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镰刀菌(Fusarium)和丝核菌(Rhizoctonia)的研究、甜菜镰刀菌和丝核菌根腐病的抗性遗传、甜菜抗镰刀菌和丝核菌根腐病遗传育种的研究、抗(耐)镰刀菌和丝核菌根腐病遗传育种的种质资源、抗根腐病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对甜菜镰刀菌(Fusarium)和丝核菌(Rhizoctonia)根腐病的抗病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四川省东、南、西、北、中5个区域、55个县(市)水稻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样本进行分离、纯化和菌丝融合鉴定,发现分离得到的55株立枯丝核菌菌株除了D42菌株外,其余均属于AG 1IA群。还发现其中一些菌株同时能与多个群发生融合,具有桥梁菌群属性。通过离体叶片致病力鉴定发现,各菌株间致病力差异显著。进一步的RAPD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941处,该55株菌株可聚为8类。这一结果表明,在四川特殊的生态区条件下,四川省水稻立枯丝核菌大多数菌株保持了良好的遗传一致性,但少数菌株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是甘肃省高海拔冷凉山区发生普遍而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据调查,田间植株平均发病率为10~15%左右。重病区薯块平均带菌率28.4~43.65%。经鉴定,病原菌属于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ihn)。该菌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是:最低为4℃,最适为23℃,最高为32~33℃,34℃时停止生长。菌核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3~28℃。病菌能侵染马铃薯、豌豆、小麦等主要作物。并以贮藏期病薯上的菌核或残留在土壤中的菌核越冬。带菌种薯是第二年初侵染来源,也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药剂防治试验表明,播前采用0.5%的福尔马林液或采用0.1%福美双或0.1%多菌灵浸种,都有明显的防病效果。采用抗病品种也能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4.
王育水 《麦类作物》2008,28(1):160-164
为了探讨影响禾谷丝核菌(R.cerealis)菌核形成的主要因素,在不同温度、培养基酸碱度、光照、碳氮营养等条件下对R.cerealis的生长状况和菌核形式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pH值、光照、碳氮营养对R.cerealis菌核的形成均有极显著影响。R.cerealis菌核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8~25℃,适宜pH值为5.0~7.0,暗培养或光暗交替培养有利于菌核形成;在碳、氮营养中,葡萄糖和NO3^--N最有利于R.cerealis菌核的形成,L-脯氨酸和L-亮氨酸可抑制菌核形成,但对菌丝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环境因素对禾谷丝核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影响禾谷丝核菌(R.cerealis)菌核形成的主要因素,在不同温度、培养基酸碱度、光照、碳氮营养等条件下对R.cerealis的生长状况和菌核形式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pH值、光照、碳氮营养对R.cerealis菌核的形成均有极显著影响.R.cerealis菌核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8~25℃,适宜pH值为5.0~7.0,暗培养或光暗交替培养有利于菌核形成;在碳、氮营养中,葡萄糖和NO-3-N最有利于R.cerealis菌核的形成,L-脯氨酸和L-亮氨酸可抑制菌核形成,但对菌丝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蛴螬为害花生的产量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蛴螬是为害花生最严重的地下害虫,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为指导花生田蛴螬防治,本文研究了花生开花下针期蛴螬虫口密度与花生受害状况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阈值。结果表明,在花生开花下针初期,荚果被害率(y_1)、荚果受害指数(y_2)、产量损失率(y_3)与蛴螬虫口密度(x)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_1=2.3694x-4.2992、y_2=2.0347x-3.5203、y_3=1.7589x-2.44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9、0.9856和0.9736。以花生产量损失率为标准提出经济阈值为:采用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防蛴螬杀虫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等防治时,经济阈值为3.2~4.1头/m~2。该研究可以指导蛴螬防治的科学用药,有助于提高蛴螬综合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7.
棉苗立枯病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是引起土传病害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在我国棉区发生普遍,寄主范围甚广。我国对R.solani引起的棉苗立枯病进行  相似文献   

8.
运用种子腐烂率测试法对208份大豆材料进行测试,研究了根腐病原菌中立枯丝核菌对大豆的致病性,并对抗大豆立枯丝核菌抗源材料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是大豆根腐病病原菌中致病性较强的一种,大部分品种对立枯丝核菌高度感病,高感品种(系)153个,占参试材料的73.55%;高抗品种(系)21个,占参试品种(系)的10.1%,其中有7个来自国外;中抗品种(系)34个,占参试品种(系)的16.35%,其中12个中抗材料为创新改良的稳定品系。  相似文献   

9.
前言 花生原产于南美,主要分布在亚、非两洲,是世界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之一。据统计,1982年世界花生种植面积28749万亩,其中我国种植3828万亩,占世界种植面积的13.3%,居于世界前列。花生仁中含有38—50%的油,25—30%的蛋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花生地膜覆盖栽培迅速发展。然而覆膜栽培条件下,膜内杂草发生了那些变化?为害怎么样?采用什么方法除草?对此笔者在日照市和长清县进行了初步试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澳大利亚,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 Kuhn(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引起的禾谷类丝核菌根腐病是很普遍的,这种病害在苏格兰、加拿大和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也曾有报道。幼嫩植株的根系受侵,在存活组织上引起暗色、顶端尖点状的特征。重病植株矮化,病  相似文献   

12.
应用木霉防治植物土传病害已经成为目前生物防治研究的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木霉防治病原微生物的生防机制研究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本文主要从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抗生作用、诱导抗性、促生作用、协同拮抗等方面对木霉的生防机制进行综述,并阐述了防病的分子机理,以期使木霉更加合理地应用到土传病害防治领域中。同时,文章也对木霉的实际应用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用Rhizoctonia solani Kuhn接种的糖甜菜(Beta vulgaris L.)田间试验证明,高剂量氮肥对丝核菌根腐病有轻微益处,但实际上并非有重要的影响。现代农药灭草特、涕灭威和杀线虫熏蒸剂对根腐病的发病程度并没有实际影响。从而,这些现代农药和氮肥水平既不能强化,也不能抑制糖甜菜根腐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蛴螬是金龟(虫甲)科幼虫的总称,种类很多,是我区的主要地下害虫,尤以花生产区危害最严重,轻者造成缺苗断垅,严重时颗粒无收,如蓬莱县村里集公社东胜、陈家沟等大队,71年因蛴螬为害使数十亩花生颗粒无收。莱阳县谭格庄公社罗家疃大队,71年四十余亩花生因蛴螬为害,植株成片枯死,结果毁苗改种,严重的影响了花生生产。栖霞县桃村公社南埠大队,有一片二百多亩(土冓)地历年发生蛴螬  相似文献   

15.
目前,限制花生丰产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花多不实,果多不饱”。在一般大田中每棵花生开的花只有50%至70%能形成果针,即完成受精作用。但结果实的只有20—25%,饱果率仅15%左右。因此,花生开花多,果实少;秕果多,饱果少。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除与耕作制度、水、肥及管理措施有关外,主要与两性细胞的发育、受精以及胚胎发育有关。在这方面,Smith(1950,1956)曾观察了花生的大孢子  相似文献   

16.
在花生(Arachis)属内对分类单位进行植物学命名一直存在着混乱。本文按照国际植物学命名法则决定讨论了该属内名称的正确用法。依据这种用法,将有助于减少花生属命名中出现的混乱。  相似文献   

17.
立枯丝核菌毒素对人参PAL活性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立枯丝核菌粗毒素处理一年生人参幼苗,检测24h内人参幼苗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变化。结果表明:经立枯丝核菌粗毒素处理后人参细胞中PAL的活性呈现先升高后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变化则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水稻纹枯病立枯丝核菌的分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水稻纹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目前该病已成为限制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简述了引起水稻纹枯病的病原菌立枯丝核菌的形态特征,概述了依据菌丝形态特征和融合群进行分类的概况,阐述了同工酶、RAPDI、SSR和AFLP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CaM cDNA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花生幼嫩叶片总RNA,以逆转录cDNA第一链为模板,合成5'端和3'端引物,PCR扩增并克隆得到花生钙调蛋白基因的2个异型基因.序列分析表明,PCaM-1和PCaM-2均由447个核苷酸组成,共编码148个氨基酸.2个cDNA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4%,编码区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6%,仅有5处替换:F-L、T-A、M-T、M-T和L-F.  相似文献   

20.
第2代棉铃虫是危害花生最严重的世代,95%左右的卵产在花生中上部的嫩梢、嫩叶、花萼和茎基上,平均每株落卵19.6粒。在花生上的卵量和幼虫量与第1代蛾量密切相关,卵量(Y1)与第1代蛾量(X)关系式为:Y1=-315.9+1.7783X(n=6,r=0.8562);幼虫量(Y2)与第1代蛾量(X)关系式为:Y2=31.3+0.134X(n=6,r=0.8652).在第2代棉铃早产卵初盛期应用B.t菌剂(含孢子100亿个/ml)200倍液喷雾3次,或1.8%齐螨素乳油675ml/hm^2兑水810kg喷雾2次,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