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木本植物食用色素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镜 《四川林业科技》2005,26(3):42-47,32
食用色素系食品和医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一类添加剂,而合成食用色素因在人体内的累积中毒、致癌等严重毒性而被限量或禁止使用,因此开发无毒和无副作用的植物天然色素已成为食用色素开发的主流。本文回顾了木本植物的抗氧化、抗癌、抗辐射、预防疾病等多种重要的医疗保健功能,以及我国近年木本植物天然色素资源的研究成果,并对木本植物天然食用色素开发利用的优势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天然并兼有生理功能的食用着色剂(也称色素)备受推崇。随着食品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加之天然色素比人工合成色素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该产业发展颇具潜力。目前,全世界食用色素的销售额每年约9.4亿美元,除去合成色素,天然色素约占5.4亿美元。而且随着消费者天然色素在市场上的份额还会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仅着眼于味、香,而且着眼于色、美。因此,食用色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食用色素,按其来源分为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大类。合成色素往往含有一些有碍于人体健康的化学成分而渐渐被人唾弃;天然色素来源于植物,无毒、无副作用、无污染、多营养、有特殊风味,且大多数植物色素兼有药效,故为人们所崇尚。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林产天然食用色素研究与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介了目前我国食用天然色素的使用情况、天然食用色素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对食用天然色素的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食用天然色素品质的改善等进行了讨论。文章也对食用天然色素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天然食用色素是从动植物体中获得的。它能做食品、饮料、药物及化妆品等着色的染料。植物色素发色剂的化学成分,一般为单宁——儿茶酚复合物,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安全性较高,并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理作用,同时还能起到强化营养,防腐及抗氧化作用。而化学合成的某些色素,如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等均属单偶氮色素,毒理学证明偶氮化合物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由于上述原因,人们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林产天然食用色素研究与开发的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了目前我国食用天然色素的使用情况、天然食用色素存在的优点和缺点 ;对食用天然色素的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食用天然色素品质的改善等进行了讨论。文章也对食用天然色素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食用植物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素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食品工业中,酒类、饮料、糖果、糕点、肉类、乳类食品的色泽是食品感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近代化学的发展,使化学合成色素在很大范围内主宰了色素市场。但由于合成色素都有程度不等的毒性,有的甚至是致癌物质,如人工色素“苏丹红”等在食品中非天然存在,如果食品中含量过高,  相似文献   

8.
色素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食品工业中,酒类、饮料、糖果、糕点、肉类、乳类食品的色泽是食品感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近代化学的发展,使化学合成色素在很大范围内主宰了色素市场。但由于合成色素都有程度不等的毒性,有的甚至是致癌物质,如人工色素“苏丹红”等在食品中非天然存在,如果食品中含量过高,则容易诱发肿瘤,  相似文献   

9.
色素作为着色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天然色素色泽自然,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且不少品种兼有营养和药理作用,所以合成色素渐渐被天然色素取代。坚果果壳作为剩余物,往往作为废弃物,既浪费又污染环境。经研究发现,坚果果壳中含有很多活性成分,可以提取出色素作为天然食用色素被应用于奶制品、糕点等食品中,从而做到废弃物的高价值利用。国内在坚果果壳色素的纯化和结构解析研究领域有一定的进展,其中包括膜分离、柱层析、溶剂分离的纯化方法,以及化学、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法探究坚果果壳色素结构。  相似文献   

10.
栀子的GAP栽培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C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山栀子、黄栀子等。古代用其染物,现代研究表明栀子中含大量色素,主要为栀子黄色素和栀子蓝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即食用色素。一些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合成色素,而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天然色素,如日本每年需从中国进口20余t的栀子色素,美国、欧洲国家、韩国等也使用栀子色素,有效刺激了我国栀子种植业的迅速发展,使江西、福建、四川、安徽、湖南、湖北等成为主产区。  相似文献   

11.
辣椒色素     
《技术与市场》2003,(6):26-26
色素使食品更加诱人,色素能促进人的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有利消化和吸收,是食品的重要感官指标,而常用食品色素包括两大类: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 由于合成色素价兼,因而长期用于食品工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大量的研究报告指出,几乎所有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同时合成色素在体内传输代谢过程中会对人类造成致畸、致  相似文献   

12.
致富路     
生财之道集锦(一)木岚生产天然食用色素效益高。化学色素用于食品着色,不利人体健康。如果林业局场、站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林果资源及当地韵资源(玉米、高粱、辣椒等)生产天然食用色素的话,其产品可以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搞好了还可打入国际市场。加工产品的设备和技术,可以通过科技信息服务部门帮助联  相似文献   

13.
食品腐败变质即使食品丧失食用价值,也可能使人们食用中毒而影响健康,据估算,我国每年有20%~30%的食品因腐败而遭受损失。此外,人们常用的化学类食品防腐剂,也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政府限制使用,因而天然型食品防腐剂的利用日益备受关注。再则,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开发者们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深入开展植物源食品防腐剂的研发,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此,笔者尝试对植物源食品防腐剂,国内研发状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发现食品中大量使用的合成食用色素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日益引起各国的关注。有些国家已开始禁用合成食用色素。不少国家再次把注意力从合成色素转移到天然色素的研究上来。为满足食品工业对红色食用天然色素的需要,我们对西双版纳的一种热带红色食用色素植物——胭脂树(Bixa orellana L.)种子色素的提取进行了初步研究。 胭脂树,也叫红木,原产热带美洲,  相似文献   

15.
《技术与市场》2006,(12):4-5
天然色素主要从各种植物中提取,其中很多品种均具有生理活性。相对合成着色剂而言,天然食用色素更加安全,是国际上竞相开发的重点。近十多年来,我国经国家批准使用的天然着色剂从20多种增加到47种,是目前世界上批准天然着色剂最多的国家。姜黄色素姜黄素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色素,颜色鲜艳,光泽度特别强,具有抗热、耐光的特性,主要用作食用黄色色素,具有清热,开胃健脾,通气,着色等作用,多用于糕点、糖果,罐头,汽水、泡菜等方面,而且它的药用价值特别高,已被医药行业广泛使用。近年来,姜黄素类化合物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都颇受重视。它们是中药姜…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的“苏丹红”事件,使人们对于食品中的红色胆战心惊,甚至有人不再食用红颜色的食品。人工合成色素“苏丹红”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世界各国纷纷禁止苏丹红等人工合成色素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使用,并希望用天然色素来取代。实际上,在150多年前。即在人工合成第一种苯胺染料之前,人们所用的颜料均取于自然,而胭脂红是最为重要的一种。  相似文献   

17.
食品腐败变质即使食品丧失食用价值,也可能使人们食用中毒而影响健康,据估算,我国每年有20%~30%的食品因腐败而遭受损失.此外,人们常用的化学类食品防腐剂,也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政府限制使用,因而天然型食品防腐剂的利用日益备受关注.再则,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开发者们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深入开展植物源食品防腐剂的研发,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食用色素是以食品着色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合成和天然两大类,前者因危害人类健康使用越来越少。而天然色素尤其是天然紫草红色素越来越被人类所重视。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从紫草根中提取天然红色素都早有报道,有的采用油炒法,有的用有机溶剂等取,但无论哪种方法提取出的色素都是油溶膏状色素,导致应用领域受到限制,同时也给运输带来不便。紫草原属野生植物,紫草红色素主要成份是乙酸紫草素,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药用价值很大,尤其对紫外线辐射有较强的吸收功能,对皮肤起保护作用。因此,紫草红色素不仅在化妆品、食品方面…  相似文献   

19.
榆叶梅花食用色素安全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急性毒理和卫生指标的几项检测方法,对榆叶梅花红色素进行了安全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榆叶梅花红色素为无毒级物质;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均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指标要求。为榆叶梅花红色素作为天然食用色素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20.
番茄红素普遍存在于食用水果与食品中,尤以番茄含量最高.在其叶绿体中,番茄红素与蛋白质形成光合成色素蛋白质复合体附着在叶绿体膜上,至番茄成熟时,叶绿体中番茄红素形成折皱状晶体.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中也广泛存在番茄红素,它是人体血浆中含量最高的类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