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山松抚育间伐强度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19年生黄山松林中进行间伐强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强度间伐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效应最佳;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生长和林分总收获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杉木材不同抚育间伐强度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4年生杉木材中进行间伐强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强度间伐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效应最佳;弱度间伐后的蓄积量最大,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生长和林分总收获得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福建省永春大荣国有林场16年生福建柏人工林进行间伐强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强度间伐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效应最佳,弱度间伐后的蓄积量最大;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生长、单位面积蓄积量及林分总收获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14年生杉本林中进行间伐强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强度间伐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生氏效应最佳;弱度间伐后的蓄积量最大,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生长和林分总收获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杉木密度间伐林探究林分生长优势在间伐处理下的变化规律,为杉木林栽培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策略。[方法 ]以江西省分宜年珠林场青石湾杉木密度间伐林为研究对象,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了生长优势与林龄、累积间伐强度、保留株数密度以及这些变量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果 ]在间伐前后,生长优势伴随着累积间伐强度、林龄以及保留株数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生长优势的负值未在最后的观测年出现。同一保留株数密度下,生长优势随累积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低密度种植,低密度管理,使得生长优势更趋近于0,有利于林木均衡生长,提高大径材产量。高密度种植,低密度管理不仅在间伐收获小树的同时,伴随着累积间伐强度的增强,生长优势增加,促进林分内大树的生长,从而收获大径材。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和比较辽东地区杂木林叶面积、株数、平均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等生长因子的变化,研究4种间伐强度对杂木林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间伐强度的增大,叶面积指数降低,因自然稀疏而死亡的林木株数减少;胸径、单株材积、蓄积生长量存在很大的年际差异,生长速度呈现大小间隔变化规律,且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开始降低,皆以弱度间伐区最大。综合分析认为:辽东地区杂木林在轻度人为干扰的条件下生长良好,过多的人为干扰对杂木林经营不利。  相似文献   

7.
对华山松中龄林进行的3种不同抚育间伐强度试验表明,3种间伐强度均可促进树高和胸径的生长,其中下层强度间伐效果最好,平均年高生长0.58m,胸径生长0.60cm,分别为对照林分的2倍和1.3倍。下层强度间伐可缩短工艺成熟期5年以上,蓄积生长及经济效益居各措施之首。  相似文献   

8.
不同间伐强度对人工阔叶红松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针对不同间伐强度对人工阔叶红松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胸径生长和蓄积增长率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但对树高的影响较小;间伐强度的增大会明显促进红松胸径和树高的生长,但是首次抚育间伐会使当年的树高生长量显著降低,以后随林龄的增加树高生长量会逐渐恢复正常生长;中度间伐措施对阔叶树和红松的生长均比较有利,10a生的阔叶红松林实施上层抚育的适宜间伐强度为45%左右;中度间伐的林分由于资源水平适中(主要是光资源),因而有利于林下植被均匀度和多样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水曲柳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以培育大径材为目标,采用典型取样法,研究不同强度间伐对水曲柳天然次生林的生长变化及乔木层组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水曲柳胸径生长及材积生长差异显著,以弱度和强度间伐的天然次生林分中水曲柳中大径级林木较多,以中度间伐胸径生长率最大;不同间伐强度水曲柳天然林中,林木径级分布以强度...  相似文献   

10.
抚育间伐对人工落叶松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汪清林业局的20块人工落叶松为例,对间伐林分的断面积和蓄积进行生长趋势分析,用普雷斯勒公式计算林分的平均生长率,分析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林分在间伐初期的断面积和蓄积小于未间伐林分,但随着林龄的增大,间伐林分断面积和蓄积向未间伐林分渐近;间伐强度越大,年平均生长率越大;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的间伐强度对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合理的间伐强度和具体的抚育措施,对不同抚育间伐强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木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林木生长的指标胸径和蓄积量均呈上升后平缓的趋势;平均胸径的生长量变化依次为,间伐强度40%>间伐强度60%>间伐强度20%>间伐强度0;平均蓄积量的生长量变化依次为,间伐强度60%>间伐强度40%>间伐强度20%>间伐强度0。通过综合分析抚育的效果,保留蓄积为90~145m3/hm2(间伐强度40%~60%)的样地内抚育效果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不同立地及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影响,在浙江庆元林场3个林区分别开展了不同间伐强度(10%~15%、16%~30%、31%~40%)对杉木(隆宫林区杉木19年生,卢峰和白领头两个林区20年生)人工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间伐3 a后,隆宫和卢峰林区胸径、单株材积都随间伐强度加大而增加,3个林区16%~30%和31%~40%间伐强度胸径平均连年生长量、单株材积平均连年生长量都要显著高于10%~15%间伐强度,而16%~30%和31%~40%间伐强度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同林区不同间伐强度的树高平均连年生长量差异都不显著,3个林区31%~40%间伐强度的平均林分蓄积都较小,隆宫和白领头林区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分蓄积平均连年生长量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卢峰林区16%~30%和31%~40%间伐强度林分蓄积平均连年生长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10%~15%间伐强度。本研究通过综合林分因子分析得出隆宫和白领头林区的最佳间伐强度16%~30%,而卢峰林区的最佳间伐强度为31%~40%。  相似文献   

13.
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2年生杉木人工林进行2次间伐,其中第1次间伐时林龄为12年,第2次间伐时林龄为17年,并于23年生时主伐,采用不同间伐强度和不同间伐方法研究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B处理(第1次为35%、第2次间伐强度为15%)的间伐强度较为适宜,主伐时单位面积累计蓄积量(间伐+主伐)最大,其胸径增长和林分立木...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密度管理措施对杉木林分的生长、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定位观测,对不同密度杉木林的树高、胸径与材积生长规律、林分结构、林木分化和材质的差异;并对不同方式间伐后林分的生长变化,以及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地土壤肥力、林下植被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及其经济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和间伐强度对杉木树高生长无显著影响,而胸径和单株材积则随着林木株数的增加而减小;林下植被种类、数量和土壤肥力均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而有所增加;中度间伐强度的生长、生态和经济等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对4年生尾叶桉林分进行不同强度间伐,2a后的调查结果表明:间伐对林分平均胸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树高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对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差异极显著。间伐强度越大,单株材积增长量越大。3种间伐处理的林分蓄积年增长量差异显著。根据总蓄积量和间伐后林分蓄积年生长量的变化,本试验以间伐强度60%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6.
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出材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间伐对人工林生长及木材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浙江开化开展了间伐强度(强度、中度和对照)和间伐方式(间伐1次,间伐2次)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出材量等的影响研究,第1试验区大径材培育林分在第7年和第14年进行了2次间伐,第2试验区中径材培育林分仅在第12年时进行1次间伐。结果表明:22年生大径材培育林分和19年生中径材培育林分不同间伐处理之间树高、总断面积的差异均不显著。间伐显著增加了林木胸径的生长,大径材培育林分强度和中度间伐处理的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加13.78%和9.69%,中径材培育林分强度和中度间伐处理的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增加12.28%和7.02%。间伐显著促进了林木单株材积的增加,2组试验林分活立木材积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第1试验区22年生林分不同间伐强度之间活立木材积的差异不显著(P>0.05),第2试验区强度间伐活立木材积显著低于对照(P<0.05),中度间伐林分活立木材积与对照和强度间伐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2组试验林分总蓄积和出材量也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二者在3种间伐处理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间伐强度不能有效增加林分活立木材积和林分出材量,间伐次数对林分出材量及出材规格有重要影响。试验区杉木大径材培育以2次间伐,总间伐强度50%左右较为适宜,而中径材培育则以1次中度间伐(约25%)为宜。  相似文献   

17.
利用几十年的定位观测数据,分析了抚育间伐对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天然次生蒙古栎林和人工诱导的阔叶红松林3种林型林分总断面积和总收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区相比,抚育间伐没有提高红松人工林的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总生长量,但极强度和强度间伐能提高红松人工林的林分断面积生长率。林分总断面积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各间伐强度均能提高林分总断面积,极强度间伐除外。抚育间伐能提高红松人工林林分蓄积生长率,弱度区除外;红松人工林林分总收获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各间伐强度均能提高林分总收获量,中度间伐效果最好。抚育间伐能提高蒙古栎林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总生长量、生长率以及林分总断面积和总收获量,各指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中度间伐效果最好。抚育间伐能提高人工诱导的阔叶红松林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总生长量、生长率以及林分总断面积和总收获量,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总生长量、林分总断面积和林分总收获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升高,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略有降低,强度间伐效果最好。可见,合理的间伐强度能够提高3种林型的林分总断面积和总收获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蓄积生长率的蒙古栎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蒙古栎各龄组适宜的抚育间伐方案,为吉林省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的抚育间伐提供依据。[方法]以5期吉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筛选蒙古栎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划分5级蓄积间伐强度:强度1(0~10%)、强度2(10%~20%)、强度3(20%~30%)、强度4(30%~40%)、强度5(40%~50%),对比未间伐林分,研究不同龄组林分对不同间伐强度在各观测间隔(5、10、15和20 a)的蓄积生长率的变化规律。[结果](1)伐后各时间段蓄积生长率随间伐强度增长的趋势:幼龄林先持平,再快速上升,最后快速下降;中龄林先缓慢增长,最后快速下降;近熟林,伐后5 a与10 a,先快速增长,后快速下降直至平缓,而伐后15 a与20 a,先快速增长,后平缓下降。(2)伐后各时间段峰值出现的间伐强度范围:幼龄林都在20%~35%之间,中龄林由伐后5 a和10 a的15%~35%之间至伐后15 a与20 a的20%~40%之间,近熟林由伐后5 a和10 a的15%~25%之间至伐后15 a与20 a的15%~35%之间。(3)各间伐强度级蓄积生长率均值相对于未间伐提升显著的有:幼龄林:强度3与强度4;中龄林:强度2、强度3和强度4;近熟林:强度2和强度3。(4)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间伐强度与未间伐之间的蓄积生长率的差异越来越小。[结论]吉林省蒙古栎天然次生林,各龄组适宜的间伐强度:幼龄林为25%~35%;中龄林为20%~35%;近熟林为15%~30%。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hinning intensities on growth and yield was studied in Pinus sylvestris L. stands at the south-western limit of its distribution area (Central Spain), using five long-term thinning trials. Data were analysed collectively considering several factors (trial, block, plot and period) as random effects. Total volume and volume increment decreased with thinning intensity, this loss being more significant in the case of moderate and heavy thinning.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among treatments for total basal area or the increment in basal area. The results revealed an optimum basal area (Assmann’s definition) between 85 and 100% of the basal area in unthinned plots. Volume growth loss associated with heavy thinnings (reduction of 18% in volume increment) was smaller than that reported in Central and Northern European regions (greater than 25%). Height increment was not influenced by thinning, whereas dominant and quadratic mean diameter increments increased with the thinning intensity. The response of diameter growth to thinning was greater at younger ages (less than 50 y) and in medium-sized tre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