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设计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研究对象,厘清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意义,探寻教学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通过优化教育理念、实现教育方式多元化,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拓展边缘学科知识,从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中寻找新的创意元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里明确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尤其要强化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创造性思维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把头脑中已有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发现或新设想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含有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因此,在学科教育中,特别是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各方面结合才能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创造性思维,是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指挥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地探求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是思维发展的高级形式,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如何对学生进行训练呢?下面谈一些我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而创新需要通过创新思维来实现。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写作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作文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写作思路狭窄、思维陈旧。鉴于以上认识,结合教学实践,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高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思维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核心,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语文教学优势,通过创设想象情景、激发求知兴趣、培养质疑精神,不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写作课是农业院校的一门基础课。这门课不仅要教给学生写作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用创造性思维去写作。 写作就是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用语言符号表达出来。写作过程不单纯是一个语言表达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文章是思维的结晶,是思维的物化形式。思维能力和素质决定文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败。而创造性思维对写作最富有积极意义。所谓创造性思维,即在思考问题时能够打破思维定势,采用超常思维方式,从不同方面、多个角度或连续深入地思考,从而产生新见解、新发现、新突破。这种思维具有自主性、联动性、多向性、跨跃性等特点,其实质就是求异创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写作的特点、文章的要求正相一致。写作本身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张新晖语文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思维训练,抓住这个核心,用科学方法加以引导,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就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思维方式是一种较高级的特殊思维方式,指在创造性活动中对旧事物提出质疑,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或解决新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包括多种思维方式,如怀疑、联想、逆想思维等。21世纪需要创造性、开拓性人材,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正>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要想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就需要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是重要的数学思维品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是新课标对教学过程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不仅意味着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而且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的一种"再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李付丽 《河南农业》2007,(20):48-49
本文通过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创设问题情景、诱发思维动机,培养层层深入连续思维能力,培养善于归纳总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