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7年,嘉兴市郊区有五处精养外荡混养河蟹,共放养蟹种37.9公斤,计20,060只,平均规格为530只/公斤,捕起成蟹1,412.5公斤,约14,125只,即放养1公斤蟹种,捕得37.3公斤成蟹,起捕率达70.41%,若蟹种成本按40元/公斤,成蟹价格平均按24元/公斤计算,则每投放1元蟹种,可捕得成蟹22.36元,投入产出之比为1:22.36。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余杭市东塘镇陆有林,继1995年承包池塘60亩专养青虾,获平均亩产商品青虾75公斤、利润25万元之后,今年又承包池塘120亩,专养青虾,平均亩放规格3厘米的幼虾12.5公斤,从今年1月至今已捕商品青虾1000公斤,规格每500克140—150只,平均每公斤售价60元,预计今年平均亩产商品虾达85公斤,比上年亩均增产10公斤,同时销售2—4厘米的幼虾1650公斤,平均每公斤售价120元。 陆有林养青虾的经验有:一、科学合理投饲。一般每天投喂优质配合颗粒饲料2次。在生长旺季投喂3次,保证青虾的摄食需要。二、保持水质清新。每只池塘配备1只增氧机,坚持每天早晚巡塘,注意水质  相似文献   

3.
乌鳢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祥林 《淡水渔业》1996,26(2):41-41
乌鳢池塘高产养殖技术孟祥林(湖北省洪湖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1994年我们进行了池塘单养试验,10月下旬起捕乌鳢811公斤,亩产624公斤,亩净产492公斤,平均尾重751克。试验共收入10543元,盈利5411元,亩利润4162元。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  相似文献   

4.
张庆  史金河 《齐鲁渔业》2003,20(11):25-25
农业部于2002年下达了“低洼盐碱地以渔改碱”课题,成武县承担了“以渔改碱精养淡水白鲳”的试验课题。本试验从2002年5月15日开始,于10月1日起捕鉴定,14亩池塘收获成鱼13 851公斤,平均亩产989.4公斤,其中淡水白鲳593.6公斤/亩,亩纯收益6 504元。 一、池塘情况 成武县成武镇西洼窑场,于2001年冬季新挖2口面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宝应县水产养殖公司承包户陈仁辉,在县水产局科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池塘高密度驯化育种试验。1991年5月20日至7月25日。在一口3.8亩池塘中放养8.3万尾夏花鱼种,亩平放养2.1842万尾,至1991年12月底起捕,共产一龄大规格鱼种3269.25公斤。亩平860.32公斤,总产值17121.3元,纯利6924.12元,亩均纯利1822.14元,投入产出比1:1.68,鱼种单产水平是常规育种的四倍。其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6只池塘(0.14公顷/只)进行斑节对虾的生长试验,共放养对虾后期幼体(PL_(25~27))60万尾,一直养至上市规格起捕。池塘深2.2米,每只池塘还配置1马力的叶轮式增氧机两台。对虾只投喂市售的配合饲料,日投饲0~4次。四个半月后,收获对虾848~1550公斤/0.14公顷,平均为1212公斤/0.14公顷。单产高达每茬8.7~21吨/公顷。将这种高度集约化养殖系统的产量,与以律报道的对虾产以及对部分养虾场所作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放养密度与单位产量和平均产量/公顷/日呈线性相关;池塘面积与放养密度、单位产量及平均产量/公顷/日之间为负指数关系。试验表明,在有限水体中,通过高密度放养和增加池塘深度,能提高其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1989年宁海县以西店镇为主共养青蟹200亩,平均每亩净收入达400元。其中西店镇放养1万只青蟹苗,年终捕起成蟹1000公斤,产值为5万元,除去蟹苗、网具成本2.9万之外,净收2万元。今年该县青蟹养殖面积打算扩大到500亩。  相似文献   

8.
丁建群 《科学养鱼》1997,(10):30-30
1996年,我所在面积32亩的精养池塘里进行了罗氏沼虾高产试验,通过一次性放足大规格虾苗,轮捕商品虾等技术措施,获得了亩产罗氏沼虾187.5公斤,亩均产值9750元,亩获利6268元,产投比1.8。1,罗氏沼虾饵料系数2.9,平均成活率70.2%,平均出塘规格17.8克。现将方法和体会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暗6只,每只5~8亩,总面积32亩,保水深度1.5米.拉比互:2.池塘底质X,无淤泥,靠近湖泊,水源为湖水。2.准备工作:①在放苗前15天,抽干池水,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清塘。②在池塘中间枪一条宽1米,深0.Zt的沟作…  相似文献   

9.
张庆  陈桂梅 《齐鲁渔业》2004,21(11):25-25
针对当前池塘养殖经济效益下滑的情况,成武县名优苗种繁育场于2003年6月进行了苗种池套养青虾的试验,到2004年2月起捕,2口共11亩的鱼种池捕获商品青虾231公斤,平均亩产21公斤。仅此一项每亩增加经济效益756元。现将套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报刊要闻     
<正> 蟹种池塘培育试验 金湖县白马湖乡陈涧村养殖场试验了蟹种池塘培育。7月1日将幼蟹湿法运到试验池。平均规格3000只/kg,共投放115.5kg。池塘面积0.666hm~2。经过100天的精心饲养,于10月10日起捕,采用网捕和流水捕相结合,干池后总产幼蟹1525kg,产值25.01万元,获利13.90万元。蟹种规格为40~60只/kg,净增长13.2倍。其效益比单一养鱼高出40倍。 [小野摘自科学养鱼1994,(8)] 河蟹蜕壳死亡原因及预防 死亡原因:①体质差;②水质恶化制约;③饲料中缺乏微量元素;④缺乏必需脂肪酸;⑤水质变坏;⑥敌害(鼠、鸟、蛙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安陆市双河镇汤阳村农民刘文德从1988年以来,改捕鳖为养鳖,年年纯收入5000多元,去年364平方米甲鱼池,养殖甲鱼210公斤,留池亲鳖100公斤,出售110公斤,收入3.3万元,获利1.6万元。在他带领动下,全村有7户农民走上了养鳖致富的道路。 立志闯新路 刘文德从1985年起,就学到了一手捕甲鱼的技术,每年捕甲鱼50公斤,收入2000元左右,经过几年的实践,他悟出了一条道理:捕鳖不如养鳖。一是甲鱼淡旺季差价很大,夏贱冬贵;二是常年累月只捕不  相似文献   

12.
池塘鱼鳖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在0.22公顷池塘中进行鱼鳖混养,投放鳖种1815只、318.6公斤,投放鲢、鳙、草鱼种922尾、195公斤。投放寸鱼1.3万尾。经过173天的饲养,收获成鳖674.8公斤,平均每只鳖重400克,成鱼631.5公斤,大规格鱼种264.5公斤。净收入80375元。技术要点如下: 1.混养池条件 池塘选择在背风向阳,日光照射充足、温暖宁静的位置。池水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  相似文献   

13.
梭子蟹池塘人工养殖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齐鲁渔业》2003,20(5):15-15
近年来,由于人工大量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梭子蟹的自然资源逐年减少。1999年我县开始利用对虾池进行梭子蟹人工试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试验结果。2001年我县又实施省下达的海洋渔业开发项目——梭子蟹池塘人工养殖,实施面积2180亩。经过1年的养殖,亩产梭子蟹57.4 kg,起捕率达24.3%,平均规格195 g/只,总产值达223万元,亩平均效益达521元。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93年我响应市委、市政府“兴水富市”和办事处“抓住‘水’字做文章,大力发展名特优”的号召,利用处、村两级组织我们到外地参观、学习的经验,联系本地实际,我选择了养殖河蟹的路子,当年6月中旬去上海崇明岛第一次购大眼幼体75克,规格:每公斤20万只;单价:每公斤6000元,当时运回已死得所剩无几了。7月上旬第二次购豆蟹苗4.25公斤,规格:每公斤5000~6000只,单价,每公斤1300元。8月初第三次购豆蟹苗5.6公斤,规格:每公斤4000~5000只;单价:每公斤1100元。三次共进各种不同规格的蟹苗9.925公斤,约63000只。购苗开支13205元;饲料开支400元,设备开支500元,费用1000元。购回以后先后投放在一口面积为0.8亩的池塘里进行养殖。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饲养,到1994年3月干池捕起规格为5—10克的扣蟹16000只。约110公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海水池塘蟹、虾、贝立体养殖过程中,采用在滩面下覆网养殖缢蛏的可行性及相关技术。结果表明:试验塘面积1.67hm2,缢蛏产量18 000kg/hm2,梭子蟹产量840kg/hm2,日本对虾产量540kg/hm2,池塘综合平均产值达到24万元/hm2。起捕缢蛏人工需时覆网的为未覆网的39%,人工起捕率覆网的为未覆网的2.67倍,人工工资减少了3 070元,平均可减少人工工资55 260元/hm2,实现省时省钱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我们在面积为10亩的池塘中进行了主养彭泽鲫鱼种的试验,经过160天的科学饲养,亩产鱼640.9kg,亩获利3122.9元。1 材料与方法 1997年4月25日从江西省九江市水产所引进规格为3—5分的彭泽鲫鱼苗20万尾放入10亩池塘中,6月12日规格达120尾/公斤后,拉网销售336公斤约8万尾,之后放入2龄鳙鱼100尾/亩,到10月中旬起捕销售。  相似文献   

17.
1986年,我们在总面积为1.33亩人工开挖的蟹池中进行养蟹试验。蟹池内除防逃墙内侧土坡和池内三个长方形土墩蟹岛露水外,水面积为0.98亩。3月27日放养平均规格5克/只的幼蟹,至11月15日排水干池,捕蟹87.5公斤(加上平时轮捕成蟹及存塘未起捕蟹,总计约120公斤),平均个体重60.8克。  相似文献   

18.
宁海县冠岭乡养殖专业户陈良虎,承包15亩海涂,1989年养蛏12亩,放养蛏苗1800公斤,当年起捕5亩,产蛏9300公斤,平均亩产达1850公斤,创产值1.58万元,获纯利1.3万元,比一般养殖户的亩产高800公斤左右。他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9.
通过科学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对池塘彻底清淤、消毒、建防逃设施,在池塘内移栽种植水草并投放螺蛳,每667 m~2投放河蟹(平均规格100~200只/kg)1000只,银鲫(规格40尾/kg)20尾,鲢(规格100g/尾)40尾,鳙(规格100 g/尾)10尾。经过7~8个月精心饲养,每667 m~2回捕成蟹700只(平均规格达125 g/只)重87.5 kg,回捕率达70%,每667m~2利润3180元,投入产出比1:3.11。  相似文献   

20.
以池塘主养、池塘混养、水库套养几种模式研究黄尾鯝的养殖技术.主养的黄尾鯝鱼种投放密度为2000尾/667m2(规格为45-50g/尾),平均起捕规格为200.7±26.2g/尾,平均单产为401.6kg,亩产黄尾鯝可获利4538.4元.池塘混养和水库套养黄尾鯝分别为90尾/667m2和94尾/667m2(规格为45-50g/尾)时,平均起捕规格分别为221.2±27.1g/尾和250.5±24.2g/尾,平均亩产20.8kg和22.54kg,在不增加投饵的情况下,每亩可增加纯利润450-600元,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