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比较巴什拜羊与其杂交羊对绵羊肺炎支原体(MO)感染的差异,将6只巴什拜羊和6只杂交羊人工感染MO,分别观察其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变化,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清中IL-1β、IL-6、IL-9及IFN-γ的浓度,制作肺部组织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显示,感染后杂交羊比巴什拜羊表现出更严重的、典型的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显示,杂交羊的评分显著高于巴什拜羊。相关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杂交羊血清中IL-1β、IL-6、IL-9及IFN-γ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巴什拜羊。结果表明,巴氏拜羊对MO感染具有一定的抗性,而杂交羊对MO较易感。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5,(8):1-4
为检测绵羊在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前后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情况,将6只巴什拜羊和6只盘羊杂交羊人工感染MO,在感染前后分别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IL-1β、TNF-α、IL-8、IL-10及IFN-γ含量。结果显示:两组羊在感染后IL-1β浓度均升高,第21天巴什拜羊的IL-1β含量降低,且显著低于杂交羊(P0.05);感染后两组的TNF-α含量逐渐升高,第14~21天巴什拜羊TNF-α含量开始下降,且第14天显著低于杂交羊(P0.05),第21天极显著低于杂交羊(P0.01);感染后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的IL-8含量开始下降,而杂交羊则继续升高,且杂交羊IL-8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巴什拜羊(P0.01);两组羊的IL-10含量在第5天达到最高,且杂交羊极显著高于巴什拜羊(P0.01),而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杂交羊;感染后两组羊的IFN-γ含量逐渐升高,第14~21天,巴什拜羊的IFN-γ含量开始下降,而杂交羊则继续升高,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杂交羊。结果提示:绵羊感染MO前后细胞因子变化明显,巴什拜羊和杂交羊细胞因子变化也有差异,这对研究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及免疫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7,(5):1-7
本文旨在了解绵羊(湖羊和巴什拜羊)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基因3'-UTR特征,分析高、低繁殖力绵羊品种FSHR基因3'-UTR突变位点多态性差异,并探索其机制。研究获得788 bp的湖羊和巴什拜羊FSHR基因3'-UTR序列,两者一致性为98.17%,且均含有加尾信号、保守的ARE元件和多个miRNA结合位点;池DNA测序在FSHR基因终止密码子后325nt处发现一个碱基T插入/缺失,命名为*325del T;多态性分析发现绵羊FSHR基因*325del T位点有3种基因型(TT型、T-型和--型),在湖羊群体中T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0.604),而在巴什拜羊群体中-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0.635);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发现*325del T突变对绵羊FSHR转录活性无显著影响。发现FSHR基因*325del T的多态性可能与绵羊繁殖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是一种由肝脏合成和分泌的急性期蛋白,属于胶原凝集素家族,通过激活补体和调理吞噬作用在抗感染的起始阶段起主导作用。为研究绵羊MBL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绵羊支原体肺炎感染的相关性,本研究利用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pneumonia)标准株Y-98气管内接种3月龄绵羊,对照组接种相同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利用BSP甲基化检测技术对感染组及对照组绵羊中MBL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血清中MBL浓度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MBL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CpG数量和甲基化发生的位点均与血清中MBL水平有关,而且MBL基因启动子区每个CpG的甲基化对于MBL水平的影响均存在差异。本研究为进一步诊断与治疗绵羊支原体性肺炎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走访调查和病理解剖,发现山羊肺病是制约攀枝花山羊养殖的主要疾病。为此,对攀枝花盐边县、米易县、仁和区养殖的山羊进行绵羊肺炎支原体(MO)血清学调查。1材料与方法1.1诊断试剂绵羊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间接血凝诊断抗原、标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 pneumoniae,Mo)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26株Mo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NTsys2.10e软件对获得的多态性图谱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在相似系数为0.70时,26株Mo可分成6个RAPD群或6个RFLP群;相似系数为0.90时,分成18个RAPD群或18个RFLP群;相似系数为1.00时,分成25个RAPD群或26个RFLP群.结果表明,我国Mo存在高度的基因多态性,这种多态性与地域差异相关,与宿主来源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了解我国Mo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打下了基础,也为建立有效的Mo诊断方法和疫苗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重组巴什拜羊短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1蛋白(rSPLUNC1)对体外培养的绵羊肺炎支原体(MO)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浓度(10μg/mL、20μg/mL及40μg/mL)的rSPLUNC1添加于MO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并采用平板菌落计数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对MO的增殖水平。结果显示:平板菌落计数中,3个rSPLUNC1浓度组菌落数分别比对照组减少37.25%(p0.01)、48.74%(p0.01)及67.23%(p0.01);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2 h后实验组MO 16S rRNA拷贝数降低,4 h时拷贝数最低,3个rSPLUNC1浓度组的拷贝数比对照组降低2.96%(p0.05)、92.57%(p0.01)、93.75%(p0.01)。研究表明,rSPLUNC1对体外培养的M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与猪肺炎支原体标准株232全菌蛋白免疫原性的异同,试验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同猪肺炎支原体标准株232免疫印迹结果基本一致,在70,50,40,25 ku蛋白带处存在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绵羊肺炎支原体(MO)的特性、流行病学、致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概述。  相似文献   

10.
旨在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H-FABP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巴什拜羊生长性状的关系,为今后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法提高巴什拜羊生长性状提供科学依据。以300只巴什拜周岁母羊为研究对象,选取H-FABP基因外显子2和外显子3的部分片段,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等技术检测其遗传多态性,并与体重、体长、体高等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研究H-FABP基因的多态性与巴什拜羊生长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H-FABP-P_2基因座外显子3无多态性;H-FABP-P_1基因座外显子2存在AA和AG2种基因型,测序结果显示在H-FABP基因外显子2的938bp处发生了A→G碱基突变,为同义突变。经关联分析发现,AG基因型个体的胸围和体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因此,巴什拜羊H-FABP基因外显子2上的点突变可能是影响巴什拜羊生长性状的重要位点。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互助某羊场藏系绵羊发生肺炎疾病,为了快速准确诊断藏羊肺炎发病的致病病原微生物,及时防控和治疗,采集病死绵羊肺样品,利用PCR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经过分子鉴定,此羊场引发肺病的病原是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 MO);测序结果显示样品中鉴定的为同一株病原,鉴定的菌株的16S rRNA基因与参考序列EU265779的同源性达到99.86%。同时遗传进化树显示,鉴定的菌株与GenBank中的绵羊肺炎支原体聚成一大支,其关系最近,在进化角度证实此次鉴定的确实为绵羊肺炎支原体。结果表明,此羊场引发肺炎疾病的病原是绵羊肺炎支原体,提示要对羊群进行相关的病原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为针对性地对细菌性病原进行对症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PER3基因的组织表达水平及其多态性与绵羊季节性繁殖的关系,为绵羊育种提供理论基础,该试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研究PER3基因在季节性发情的苏尼特羊和常年发情的小尾寒羊松果体、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以及子宫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SequenomMassARRAY~(○R)SNP技术对季节性发情绵羊品种(草原型藏羊、苏尼特羊、滩羊共204只)和常年发情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策勒黑羊共564只)PER3基因的13个SNPs进行分型检测,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PER3基因在绵羊的松果体、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以及子宫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其在季节性繁殖的苏尼特羊的表达均高于常年发情的小尾寒羊(卵巢组织除外),在松果体和子宫组织中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分型结果表明,在该实验室前期通过重测序得到的PER3基因13个SNPs中,g.43657503AG、g.43670012TC、g.43670807AG、g.43677259TC和g.43707227GA 5个SNPs在季节性发情和常年发情绵羊品种之间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关联分析结果表明,PER3基因的13个SNPs与小尾寒羊产羔数并无显著关联(P0.05)。该研究表明,PER3基因在松果体、下丘脑和垂体等繁殖相关组织的表达,在苏尼特羊中均高于小尾寒羊,暗示着较高水平的PER3的表达可能与绵羊的季节性发情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SPF鸡胚作为绵羊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感染模型的可行性,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绵羊肺炎支原体(108、109、1010 ccu/mL)经由卵黄囊和尿囊腔两个部位接种7日龄SPF鸡胚,通过统计鸡胚死亡情况和不同鸡胚组织样品中绵羊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PCR检测和支原体分离鉴定),确定绵羊肺炎支原体鸡胚感染方式、感染剂量和最佳分离部位,再用3株不同来源的绵羊肺炎支原体分离株感染鸡胚,观察其对鸡胚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鸡胚最佳接种途径为卵黄囊接种,感染剂量为109 ccu/mL、0.2 mL/只,最佳分离部位为卵黄液。3株支原体均能感染和致死鸡胚,并均能从卵黄液中分离到绵羊肺炎支原体,但对鸡胚的致病性存在一定差异:FL3株致鸡胚死亡率为45%,略高于MoGH3-3株(40%),二者均高于A3株(25%),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FL3株鸡胚检测阳率为100%,高于MoGH3-3株(85%)及A3株(90%),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本试验初步确定了绵羊肺炎支原体可感染和致死SPF鸡胚,不同分离株对SPF鸡胚致病力有差异,表明SPF鸡胚可作为下一步建立绵羊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感染模型的候选,为绵羊肺炎支原体致病性研究和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绵羊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引起绵羊、山羊,特别是羔羊增生性、间质性、高度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非进行性肺炎)的病原体。本文主要从病原特征、致病机理等方面对绵羊肺炎支原体进行介绍;对绵羊肺炎支原体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17.
正羊支原体肺炎是羊易感的细菌性接触性传染病,病原有两种,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和绵羊支原体。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主要感染山羊,而绵羊支原体可以感染绵羊和山羊。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经呼吸道感染,发病后死亡率较高。本病有一周左右的潜伏期,羊营养不良及饲养环境差可以成为发病的诱因。2018年11月,师宗县葵山镇养殖户饲养的山羊感染绵羊支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羊只存栏量的增加以及饲养方式的改变,绵羊支原体肺炎先后在甘肃、宁夏、四川、云南、江苏、辽宁、内蒙等地出现.该病的病原为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1963年Mackay等首次从苏格兰绵羊病肺中分离出该病原,国内胡景韶(1982)和谢守栋等(1985)曾分别报道从患肺炎的绵羊肺中分离到绵羊肺炎支原体.该病自发现以来,国内外的学者从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调查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羊与萨福克羊感染支原体肺炎的情况,笔者使用绵羊肺炎支原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新疆伊犁地区部分牧场的哈萨克羊和萨福克羊2个品种羊随机抽查共800份血清样本进行抗原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新疆伊犁地区的哈萨克羊和萨福克羊2个绵羊品种之间均存在MO感染的现象。哈萨克羊MP-Ab阳性率26.00%,萨福克羊MP-Ag阳性率7.34%;哈萨克羊MP-Ag阳性率22.91%,萨福克羊MP-Ag阳性率19.71%。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新疆本地的绵羊品种(哈萨克羊)抗原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外来引进品种(萨福克羊)。本地绵羊品种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外来引进品种;不同绵羊品种抗原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本试验为探究新疆伊犁地区不同品种绵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治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实验旨在研究ADPN基因和PTGS2基因与湖羊和杜泊羊产羔数的相关性,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65只湖羊和60只杜泊羊的ADPN基因的第3外显子以及PTGS2基因的第3外显子到第5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产羔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湖羊在ADPN基因第3外显子的133 bp处突变的密码子由GAT转变成AAT,并使编码的氨基酸由D(天冬氨酸)转变成N(天冬酰胺);在594bp处突变的密码子由AGA转变为AAA,使编码的氨基酸由R(精氨酸)转变为K(赖氨酸);湖羊在PTGS2基因第3外显子的77 bp位点的密码子由AAA转变为CAA,并使编码的氨基酸由K(赖氨酸)转变为Q(谷氨酰胺);但在杜泊羊群体中并没有发现基因的突变。因此推测ADPN基因和PTGS2基因可能是引起湖羊高繁殖力的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