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黑麦数量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数量性状遗传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数量性状的遗传,是有效地进行作物育种的一个必要前提.本文对小黑麦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内容和分析方法作一综述,以期给从事麦类作物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草莓果实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个草莓杂交组合F_1的181个株系的果实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研究和探讨了草莓果实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果实一级序果果重、二级序果果重、最大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呈连续变异.F_1果实一级果重、二级果重、最大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都呈现出趋小变异,果实硬度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趋向变大.  相似文献   

3.
4.
水稻DH群体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能义  薛庆中 《作物学报》1997,23(1):123-128
  相似文献   

5.
高粱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多元遗传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高粱18个性状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多数性状都与穗粒重呈显著和极显著表型相关,千粒重与旗叶宽相关极显著,穗粒数与穗径、穗柄径、茎粗、一有枝梗数、二级枝梗数和旗叶宽都极显著相关。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的方向趋势一致,前者一般大于后者。18个性状分别载荷在4个主因子上,第一主因子为穗部因子,包括8个与穗部结构有关的性状;第二因子为生长因子,包括生育期、茎粗及有关的6个性状;第三因子为旗叶因子,包括旗叶的3个性状;第四因子为穗长因子,只有穗长一个性状。聚类分析把18个数量性状分成三大类,第三类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亚类,聚类结果与因子分析完全一致。性状间的这种相关关系反映了数量性状遗传的“一因多效”和“多因共效”特性及相关性间的协同变异趋势。  相似文献   

6.
7.
按照増广NCII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以4个目前市场上主推品种的父本系作测交系,对6份自选系的主要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共配制24个杂交组合。分析了6份玉米自交系在产量、果穗、植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与产量间的关系及各个组合产量的平均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L2170、L2188能降低穗位高,提高茎秆穿刺强度和茎秆直径,可用作矮秆抗倒育种材料;自交系L2177和L2188表现增产,增加穗行数和行粒数,而L2170、L2178、L2210表现相反。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L2177、L2178、L2188增大穗长、提高穗行数和行粒数,而L2210表现相反;自交系L2188、L2202表现增产,且L2202表现减少秃尖,提高容重。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总配合力与小区产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产量平均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L2177的杂种优势最强,平均杂种优势值为7.93;其次为自交系L2188,平均杂种优势值为6,筛选出L2188×甸49(29.33)、L2202×吉D43076(21.89)、L2202×甸49(19.08)、L2177×甸49(13.11)等...  相似文献   

8.
黄麻数量性状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祁建民  卢浩然 《作物学报》1991,17(2):145-150
采用基因型单因素遗传设计,用54份较有代表性圆果黄麻遗传资源,研究了12个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参数,分析和比较了各性状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现实遗传力和相关遗传力,并估算了各性状对单株干皮产量的相关遗传变异贡献率。本文还进行了遗传相关信息与遗传相关贡献的估算,以及主成分等分析。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分枝高度、单  相似文献   

9.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喻树迅  袁有禄 《棉花学报》2002,14(3):180-184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对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概念的理解也由抽象到具体 ,有较大的突破。包括了 3个不同的层次 :性状由多基因控制 ,单个基因效应不能区分 ,对某一性状的整体研究 ;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式 ,基因效应不等 ,存在效应较大的主基因和易受环境等影响的效应较小的多基因 ;单个 QTL的分子标记 ,寻找与主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证明了主效基因的存在。并进一步分析了数量性状的育种策略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克隆  相似文献   

10.
李子先 《种子》1994,(2):23-26
1株高的遗传变异2抽穗期的遗传变异抽穗期决定水稻品种适应的地区和季节,是有种工作最主要的目标之一。抽穗期的遗传在熟期有种中.特别是对早熟高产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育种实践表明,有成高产又强抗性品种,这一目标已经达到,但要达到高产又早熟又强抗的目标,即早、丰、抗,一般难于实现,还有待探索。2.1抽穗期遗传的表达方式抽穗期的遗传,从目前已有的研究资料看,该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或主效基控制。周流瑜等(1963)研究北方粳稻品种间杂交后代生育期变异,发现已与双亲手均抽穗期有较高的相关系数(r=0.7870),表明F1代出穗期…  相似文献   

11.
小麦几个重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小麦品种MY11、R57为亲本材料,对其P1、P2、F1、F2、B1、B2六个世代的抽穗期、旗叶长、旗叶宽、颈叶夹角、单株穗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7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田间考察记录,并在世代方差分析显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遗传力分析和相关分析,旨在为今后的小麦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旗叶长、颈叶夹角属于高遗传力性状,抽穗期、旗叶宽、单株粒数属于中遗传力性状,单株穗数、单株粒重属于低遗传力性状;除颈叶夹角外,其他性状间都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杂交早稻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6个杂交稻三系不育系和10个杂交早稻父本品种,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置了60个杂交早稻组合。分析了在相同栽培环境条件下三系杂交早稻亲本及其所配置的杂交早稻组合的12个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12个农艺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各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依次为千粒重>株高>穗长>穗实粒数>结实率>穗总粒数>生育期>理论产量>实际产量>有效穗>成穗率>最高苗;除穗长外,其余性状受父本的影响较大;理论产量与结实率、穗实粒数、株高、成穗率及有效穗呈正相关,可通过这几个性状对产量进行间接选择;穗实粒数是杂交早稻选择指数中最重要的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3.
小麦几种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早代选择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彬  范濂 《华北农学报》1990,5(4):29-34
以三个冬小麦单交组合为试验材料,采用遗传力、遗传进度和杂种后代品质性状表现在年份间的稳定性等分析方法,对小麦几种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早代选择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淀值、容重的遗传力较高,蛋白质含量和单株蛋白质产量的遗传力较低.沉淀值、蛋白质产量在各杂种早代的相对预期遗传进度均在20%以上.不同的品质性状受环境的影响较大,但所表现出的稳定性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早稻食用品质较差,为今后选育优质杂交早稻组合提供理论依据,选用生产上常用的8个杂交稻不育系和12个杂交早稻恢复系(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置了96个不同杂交早稻组合,对各杂交早稻组合及其亲本的12个米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96个不同杂交早稻组合的各米质性状存在极其明显的组合间遗传差异;杂交早稻组合各米质性状除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和蛋白质质含量外,其余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在总的基因型方差中所占比重均大于50%;除糙米率和精米率外,其余米质性状受父本的影响大于母本;杂交早稻各米质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遗传相关系数和相关遗传率三者之间均呈极显著水平的俩俩正相关;杂交早稻米质性状间的选择相对效率较高的有米粒长对长/宽,垩白面积对垩白度,垩白面积对垩白度,垩白粒率对垩白度,糙米率对精米率,其它米质性状之间的间接选择相对效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5.
黄瓜耐热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耐热和热敏的黄瓜自交系R1和R29及其杂交、回交世代(Fl,F2,B1,B2)为材料进行了黄瓜耐热性遗传模型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黄瓜耐热性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不显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以3个耐热自交系P2(R1,R2,R5)和4个热敏自交系P2(R21,R25,R28,R29)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杂交组合,配合力分析表明:群体一般配合力方差与特殊配合力方差之比较高,群体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亦较高,控制杂交组合耐热性的主要是一般配合力。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夏大豆再高产主要农艺性状量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南省已定和区试通过的26个夏大豆品种,对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二次逐步回归筛选,确定了主要性状最高理论产量指标并模拟出高产指标,此两项指标可比当前高产对照豫豆8号增产71.8%和30.0%。  相似文献   

17.
黄瓜雌核发育早期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离体培养的黄瓜未受精子房为试材,测定了黄瓜离体雌核发育早期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培养的0~9d,总的过氧化物酶(POD)、NADH氧化酶(NADHPOD)和生长素氧化酶(IAAO)活性均呈上升趋势;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抗坏血酸氧化酶(ASP)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则先升后降。雌核发育早期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活性,尤其是NADHPOD和GSH-Px活性的急剧升高是雌核发育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草莓果实主要数量性状变异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露地栽培的82份草莓品种(系)为材料,对其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分布规律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草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单果重、最大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基本呈正态分布,不同性状的变异不同;果实硬度与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平均单果重与最大单果重及单株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最大单果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此研究为草莓育种的亲本选配和杂交后代预先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瓜早熟及丰产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黄瓜杂种一代苗期及成株33个性状的性状值、超中优势、超亲优势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了黄瓜丰产及早熟两个性状的主要构成因素及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瓜条数、单瓜重、主枝瓜重量、主枝单瓜重、主枝瓜条数、侧枝瓜条数、侧枝单瓜重、侧枝瓜重量、茎粗和生育天数等性状是决定总产量最为重要的因素并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无论在性状值、超亲还是超中优势中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前期产量主要决定于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节率及主侧枝瓜条数和瓜重、株高、叶面积等性状,达到显著水平,其中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节率在性状值、超亲和超中优势中都呈极显著相关性,说明这两个性状是决定黄瓜早熟性的决定性的因素并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在黄瓜育种和生产过程中为达到早熟高产目的应当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