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4,(8):92-94
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易感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近几年国内陆续有羊感染伪狂犬病毒的病例报告。2013年3月,青海省某养殖户饲养的青海山羊发生了以体温升高、厌食、精神沉郁、剧痒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以及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发病山羊由伪狂犬病毒感染所致。建议加强对山羊伪狂犬病毒的诊断及监控。  相似文献   

2.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以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和哺乳仔猪神经症状及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1,2]。该病是猪群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每年都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着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2015年4月,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猛虎乡某小型猪场仔猪发生了以精神萎靡、口吐白沫、发抖、运动不协调、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以供基层兽医工作者和养殖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湖北省崇阳县猪伪狂犬病毒的感染状况,应用PCR技术对来自崇阳县不同规模7个种猪场的126份公猪精液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毒(PRV)的检测,阳性率为0;同时采取了这7个已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 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血清420份,采用了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鉴别ELISA方法进行了血清学抗体监测,结果检出猪伪狂犬g E抗体阳性10份,阳性率为2.37%。结果表明,崇阳县猪群中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但感染率较低,不同猪场感染差异大。  相似文献   

4.
分别用绵羊附红细胞体自然感染病羊的全血及分离纯化的绵羊附红细胞体对小白鼠进行攻毒,以建立绵羊附红细胞体人工感染小鼠模型。通过攻毒后症状观察、血液涂片镜检和绵羊附红细胞体特异性PCR检测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小鼠人工感染后3~6 d,血液中均可检测到绵羊附红细胞体,而对照组小鼠未出现异常症状,且血液附红细胞体检查结果为阴性。该研究成功地构建了绵羊附红细胞体小白鼠感染模型,创建的模型可用于附红细胞体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11个养猪场的18头1—4个月龄猪中,检出了13例伪狂犬病(AD)和猪瘟(SF)病毒同时感染的病例。这些养猪场均已定期预防注射了猪瘟活毒疫苗(IFFA-A49株或GPE-株),其中一养猪场的母猪还注射了AD灭活疫苗,从大部分猪(94%)的扁桃腺分离出AD病毒。在18头猪的扁桃腺中有10  相似文献   

6.
广西猪伪狂犬病毒感染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广西猪伪狂犬病毒的感染状况,应用PCR技术对来自广西46个种猪场的1940份公猪精液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毒(PRV)的检测,阳性率为0;同时对广西25个已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猪场的1455份送检血清,采用了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鉴别ELISA方法进行了血清学抗体监测,结果检出猪伪狂犬gE抗体阳性11份,阳性率为0.76%。结果表明,广西猪群中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但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正>猪无论是感染猪瘟病毒还是伪狂犬病毒之后都会出现一些相同或相似的临床症状,如病猪都表现神经症状,磨牙、后退、转圈、强直及游泳状。怀孕母猪感染低毒力猪瘟病毒表现流产、产死胎、胎儿干尸化、畸形和产出震颤的弱仔猪,这与怀孕母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后出现的症状极为相似。两种病由于都是病毒感染,常规方法在病死猪内脏中都查不到致死的病原,所以两种病在临床上很容易混淆。本人在对某一猪场疾病诊治过程中开始也误诊为猪瘟,历经曲折后才知真正感染的是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8.
伪狂犬病毒是养猪场的重要感染病毒之一,主要引起的是哺乳期仔猪的呼吸、消化和神经系统病变、育龄种猪的繁殖障碍以及妊娠期母猪的流产、死胎等症状,致死率极高,传染性极强。由于该病毒的控制不佳,每年都会让养猪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我国养猪产业的发展。笔者结合某养猪场感染伪狂犬病毒的实例,对其发病、诊治、预防等各项情况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广大兽医工作者和养猪场管理人员有所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根据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gB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以PRV容A株细胞培养毒为模板,通过对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区分PRV野毒株和疫苗毒株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能从野毒株基因组中同时扩增出2条大小分别为400bp(gE基因)、582bp(gB基因)的特异性片段,从疫苗毒DNA中仅扩增出1条大小为582bp的片段。试验证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临床上20份PRV感染疑似病料进行检测,双重PCR检测的结果与单重PCR检测结果总体符合率为100%,表明所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可用于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9,(8):1435-1440
为建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株人工感染小鼠动物模型,将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猪PRV变异株(Fujian-LY)进行连续10倍稀释后,对6周龄SPF级BALB/c小鼠进行腹股沟皮下接种攻毒,每个稀释度接种5只小鼠,测定其LD_(50),观测小鼠感染、致病的多项指标,试验期为7 d。结果显示,该毒株对小鼠的LD_(50)为3.7×10~3 TCID_(50)/0.1 mL,在不同的感染剂量下各攻毒组小鼠的临床症状、死亡率等各项指标差异明显,其中以2.3×10~5 TCID_(50)的攻毒剂量接种后小鼠未发生急性死亡,且能表现出以神经症状为主的典型伪狂犬病症状;病理剖检可见发病小鼠脑膜充血,肺脏出血,胸腺、脾脏严重萎缩等病理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该毒株对攻毒小鼠全身多个重要组织器官均造成了严重的病理损伤,同时采用PCR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在这些组织内均能检测到PRV抗原。结果表明,本研究已成功建立了PRV变异株感染小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快速诊断伪狂犬病毒的LAMP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LAMP技术建立了一种针对伪狂犬病毒的可视、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应用PrimerExplorerV4软件,根据伪狂犬gE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4条引物,优化了反应体系与反应时间,检测了特异性与灵敏性。发现该方法只需要40 min就能检测出结果,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为普通PCR的100倍,最低可检测出质量浓度为6.2×10-9mg/L的病毒DNA。该方法的建立为伪狂犬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伪狂犬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猪伪狂犬病毒gD基因的序列,设计和合成了一对特异的可用于检测伪狂犬病毒的PeR引物和一条Taqman荧光探针,采用LightCycle 480荧光定量PCR仪,建立了一种可实时定量检测猪伪狂犬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技术。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1-1.0×10^10拷贝,灵敏度可达2拷贝,比常规PCR高100倍。该方法检测时间短,速度快,仪器的运行时间仅为1h,特异性明显高于常规PCR。对15株猪伪狂犬病毒进行了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与猪细小病毒和鸭瘟病毒无非特异性反应。与病毒分离培养和常规PeR相比较,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定量、重复性好的优点,可望用于,临床上伪狂犬病的检测和病毒分布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为进行猪群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及其混合感染组织病理特征比较,对34头仔猪进行人工接种病毒感染实验研究。实验仔猪在攻毒后第7~14天症状明显,单一感染仔猪表现为耐过,混合感染仔猪表现为发病较重且第14天全部死亡。实验结果从细胞水平揭示了猪伪狂犬病和猪圆环病2型感染对猪各器官组织的嗜性,从而为研究猪伪狂犬病和猪圆环病2型的致病性及其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RV)g B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套特异引物和Taq Man探针,建立了一种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检测伪狂犬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可检测到相当于10 copies/μL的病毒DNA,比常规PCR检测方法高约100倍,敏感性较强;该方法检验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呈现阴性结果,特异性强;变异系数小于1%,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临床上对伪狂犬病毒的检测和定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快速灵敏检测猪伪狂犬病毒(PRV)[方法 ]根据PRV g 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RV纳米PCR检测方法。[结果 ]PRV纳米PCR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10拷贝/μL,其敏感性比未添加纳米金的对照PCR提高100倍;建立的纳米PCR与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Ⅱ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常见猪病毒性病原均无交叉反应。应用纳米PCR和PRV国家标准中的PCR方法,对2014—2016年期间采集自17个省市发病猪场的148份临床样品进行平行检测,PRV纳米PCR的阳性检出率为49.3%(73/148),PRV国标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23.6%(35/148),并且PRV纳米PCR检测为阳性,而PRV国标PCR方法检测为阴性的38份样品,测序结果均确认为PRV阳性。[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纳米PCR检测方法敏感特异,可用于猪伪狂犬病的病原学检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构建粪肠球菌人工感染小鼠脑部损伤模型,以清洁级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将实验室保存的致羔羊脑膜炎粪肠球菌进行复苏,用寇氏法测定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并以LD50剂量、1/2 LD50的剂量、2/3 LD50剂量感染小鼠,观察临床症状,选择2、4、8、12、24、36、48、60、72、84 h共10个时间点,无菌取其脑部、内脏组织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并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粪肠球菌的LD50为7.59×10^8CFU;感染小鼠后,其致死率1/2 LD50剂量组为3.7%,小于2/3 LD50剂量组的13.0%;1/2 LD50剂量组脑组织开始出现病理变化是在感染后12 h,晚于2/3 LD50剂量组(6 h),病理变化与后者相比较轻。结果表明,选择以2/3 LD50剂量为小鼠感染模型的最佳剂量。该动物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粪肠球菌感染小鼠导致脑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探究螺旋藻多糖(Spirulina platensis polysaccharide,PSP)的抗氧化作用,首先经过酶解水提法得到螺旋藻多糖,然后经过DEAE-52纤维素层析柱和Sephacryl S-200凝胶层析柱分离纯化后得到螺旋藻多糖组分1(PSP-1)。将小鼠分为3个不同剂量药物组(200、100 mg/kg·BW和50 mg/kg·BW)、猪伪狂犬病毒(PRV)组和对照组共5个组别(A、B、C、D、E组)进行试验,采用试剂盒法测定小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丙二醛(MDA)的分泌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髓过氧化物酶(MPO)、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表明:在使用了不同剂量的药物之后,血清中NO、MDA水平和MPO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iNOS、XOD活性在A组和B组均极显著降低(P<0.01);同时,血清中SOD活性均极显著升高(P<0.01);GSH-Px活性和CAT活性在A组和B组极显著升高(P<0.01),在C组显著升...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以来,猪伪狂犬病毒(PRV)变异株在我国多地区流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主要猪病病原为阴性的仔猪为基础,建立了PRV变异株AH02LA单因子发病模型,并研究了其主要病理学变化。研究发现PRV会引起仔猪非化脓性脑炎,这一病理变化将有助于猪伪狂犬病的临床快速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未来3年内猪伪狂犬病毒(PRV)变异株传入某阴性种猪场的风险,通过文献分析,结合国家定点监测分析结果和专家经验,建立了PRV传入猪场的风险路径。以该风险路径为依据,采集和整理与风险路径中各风险因素相关的数据,开展了定性分析评估。结果发现,PRV通过未经野毒抗体检测的种猪、外购精液,以及气溶胶和带毒老鼠传入的风险极高。  相似文献   

20.
猪伪狂犬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猪伪狂犬病毒(PRV)gE基因序列保守区段,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可区分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株与基因缺失疫苗株的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PCR方法可扩增出388 bp的目的片段;对模板的最低检测量为1.1 pg;与猪圆环病毒Ⅱ型、猪细小病毒、猪支原体、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乙型脑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高特异性。采用建立的PCR方法对2014年以来全国不同地区81个猪场421份疑似病料进行检测,发现PRV猪场平均阳性率为35.80%,样品平均阳性率为 25.42%。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PRV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