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西村原来的面积是0.96平方公里,刚好是国土面积的千万分之一。在这块土地上,"老书记"吴仁宝苦心经营数十年,造就了一个极具标杆意义的农民乐土——"天下第一村"。吴仁宝因此成为众人眼中的传奇人物。"淡入"——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最西边。1961年刚建村时,华西村是有名的贫困村、讨饭村。吴仁宝是华西村的第一任村支书,彼时的吴给群众留下的印象是"人很  相似文献   

2.
华西传奇     
它是中国第一个轿车村、别墅村、证券上市第一村、国外建厂第一村……它就是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改革开放前,华西村与我国大多数农村没有多大区别。然而,改革开放的30年间,华西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华西村的成就,离不开两代书记的辛勤耕耘。老书记吴仁宝,1961年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在任46年,  相似文献   

3.
马薇 《农家致富》2006,(2):52-53
江苏省十大共产党员标兵,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远近闻名。近日,记者前往华西访问老书记的身边人,听他们讲述一个勤政,热心,实在,不服老的吴仁宝。  相似文献   

4.
段洪亮 《农家致富》2006,(12):52-53
1996年的金秋十月,江苏江阴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宁夏银川“华西村”管委会主任曹凯龙,黑龙江肇东“华西村”党支部书记高连武。相聚北京.在以“扶贫、扶灾、发展经济”为主题的记者招待会上,三个“华西村”的领头人成为各大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一、华西村凭什么称“第一” 提起华西村,可谓妇孺皆知。早在60年代,这里搞农业合作化出了名;70年代改天换地创奇迹,得到国务院嘉奖;80年代发展村办企业,获“全国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90年代,“中国第一村”的美誉最终在华西村凤落梧桐。华西村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第一村?它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记者带着这些疑问,来到了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的华西村,叩开了吴仁宝的房门——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评论:永葆先进的楷模 吴仁宝在担任华西村书记的40多年里。始终认定“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把华西村从一个农业小村发展成为工农商并举、年售收入达300亿元、老百姓安居乐业的“中国第一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书记吴仁宝和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为例,从"带头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等到3全方面,系统论述了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带头人".  相似文献   

8.
吴仁宝印象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吴仁宝在担任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组织书记的48年里,以自己不懈的追求和艰苦奋斗,把华西村从一个“半月无雨苗枯黄,一场大雨白茫茫”的穷乡村建设成了“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是农民好家园”的富裕村、幸福村。目前,华西村已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发展成为工农并举,  相似文献   

9.
吴仁宝,中国“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领航人。这位中国农村改革的风云人物,在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的生涯中,把“发展经济、造福百姓”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凭着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胆识,率领华西人艰苦创业,把一个贫困落后的华西村建设成了富裕、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成为举世公认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村干部,要"两头"保持一致。如果只跟上面保持一致,不同老百姓保持一致,就不是好干部;如果只跟老百姓保持一致,不跟组织保持一致,也是不行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  相似文献   

11.
华西村建村于1961年。40多年来,华西人在吴仁宝书记的带领下,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提升自己、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华西村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  相似文献   

12.
《农家顾问》2013,(5):24-25
在华西村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50多项全国第一,累计向国家纳税60多亿元。村富带民富,村里每个家庭都拥有别墅、数目不菲的存款,开上了轿车。吴仁宝是用电话、汽车、别墅等城市专属品去改变农民的身份,满足中国农民不想当农民的内心期待。  相似文献   

13.
暨阳雁翎小记──江阴茶村纪行之一凯亚记得十几年前,我就到过江阴好几次,那是去华西村采访吴仁宝的。他们村里倒是并无茶园,而且那时村前村后也不见茶店和茶馆。至于别村的茶园和茶馆,却也不曾有机会瞥上一眼。偶尔谈及江阴的地方风物时,似乎茶总是扯不上话题的。哦...  相似文献   

14.
王稷 《农家顾问》2009,(9):18-19
一个年仅37岁、有着“苏北吴仁宝”之称的传奇女子.近年来先后5次受到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的接见。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党代表、全国六佳巾帼村官、全国劳动模范等。2008年10月.作为党代表,她和“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老书记昊仁宝都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十七大”。她就是滨海县滨淮镇副镇长、东罾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薛正红.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华西村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名列中国农村的前矛,经验很多。近些年每年去华西村参观学习的人数达100多万,全国掀起了学习华西村的热潮。很多人认为,华西村是中国农村共同富裕的典型,是新农村建设学习的典范。笔者认为华西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全国农村以华西村为学习榜样,可能会造成新农村建设的失误。本文概述了华西村的基本情况,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基本保证,并从一个新的角度探析学习华西村这一现象,以期引起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位于江阴市区东,于1961年建村。40多年来,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华西人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建设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华西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食业”’、“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等殊荣;并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中国第一村”!  相似文献   

17.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华西村学习热再次掀起高潮.但华西村已从传统的农村实现了城市化,从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探索出新农村建设与学习华西村之间的契合点,为理性学习华西村寻找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人才是根本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2009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村级可用财力超过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万元。华西村几十年"长盛不衰"的奥妙是因为华西村培养和凝聚了大量的现代化科技人才。现在,华西村平均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近100位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19.
李宁  吕静 《中国农垦》2009,(5):83-83
刚从闻名中外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参观学习归来的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农场职工李峰情绪激动地说:“看过华西村的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真的是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先进工作者,更应该自我加压,不辱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华西村为榜样,为新农场建设添砖加瓦,再创新的业绩。”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是什么样?恐怕有很多人会马上想到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华西村从当初负债2.5万元的江南穷村起步,发展到如今经济总量已超260亿元,成为下辖9大公司、60多家企业的“华西村集团”。这里的村民家家住别墅,户户有汽车,呈现出一派农村发展的新气象。谈到新农村建设,华西村模式能否被复制,屡屡成为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