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稻纵卷叶螟在贵州山区每年发生3-6代,在温度高的地区,发生代数较多,在温度低的地区,发生代数较少,稻纵卷叶螟也属迁飞性害虫,在贵州省基本上不能越冬,早春大量虫源主要是外地虫源,随西南气流迁入我省各地,以第2、3代为害最重,是防治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2.
稻纵卷叶螟(Cnapk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是我国和东南亚、东北亚一些国家水稻上重要害虫。国内除新疆外,南起海南岛,北迄黑龙江,东自台湾,西到西藏都有发生。近十多年来,我国大发生频次显著增加,为害程度日趋严重。多数稻区的病虫测报站相继开始把稻纵卷叶螟的观察和研究列入日程,1973年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测报办法。但由于对稻纵卷叶螟远距离的迁飞特性和规律尚不清楚,在测报工作中往往不能准确预报,使防治工作陷于被动。自1978年起,在总结了我国东半部稻纵卷叶螟迁飞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国联合测报网,修订了测报办法,各代发生期间彼此互通虫情、苗情和天气情况,全面分析各地虫情发生趋势和变化规律,初步形成了异地与本地、中期与短期相结合的联合体制,指导了大田防治。  相似文献   

3.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cis medinalis Guenèe)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但是对它行为习性系统研究不多,特别是各虫态生理日节律(Circadian rhythms)报导更少,为了更好地掌握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为测报、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79~1980年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生理日节律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色诱虫板测报和防控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黄色诱虫板在测报和防控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中的作用和效果,为测报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和绿色防控其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黄色诱虫板诱集法与常规赶蛾法调查结果比较,确定其测报的可靠性;防治效果采用测产法,将黄色诱虫板处理的水稻产量同杀虫剂处理田块产量进行比较。【结果】3个水稻品种受害情况均表现为7月份较轻,8、9月份相对较重;8月份黄色诱虫板诱集到的稻纵卷叶螟成虫最多,2周内诱集的成虫数量最高达53头/板,平均每天诱集数量为(2.86±0.43)头/板;黄色诱虫板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稻纵卷叶螟成虫诱集的效果。黄色诱虫板下部距离水稻冠层越近,诱集效果越好;同赶蛾数据相比,黄色诱虫板预测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黄色诱虫板对于稻纵卷叶螟成虫具有一定的诱杀作用,防治效果等于或好于使用杀虫剂田块的防治效果。【结论】 通过对黄色诱虫板测报和防控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进行评价,认为黄色诱虫板在测报和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大丰市的主要粮食作物,进入新世纪以来,稻纵卷叶螟暴发频率高,已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之一。从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迁入峰次、残留基数、气候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其新世纪以来大发生原因,提出准确测报、科学施药、治前控后等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当地稻纵卷叶螟的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大丰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几年来,稻纵卷叶螟已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成为水稻生长最难对付的害虫之一。从该虫迁入期、迁入峰次、残留基数、气候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其重发原因,提出科学测报、科学施药、治前控后等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该项技术对指导苏北沿海地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县稻纵卷叶螟连续几年暴发成灾,由于只凭经验测报,预测预报准确率不高,造成防治过程中处于被动,不及时,损失严重,为了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笔者通过几年来对稻纵卷叶螟的系统观测,特提出测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0年以来,环江县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出现新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迁入早、虫量大、危害重,是目前水稻生产的两大主要害虫。根据该县历年田间测报资料,总结出"两迁"害虫的发生规律,并结合当地的防治实践,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2010年以来,环江县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出现新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迁入早、虫量大、危害重,是目前水稻生产的两大主要害虫。根据该县历年田间测报资料,总结出"两迁"害虫的发生规律,并结合当地的防治实践,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对稻纵卷叶螟系统测报赶蛾法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从提高测报精确度和方法科学性角度,提出了如何以稻纵卷叶螟形态学、生物学为突破口,革新稻纵卷叶螟系统测报方法,以期能够准确地预报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并制定防治策略而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1.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啨o)属鳞翅目螟蛾科,以幼虫危害水稻叶片,将叶片纵褶,藏身其中,啮食叶肉,大发生时稻田一片枯白,导致减产,甚至无收。2002年至今,稻纵卷叶螟在江苏省水稻上持续特大发生,已成为我省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为筛选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2.
<正> 稻纵卷叶螟又名稻苞叶虫、刮青虫等,为水稻常发性的主要害虫,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小麦、玉米等作物。 1.发生特点。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北纬3O度以北稻区不能越冬,初次虫源均自南方迁来。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趋绿、趋嫩等习性。卵多  相似文献   

13.
水稻纵卷叶螟属于迁飞性害虫,具有突发性和暴发性,是我区水稻生长期间的主要害虫.近年来该虫在本地连续大发生,2003~2006年连续4年为大发生至特大发生年,2007年水稻纵卷叶螟在我区仍为特大发生年,对水稻生长及产量构成严重威胁.2007年在纵卷叶螟大暴发的情况下,通过准确测报,及时指导,狠抓病虫综合防治,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确保了我区粮食的丰收.现将2007年我区水稻纵卷叶螟发生及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81年《安徽农业科学》第一期和《江苏农业科学》第五期分别发表了安徽省繁昌县农科所胡吉禄同志的“繁昌县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及其防治对策”(以下简称安文),“稻纵卷叶螟虫情调查和防治意见”(以下简称江文)两篇研究报告.前者以繁昌县16年历史资料阐明稻纵卷叶螟南北迁飞的规律,并提出以风向、风力变化作为预测发生趋势的依据;后者着重报道了越冬虫源、越冬基数与翌年数量消长关系,提出了以消灭越冬虫源为主  相似文献   

15.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食叶性害虫,该虫严重发生时,可造成田间大面积白叶,水稻不仅严重减产,还影响稻米品质。近几年常熟地区稻纵卷叶螟连续大发生、危害较严重,对水稻生产造成重大威胁。为寻找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高效、长效药种,我站于2007年进行了骄子乳油对稻纵卷叶螟防效的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取得理想效果,现把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黔东南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稻纵卷叶螟的虫源性质、迁飞发生规律、测报工具改革和防治策略的多年研究,明确了稻纵卷叶螟在黔东南州发生规律及其种群数量变动与生态因子的内在联系;改进测报工具,提高预测预报准确性,提出主治第三代,控制第四代,放宽防治指标,减少用药次数,提高天敌控制能力的防治策略,减轻其灾害损失,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7.
稻纵卷叶螟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主要害虫之一.1952年在安徽繁昌县即有发现.此后,水稻新品种不断引进,栽培制度相应改变,稻纵卷叶螟逐步猖獗.据不完全调查,1963~1980年稻纵卷螟在繁昌县发蛾天数增长两倍多,灯下蛾量增加了近百倍,为害面积扩大了10倍.看来虫害的猖獗与水稻复种面积的增加有明显的相关.1977、1978年双晚杂交水稻卷叶率高达90%以上.一、影响稻纵卷叶螟越冬的因素1.越冬场所和气温1970~1980年冬(12月)春(3月),先后在繁昌县农科所等地调查,发现有稻纵卷叶螟存活越冬.越冬虫态有蛹和幼虫,也有成  相似文献   

18.
稻纵卷叶螟是三都县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分析三都县2000~2005年稻纵卷叶螟监测结果,针对稻纵卷叶螟在三都县的发生危害规律,提出预测预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一种食叶性害虫,该虫严重发生时,可造成田间大面积的白叶,使水稻严重减产,且影响稻米品质。近几年常熟地区稻纵卷叶螟的危害较为严重。2003~2005年稻纵卷叶螟连续大发生。为此,笔者于2005年使用专治稻纵卷叶螟的高效低毒农药——叶不卷对稻纵卷叶螟进行了防效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稻纵卷叶螟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2003年我省大发生,水稻长势较好而防治不力的田块卷叶率达30%~50%,严重的达99%以上,使水稻结实率降低,千粒重下降,从而造成减产。目前,供生产上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较少.为此我们于2003年9月进行了用40%毒死蜱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