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森林游憩资源是森林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林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简要介绍了森林游憩概念、森林游憩发展及森林游憩资源分类、调查、评价等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森林游憩的发展回顾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了森林游憩在国外的发展历程,系统讨论了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在我国森林游憩业中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并展望了森林游憩业在我国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城市森林游憩的开发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827-13828
城市森林已经成为当今城市生态建设的主流。游憩功能是城市森林的一项重要功能。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界定了城市森林游憩的内涵。以成都市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区森林游憩的现状。并提出成都市开发城市森林游憩的几项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代表北京市森林总体游憩空间特点的8个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公园样地的植被相关资料,分析游憩者满意度、舒适度与植被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SD法刻画出游憩者对森林游憩空间感知的基本印象。通过现场发放SD调查问卷的形式共收集了有效问卷352份,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游憩空间的绿视率、合理的搭配乔灌草、增加植被色彩的种类并且合理搭配可以提高游憩者满意度。在整体评价森林游憩空间质量的4个因子中,空间植被因子贡献率最大,达32.0%,提高森林游憩空间质量关键是改善游憩空间的植被质量。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森林游憩中国林业科学情报所陈应发50年代以来,森林游憩(ForestRecreation)的热潮在美国兴起。目前,美国有众多的组织从事森林游憩服务经营,它们分别是联邦机构、州、地方政府和私有林主,其中联邦机构是美国森林游憩活动的主要提供者,特别...  相似文献   

6.
川西地区森林游憩资源分布及其特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调查川西森林游憩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森林游憩资源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森林融入生态文化建设,可以使森林开发利用更加贴近居民对自然游憩的需求。通过对深圳市的游憩资源进行森林生态文化方向的剖析,将深圳市森林生态文化资源依照景观主体的差异分为三类,分析了各类资源类型的特色以及分布格局特征,总结了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结果表明,以森林为景观主体的游憩资源仍有很大的建设开发空间,建议在整体上提高森林资源关联度,在单体上加强森林生态文化融入、丰富游憩主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TCM的太白山森林公园游憩效益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行费用法(TCM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森林游憩价值评价方法.本文在对游人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运用TCM法评价出太白山森林公园2004年的森林游憩价值为168.79万元,其结果可为太白山森林游憩活动的经营管理及开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国外森林游憩价值评估的两种流行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森林游憩的经济价值有两种: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其中非利用价值只包括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目前,世界上广为流行的森林游憩经济价值评沽方法有两种:旅行费用法(TCM)和随机评估法(CVM),其中TCM只能评价森林游憩的利用价值,CVM则既可评价森林游憩的利用价值又可评价它的非利用价值。本文还祥细介绍了TCM和CVM的经济学基础和具体的计算方法,特别是消费者剩余的计算,将为国内森林游憩价值评估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资产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谦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10-6712
通过评估与核算乌鲁木齐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资产评估体系。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资产为24.688 9×108元(不包括森林的游憩类价值),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游憩类生态资产总价值为58.7×108元。  相似文献   

11.
从产业、财政、金融现状对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加快福建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应从加快制定专门的休闲农业政策法规,完善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专项财税政策,建立健全独立的休闲农业金融体系,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开发的用地制度设计等政策改革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城市森林公园游憩空间需要合理规划设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广大居民的休憩游览等要求。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游客对于城市森林公园游憩空间选择需求情况,以及影响游客对于城市森林公园游憩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于数据的分析,提出城市森林公园游憩空间有关问题和解决建议:加强游憩空间对于游人的吸引力度;游憩空间环境对于游人的影响;游憩空间设施对于游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现代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吉林省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的水源涵养、保持水土、保肥、释放O2、吸收CO2、游憩、净化空气等方面的生态效益进行了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20558万元,各个评价指标的价值大小依次为:制造O2价值为19846万元,占16.46%;增加枯水期径流效益为18 956万元,占15.72%;水土保持效益价值为18 462万元,占15.31%;保肥效益为16 845万元,占13.97%;吸收CO2的价值为16 668万元,占13.83%;防洪效益15 783万元,占13.09%;滞尘效益13 478万元,占11.18%;SO2降解的效益为387万元,占0.32%;游憩效益为133万元,占0.11%。利用权重指标、支付意愿系数等影响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大小的因子进行最终评价,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8.44亿元。  相似文献   

14.
2020-01ml 目录     
目的传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不便于结果比较。目前,物种保育价值模型主要通过林分丰富度核算森林当前保育价值,但未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对树种生长的潜在影响,不能体现森林的长期保育价值。近年来,逐步完善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新理论中,尚未出现适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的方法。方法通过分析福建土地利用情况计算生境质量并划分等级,首次提出生境质量调整系数。利用生境质量和森林分布之间的地理对应关系,构建出基于生境质量的森林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模型(HQ-BPV模型),由此将土地利用的影响融入福建省森林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中。结果(1)福建省生境质量分布整体呈现内北高南低、内陆高沿海低和自然保护区高非自然保护区低的态势。(2)福建主要植被类型的平均生境质量按大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 > 竹林 > 阔叶混交林 > 阔叶林 > 灌丛 > 针叶林 > 经济林。(3)调整后栎类和栲类的物种单位面积保育价值最高,为3.58万元/hm2,调整后各优势树种(组)的物种保育总值中阔叶混交林价值最高,为658.42亿元,构建模型核算的福建省森林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为2 056.39亿元。结论基于能够量化土地利用影响的生境质量指数,构建出HQ-BPV模型用于评价福建省森林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为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育价值核算提供新思路,有利于森林资源监测和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5.
从旅游市场发展等方面探讨城郊森林公园进行休闲旅游规划的必然性,提出城郊森林公园休闲旅游规划构建的4个要素,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旅游资源与市场情况,指出牛首山森林公园休闲旅游规划应秉持适宜的规划理念,确立具体的规划目标,构建完整的休闲旅游产品与服务以及完善旅游支持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开发生物质新能源已成为必然,薪炭林作为生物质原料之一,在新形势下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在掌握福建薪炭林树种的种类、分布和薪材特性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分别从薪材产量、生长量、轮伐期及热值4个方面对福建主要薪炭林树种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筛选出15种可供福建推广的薪炭林树种,为南方生物能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空间分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根据福建省1997年森林清查资料及Costanza等的评价方法,对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为15984.82×106$·a-1,约占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总价值的13.62%,其中营养循环的贡献最大(约占45.40%),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占总价值的74.86%、19.38%、5.76%,反映出其极强的生态功能;在福建省各树种中,马尾松林的生态服务价值最高(占42.11%);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为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宁德地区>漳州市>福州市>泉州市>莆田市>厦门市,北部略高于南部,西部内陆地区大于东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