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区旱地间套种春玉米的覆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3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栏肥、秸秆、地膜和杂草覆盖对山区旱地间套种春玉米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效作用,增产幅度18.1%~36.4%,其中以秸秆覆盖最为明显,且以前作秸秆全部覆盖最好.栏肥、秸秆和杂草覆盖保水效果好,具增降温的双重功效,并能明显提高土壤肥力,而地膜覆盖保水抗旱效果差,又耗地力,不利于山区旱地的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浙西南山区旱地多熟间套种的主要冬季作物,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形成了适用于山区旱地马铃薯留种途径,良种选择,切块播种,覆盖,种植群体以及施肥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旱地玉米栽培新突破──整秆覆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经过1990年至1994年五年工作,从研究解决制约旱地玉米高产的水、肥、土等基础因素出发,研究成功以周年覆盖整玉米秆为核心的“旱地玉米整秆覆盖技术”。本技术集蓄水、保水、保土、培肥、调温五位一体,操作简便、省工易行,三年示范1.2万公顷,平均增产35%,增产玉米1800万公斤,增社会效益1800多万元。本文从该技术的增产效果、操作规程、技术要点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除草地膜全覆盖对旱地甘蔗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旱地甘蔗除草地膜全覆盖、半覆盖(常规覆膜)和不覆膜种植条件下对甘蔗产量及糖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种植后进行地膜全覆盖的出苗率、株高、单茎重、有效茎、产量和糖分均显著高于不覆盖地膜和常规覆膜。地膜全覆盖的产量为130.8 t/hm2,比不覆膜增产83.13 t/hm2,增幅174%;比常规覆膜产量增加17.64 t/hm2,增幅15.6%。除草地膜全覆盖技术是旱地甘蔗保水保肥增产的一项技术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水稻肥床塑盘旱育抛秧是一项先进的稻作技术 ,具有节水、节地、节本、节工、高产、适应机械化和产业化生产等十大优势 ,5年来的推广应用表明 ,一般单产在700kg/667m2左右 ,高产田块单产在800kg/667m2 以上 ,比肥床旱育手栽增产13.39% ,显示了比肥床旱育和塑盘湿润育秧抛栽更明显的增产优势。现根据江苏省东台市5年来的高产栽培实践 ,结合试验、示范资料 ,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供生产应用时参考。一、选址建床塑盘旱育秧要选择地势较高、耕作层深厚的旱地建立秧床 ,切忌选用上年种过水生作物的田块。每667m2…  相似文献   

6.
通过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研究,选择适宜天水市山旱地马铃薯主栽品种天薯10号获得高产的有效配套栽培技术模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同地膜覆盖相比对照能提早出苗、成熟,表现出较好的抗旱保墒性和增产效应,增产率60.0%~96.7%。黑膜半膜覆盖栽培下的产量最高,为22 969 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11 297 kg/hm2,增产率为96.7%;商品薯率、株高、单株薯重、纯收入最高,生育期最长,病害较轻。  相似文献   

7.
西吉县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吉县连年干旱的自然状况成为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过多年的试验摸索总结出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择地块,规格划行;合理施肥,起垄覆膜;土壤处理,防虫除草;选择良种,适时收获等环节。为西吉县乃至宁南山区马铃薯抗旱高产栽培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是一项省工节本、增产增收的轻型栽培技术 ,为了探讨肥料在该项技术中的增产作用 ,进行了不同肥料及用量的对比试验。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种薯为黑龙江克山马铃薯研究所提供的东农303 ;农家肥为腐熟猪栏肥 ;复合肥由浙江省萧山复合肥总厂生产 ,含N、P2O5、K2O各15 % ;覆盖材料为晚稻草。2.试验设计本试验设在佛堂镇赵朱村超美畈旱杂粮引种基地。培泥沙田、肥力中等偏低。前作为单季杂交稻。试验共设六个处理 ,按667m2 用量折算分别为 :(1)1000kg农家肥加30kg复…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年来,各地先后开展了旱地吨粮工程建设,我省缙云等县市旱地采用马铃薯/玉米/甘薯三熟制面积逐年扩大,山区半山区马铃薯一单季稻种植制度不断发展.随着地膜在各种作物上的应用,我省各地已开始了马铃薯地膜覆盖的试验示范.特进行本试验,以便为马铃薯地膜覆盖早熟高产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减少化肥用量,筛选优良新型肥料,实现绿色稳产增效的目标,以‘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马铃薯专用复合肥和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马铃薯复合肥和生物有机肥可以明显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与当地马铃薯配方肥相比,产量增幅在23.83%~29.85%,增收在15.50%~22.05%。当地马铃薯复合肥(撒可富)1125kg/hm2+黄腐酸生物有机肥375kg/hm2处理效果最好,产量为23915kg/hm2,较不施肥对照增产45.15%,较当地马铃薯配方肥处理增产29.85%;纯收入32 489元/hm2,较对照增收23.24%,较当地马铃薯配方肥处理增收22.05%;干物质、粗淀粉、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25.64%、19.69%、0.224%和22.84 mg/100g,较对照分别提高15.65%、16.65%、17.28%和12.90%,较当地马铃薯配方肥分别提高9.34%、9.82%、10.89%和6.38%。生物有机肥增产提质及增收效果明显高于不施肥处理和当地马铃薯配方肥。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新晃县地处云贵高原苗岭余脉,旱地无灌溉条件,夏、秋干旱突出。为了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挖掘旱地增产潜力,近几年来,我们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引进两系杂交糯高粱湘两优糯粱1号进行一种二收(秋季再生)示范推广,种植面积678hm2,经测产验收,取得产量18336kg/hm2的好收成(头季8775kg/hm2、秋季再生8415kg/hm2),其中279hm2秋季再生高粱的产量达到605kg/hm2高产水平,比头季增收300kg/hm2。示范推广结果表明:湘两优糯粱1号耐旱性强、省工、生产成本低、种植简便、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早熟)、再生能力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12.
冀西北旱地马铃薯肥料效应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选取氮(x1)、磷(x2)、有机肥(x3)三个因素为决策变量,以马铃薯鲜薯产量为目标函数,通过田间试验获得的数据,建立了冀西北旱地马铃薯产量与参试因子间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解析的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对旱地马铃薯增产很重要,但施氮磷化肥也能增产;而且有机肥施用可以促进氮肥的增产效果,降低磷肥的增产效果。最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获得了1500kg/667m2以上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3.
宁夏中南部地区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中南部地区是宁夏主要的马铃薯种植基地,近年来该区由于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环境气候的逐渐改变,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已开始较大面积推广。因此,针对宁夏中南部地区不同土壤肥力及气候条件,不同地区选用当地的主栽品种(南部山区为‘陇薯3号’,中部干旱带为‘虎头’),布置了马铃薯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宁夏中南部地区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种植密度的高低与其生育期、商品薯率及产量间均存在较大的关系。从马铃薯生育期、商品薯率和产量综合因素来看,宁夏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马铃薯适宜栽培的密度分别为3 500~4 000株/667 m2和2 000~2 500株/667 m2,通过函数拟合发现,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种植高产的密度为3 612株/667 m2,中部干旱带为2 564株/667 m2。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属喜高钾作物之一。为了确定钾肥在加工型马铃薯生产中施用的可行性以及合适的用量范围,以‘大西洋’为试验品种,研究了钾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以及不同施用量硫酸钾对‘大西洋’马铃薯的增产效果,以期指导马铃薯钾肥的施用。结果表明,钾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N+P+K配合施用增产效果>N+P施用增产效果>不施肥;不同钾肥施用量的增产效果各不相同,钾肥施肥量为255 kg/hm2时,马铃薯增产效应和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施用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马铃薯》2017,(6):341-345
为研究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的增产增收效果,以当地主推品种‘合作88’为试验材料,以当地农民习惯施肥为对照,研究了施用推荐施肥、缓控释肥和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施用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对改善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不明显,但是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产量增幅在7.88%~14.92%,其中处理4(施用推荐施肥减20%+生物有机肥80 kg/667m~2)的产量最高,较处理1(习惯施肥)增产428 kg/667m~2,达到3 297 kg/667m~2,增产14.92%;马铃薯经济效益增加幅度在1.73%~13.81%,其中处理4(推荐施肥减20%+生物有机肥)较处理1(习惯施肥)增加收益605元/667m~2;使用生物有机肥的经济效益要高于使用缓控释肥和常规肥料;建议在种植马铃薯时,可以适当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增加生物有机肥的使用量,起到减肥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黑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覆盖方式、基肥及追肥条件下黑色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黑美人品种的种植密度每667 m2控制在3 500株左右比较适宜;采用地膜覆盖可使齐苗期和成熟期相对提早,比对照分别提早7 d和8 d,鲜薯产量每667 m2比覆土露天栽培增产143.8 kg,增幅9.5%;基肥每667 m2施用人畜粪肥3 000 kg+草木灰100 kg,追施钾肥以现蕾初期追加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宁南半干旱区马铃薯增产的耕作栽培体系探讨刘东海(宁夏西吉县农业局756200)马铃薯是宁夏南部半干旱山区主要的优势特种经济作物之一,素有"救命蛋"、"宝贝蛋"之称。在同等条件下,马铃薯单产高于小麦和豌豆等其它作物(按5kg薯块折主粮1kg相比较)。但...  相似文献   

18.
硝酸磷肥是山西化肥厂生产的一种新型高效氮磷复合肥 ,该肥具有氮磷养分配比合理 ,适应性广等特点 ,硝酸磷肥中含氮2 5 %~ 2 7%,磷 11%~ 13 5 %,钙、锌、锰、铜、镁、铁≥ 3 5 %,总养分含量≥ 40 %,具有多种养分的综合增产效应 ,为验证其在我地区的适应性和增产效果 ,1999年在建三江管局八五九农场科技园区进行了试验。1 试验材料及方法1 1 试验材料硝酸磷肥、尿素、磷酸二胺、硫酸钾。1 2 试验处理A、基肥 :硝酸磷肥 2 2 5kg/hm2 硫酸钾 6 0kg/hm2 。蘖肥 :硝酸磷肥 75kg/hm2 。B(对照 )基肥尿素 45kg/hm2 磷酸二…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针对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黄土丘陵缓坡地旱作农业的特殊条件,开展了旱地马铃薯品种不同栽培模式品种适应性研究,试验以不同覆膜方式、不同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含水量、产量和产值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生产适宜选用全膜覆盖栽培模式,从产量和产值考虑,以全膜ב冀张薯8号’为主,全膜ב青薯9号’或半膜ב青薯9号’次之。  相似文献   

20.
姜义华 《杂粮作物》2000,20(1):54-54
肥隆是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制生产的一种新型广谱氮肥长效增效剂。可变氮肥多次施用为一次基施,作物整个生长期不再追肥,提高氮素利用率。本试验研究了该产品对玉米的增产效果,为其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1 材料和方法试验设在海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地,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为草甸土。选用的品种为玉米杂交种海试16号,使用的肥料为锦西产尿素,美国产磷酸二铵和西欧产硫酸钾及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制的肥隆。试验设3个处理:(1)尿素300kg/hm2+二铵150kg/hm2+硫酸钾150kg/hm2。(2)尿素300kg/hm2+肥隆18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