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为探索马铃薯中早熟后期追肥方式,解决出现早衰对产量的影响,在出苗期和现蕾期用尿素(含N46%)、2%磷酸二氢钾、通风植物营养液进行叶面喷施,试验表明:施用2%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增产效果明显,分别比对照增产10.4%和8.6%,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叶面喷施腐植酸钾对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以下简称‘红大’)产量、品质的影响,改善‘红大’的烤性和可用性,以烟草品种‘红大’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各喷施腐植酸钾1次,并比较成熟期烟叶农艺性状和烤后烟叶产量、产值。结果表明:喷施腐植酸钾后‘红大’处理的相关农艺性状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而烤后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较对照分别提高了7.25%、9.22%、6.23%和8.49%;主要化学成分组成较对照更加协调,其中还原糖、总糖含量、氯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10.09%、17.54%、53.8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总氮、钾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3.58%、21.09%,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总植物碱含量差异在两者间不显著。‘红大’处理评吸质量保持了‘红大’优异的质量风格,两者等级均为较好,‘红大’处理的评分稍高,但不明显。腐植酸钾作为一种环保的绿色有机钾肥,可在烟叶生产中用于改善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根外施肥对兰州百合植株生长和鳞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陇中半干旱区山坡地大田栽培条件下,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根外施肥对兰州百合植株生长特性及鳞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可显著增大百合植株的茎秆粗度和鳞茎产量,喷施尿素对增大叶面积作用显著。磷酸二氢钾与尿素配合喷施可有效改善百合植株的生长性状,提高百合鳞茎的产量,其中以磷酸二氢钾和尿素的配合喷施次数均为3次时效果最佳,百合田间株高、茎秆粗度、叶面积和鳞茎产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较对照增加16.7%、17.6%、11.6%和12.4%。建议在大田生产中磷酸二氢钾喷施3次,尿素2~3次即可。  相似文献   

4.
喷施硼、钼、铁对苜蓿结实性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微量元素对苜蓿种子产量及种子特性的影响,为苜蓿种子生产合理利用微量元素提供参考依据,以‘新牧4 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mu No.4’)为材料,在苜蓿现蕾期叶面喷施硼、钼、铁,通过测量花部特征、结荚率、种子产量和种子特性等指标,研究不同微量元素对苜蓿开花结实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4 kg/hm2的硼砂,苜蓿单荚种子数和种子产量分别对照提高了9.67%、35%;喷施325 g/hm2的钼酸铵,单荚种子数和种子产量分别对照提高12.9%、17%;喷施3 kg/hm2的硫酸亚铁,单荚种子数和种子产量分别对照提高7.5%、69.46%;但喷施不同微量元素的各处理的结荚率均低于对照组(59.66%)。相关性分析表明,苜蓿种子产量与结荚率、单荚种子数和千粒重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认为,在新疆昌吉地区,通过在苜蓿现蕾期喷施硼砂浓度为2.98 kg/hm2、钼酸铵浓度为325 g/hm2、硫酸亚铁的浓度为2.90 kg/hm2时,能够增加单荚种子数和千粒重,提高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5.
木醋液对有机烟草产质量及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将木醋液施入植烟土壤和叶面喷施,研究了木醋液对有机烟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木醋液对有机烟草生长及品质改善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木醋液增加了有机烟草产量和产值,根施150 kg/hm2和叶面喷施稀释1000倍木醋液处理效果最好,分别使产量增加了32.0%和25.4%,产值增加了52.0%和32.4%。对有机烟草的茎围没有明显影响,但在烟草打顶期可增加烟草的株高和最大叶面积。明显提高了有机烟叶钾含量,叶面喷施稀释1000倍木醋液处理比对照增加了1.44%,并且叶面喷施的效果要优于根施,有机烟叶的有机物质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适中,化学成分比例更协调。明显降低了有机烟草普通花叶病和黑胫病的发病率,对烟草白粉病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PP333和PP2003在烟草漂浮育苗期不同时间施用对烟苗素质、大田生育期、烟株农艺性状、产量和产值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苗4叶1心期喷施15%“PP333”750倍液和5叶1心期喷施“PP2003”1000倍液能使苗高降低,茎粗增加,生长量加大,根系发达,促进烟苗的干物质积累,可缩短还苗期3d,提早进入团棵期达6d,团棵—现蕾期延长12d,大田期延长25d。株高增加11.1cm,茎围增加1.3cm,有效叶增加1.8片,单叶重增加1.2g;增产16.8kg/667m2,上中等烟比例提高2.5个百分点,产值增加219.6元/667m2。  相似文献   

7.
以川养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硼对苦荞麦生长、产量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硼肥对苦荞麦生长、产量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苦荞麦的株高、茎粗、分枝数、产量、芦丁及料皮素含量随着硼喷施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两个喷施时期(现蕾期、盛花期)表现趋势一致,喷施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同一浓度条件下,以现蕾期单株产量(2.84g),芦丁(0.773%),料皮素(0.509‰)含量最高,分别比盛花期最大值高14.52%,15.03%,13.87%,但两个喷施时期均以24mg/L的硼处理效果最好。现蕾期喷施24mg/L的硼最有利于苦荞麦的生长、产量形成及芦丁和料皮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锌锰对旱地冬小麦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旱地冬小麦拔节—孕穗期叶面喷施硫酸锌、硫酸锰,或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均能取得较好效果。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能提高千粒重,覆膜N120处理、N240处理小麦分别较其相同氮水平下常规对照提高3.4g和4.3g;提高幅度分别为7.9%和10.4%;但喷施KH2PO4不影响籽粒蛋白质含量。拔节孕穗期叶面喷施锌、锰,具有显著增产效果,较清水对照增产18.4%。  相似文献   

9.
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马铃薯喷施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与使用方法,以马铃薯品种‘冀张薯8号’为材料,选用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矮壮素,在马铃薯现蕾期、开花期、淀粉积累期喷施,对叶绿素含量、株高、产量及大小薯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马铃薯植株生长期内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都可有效降低株高、提高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开花期喷施株型合理,鲜薯总产量和大薯产量最高。所有处理和对照相比株高降幅在16.1%~43.4%之间,叶绿素含量SPAD值提高1.8%~36.5%,产量提高1.7%~35.57%。以50%矮壮素400倍液,多效唑675 g/hm2,在马铃薯开花期喷施,较不喷施的处理分别增产28.0%和35.57%。  相似文献   

10.
以毕纳1号烟草为供试材料,研究8种诱抗剂对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PVY)和气候斑点病的控制作用及对烟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诱抗剂对烟草PVY相对防效达到20.55%~42.57%(威宁黑石点)和20.95%~36.93%(纳雍龙场点),对烟草气候斑点病相对防效达到16.26%~74.72%(威宁黑石点)和24.34%~73.12%(纳雍龙场点);其中综合防效较好的诱杭剂为甲基硫菌灵+碧护+磷酸二氢钾混配和植物酚多精+氨基寡糖素+磷酸氢二钾混配。喷施诱抗剂能够增强烟株长势,提高烟叶叶绿素相对含量,改善烟叶农艺性状,提高烟株抗病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上部烟叶钾含量低,可用性差的问题,研究了叶面喷施钾肥对烤烟上部烟叶成熟过程中生理特性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烟叶移栽40d后开始每10d对上部叶喷施0.5%的K2SO4、KH2PO4、KNO3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烟叶内转化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提高烟叶钾含量,色素含量也有不同程度增加。烟叶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含氮化合物含量降低,化学成分更为协调。其中以喷施0.5%的KH2PO4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叶面喷施KH2PO4对密植幼龄骏枣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疆密植枣园幼龄骏枣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了在开花坐果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KH2PO4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钾肥能够显著提高骏枣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但不同的供钾水平并不改变骏枣各项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规律。骏枣开花坐果期叶片Pn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无明显的“午休”现象,骏枣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一天中表现不同,上午14:00之前主要是气孔因素,中午14:00以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而叶面喷施钾肥能够提高骏枣叶片的非气孔因素的作用,而降低气孔限制作用。Gs和Tr日变化均呈“M”型,两者的日变化趋势表现较好的协同性,适宜浓度的钾肥有助于提高骏枣叶片气孔导度Gs应对变化剧烈的气象条件的缓冲能力。同时,叶面施钾也促进了骏枣叶片Pn与气孔限制值(Ls)的相关性以及Pn与(潜在水分利用率)WUEi的相关性,降低了Pn与WUE(瞬时水分利用率)的相关性。本试验范围内,适宜KH2PO4叶面肥浓度为0.6%。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叶面喷施KH2PO4对大田雪菊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问题,以新疆农业大学三坪农场教学实践基地的大田雪菊为试验材料,采用测量大田雪菊植株性状与产量的方法对大田雪菊的生长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月份喷施0.5%的KH2PO4对大田雪菊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在8月份喷施浓度为0.3%的磷酸二氢钾对大田雪菊的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故雪菊叶面喷施浓度为0.5%和0.3%的磷酸二氢钾对不同时间段的雪菊生长及其产量影响最为明显,并存在时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打顶时期和打顶方法对烤烟‘K326’上部叶可用性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正常的烤烟选择在中心花开放时打顶最适宜。当烟株发育不正常,特别是出现早花现象后,采用提早打顶后留杈烟栽培(驳枝)的补救措施,可以增加烟株有效叶片数,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改善烟叶等级结构和烟叶品质,上部烟叶有趋中部化趋势,更加细腻、柔和,浓度及透气量有所降低。因此,在正常年份以中心花开放时打顶最适宜,异常年份在烤烟15片处留一个腋芽驳枝方法最适宜,能有效提高烤烟‘K326’上部叶的可用性。这对烤烟‘K326’上部叶可用性的提高,烟叶产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烤烟氯含量与有机酸类物质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烤烟叶片氯含量与有机酸类物质及感官质量的关系,在国内主产烟区采集294 份烟叶样品,采用描述统计法分析烤烟氯和有机酸含量的数量特征,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了烤烟不同氯含量水平下有机酸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烤烟样本氯含量变幅0.08%~1.60%,平均值为0.44%±0.28%;不同烟区之间烤烟叶片氯含量差异显著,不同部位之间烤烟氯含量差异不显著。基于烤烟氯含量的聚类分析将供试样本分为低、中、高3 类:在低类群中,非挥发性有机酸、有机酸总量较低,高级脂肪酸、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中等;在中类群中,有机酸类物质含量均最高;在高类群中,非挥发性有机酸、有机酸总量中等,高级脂肪酸、挥发性有机酸含量较低。烤烟感官质量评吸总分与氯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随氯含量的提高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施氯量与烤烟物质积累相关关系及适宜施氯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生长期间烟株氯含量、氯积累量、以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与施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烤烟生长期间烟株不同部位氯含量和氯积累量与施氯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或指数函数关系;烤后烟叶总氮含量、X2F和C3F两个等级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施氯量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总钾含量与施氯量之间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总氯含量与施氯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或指数函数关系。根据终采时不同部位和烤后烟叶不同等级的氯含量与施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烤烟适宜的施氯量,认为施氯量在24 kg/hm2左右,对烤后烟叶氯含量是安全的,同时基本可保证烤后烟叶氯含量在0.3%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不同叶龄移栽对烤烟光合生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烟苗不同叶龄移栽对烤烟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云南罗平烟叶产区,以当地主栽品种K236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叶龄烟苗统一移栽,测定移栽后大田各生育时期的光合物质生产及烤后烟叶产质量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叶龄的增加,烟苗成活率有先升高又降低的趋势,而大田生育期有增加的趋势;随着烤烟田间生育进程的推进,各处理在生育期LAD表现为先下降又升高,而各处理生育期总LAD最高的是5叶移栽烟苗,比6,8叶移栽分别高出20.14%,14.82%。群体平均叶倾角(MLIA)随着移栽叶龄的增加,有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消光系数(K)则呈增加的趋势;5叶烟苗移栽的烤后烟叶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品质最好,其次为4叶;6,7,8叶,因其还原糖、淀粉、钾含量不符合优质烟叶对化学指标的要求,品质较差;随着移栽叶龄的增加,经济性状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因此,对于云南罗平烟叶产区的最佳烟苗移栽叶龄为五叶期,其在可以维持较好产质量值的前提下,提高上等烟和中上等烟的比例,改善烟叶等级结构;同时,可以缩短育苗期,减少剪叶和病虫害防治次数,达到降工节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与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HY-9-7’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与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烤烟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表现为留叶20片>留叶18片>留叶22片,各处理差异显著;烤烟产值随着施氮量及留叶数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2)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N、K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烟碱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提高。(3)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K、烟碱含量均随留叶数增加而下降。(4)施肥量和留叶数的交互效应对烤烟产量、产值以及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并筛选出适宜与烤烟轮作的最佳绿肥品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烤烟-冬闲、烤烟-光叶紫花苕、烤烟-肥田萝卜、烤烟-黑麦草,探讨4种轮作模式下的烟叶产量、产值、农艺性状、化学成分及植烟土壤的养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绿肥轮作显著提升了烟叶均价和产值,其中光叶紫花苕、肥田萝卜和黑麦草轮作处理的烟叶均价分别相对冬闲处理提高15.37%、20.04%和17.72%,产值分别提高23.6%、24.1%和18.3%,光叶紫花苕处理增加了中上等烟比例。光叶紫花苕和肥田萝卜轮作处理烟叶的烟碱含量、两糖差和非烟碱氮/总氮达到了优质烟叶的水平。综上,种植光叶紫花苕和肥田萝卜能够显著提高烤烟的均价和产值,并能使烟叶的化学成分更加协调,多项化学品质达到优质烟叶的标准,是云南烟区值得推广的冬绿肥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不适用鲜烟叶的田间最佳消除的叶片数和时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与方差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不适用鲜烟叶的田间消除方法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因素是摘除下部叶片数;邵阳烟区稻田烤烟优化烟叶结构以打顶时摘除下部2片烟叶和倒数第1烤时摘除顶部烟叶1片为最佳。田间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数量和时期影响上部烟叶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