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可追溯制度下食品安全的责任激励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婷  吴秀敏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258-265
本文主要是对质量可追溯制度下食品供应链主体的责任激励进行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一个由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组成的传统供应链中,建立模型进行数理推导,利用比较静态的方法对供应链各主体的责任激励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供应链中各主体的努力程度越大,其提供安全食品的责任激励越大;可追溯水平越高,供应链各主体提供安全食品的责任激励越大;经销商、加工企业和农户的数量越大,其提供安全食品的责任激励越小,但是,经销商、加工企业和农户数量越大时,搭便车问题越严重,增加可追溯性对供应链各主体提供安全食品的责任激励越大。由分析结果可知,可追溯性具有创造责任激励的特征,并且可追溯的可能结果是纵向协调和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核心企业的食品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核心企业的角度探讨食品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问题。从层次模型概述了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食品供应链社会责任的特征,分析了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无论是从社会责任缺失原因,还是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以及食品供应链的风险传导方面来看,核心企业与链上成员企业共同履行社会责任是提高整个链条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关键。从企业文化和信息共享的角度构建了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约束传递机制,分析了核心企业在整个约束传递机制中的角色和行为。核心企业可以通过培养供应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减轻供应商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压力,强化对供应商的企业社会责任监督等措施使供应商参与到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中来,促进食品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上海、济南的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以猪肉产品为例,运用二元Logit模型研究消费者对有原产地信息属性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或“食品可追溯体系”的认知度偏低,经信息强化后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相比普通猪肉可追溯猪肉更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有助于维护和提升企业声誉。由模型的结果可知家人支持、投标价格、家庭人均月收入、老人情况等4个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意愿,并提出应加强宣传力度提升溯源意识,完善原产地档案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建设政府、消费者、生产经营者联合共治的额外成本分担机制等对策建议,希望可以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摘要:本文首先依托物联网技术及网络对粮食供应链进行优化,根据“拉式”供应链理论集成现代物流及供应链功能,利用信息技术集成粮食供应链涉及的企业及粮食流通环节,然后基于射频识别技术构建集成化粮食供应链模型及整体架构,依托射频技术提供的大量数据及处理能力进行计算求解,获得精确的预测,在物联网的支撑下研究集成化粮食供应链的管理。研究构建粮食及其加工品的质量跟踪、控制及追溯,确保粮食及其加工品的食用安全;依据物联网技术支持下集成化粮食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精确预测,建立粮食供需安全预警系统;通过基于物联网对粮食供应链进行集成化管理,降低粮食及其加工品物流费用,提高流通效率及效益。  相似文献   

5.
分析中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差异,并阐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通过引进英国皇家农业大学食品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相关课程,进行了既懂食品生产技术,又懂食品企业经营与管理,同时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满足食品供应链体系快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河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非常适合草莓周年生产,草莓生产中追溯系统的建立可以对草莓产品安全性进行有效监管,对实现草莓产品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河套地区草莓产品全产业链进行危害分析后确定关键控制点,从而构建可追溯系统。关键控制点包括生产环境中的土壤环境或基质环境,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化学农药,采后包装、贮藏、运输等环节中的微生物污染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通过在河套地区草莓生产中建立追溯系统认识到: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是促进草莓生产可追溯系统构建的动力;企业的认识水平是促进草莓生产可追溯系统构建的关键;企业的诚信意识是影响决定草莓生产可追溯系统构建质量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国家事务的重中之重。发达国家食品工业的发展超前于发展中国家,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方法及管理技术手段也较为先进和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是用来对产品进行"追踪"和"溯源",实现产品的信息化管理。以欧盟为发达国家代表,从食品可追溯相关法律法规、可追溯体系的监管、食品可追溯体系应用现状等几个方面与中国进行对比,对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进一步推广和实施提出意见,从而达到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手段及管理经验,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企业内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追溯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增强企业识别产品的历史、应用和位置的能力。在满足国际标准GB/T22000-2006(等同于ISO22000∶2005)的基础上,介绍企业内部如何建立自己的可追溯体系,同时介绍了作为可追溯体系建立基础的可追溯单元的识别与建立,以及可追溯单元在企业内部各操作步骤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相关信息传递和沟通的管理。可追溯体系的建立,使得食品链间及企业内部的沟通更加透明和有效,也可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刘鹏  屠康  陈继昆 《粮食储藏》2007,36(4):23-27
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粮食供应链系统中,力求实现供应链体系运行的快速与高效.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粮食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系统模型,并给出了粮食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以及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实现过程,最后对现存的问题和相应对策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论述信息技术对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重要性,并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Petri网模型和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在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做了介绍。最后提出了设想和展望,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将逐步运用到所有的食品行业中。  相似文献   

11.
根据农产品跨渠道流通的复杂性、协同性、整体性、动态性等特点,以数字化技术和模式带来的可追溯、可分析、可共享等优点切入,对比分析农产品流通正向供应链和反向供应链的流通环节和影响因素,研究构建企业供应链的优化模型;从农产品流通跨渠道整合的主体——平台入手,分析企业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路径,运用博弈论、协同理论分析平台的竞合机制、保障机制及演化机理等;从农产品流通跨渠道整合的方法——模式创新入手,从物流、电商、技术等角度,提出农产品流通跨渠道整合的创新实施路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精减环节,优化农产品流通路径;以需定产,推动农产品生产精准对接;促进供求两端结构性对称,减少损耗浪费;实现规模化运营,降低成本,大范围盈利。对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从简单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及形成质优、安全、高效的流通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 of cooperative advertising of two-echelon supply chain when the manufacturer offers a price deduction to consumers. And the equilibrium outcomes in a two-stage game and a coordinated co-op game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under a certain condition, the retailer will increase local advertising effort if the manufacturer offers more price discount to customers directly. For any given price discount, the total profit for the supply chain with cooperative scheme is always higher than that with the non-cooperative scheme, and we find that the price discount will only be suitable for the merchandise with price sensitive demand. Then the Nash bargaining model is utilized to determine the allocation of the entire system profit gain. Finally, a numerical example is given to confirm the above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不良经济活动导致特色农产品品牌严重受损、传统农产品质量追溯技术数据易被篡改等问题,研究设计基于区块链的质量供应链技术,有效发挥追溯技术在保障特色农产品质量供应链中的作用。本研究以“门头沟京白梨”为例,系统阐述北京市门头沟区‘京白梨’产业现状及特色农产品质量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分析区块链应用于特色农产品追溯的技术可行性。基于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性等特点,设计了“门头沟京白梨”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总体构架,基于区块链的技术架构,阐述了在种植、仓储、流通、消费和监管等环节质量信息全程记录和追溯管理的实现途径,以期为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与实践提供支持。建立的特色农产品质量供应链体系,将会使特色农产品品牌和质量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进化博弈论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分析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通过食品质量安全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和分析,探讨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的策略空间以及演化趋势,得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演化相图以及在每一个平衡点的演化稳定特性,很好地揭示了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演化进程,为有效制定相关政策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牛肉生产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分别对带犊母牛、育肥牛及肉牛屠宰过程管理及追溯过程进行了阐述。利用RFID电子耳标来标识、记录、跟踪和读取肉牛从育种、繁殖、饲养、育肥、屠宰等环节的过程信息,同时利用条码标签来承续前面的追溯信息并标记屠宰加工、流通、仓储、分销、零售等环节的过程信息,实现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跟踪和追溯,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站、电话、短信等多种追溯手段实现全过程追溯与查询。为建立牛肉生产全程质量安全的追溯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立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及计算其权重,有助于食品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从而为评价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水平提供一个衡量标准。办研究在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确定其权重。合法经营、食品安全、盈利能力、工资/福利、依法纳税、对供应商的监督管理、合理定价、员工休假和工作环境是18项评价指标中所占比重最高的指标,分别为18.48%、12.14%、11.67%、10.19%、9.24%、6.6%、6%和4.45%,反应了不同的社会责任有着不同的重要性,慈善公益责任只有2.33%属于次重要的社会责任。合法经营和食品安全责任是重中之重,要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应优先考虑,兼顾其他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地方优良物质文化财富,是推进品牌强农、质量兴农的重要举措。建设地理标志农产品追溯体系,有利于保护地方特色,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弘扬农耕文化,同时也能够保证农产品食用安全,提升政府监管效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对洛阳市地理标志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和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预制菜行业发展迅速,但与之配套的安全追溯体系却未能及时建立。实践中,预制菜的安全追溯体系面临着主体分工不明确,追溯范围不清晰以及识别技术不统一等问题。为了预制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预制菜去向可追、来源可查、责任可定,有必要建立起预制菜的安全追溯体系。分析了预制菜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总结了现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了完善预制菜安全追溯体系的路径,指出应在食品安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明确预制菜安全追溯体系的追溯主体、追溯范围和识别技术,以期推动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使预制菜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相似文献   

19.
陈华  陈祖琴  杨敏  谢雪 《保鲜与加工》2016,16(4):112-117
分析了我国茶叶安全现状,介绍了物联网、溯源系统、射频识别(RFID)技术以及茶叶物联网关键技术,通过RFID及物联网技术整合供应链数据,建立基于RFID及物联网技术的茶叶溯源系统,以实现对茶叶的规范和高效管理,为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