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耐铝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铝毒是酸性土壤上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植物耐铝机理以及与耐铝有关基因的研究是近十多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植物耐铝的生理、遗传及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明确了目前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已使通过植物遗传育种及生物技术手段提高粮食作物耐铝性成为可能;同时,本文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实验室研究工作总的方向是利用生物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手段,开展有关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方向包括植物基因工程、动物基因工程、以及固氮和发酵微生物工程.  相似文献   

3.
机理I植物铁吸收与运输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虽然在地壳中的含量很高,但生物有效性非常低,植物如何适应缺铁胁迫一直是植物营养与植物逆境生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近两年来,人们对于植物,尤其是机理I植物适应铁胁迫的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铁还原酶基因的表达部位除根系外,在地上部、花等器官也能够检测到;IRT1基因是机理I植物主要的Fe (Ⅱ) 运输基因;烟碱酰胺在铁的长距离运输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还原、吸收、长距离运输及对这些过程的调控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机理I植物适应铁胁迫的研究进展,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领域都有着重大的突破,其中很多的研究成果都在植物保护中得到运用。运用生物技术进行植物保护,对于改善植物品种、增加植物抗病虫能力以及提升植物的各项性能大有裨益,是当前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必然路径。基于此,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利用生物技术保护植物,对生物技术进行相应的论述,并总结植物保护中生物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量植物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及EST数据库的充实,利用基因定点突变与定点置换技术精细的研究基因功能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同时,基因定点突变与定点置换技术可以克服现有转基因技术的基因沉默和位置效应等诸多缺陷,在植物遗传改良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基因定点突变与定点置换技术在酵母和小鼠胚胎干细胞中已经比较成熟,但在高等植物中同源重组频率非常低,限制了其使用。新近研究发现,利用锌指核酶(Zinc finger nucleases,ZFNs)引入DNA分子的定点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 DSBs)可以高效介导基因的同源重组,使得ZFN成为遗传工程的一个研究热点。利用嵌合寡核苷酸(Chimeric oligonucleotides)可以介导基因的单碱基定点突变,在植物遗传改良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同源重组相关的调控途径进行基因修饰也可以提高植物的基因打靶效率。植物基因定点突变与定点置换技术难题的攻克,必将加快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步伐,同时给植物基因工程育种带来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植物保护中,生物技术是用活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物质)来改进产品、改良植物和动物,或为特殊用途而培养微生物的技术,能有效地对植物进行抗病虫、选育良种等方面的保护,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基于此,首先对生物技术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从而加强农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水平,以有效提高我国植物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7.
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微生物农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提升植物保护水平,为良种培育及植物保护等发展提供可靠支持.概述生物技术并探究植物保护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分析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长阁  于涛  傅桦  赵同科 《土壤》2007,39(2):181-189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对金属的耐性,增加金属在植物体内的累积被认为是进行污染土壤生态恢复以及减少食物链金属污染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随着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金属在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机理的认识及相关基因的不断鉴定,应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和积累量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分子水平上植物体内金属新陈代谢机理及基因技术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机理Ⅰ植物铁吸收与运输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虽然在地壳中的含量很高,但生物有效性非常低,植物如何适应缺铁胁迫一直是植物营养与植物逆境生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近两年来,人们对于植物,尤其是机理Ⅰ植物适应铁胁迫的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铁还原酶基因的表达部位除根系外,在地上部、花等器官也能够检测到;IRT1基因是机理Ⅰ植物主要的Fe(Ⅱ)运输基因;烟碱酰胺在铁的长距离运输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还原、吸收、长距离运输及对这些过程的调控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机理Ⅰ植物适应铁胁迫的研究进展,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0.
植物对水分胁迫适应性的生理机理已相继在水稻、小麦、玉米、高梁等作物中得以报道。然而,有关这些性状的遗传控制及其在与逆境下作物生产的关系却了解甚少,由此阻碍了抗性遗传改良的进展。随着基因定位、基因组图谱、基因转移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植物抗逆性状进行分子剖析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主要禾谷类作物对水分胁迫的抗性生理及遗传研究上的最新进展,讨论了植物抗性遗传改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技术在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植物及其相关的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沉积物、地下水,已经成为一种经济环保的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植物修复主要是利用积聚、络合、挥发、降解、去除、转化或者固定等机制来处理污染物。识别超富集植物中的特定基因,通过基因操纵技术以及植物转化技术,获得高效去除环境中污染物的转基因植物,对于污染场地的植物修复应用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根据相关文献分别从植物提取、植物挥发以及植物降解三个方面,对国外转基因技术在土壤污染植物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分子生物学途径提高作物氮效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肥利用率低是当前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而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挖掘植物自身氮吸收利用潜力是提高作物氮效率的重要途径。介绍了可能对提高作物氮效率有重要影响的基因,综述了目前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植物氮效率的研究现状。综合当前的研究来看,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丙氨酸转氨酶基因、氮素再利用相关基因及转录因子等相关基因在提高作物氮效率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应该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3.
高等植物氮素吸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首萍  赵学强  施卫明 《土壤》2007,39(2):173-180
N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其吸收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为合理施用N肥以及通过分子生物学途径改良品种、提高N肥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随着近年来多学科的交叉发展,人们开始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植物营养的研究中,对N素吸收的分子机理的研究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NH4 和NO3-是高等植物吸收的两种主要形态的N素,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NH4 吸收基因AMT以及NO3-吸收基因NRT的鉴定、克隆及表达规律的研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花香是一系列低分子量、挥发性物质的复杂混合物,由花朵释放来吸引和引导授粉的昆虫。花香在植物繁殖上具有重要作用,还能提高观赏植物和切花的审美价值。在过去的数十年里,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数种花香相关基因已经相继被克隆,花香物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工程也得到了研究。本文综述了植物花香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酶和基因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基因工程调控及改良植物花香的策略;同时简要评述了花香基因工程研究的影响因素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把特定的靶基因从植物基因组或其它生物基因组中分离出来,只要把基因分离并克隆,才有可能了解其遗传信息,然后进行分子操作。本文主树常用图谱克隆基因技术及克隆基因;转座子标鉴克隆基因技术及克隆基因;文库克隆基因技术;基于PCR技术克隆基因;人工合成基因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植物基因是一种迅速发展的新型生物技术,在农作物育种中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但该技术以及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种植也存在一定的潜在危险性。文中从转基因向杂草传播、抗病毒转基因、害虫抗毒性和作物遗传资源儿方面讨论了植物基因工程对农业环境可能的不利影响,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并采取相应的避害趋利措施。  相似文献   

17.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10,(4):I0001-I0002
本刊主要刊登现代生物技术的前沿学科和基础学科如基因组学、分子细胞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应用生物学等相关的原始研究成果。刊登植物、动物及微生物领域的生物在组织、器官、细胞、染色体、蛋白质、基因、酶、发酵工程等不同水平上的现代生物技术等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12,31(2):I0005-I0006
本刊主要刊登现代生物技术的前沿学科和基础学科如基因组学、分子细胞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和应用生物学等相关的原始研究成果。刊登植物、动物及微生物领域的生物在组织、器官、细胞、染色体、蛋白质、基因、酶和发酵工程等不同水平上的现代生物技术等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9,(1):F0002-F0002
番木瓜生物技术研究室组建于1998年,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热带果树研究领域专门从事番木瓜抗病分子生物学(抗病相关基因克隆及抗病机理)、转基因技术及组织培养(优质试管苗培育)等基础研究与开发应用的研究机构,学术带头人为周鹏研究员,研究团队由2名科研助手、1名实验技术员、6—8名博士研究生和8-10名硕士研究生组成。  相似文献   

20.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13,(6):I0005-I0006
本刊主要刊登现代生物技术的前沿学科和基础学科如基因组学、分子细胞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和应用生物学等相关的原始研究成果。刊登植物、动物及微生物领域的生物在组织、器官、细胞、染色体、蛋白质、基因、酶和发酵工程等不同水平上的现代生物技术等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