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农村发展形势、农户发展的要求以及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通过做好科技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将大量、及时、准确的社会需求、市场行情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科技信息吸收到巴彦淖尔市。在用户与科技人员之间架起科技与科技信息传递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委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课题组 《四川农业科技》2001,(11):8-8
遵照省委领导同志的指示,今年2月下旬至4月上旬,由省委政研室牵头,省农业厅、科技厅、信息产业厅、省工商局、乡镇企业局、畜牧局等有关部门组成的省委农村工作调研组,先后赴成都、绵阳、广元、巴中等市、13个县(区)、30余个乡镇和20余户涉农企业,就农村科技、信息和市场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写出了综合性调研报告.本文是其中的科技服务体系部分. 相似文献
3.
4.
优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几十年里,作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主体——农技推广队伍面临着严峻形势,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园区、星火科技12396等逐步成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推进创业链建设,将科技特派员创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增强科技服务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的创业聚合能力和倍增效应,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泉州市认真制定星火农村信息化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星火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示范项目,加强农村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农村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和农村区域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地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7.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有效的科技服务供给不足、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日益凸显,亟须建立一种新的科技服务模式.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新模式——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科技服务超市聚焦优势农业产业,突出县乡重点,持续引导支持,经历了分店与便利店六有、示范店六化、示范县六统筹、2.0升级版4个提档升级过程,是科技支农强农富农的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通过对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理念、主要做法、服务与考评机制、投入模式等进行分析,梳理了科技服务超市如何引导和整合实现农业现代化所需的科技资源要素流向农村,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科技服务超市能够把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新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现实问题.依托科技服务超市建设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星创天地等,为科技镇长团、科技副总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服务农业生产的落脚点,为他们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带到农村、传给农民、应用到一线生产中去提供了便利条件.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对培育新型现代农民、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自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以来,在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介绍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河北省科技特派员创业与服务现状、科技特派员创业与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农村科技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我国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从农民(利用)的角度来说,效果并不是很显著.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从农民信息素质提高、传播方式选择及基层政府组织作用3个方面,讨论了面向农民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策略,以便取得较好的信息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发展农村信息服务是农村经济腾飞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重要途径.加强西安农村信息服务建设是实现西安农村信息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针对西安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加快西安农村信息服务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长春市属于经济欠发达的省会城市,农业人口比例较大,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利用数字化信息存在较大的障碍。本文总结了长春市建设“互联网、电话网、卫星网”三网合一,“网络信息服务、电话语音和固网短信服务、农民远程教育服务、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服务”四位一体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实践,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解决农业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和农业信息怎样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安徽省农村信息化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信息化服务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初步探明影响安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安徽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教网络联盟实证研究的需求,构建一种优化的多层次立体化四级运作的安徽省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同时对其从系统框架架构、平台组织体系建构和四级运作模式进行论述。另外从转变投入模式,完善制度建设,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组织模式,转变传播渠道,推进人才培育六个大的方面提出了体系建设实施的推进优化策略,以供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