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关于加强祁连山(张掖段)生态屏障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张掖段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的核心区和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主要径流形成区。是西北干旱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也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目前面临冰川退缩,雪线上升;草场退化,生产力下降;物种减少,病虫害蔓延;投入不足,建设能力弱;生态治理缺乏重大项目支撑等问题。提出了6个方面的发展对策:保护森林植被,增强祁连山水源涵养功能;保护湿地资源,修复祁连山自然生态系统;狠抓节约用水,减轻祁连山生态环境压力;建议国家尽快建立祁连山生态补偿试验区,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建议国家尽快实施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建议国家增加张掖生态用水、建立黑河调水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冯炜东  郝虎 《中国林业》2014,(18):30-3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也是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优势乔木树种主要有青海云杉、祁连山圆柏、杨树、华北落叶松、桦树、油松等,以青海云杉为主的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作为祁连山及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科学地开展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是祁连山森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发展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祁连山同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祁连山北坡东、中段,位于青藏、内蒙古、陕西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地理环境独特,生物种类丰富,生态系统多样。保护区内分布有高等植物95科451属1311种,野生脊椎动物28目63科286种。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53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科研价值的动物140种;甘肃省保护动物6种,  相似文献   

4.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阐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研究动态,分析了建立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可持续经营的7个标准,28个指标,其目的是探讨祁连山水源函养林合理经营的理论依据,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祁连山的天然林资源,并取得较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祁连山(北坡)生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祁连山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生态系统复杂,生物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动植物经济价值较高。区内有森林、草原、荒漠、寒漠、冻原、农田、水域、冰川等多种自然生态系统;1044种高等植物;267种野生动物;218种天敌昆虫;988种森林害虫。高等植物中有药用植物300多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植物2种;野生动物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动物12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38种;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对祁连山森林的保护和发展非常重视,把护林防火作为第一位的工作任务和内容来抓,特别是1988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祁连山林区森林防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紧紧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护林防火工作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  相似文献   

7.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及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祁连山生态林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建群种-青海云杉的经营对策进行了浅谈,从理论上确定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中青海云杉林抚育采伐强度为20%,抚育间隔期为15年。  相似文献   

8.
王东武 《中国林业》2012,(18):47-47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是保护与管理的重点对象之一。由于祁连山复杂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的植被、多变化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多样性。1987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甘肃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甘肃祁连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后,祁连山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种群开始表现出回升的态势,特别是雪豹、马鹿、岩羊、蓝马鸡、豺等珍贵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9.
曾多次领略过祁连山之美,那是一种承载万物的,壮观的美,而这次所看到的祁连山更美得让人震惊:在绵绵细雨中,雾霭沉沉,平日里纤尘无染的碧蓝天空被蒙上了一层柔色,此时的祁连山好比刚刚浴罢的少女,含着羞涩的微笑曼妙地立于天地之间。孕育了河西走廊的祁连山竟有如此柔美的一面,这是我不曾料想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眺望雨雾中的祁连山,看着眼前低飞的鸟儿,也许是久居闹市难得释然的缘故吧,此时的我沉浸在这美妙的境地,不由得发出一声声感叹:如果自己的绘画水平高一点就好了,那就可作一副“水墨祁连山”,把眼前所有的美都留住。  相似文献   

10.
水墨祁连山     
曾多次领略过祁连山之美,那是一种承载万物的,壮观的美,而这次所看到的祁连山更美得让人震惊:在绵绵细雨中,雾霭沉沉,平日里纤尘无染的碧蓝天空被蒙上了一层柔色,此时的祁连山好比刚刚浴罢的少女,含着羞涩的微笑曼妙地立于天地之间。孕育了河西走廊的祁连山竟有如此柔美的一面,这是我不曾料想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眺望雨雾中的祁连山,看着眼前低飞的鸟儿,也许是久居闹市难得释然的缘故吧,此时的我沉浸在这美妙的境地,不由得发出一声声感叹:如果自己的绘画水平高一点就好了,那就可作一副“水墨祁连山”,把眼前所有的美都留住。  相似文献   

11.
着重阐述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分析了在祁连山水源林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个关系”,实施好“五项工程”,加快祁连山林业生态建设,为实现河西走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2.
金敏艳  袁虹 《中国林业》2011,(24):61-6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境内祁连山北坡中东段,地跨武威、金昌、张掖3市8县(区),主要分布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近年来,由于保护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正确处理资源、环境与人口的关系,导致保护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保护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水源林灌木林重要性及其保护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广泛阅读收集了专家学者对祁连山森林的考察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祁连山区灌木林所发挥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依此提出了保护恢复和发展灌木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保护区位于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横跨张掖、金昌、武威三市的甘州、肃南、民乐、山丹、永昌、凉州、古浪、天祝八个县(区)和中牧山丹马场,总土地面积272.2万公顷,现有林业用地60.7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6.7万公顷,疏林地1.2万公顷,灌木林地41.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24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1.3%。祁连山自然保护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目前青藏高原北部边缘保存最完整的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地形地貌复杂,资源丰富。已查明的陆栖脊椎动物有229种,其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51种;高等植物1044种,其中乔木48种、灌木145种、草本…  相似文献   

15.
灌木林在祁连山区的作用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福 《甘肃林业科技》2005,30(2):32-35,57
灌木林在祁连山区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祁连山灌木林面积41.2569万hm^2,面积大,分布广,是云杉林面积的2.3倍,涵蓄水总量在3亿m^3以上,远远超过云杉林涵蓄水总量。灌木林生态系统在水土保持、调节和稳定河川径流等方面的作用都比云杉林生态系统大。所以,应重视保护和发展灌木林。利用祁连山区相关灌木林的调查研究资料,对祁连山区灌木林的现状分布,经营状况,灌木林地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中的理想功能等方面加以概述。对祁连山区灌木林所发挥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依此提出了保护恢复和发展灌木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1988年成立以来,旗帜鲜明地坚持生态建设、生态教育、生态保护三位一体的建设原则,依法保护管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7.
应用卫星遥感监测、样地调查等方法,监测调查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及林地草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保护区内违建项目已全部退出,设施设备和垃圾全面清理,退出场地通过平整覆土、植树种草进行了植被恢复,开发建设活动干扰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整治。开展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国家主导区域联动的生态保护管理新体制初步建立。分析了生态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祁连山生态治理和国家公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邸华 《甘肃林业》2011,(1):F0003-F0003
2010年11月26日上午,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隆重举行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挂牌仪式。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樊辉,共青团甘肃省委副书记李磊等领导莅临指导。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肃南县是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大的资源主体,占祁连山北麓总面积的75%,县域面积的58.4%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肃南县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优先选择,推动形成了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但是治理修复、保护任务艰巨等问题仍然存在。结合肃南县生态环境保护整治实际情况,分析了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提出了保护整治的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祁连山森林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的祁连连山是匈奴人的牧场,如今的祁连山承载着河西走廊的希望。祁连山成就了河西走廊的辉煌,但是,今天祁连山的危机却令人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