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杂交剂诱导的雄性不育花药组织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实验以K78-1B和T0002B为材料,分别用化学杂交剂SC2053和BAU2诱导完全和部分雄性不育,测定了花粉败育过程中花药组织各种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花药组织内源IAA、DHZR水平都低于对照,ZR和ABA含量高于对照,变化幅度与喷施杂交剂的量密切相关,IPA与GAs的变化因小麦基因型,杂交剂种类及剂量而异,这说明化学杂交剂可能了内源激素的含量从而导致了雄性不育的发生,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化学  相似文献   

2.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花药组织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利用间接酶免疫(ELISA)检测技术,测定了K,T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保持系分发育过程中花药组织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赤霉素四大类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讼是K型还是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花粉败育过程中与其相应保持系相比在比花组织中均表现为IAA,IPA,GA3GA4含量的下降ZR,DHZR,ABA含量的上升,据此认为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小麦雄性不育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小麦雄性不育与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验通过对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分析发现,在花粉发育过程中,核质互作雄性不育(CMS)和化学杂交剂(CHA)诱导的雄性不育与其相应的可育材料相比,叶片中各种内源激素的水平分别在不同时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吲哚乙酸(IAA),赤霉素类(GA4)含量的降低,脱落酸(ABA)含量的增加,这种变化与小麦基因型,CHA种类及其浓度有关,在不同发育时期,不育系,恢复系及其杂种F1叶片中各种激素含量都有明  相似文献   

4.
小麦雄性不育的发生与花药组织内激素平衡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实验通过对小麦雄性不育材料和相应的可育材料花药内源激素含量比值的分析发现;在花粉败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平衡遭到破坏,不论是K,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还是化学杂交剂诱导的雄性不育花药组织IAA/ABA,GAs/ABA与IAA/ZR的值的相应的可育材料相比大幅度下降,并且不育度与下降幅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用气相色谱(GC)测定了PP333,GA3处理及未处理苹果果实,果台副梢中内源GA3,GA4+7,ABA,IAA,Z和ZR的含量,用质谱(MS)测定了^15N的分配运转。结果表明,PP333处理明显地增加主要座果率,抑制果台副梢的增长。而GA3则具有增大果径和促进果台副梢生长的作用,内源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与苹果能力相吻合,其它激素含量的多少与着果没有是有显相关。多效唑(PP333)处理明显地提高了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华北平原24个石灰性土壤(褐土、褐潮土、潮土)的研究表明,ICP光谱仪可准确地分析NaHCO3-DTPA(即SB/D)联合浸提剂所浸提的P、K、Ca,Mg,S,Fe,Zn,Mn,Cu,B10种养分元素和Pb,Cd,As,Se4种有毒元素的含量,用SB/D联合浸提剂-IPC光谱仪联用技术测定上述元素在各供试土壤中的有效含量,与分栽试验中空白处理的植物地上部化学元素吸收量,常规化学分析方法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涝渍逆境PP333、BR-120、AsA能增加孕穗期小麦Chl含量,缓解SOD、CAT活性及根系活力的降低。减少Pro、MDA积累,增强POD活性,增加主茎绿叶数和次生根数,增大根冠比。PP333和BR-120分别增加单株产量12.75%和9.25%,达极显著水平,AsA增加4.29%,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春季日光温室正常光温环境的黄瓜内源激素水平为对照,与冬季日光温室光温环境对黄瓜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前期,GA3含量下降、ABA含量升高,ABA/GA3的比值值高,但IAA、ZR含量变化不大,黄瓜根系伤流液中的IAA、GA3、ZR含量下降,ABA含量升高,ABA/GA3的比值升高,外源激素可促进冬季日光温室黄瓜功能叶片同化物的输出速率,增大果实的库强度,从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根据已报道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利用RT-PCR的方法获得CP基因后,再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SDS-PAGE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C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获得了高效表达。以含表达产物的凝胶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SPFMV外壳蛋白的特异性抗血清。Westernblotting和点免疫(Dotbo  相似文献   

10.
植物材料含碘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是世界碘缺乏区之一,对土壤和植株中的碘含量的调查显得特别重要。土壤和植株中的低含量碘(μg和ng水平)可根据SANDELL-KOLTHOFF反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原理是在碘催化下As(Ⅲ)将Ce(Ⅲ)还原。该反应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时间和温度,也受离子(如Cl^-、NO2^-、SCN^-、Fe^2+、BrO3^-、MnO4^-、Ag^+、CN^-、Hg^+)和金属(如Os)的影响。加入KOH和Z  相似文献   

11.
树胡椒种子作为外殖体进行微繁殖,不同培养阶段适宜的培养基分别为:(1)愈伤组织诱导:MS+BA1mg/L+NAA0.1mg/L+活性碳0.03%;(2)分化和继代:B5+KT0.5mg/L+LAA0.05mg/L和B5+KT2mg/L+IAAmg/L;(3)生根:B5+IAA0.5~2mg/L。  相似文献   

12.
水分胁迫下,3个测试的玉米杂交种(玉单358,南校8号,桂三2号)幼苗叶片束缚水含量(BWC)有所提高,以玉单358的BWC升幅最高。自由水含量(FWC),总含水量tTWC)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均有所下降.下降水平为南校8号>桂三2号>玉单358。叶片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长水平为玉单358>桂三2号>南校8号.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增加幅度和质膜相对透性大小为南校8号>桂三2号>玉单358.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活性则为:玉单358>桂三2号>南校8号。上述结果表明,花粉植株杂交种玉单358的抗水分胁迫能力比桂三2号和南校8号强.  相似文献   

13.
缺硼豌豆植株侧芽生长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对供硼与不供硼(缺硼)条件下豌豆植株的生长及侧芽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硼明显抑制豌豆植株生长,根系受抑先于地上部。缺硼10天后可见侧芽长出,顶端优势不明显。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内源生长素(IAA)的细胞分裂素(Z/ZR)水平的动态变化,发现缺硼植株顶芽中IAA水平高于对照,顶芽的可扩散IAA水平低于对照,节中IAA水平降低;缺硼初期(3~6天),根系和节中Z/ZR水平均高于正常供硼植株。认为缺硼豌豆植株节中的低IAA水平和高Z/ZR水平是诱导侧芽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将牛FSH-βcDNA连接于pMMT中金属硫蛋白启动子下游,与带有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质粒共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dhfr^-,在DHFR^+转化细胞中所整合的MT-bFSH-β基因可重金属镉诱导。  相似文献   

15.
小麦管理专家系统(ESWCM)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ESWCM的建立是在分析处理近100万个实验数据和500条知识数据的基础上完成的。ESWCM把模型技术和专家系统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基于模型的专家系统。ESWCM在组织结构上由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库系统(DBS),知识库系统(KBS)、模型库系统(MBS)、推理机(IE)、人机界面(ICE)及系统的维护程序等部分组成,知识表达采用了规则、框架、逻辑谓词和模型等方式,并采用了基本内存和基于文件的  相似文献   

16.
供试三中不同土壤溶解态胡敏酸(HA)与Cu^2+络合的稳定常数logK大小呈:黑垆土HA>娄土HA>黄绵土HA,logK的大小与pH、温度(T)及离了程度(1)有关;络合反应的热和学函数变化:标准自由能变ΔrGm^θ<0,标准焓变ΔrHm^θ<0,标准熵变ΔrSmθ<0,表明络合是自发的放热反应,体系有序性增大。ΔrHm^θ负值大小于logK呈相同次序,称为HA络合Cu^2+过程中HA分子变形及络  相似文献   

17.
Cd^2+毒害对玉米幼苗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研究了镉毒害对玉米幼苗细胞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CAT和SOD活性降低,POD活性增强,MDA含量上升,质膜透性增大,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8.
将携带有乙型肝炎病毒(adw亚型)表面抗原(HBsAg)基因和HBsAg及其前导序列(HBsAg+preS1+preS2)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ROKII,分别导入农杆菌LBA4404中,通过叶盘转化法得到转基因番茄及其后代。Southernblot杂交证明现任中外源基因已插入到植物染色体中。ELISA检测结果表明用HBsAg基因转化的番茄叶片和果实中都能表达HBsAg,而用含preS的HBsAg基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下菌根菌接种对蔗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水泥池以预接种主能苗移栽的方法,研究菌菌漏斗孢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紫色马勃(Calvatia Lilacina)对甘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菌接种后降低了蔗叶水分胁迫下的活性氧(O2^-)产生速率,提高了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活性氧清除能力增强,减少了活氧的积累及由此引发的膜脂过氧化,延缓了质膜透性的增加和膜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两种不同耐盐大麦根际中离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耐盐性较强的大麦滩引5号(T)和盐敏感大麦CT16(S),用根袋法研究了大麦极际中各种盐分离子的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T大麦土体的pH高于S大麦,根际则相反。与非根际比较,T大麦根际土壤中除K^+离子亏缺外,Na^+,Ca^2+,Mg^2+,SO4^2-,Cl^-及HCO3^-离子均富集;而S大麦根际土壤中K^+和Na^+离子亏缺,其它离子则不同程度地富集,但除HCO3^-离子外,亏缺或富集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