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umen protected lysine,RPLys)和过瘤胃蛋氨酸(rumen protec-ted methionine,RPMet)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15头泌乳前期、健康状态良好的奶水牛,按品种、产奶量、产犊时间及胎次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5组,每组3头.采用5×5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5期(每期持续21 d),5个饲粮处理分别为对照1(基础饲粮1,精料粗蛋白质水平=16%)、对照2(基础饲粮2,精料粗蛋白质水平=20%);处理1(基础饲粮1+RPLys 40 g/d);处理2(基础饲粮1+RPMet 15 g/d)、处理3(基础饲粮1+RPLys30 g/d+RPMet 6 g/d).结果表明:1)与对照1比较,添加RPLys、RPMet对泌乳水牛产奶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泌乳水牛的产奶量,其中单独添加RPLys效果较好.与对照1和对照2相比,处理1的产奶量分别提高了10.0%和5.9%.2)添加RPLys、RPMet对泌乳水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3)添加RPLys和RPMet能提高泌乳奶牛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乳总固形物、乳非脂固形物含量,其中对乳蛋白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1相比,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的乳蛋白率分别提高了29.0%(P>0.05)、36.8%(P<0.05)和54.3%(P<0.05);与对照2相比,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的乳蛋白率分别提高了3.9%(P>0.05)、10.2%(P>0.05)和24.4%(P>0.05).综上所述,泌乳水牛饲粮中添加RPLys和RPMet能一定程度提高泌乳水牛的生产性能,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泌乳水牛产奶量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选用16头体况良好、上期泌乳量相近、产犊胎次2~3胎、健康的泌乳前期水牛,随机分为4组,进行动物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将4组泌乳水牛随机分配到4个梯度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组,即16.0%、15.2%、14.4%、13.6%4个组,每组4头,进行4期饲养试验,每期21 d,共84 d.按照4×4拉丁方设计给各期各组泌乳水牛饲喂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饲粮,每期试验预试期7d.在第2期和第4期饲养试验的最后4d开展2期氮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总采食氮、可消化氮、乳氮/进食氮以及氮表观消化率在部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乳氮、粪氮、尿氮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不同粗蛋白质水平饲粮对水牛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乳非脂固形物率和乳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总蛋白和尿素氮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试验期间进食氮水平(g/d)为横坐标(x),标准乳产量(kg/d)为纵坐标(y),获得进食氮水平与标准乳产量的二次曲线关系,即y=-0.001 6x2+0.955 6x-129.91.由此可见,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影响不显著,根据进食氮水平与标准乳产量的二次曲线关系可得,当进食氮水平为298.625 g/d时,得到水牛标准乳产量最大值为12.773 kg/d.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富硒酵母对泌乳水牛的泌乳性能、乳成分、体细胞和乳硒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16头尼里拉菲水牛,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0.30、0.45、0.60 mg/kg DM的富硒酵母,试验期为61 d,预饲期为7 d,正式试验期为54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酵母硒对水牛乳的乳蛋白、脂肪、乳糖、非脂固形物无显著影响(P0.05),整个试验期体细胞数正常;随着酵母硒添加量的增加,水牛乳乳硒的含量也随之增加。富硒酵母添加量为0.60 mg/kg DM时水牛乳中的乳硒含量最高,达到30.83μg/L。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水牛饲粮中添加半胱胺对水牛泌乳性能、瘤胃发酵参数、抗氧化性能和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选取体重(615 kg±21 kg)、胎次(3~5胎)和产奶量(6 kg/d±1 kg/d)相近的健康泌乳中期尼里-拉菲奶水牛20头,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5头水牛。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5、30和45 g/d半胱胺。预饲期1周,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①添加半胱胺对水牛体表温度、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添加30和45 g/d半胱胺显著提高了水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P<0.05)。③添加半胱胺显著提高了水牛产奶量、4%乳脂校正乳产量、乳蛋白率、乳总固形物和乳非脂固形物含量(P<0.05)。④添加45 g/d半胱胺显著提高了水牛瘤胃微生物蛋白(MCP)含量(P<0.05);添加半胱胺对水牛瘤胃液细菌和真菌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15 g/d半胱胺显著降低了原虫数量(P<0.05),而半胱胺添加剂量为30 g/d时瘤胃液原虫数量则显著增加(P<0.05)。⑤添加半胱胺能显著降低乳中C14:1n5、C18:3n6含量,显著增加乳中C18:1n9t、C19:0、C20:3n6含量(P<0.05)。添加30 g/d半胱胺显著降低乳中C16:0、C18:0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P<0.05);添加30和45 g/d半胱胺显著降低乳中C20:4n6(ARA)和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P<0.05)。⑥添加半胱胺组水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15和30 g/d半胱胺组水牛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30和45 g/d半胱胺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蛋白、球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15和45 g/d半胱胺组皮质醇(Cor)显著降低(P<0.05);30 g/d半胱胺组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增加(P<0.05)。综合试验结果,饲粮中添加半胱胺能够提高泌乳中期水牛泌乳性能与抗氧化能力,影响水牛瘤胃发酵、乳脂脂肪酸含量和瘤胃原虫数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半胱胺在水牛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30 g/d。  相似文献   

5.
试验是通过对泌乳水牛提供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观察其对牛奶产量和成分的影响情况,为提高水牛奶产量,在饲养泌乳水牛生产中合理使用蛋白质饲料提供科学指导.该试验选择泌乳期相近的摩杂一代泌乳水牛16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4头,分别饲喂4种不同蛋白质水平的日粮,为高蛋白日粮(20%)、中蛋白日粮(18%)、低蛋白日粮(16%)、超低蛋白日粮(14%),以饲粮的四个不同蛋白质水平来作为试验因子,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摩杂泌乳水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试验期共60 d,30 d为一期,分两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水牛泌乳量受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影响,高和中蛋白组对低和超低蛋白组差异都显著(P<0.05).通过综合评估,以18 d%的中蛋白质水平饲料组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日粮钙水平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12头胎次、泌乳时间、泌乳量相近的水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3头水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方法,4组水牛基础日粮中钙含量分别占基础日粮干物质的0.47%、0.62%、0.78%、0.93%,其他营养成分均相同,其中磷占采食干物质比例为0.50%;共4期试验,每一试验期21 d,其中预饲期7 d,正饲期14 d。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钙水平日粮对泌乳水牛的产奶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但0.78%钙水平日粮组水牛的产奶量分别比其他3组提高5.4%、5.5%、3.9%,不同钙水平对水牛奶营养成分影响不显著(P>0.05)。2、不同钙水平日粮对水牛血浆中钙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随着日粮钙水平的上升,水牛血液甲状旁腺素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综合各指标,日粮钙占采食干物质的比例为0.78%能进一步提高泌乳水牛产奶量。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烟酸对夏季泌乳水牛饲粮养分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36头健康广西杂交泌乳水牛(广西水牛×尼里-拉菲水牛×摩拉水牛),按产奶量、泌乳期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8、12 g/d烟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56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试验泌乳水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均处于正常生理水平;2)饲粮中添加12 g/d烟酸干物质采食量较对照组提高4.82% (P<0.05);3)饲粮中添加烟酸能不同程度提高泌乳水牛对饲粮中总能、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其中添加8 g/d烟酸能使粗蛋白质消化率较对照组提高6.36%(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8、12 g/d烟酸使4%标准乳产量分别提高11.51%、8.09%(P<0.05),饲粮中添加4、8、12 g/d烟酸使乳蛋白率分别提高9.31%、9.31%、4.41% (P<0.05).结果提示,夏季高温条件下,泌乳水牛处于正常生理状态,在饲粮中补饲烟酸有助于改善其养分消化率和生产性能,适宜添加水平为8 g/d.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阴阳离子(DCAD)水平对围产期的泌乳水牛采食量、尿液pH值、泌乳初期泌乳性能的影响。选择32头2胎以上、品种、上期泌乳量、健康体况相似的处于围产期的泌乳水牛,随机分成4个组,分别饲喂DCAD水平为+139.89、+54.22、-29.11和-110.21mmoL/kg的4种日粮进行试验,试验期为产前21 d开始至产后30 d。结果表明:随着日粮DCAD水平的降低,各组间试验水牛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差异,尿液pH值随之显著降低。各组产奶量无显著差异,但可提高水牛产后泌乳量2.50%~4.86%,极显著降低水牛乳体细胞数(P<0.01);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泌乳水牛日粮适宜DCAD水平为-110.21 mmoL/kg左右。  相似文献   

9.
缬氨酸是三大支链氨基酸(BCAA)之一,具有调控动物蛋白质合成、生长代谢、机体组织修复并提供能量等生物学功能.在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缬氨酸可提高母猪采食量、泌乳量,改善乳品质.本文主要综述了在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缬氨酸对母猪生产性能、泌乳性能以及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为缬氨酸在泌乳母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泌乳水牛产奶量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选用 16头体况良好、上期泌乳量相近、产犊胎次 2~3胎、健康的泌乳前期水牛,随机分为4组,进行动物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将4组泌乳水牛随机分配到4个梯度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组,即 16.0%、15.2%、14.4%、13.6% 4个组,每组 4头,进行 4期饲养试验,每期 21d,共 84d。按照 4×4拉丁方设计给各期各组泌乳水牛饲喂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饲粮,每期试验预试期 7d。在第 2期和第 4期饲养试验的最后 4d开展 2期氮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总采食氮、可消化氮、乳氮/进食氮以及氮表观消化率在部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乳氮、粪氮、尿氮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不同粗蛋白质水平饲粮对水牛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乳非脂固形物率和乳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总蛋白和尿素氮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试验期间进食氮水平(g/d)为横坐标(x),标准乳产量(kg/d)为纵坐标(y),获得进食氮水平与标准乳产量的二次曲线关系,即 y=-0.0016x2+0.9556x-129.91。由此可见,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影响不显著,根据进食氮水平与标准乳产量的二次曲线关系可得,当进食氮水平为 298.625g/d时,得到水牛标准乳产量最大值为 12.773kg/d。  相似文献   

11.
在保持泌乳牛日粮原料种类与数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早上、中午饲粮中蛋白质含量,降低晚上饲粮中蛋白质含量,使蛋白质的数量与质量在一天中不同的生产阶段内形成相对充裕与不足,以适应养殖场的生产安排、泌乳牛的生理生产特点以及饲料的可消化属性等客观条件。通过调整,日产20kg左右标准乳的乳牛泌乳成绩提高2.1kg。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极为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选取60头产奶量、泌乳天数与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4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上添加0,10,15与20 mg/kg铜,试验Ⅰ组(铜水平8.09 mg/kg)、试验Ⅱ组(铜水平18.09 mg/kg)、试验Ⅲ组(铜水平23.09 mg/kg)与试验Ⅳ组(铜水平28.09 mg/kg),每组15头,试验期共90 d。试验表明: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Ⅲ组与Ⅳ组泌乳量显著升高(P<0.05);乳体细胞数极显著降低(P<0.01);随着饲粮铜水平的增加,各试验组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非脂固形物与乳总固形物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铜水平的增加,奶牛肝脏铜转运基因铜离子转出蛋白B(ATP7B)与铜蓝蛋白(CP) mRNA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提高(P<0.01);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铜代谢MURR1域蛋白质1(COMMD1)mRNA相对表达量提高了9%(P>0.05),Ⅲ组与Ⅳ组分别降低了54%与78%(P<0.01)。含铜酶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显示,随着饲粮铜水平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赖氨酰氧化酶(LOX)、单胺氧化酶A(MAOA)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性提高;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Ⅲ与Ⅳ组单胺氧化酶B(MAOB)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降低了24%,34%与60%(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铜能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促进机体内铜的代谢与含铜蛋白的合成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泌乳牛饲粮铜水平为18.09~23.09 mg/kg时,既能促进泌乳牛生产性能的提高,又能有效上调泌乳牛肝脏铜代谢蛋白及相关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葵花籽油和茶油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及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32头健康泌乳水牛(平均年龄为6.0岁,平均体重为620 kg),按产奶量(9 kg/d以上)、泌乳期(处于泌乳中期)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2周,正试期4周。基础饲料由精料和粗料组成。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在试验组的精料中分别添加4%的葵花籽油(葵花籽油组)、4%的茶油(茶油组)、2%的葵花籽油+2%的茶油(混合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产奶量均显著下降(P<0.05),乳脂率均显著提高(P<0.05),乳脂产量、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则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葵花籽油组、茶油组和混合组的乳总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5.22%、7.95%和6.17%,其中茶油组和混合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葵花籽油组乳脂中cis9,trans11-C18∶2[共轭亚油酸(CLA)]的含量提高了44.54%(P<0.05),混合组乳脂中trans11-C18∶1的含量提高了22.68%(P<0.05)。葵花籽油组、混合组乳脂中C18∶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葵花籽油组、茶油组和混合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饱和脂肪酸(SFA)均比对照组提高,且葵花籽油组和混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混合组的PUFA/SFA最高。各组水牛的血液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总蛋白、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泌乳水牛饲粮中添加精料饲喂量4%的葵花籽油、4%的茶油或2%的葵花籽油+2%的茶油合均可提高乳脂率和乳脂中CLA的含量,但会导致产奶量降低;优化乳脂脂肪酸组成上,以葵花籽油和茶油的混合添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钾对泌乳母猪繁殖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成分的影响.选用胎次、体况、预产期相近的56头PIC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0.075%、0.150%和0.300%丁酸钾的试验饲粮,试验从母猪妊娠第90天开始至泌乳第21天结束.结果表明:0.150%组泌乳8~14和1~21 d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8.50%、18.07%(P<0.05),比0.075%组提高了11.73%、12.21%(P<0.05),与0.300%组差异不显著(P>0.05);0.150%组仔猪平均目增重(210.23 g/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77.66 g/d)(P<0.01);泌乳第1天,0.150%组乳脂和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第14天,0.150%组乳脂和乳总同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乳糖和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第1天,0.150%组血浆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75%组(P<0.05),与0.300%组无显著差异(P>0.05);泌乳第1天、第14天和第21天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丁酸钾可提高泌乳母猪采食量和仔猪日增重,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15.
用有机铬、无机盐以及烟酸3类抗热应激添加剂饲喂泌乳水牛,检验其能否提高炎热夏季泌乳水牛产奶量,缓解高温高湿对泌乳水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类添加剂都能明显提高试验期泌乳水牛的产奶量,其中有机铬组提高23.49%,无机盐组提高17.10%,烟酸组提高29.26%;同时,烟酸显著提高了水牛奶中乳脂、乳蛋白、乳糖和非乳脂固形物的含量(P<0.05);泌乳水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泌乳水牛并未表现明显的热应激反应.高温高温天气会对泌乳水牛产奶量造成负面影响,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能提高产奶量.  相似文献   

16.
将30头滇陆后备母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单栏限位饲养,在妊娠前期(配种0~85d)、妊娠后期(配种85~112d)和哺乳期3个阶段分别饲以3种不同能量的日粮。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的能量可影响乳成分中各种物质的分泌峰值的到达时间,提高母猪妊娠期日粮中的能量浓度和母猪泌乳量。常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不会随泌乳时间的延长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总不断地波动,IgG约占血清中所有免疫球蛋白的80%。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硒和维生素E对泌乳水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将70头泌乳水牛按胎次、泌乳阶段、产奶量、体重相似的原则随机分成2组,均饲喂基础饲粮(2.0 mg/d硒和120 IU/d维生素E),试验组补饲1.6 mg/d硒和200 IU/d维生素E,每组各35头。试验期107 d,前7天为预试期。检测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血浆硒、维生素E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隐性乳房炎乳区发病率60 d时下降了34.06%,90 d时下降了43.11%,2组间个体发病率和乳区发病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正试期内试验组血浆硒和维生素E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60 d时,试验组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与饲喂2.0 mg/d硒和120 IU/d维生素E相比,泌乳水牛补饲1.6 mg/d硒和200 IU/d维生素E显著提高了血浆中硒、维生素E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并有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7,(5):918-922
选择45只胎次(2~3)、泌乳量和体质量接近,处于泌乳中期的健康奶山羊,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将试羊随机均分成3组,每组15只。饲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12.5%,15%。预试期10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奶山羊泌乳量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上升而极显著升高(P<0.001);12.5%组和15%组乳蛋白产量几乎相同(P>0.05),12.5%组各乳成分含量均最高。12.5%组和15%组试羊白蛋白、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10%组(P<0.05),12.5%组与1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试羊血清总胆固醇、葡萄糖、谷草及谷丙转氨酶均无影响(P>0.05)。结论:综合4%标准乳产量、乳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12.5%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更有利于奶山羊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瓜氨酸对妊娠90 d湖羊母羊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的影响,为瓜氨酸在湖羊母羊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妊娠90 d的湖羊母羊5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瓜氨酸10 g/d进行补喂。试验一直进行到母羊产后45 d,记录羔羊初生重和45日龄体重。每组选取6只母羊,测定产后16~30 d泌乳量及乳成分变化,采集母羊产后第15、30、45天晨饲前颈静脉血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羔羊初生重极显著提高了19.6%(P <0.01);试验组羔羊45日龄体重显著提高了6%(P <0.05);试验组母羊产后第16~30天平均日泌乳量和总泌乳量分别极显著提高了19.6%(P <0.01);试验组母羊产后第1天乳蛋白率极显著提高了20%(P <0.01);试验组母羊产后第7~15天以及20~30天乳脂率分别极显著提高了21%和16.7%(P <0.01);试验组母羊产后第15天血浆中催乳素(PRL)含量极显著提高了167%(P <0.01),其血浆中孕酮(P4)含量显著降低207%(P <0...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评估包被蛋氨酸对低蛋白质日粮奶牛泌乳性能、养分消化、血清生化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试验将体重为(634±38)kg、泌乳量为40 kg的2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奶牛。对照组奶牛饲喂低蛋白的基础全混合日粮,处理组奶牛饲喂低蛋白的基础全混合日粮+0.4 g/kg包被蛋氨酸。结果:对照组与处理组对奶牛采食量、泌乳量、4%脂肪校正乳及脂肪、蛋白质和乳糖产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奶牛乳中蛋白质和乳糖成分也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组奶牛的乳尿素氮产量、乳中脂肪和尿素氮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7.43%、3.87%和4.32%(P<0.05)。低蛋白质日粮添加包被蛋氨酸对奶牛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奶牛血清尿素氮浓度及瘤胃氨氮浓度分别显著提高8.45%和18.56%(P<0.05),但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及瘤胃pH和异戊酸浓度分别显著降低16.28%、2.38%和32.35%(P<0.05)。结论:低蛋白质日粮补充0.4 g/kg包被蛋氨酸对奶牛泌乳量、采食量和养分消化均无负面影响,但可改善乳脂肪和尿素氮含量,降低瘤胃pH。 [关键词]包被蛋氨酸|低蛋白|奶牛|泌乳性能|养分消化|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