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吉林省2003年中早、中熟4个品种区域试验点38个参试品种12项品质性状的测定结果,研究了各品质性状的品种(基因型)、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相对变异。结果表明,垩白性状、直链淀粉含量、精米率、粒长的国家一级达标率极低;各品质性状在品种间、环境(地点)间都有极显著差异,而且各品质性状均存在品种×地点交互作用;参试品种均以品种效应为主,品种效应最大的是直链淀粉含量,环境效应最大的是整精米率。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大豆近期区试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3个试点15个参试品种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研究了各性状的品种(基因型)、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相对变异。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脂肪总含量在品种间、地点环境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且存在品种×地点交互作用。蛋白质含量以品种效应的相对变异最大,脂肪含量以品种×地点交互作用的相对变异最大,蛋白脂肪总含量的各效应中以地点效应的相对变异最大。将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分解为各参试品种的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发现,参试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均存在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并且有些品种的互作效应较大。  相似文献   

3.
对宁夏6个县(市、区)大面积种植的15个水稻品种进行稻米品质性状检测分析,研究不同地区稻米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优质米达标率的地区排序依次是青铜峡市利通区灵武市、贺兰县、中宁县平罗县,各县(市、区)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影响优质米达标率的主要品质性状为整精米率、垩白度、垩白粒率等;不同种植地点对水稻品种生产稻谷的垩白度、垩白粒率和整精米率影响较大,对食味品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并且品种在地点间的稳定性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对26个中晚熟期粳稻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多方面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条件对整精米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整精米率的国标一级稻谷达标率较低;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地点间、品种间、年份间均存在较大变异,垩白粒率多受遗传因素影响,环境因子对其也有较大影响,可以通过栽培措施进行合理调控;稻米品质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品质育种如果不考虑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影响,单纯改良某一项品质性状,有可能导致综合品质性状下降。辽宁省品质育种的首要目标应是改良外观品质,即选育垩白粒率低、恶白度小和具有良好整精米率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省1995年早籼稻品种试验区域6个试点参试品种的外观品质测定结果为试验材料,用多元分析法探讨了籽粒长、粒型、垩白率、垩白面积和透明度5个外观品质的品种(基因型)、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和各效应内外观品质间相关关系;剖析了各效应的相对重要性,并用作者提出的品种互作效应简易检验方法对参试品种的外观品质作了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外观品质的5个性状均以品种效应为主,而且品种效应依次以粒型权重相对最大,透明度、籽粒长性状次之,垩白率、垩白面积最小;环境对垩白面积、垩白率有较大影响.相关分析显示,外观品质间有相关关系,而且相关分别来自遗传(品种)和环境(地点)效应.将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分解为各品种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发现多数品种垩白率、垩白面积、透明度均存在基因型×地点交互作用,多数品种粒长、粒型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特性及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寒地水稻优质米的选育,以162份寒地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对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9个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间差异较大,变异丰富;各品质性状之间具有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将寒地种质资源分为6类,第I类水稻种质长宽比较高,垩白率较低;第II类水稻种质糙米率最高,长宽比最低;第III类水稻种质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第IV类水稻种质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最高;第V类水稻种质垩白率为最低,长宽比为最高;第VI类水稻种质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籼型三系杂交稻主要品质性状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5个不育系及5个恢复系,按5×5 NCII遗传设计杂交配制25个杂交组合,在2005年晚季对杂种F1的品质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主要结果如下:在整精米长度、整精米长宽比、垩白粒率、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上亲本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分量是相当的,其他性状受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的影响大于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的影响;在糙米率、整精米长度、垩白大小、蛋白质含量等性状上母本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均大于父本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但在精米率、整精米率、整精米宽度、整精米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等上父本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大于母本;精米率、胶稠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的狭义遗传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5个水稻品种在13个试验地点的播种试验,分析稻米品质诸性状在不同生态地点下的变异特征,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导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米品质的性状可根据变异系数的大小划分为6个类型,其中垩白度、垩白粒率对生态条件的变化最敏感,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居中;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导气象因子为日均温度和日均温差。  相似文献   

9.
云南粳稻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MMI模型对种植在4个试点的11个粳稻品种的稻米品质进行稳定性分析,以品质性状的表型值及其相应的稳定性参数(Di)为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品质性状在不同品种和环境间的差异以及品种×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随品种和环境不同而变化较大,品质性状的稳定性顺序为粒宽粒长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其稳定性参数分别为0.13,0.14,0.31,0.37,0.43,0.48,0.79,0.84和2.33。综合考虑稻米的品质性状及其稳定性,云粳4号、云粳优10号、云粳12号和云粳15号稻米品质好且稳定性较高,可作育种亲本,以改良稻米品质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杂交籼稻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 5×5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应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三倍体种子性状遗传分析模型,研究 3种栽培季节下籼型杂交稻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杂交稻碾磨品质性状表现主要受遗传控制,遗传方差可解释表型方差的66.8% -98. 6%,且遗传效应均以母体加性效应为主;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对糙米率和精米率的影响较小,但整精米率的互作效应值达 33. 2%; 3个碾磨品质性状均不存在杂种优势.比较亲本对杂种碾磨品质影响的结果表明,不育系对杂交稻碾磨品质的影响显著大于恢复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5个水稻品种在13个试验地点的播种试验,分析稻米品质诸性状在不同生态地点下的变异特征,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导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米品质的性状可根据变异系数的大小划分为6个类型,其中垩白度、垩白粒率对生态条件的变化最敏感,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居中;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导气象因子为日均温度和日均温差。  相似文献   

12.
杂交稻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4个杂交稻组合在四川不同生态区4个试点的11项品质性状数据,研究了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①各性状在基因型和试点间都有较大差异,基因型效应、试点效应都达到1%显著水平,除糊化温度外的其余性状,基因型与试点的互作效应也达到1%显著水平;②存在基因型与试点互作效应的10个性状中,除整精米率可用AMM I1构建稳定性参数外,其余性状用AMM I2构建,所解释互作效应信息的变幅为57.16%~93.89%;③垩白粒率、垩白度的稳定性最差,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整精米率的稳定性较差,是品质稳定性改良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13.
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对宁夏稻米整精米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 AMMI模型分析了 1999年宁夏优质米多点试验的数据。结果表明 ,宁夏稻区主要水稻品种整精米率以环境效应较大 ,多数品种均存在基因型和环境互作 ,整精米率不同地点差异较大。在环境因子中 ,整精米率与生育期内施磷肥量和降雨量呈正相关 ,与日平均气温差和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省1995年旱籼稻品种6个试点参试品种的外观品质测定结果为试验材料,用多元分析法探讨了籽粒长、粒型、垩白率、垩白面积和透明度5个外观品质的品种、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和各效应内外观品质间相关关系;剖析了各的相地重要性,并用作提出了品种互作效应和各效应内外观品质间相关关系,剖析各效应的相对重要性,并用作提出的品种互作效应简易检验方法对参试品种的外观品质作了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分解,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发掘优质稻种,在四川雅安地区对日本引进的粳稻品种进行了2年的引种试验,并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等方法研究各品种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品种金南風在雅安的生育期比在日本明显缩短,其余品种变化不大;垩白率、整精米率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异系数较大,粒长、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的变异较小;各品质性状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显示,粒长、最低粘度、蛋白质含量、精米率、整精米率、消减值、长宽比是支配稻米品质的主要性状;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3类,每类材料都具有各自的品质特征;各品种的加工品质(糙米率与精米率)、外观品质(垩白率)和蒸煮食味品质均优于对照;各材料的糙米率与垩白率达国家优质米1级标准,大部分材料的整精米率与直链淀粉含量达优质米2级标准以上.  相似文献   

16.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高垩白、低垩白各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稻米品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垩白品种的平均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糙米直链淀粉含量、食味评分均高于低垩白品种,低垩白品种的平均整精米率、糙米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高垩白、低垩白品种间的垩白粒率、垩白度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各品质指标的垩白度、垩白粒率的变异系数最大,高垩白品种精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低垩白品种糙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高垩白品种垩白指标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糙米直链淀粉、食味评分均呈正相关,与糙米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低垩白品种垩白指标与其他品质性状间均呈正相关。由此可知,可通过育种手段提高食味值,改善稻米品质,保证稻米商品性。  相似文献   

17.
分期播种对早籼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播期调节方法对华南稻区 1 1个主栽早籼品种的 9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品质性状对播期变化所表现的变异程度不一 ,垩白度、垩白粒率和垩白面积的变异最大 ,其次是胶稠度和整精米率 ,长宽比的变异度最小 ,适时早播能缓解各品质性状对播期的反应 ,从而获得相对较优的品质 ;各品质性状间存在程度不同的相关性 ,其中垩白度、垩白粒率和垩白面积与其他性状呈显著负相关 ,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与胶稠度间呈显著正相关 ,长宽比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相对较低 ;典型相关分析中 ,因具较大的变异 ,垩白度、胶稠度和碱消值的载荷量最大 ,显示其在稻米品质中的重要性 ,相反 ,长宽比的载荷量最小 ,对稻米品质的作用较为次要  相似文献   

18.
宁夏水稻品质现状及其改良途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我区近几年生产上应用的及新育成的水稻材料共三十余份分析表明:材料间的品质性状有明显的差异,在碾米品质性状中,整主率为异幅度最大;在外观品质性状中,垩白面积、垩白率变异幅度最大;在蒸煮、营养品质性状中,胶稠度变异幅度最大。糙米率与精米率相关最为密切,最具有商品价值的整精米率与精米率间相关也较为密切。整精米率与垩百率、长宽比成负相关,故在水稻优势米育种工作中,应选择整精米率高,垩白率小,透明度好的类  相似文献   

19.
水稻DUS测试新品种品质性状的差异性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US测试的基础上,对23个水稻申请品种及其近似品种的8个主要稻米品质性状连续2年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稻米品质性状在品种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垩白度、垩白粒率、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整精米率、精米率、糙米率;常规稻的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杂交稻;DUS测试性状差异较小的4对材料均有3个以上的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8个稻米品质性状均符合UPOV对性状的要求,可作为水稻DUS测试指南中的补充测试性状用于DUS测试判定.  相似文献   

20.
日本粳稻品种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统计分析系统SPSS软件 ,对引进日本的 89个粳稻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变异系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①垩白性状、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较大 ,具有较大的优选潜力 ;②糙米率、精米率、长宽比、垩白率、垩白度、碱消值、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是评价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 ;③各性状相关性复杂。垩白大的品种整精米率低 ,粒长长和长宽比大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高 ,蛋白质含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