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京市海淀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现状与变化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00年海淀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普查结果表明,全区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以上。其中,有机质含量达到17.1g/kg,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分别达到78.9mg/kg和144.5mg/kg。不同农田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明显,菜地高于果园,果园高于粮田。与1980年海淀区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有机质略有下降,土壤有效磷含量大幅提高。文章还对土壤养分的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海淀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现状与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海淀区农田耕层土壤养分普查结果表明,全区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以上。其中,有机质含量达到17 1g/kg,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分别达到78 9mg/kg和144 5mg/kg。不同农田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明显,菜地高于果园,果园高于粮田。与1980年海淀区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有机质略有下降,土壤有效磷含量大幅提高。文章还对土壤养分的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区典型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华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及养分的丰缺状况对于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华北平原典型农田,通过设置北线、中线、南线3条研究线路,在省域尺度上研究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平衡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4.0±3.5 g/kg、0.98±0.28 g/kg、76.6±21.6 mg/kg、18.6±9.9 mg/kg,136.1±42.7 mg/kg,除全氮和有效磷外,有机质及其余养分在不同线路间无显著差异。有效磷在靠近黄河、土壤pH值较高的南线上显著偏低。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均为中等程度变异,有效磷的变异系数(47.8%)显著高于有机质及其余土壤养分(24.3%~31.6%)。土壤碳氮比介于4.2~14.3间,平均为8.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壤有机质和各养分均较1980年有所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华北平原长期以来投入了大量的有机、无机肥。华北平原农田配方施肥应该考虑增施有机肥、减少氮素化肥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平原地区农田土壤养分变异与合理取样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土壤肥料》2001,(2):8-14
  相似文献   

5.
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养分及有机质组成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黄泛平原壤质潮土不同年限的设施栽培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设施栽培条件对土壤养分及土壤有机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栽培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盐分含量均明显高于大田,其含量主要取决于施用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数量,随栽培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质、腐殖酸、胡敏酸含量随种植年限有升高趋势;HA/FA与栽培年限显著相关,表示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熟化程度随有机肥料的逐年施用而有所提高,但HA/FA变化幅度不大,这可能与设施栽培形成的高温高湿条件及施用有机肥料中难分解物质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江西水稻土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近年水稻土养分变化状况,于1997年采集原土壤普查点位的耕层土样142个,进行农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江西水稻土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呈上长这效钾含量稍有改善;pH值略有下降,并简略讨论了上述养分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滑县土壤养分变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县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进行四次土壤耕层养分调查的结果表明,耕层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由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受土壤质地的主导转变为受人为耕作施肥的主导,在土壤——作物系统养分年循环中,土壤氮、磷元素总体上处于盈余状态,土壤钾素总体上处于亏缺状态。增加有机肥和化肥投入,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保持地力常新。  相似文献   

8.
近30年我国典型水稻土肥力演变特征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水稻土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耕地土壤类型,水稻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二分之一,明确水稻土养分演变规律对其质量建设和生产力输出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以136个国家级水稻土长期定位监测点为平台,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近30年的水稻土肥力和生产力水平进行分析,以期探明我国水稻土肥力和生产力的演变特征,为水稻土合理培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方法】 利用时间趋势分析结合平均值及中值分析的方法对水稻土常规施肥下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分别总结了水稻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以及作物产量在不同监测时期的演变特征和总体变化趋势;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分别对上述5个肥力因子和作物产量进行分析,得出水稻土肥力演变的主要贡献因子和影响水稻土作物产量的主控肥力因子。 【结果】 近30年常规施肥下水稻土肥力监测结果显示,与监测初期相比,水稻土有机质 (31.3~32.2 g/kg) 和全氮 (1.88~1.92 g/kg) 含量基本稳定,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明显升高。2012—2016年间水稻土有效磷平均含量 (20.1 mg/kg),比监测初期平均值 (15.2 mg/kg) 显著提高了32.2%;2012—2016年间水稻土速效钾平均含量 (92.1 mg/kg) 比监测初期 (77.8 mg/kg) 提高了18.4%。经过近30年施肥,水稻土pH值下降了0.35个单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土肥力提高的两个决定因子是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磷。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肥力因子是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和有机质。 【结论】 近30年农民习惯施肥管理模式下,水稻土整体肥力略有提高,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但土壤pH值降低,有酸化趋势;水稻土肥力演变的主要障碍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所以水稻土培肥应该在平衡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合理配施有机肥或秸秆。   相似文献   

9.
近30年来典型黑土肥力和生产力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粮食生产优势区和最重要的商品粮供应基地,明确黑土肥力现状及演变规律对黑土区耕地质量建设和粮食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以13个国家级黑土长期定位试验监测点为平台,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近30年的黑土肥力和生产力水平进行分析,以期探明我国黑土肥力和生产力的演变特征,为黑土耕地质量管理和培肥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方法】 利用时间趋势分析和平均值及中值分析的方法对近30年黑土常规施肥下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分别总结了黑土有机质 (SOM)、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以及玉米产量在不同监测时期的演变特征和总体变化趋势;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分别对上述5个肥力因子和作物产量进行分析,得出黑土土壤肥力的主要贡献因子和影响黑土作物产量的主要肥力因子。 【结果】 与初始监测阶段相比,黑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增幅明显,2012—2016年黑土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为37.73 mg/kg,较监测初期的平均值 (17.38 mg/kg) 显著提高了117.1%;土壤速效钾含量也显著升高,2012—2016年速效钾的平均含量 (224.31 mg/kg) 较监测初期 (171.50 mg/kg) 提高44.9%。黑土的pH值呈现下降趋势,经过近30年长期施肥,黑土的pH值下降了0.59个单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黑土土壤肥力整体增加的两个决定因子是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磷,主要障碍因素是较低的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肥力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 【结论】 在农民习惯施肥管理模式下,近30年黑土肥力和生产力水平整体提高,但持续提升肥力后效不足,同时土壤pH值降低,存在酸化的风险;黑土肥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是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所以黑土耕地培肥应该在平衡配施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加有机物料投入。   相似文献   

10.
近30年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杨帆  徐洋  崔勇  孟远夺  董燕  李荣  马义兵 《土壤学报》2017,54(5):1047-1056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开展耕地质量建设、科学施肥工作的基础。利用2005—2014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近30年来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30年来我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整体上升趋势,目前,全国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4.65 g kg~(-1),较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提高4.85 g kg~(-1),提高24.49%。其中,30~40 g kg~(-1)等级比例增加3.64个百分点,20~30 g kg~(-1)等级比例增加5.68个百分点,10~20 g kg~(-1)等级比例增加5.36个百分点。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大于40 g kg~(-1)等级比例减少了1.3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Our objective was to survey the phosphorus (P), potassium (K), pH, calcium (Ca), magnesium (Mg), and organic-matter (OM) levels of soils in Illinois, including the degree of nutrient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depths of 0–8 and 8–18 cm in 547 randomly chosen fields throughout Illinois and analyzed for nutrients, pH, and OM. Forty-six percent of samples were below the critical range for K (130 to 150 mg K kg?1), and 59% of samples were above the soil P levels, requiring no additional fertilization. Soil pH ranged from 4.7 to 8.1. Mean Ca and Mg levels were nonlimiting for crop production, and OM was correlated (R2 = 0.690) with corn grain yield.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surface/subsurface ratio) was 2.4:1 for P and 1.5:1 for K. Many fields with greater than needed P levels and less than suggested levels for K present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ement in fertilizer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柑桔园土壤养分肥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掌握土壤养分肥力状况,是制定施肥策略的基础。本研究采集了广东省柑桔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70个,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和N、P、K、Ca、Mg、S、Fe、Mn、B、Zn含量,评价土壤养分肥力现状并探讨其时空变化概况。结果显示:目前柑桔园土壤主要障碍因素是低镁缺硼及钾、钙、镁养分不平衡;与20世纪80年代末相比,土壤有效磷、锌、钾和氮含量有较大提高,有效钙含量降低,其余养分变化不大。土壤钙、镁含量在低水平上渐趋于相对平衡,而钾、镁不平衡状态仍然存在,甚至有所加剧;柑桔园土壤pH及多个中微量元素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建议在柑桔果园增施镁、硼肥及石灰或其它碱性肥料,减施磷肥。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集大棚土壤样品研究合肥地区大棚土壤肥力状况,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棚土壤有效磷提高较快,而有机质、有效钾含量上升较慢,土壤有酸化的趋势,0~10 cm土层硝酸盐比露地提高5.9倍,水溶性盐含量增加54.8%,硝酸盐和水溶性盐表层积累作用最大,随着大棚种植年限延长次生盐渍化程度加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土壤管理、施肥、灌溉、耕作、政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4.
Long-term studies are valuable i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crop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soil sustainability and function. This study used two calculation scenarios, fixed depth and Equivalent Soil Mass (ESM) to assess (i) soil nutrient status and (ii)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fter 50 years of nitrogen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s (0, 22, 45, and 67 kg N ha?1) and tillage [clean tillage (CT), reduced tillage (RT), and no-tillage (NT)] in a dryland winter wheat-sorghum-fallow cropping system.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content increased by 33% with NT and RT compared with CT. The SOC at 0–30 cm was 39% greater than 30–60 cm depth with both fixed depth and ESM calculations. Soil nutrient specifically soil calcium (Ca), magnesium (Mg), and phosphorus (P) associated with N rates were no different than the control. Crop nutrient removal may eventually reduce soil nutrient contents with only N application. Nutrient addition specifically P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5.
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孙星  刘勤  王德建  张斌 《土壤》2007,39(5):782-786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分别在江苏常熟和江西进贤布置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秸秆还田对乌栅土及红壤性水稻土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乌栅土还是红壤性水稻土,秸秆与化肥配合施用下,土壤全N、全P、速效P和速效K含量与不施肥的CK处理相比显著提高;另外,红壤性水稻土的秸秆还田土壤全N、全P、速效P含量与单一施用化肥处理相比显著提高(P<0.05).同样,上述两种土壤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单一施用化肥的处理显著增加,而且从腐殖质的组分分析可知:腐殖酸C、胡敏酸C与富里酸C的比值均显著提高,表明土壤有机质品质得以改善.因此,长期的秸秆与化肥配合施用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广西壮族自治区与福建省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掌握土壤养分肥力,是制定施肥策略的基础。本研究采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枝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185个,福建省荔枝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25个,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和N、P、K、Ca、Mg、S、Cu、Zn、B、Mo含量,评价荔枝果园土壤养分肥力现状。结果显示:广西和福建两省荔枝果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硼、有效钼含量均为低水平,广西荔枝果园有效磷和有效锌为中下,福建为中上,有效铜中等,有效硫含量较高。整体上两省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较低且不平衡。不同荔枝主产区土壤养分肥力状况差别很大,硼是广西荔枝园土壤最普遍缺乏的元素,镁、钼次之。而镁是福建荔枝园土壤最普遍缺乏的元素,硼、钙次之。  相似文献   

17.
植物硅素营养与土壤硅素肥力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硅作为重要的植物营养元素,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植物对硅的吸收及硅在植物体内的输送和分布、硅素在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和增强植物抗逆性上的作用、影响土壤硅素肥力的因素以及硅素肥料的施用技术等几个方面,对土壤硅素肥力及植物硅素营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一段时间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杉木林改造前后的土壤肥力对比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基于福寿林场3个龄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态公益林9块固定样地的实测数据,选用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容重和pH值8个指标对杉木林改造前后的土壤肥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基于乘除法原理提出了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数和评价等级。结果表明:与改造前相比,改造后3个龄组杉木生态公益林0~20 cm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杉木幼、中林提高程度更明显,改造后的杉木幼、中龄林的土壤容重略有下降,pH值略有增加,但杉木近熟林的土壤容重和pH值基本保持没变。说明补植了阔叶树种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和马褂木(Liriodendron tulipifera)的杉木幼龄林和补植了阔叶树种栾树、马褂木和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的杉木中龄林土壤质量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在林下补植了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的杉木近熟林,通过树种结构调整改造后的3个龄组杉木林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数值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肥力质量从差变为较差。相比传统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本文提出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数不需要计算指标权重,计算量小,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土壤系统,对模型参数的个数适当增减,适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