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配比(C)是35%:50%:5%:10%,酶水解时间(D)为7h,pH(E)为7.5。脱脂蝇蛆粉溶液水解度的最大影响因素为酶解温度。  相似文献   

18.
研究测定了长白猪屠宰后12h肌肉pH的下降速度、极限值和肌间脂肪氧化速度,及不同储藏温度和时间对肌肉pH值、失水率及脂质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屠宰后0~5h长白猪肌肉pH值下降速度较快,9~12hTBA值变化速度较快。4℃条件下,储存时间对长白猪肌肉pH影响不显著,对滴水损失影响极显著,TBA值影响显著;-20℃冷冻条件下,储存时间对长白猪肌肉pH、TBA影响显著,对解冻失水率影响不显著。温度对pH值和TBA值的影响不明显,对滴水损失和解冻失水率有极显著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长白猪肌肉滴水损失和解冻失水率随pH升高而降低;-20℃条件下TBA值随pH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海乳草种子为材料,通过设置有无光照(光照周期为12h,光照强度为7200lx,12h黑暗)7种恒温和3种变温(5℃、10℃、15℃、20℃、25℃、30℃、35℃;10~20℃、15~25℃、25~35℃)筛选海乳草种子适宜的萌发条件,在此条件上模拟干旱及设置不同盐碱梯度,通过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探讨不同盐碱和干旱胁迫对海乳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乳草种子萌发属于光促型,在有光条件下,25℃或20~30℃萌发效果最好,并且变温有助于发芽;(2)海乳草种子的活力及生活力均随渗透势升高呈下降趋势,-0.735MPa渗透处理下,其种子几乎不发芽;(3)不同渗透势即不同盐碱浓度对海乳草种子萌发初期影响显著,随盐碱浓度升高,种子的发芽力及生活力均逐渐降低。低渗处理(-0.46Mpa)下,Na2CO3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NaCl,且随渗透势升高抑制效果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