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瓜强雌系育成及其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论述了节瓜强雌系的特征,用1次出交,3次回交和1次系内异交的方法选育出R89—3—3—2、R89—3—3—5和R89—3—7—53个强雌系,强雌系的强雌株率分别为95.2%、97.6%和98.3%.用强雌系R89—3—7—5作母本,“江心”节瓜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比对照CK“七星”节瓜增产38.56%,达极显著水平.节瓜强雌系随播种时间的推迟而单株雄花数相对增多,纯雌株率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2.
早熟,丰产,优质节瓜新品种冠星2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F1代分离和农家品种定向选育两种途径选育出A872-1-1-11-4-2,A872-1-1-14-2和B872-2-6-1等3个节瓜纱,其强雌株率分别为96.3%,98.0%和92.0%。用强雌系B872-2-6-1作母本,南海七星仔节瓜自交系为父本配制出一代杂种冠星2号,该品种具有早熟,丰产,优质特点,抗性较强,适合市销,出口港澳和北运,每667m^2产量春植2730-3500kg、秋植12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氟氯氰菊酯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和降解情况。样品经过液-液分配和柱层析净化可以较好地去除脂肪等杂质。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最低检测浓度可达0.003mg/kg,添加0.02 ̄1.0mg/kg标样,平均回收率为88.5% ̄96.3%(变异系数1.0% ̄6.0%,氟氯氰菊酯在棉花植株上的半衰期为1.6 ̄2.9天,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5天。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土壤,植物事5种酞酸酯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硅胶柱净化,得到了土壤和植物样品回收率分别为90.1%-95.8%,80.0%-84.7%。  相似文献   

5.
苄嘧磺隆在水稻上的残留降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苄嘧磺隆在水稻上的残留量分析方法。样品经提取、液-液分配、C-18小柱净化,添加浓度0.01~2.00mg/kg,回收率可达到73.5%~96.3%。北京、杭州两地的试验结果表明:①残留消解半衰期,田水为3.0~3.5d,植株为6.8~8.1d,土壤为17.6~22.1d。②30%威农可湿性粉剂每666.7m^2有效量5.0~7.5g施用,糙米、谷壳、土壤、植株中的残留量≤0.03mg/kg。  相似文献   

6.
七星宝防治节瓜蓟马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40%七星宝乳油(40%仲·稻乳油)是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研制开发的无公害蔬菜系列专用药剂,主要用于防治节瓜蓟马。该药剂对害虫具有较高的触杀和内吸作用,对多种抗性种群亦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目前蔬菜生产上防治节瓜蓟马效果较为理想的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7.
酸性水稻土长期施用氯化铵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酸性水稻上施用氯化铵安定试验,连续3年的结果表明,氯化铵的肥效与尿素相当;土壤中氯离子有一定的积累,在0-40cm土层中,氯离子残留率为7.9%-9.0%,耕层土壤pH降低0.18-0.31个单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代森环及其有毒代谢物乙撑硫脲在黄瓜及土壤中残留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代森环在黄瓜上的残留半衰期为2—6d,在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为3—10d。黄瓜及土壤样品中均未检测到乙撑硫脲残留。水洗后黄瓜中代森环残留平均去除率达88.46%。结瓜期喷施70%代森环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5次,间隔3d后,黄瓜中代森环残留量不会超过3mg/kg的残留标准。  相似文献   

9.
用带氮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了MK-239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两年两地的试验结果表明,MK-239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消解相当慢,MK-239在苹果和土壤中的半误期在北京为7.6d和18.1d,山东为8.9d和16.7d。在整个苹果生长期,使用MK-239 50mg·kg^-1喷雾2次、3次,最后1次施药距采收间隔期为28-59d,MK-239在苹果中的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10.
用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溴甲烷熏蒸大棚土壤后土壤及作物(黄瓜)中残留的Br-,用顶空法测定土壤吸附的溴甲烷。在0.4-40mg/kg的添加范围内,Br的平均回收率为83.7%-94.8%,相对标准偏差为±2.5%-14.7%。Br在土壤和黄瓜中的半衰期为15.0和14.2d(北京)、24.7和10.3d(沈阳)。土壤吸附的溴甲烷量较少,其半衰期和Br的嵪嘟5陀冢罚担埃纾恚驳氖┯眉亮靠杀Vせ乒现胁辛舻模拢虿怀畲蟛辛粝蘖勘曜肌  相似文献   

11.
麦田施氮对土壤剖面无机氮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石灰性土壤上于冬小麦拔节期追施尿素和碳铵,然后按小麦生育期观测土壤剖面残留无机氮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追施氮肥,明显增加了麦田土壤剖面残留无机氮的含量。其中NO^-3-N变化规律是,追氮为首先增加麦土中的NO^-3-N含量,然后下层土中的NO^-3-N含量也依次增加,小麦成熟时,已影响到60-80cm深层土壤。  相似文献   

12.
棉田中丙硫克百威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丙硫克百威及其代谢物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在棉田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样品中的丙硫克百威和克百威用丙酮提取(3-羟在克百威经稀盐酸水解后,二氯甲烷提取,提取液在浓缩脱水后与无水乙醇反应),再用二氯甲烷萃取,浓缩,经活性炭-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当添加量在0.05、0.5,2.0mg/kg时,各类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76.1% ̄106.5%,变异系数在3.3% ̄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结果表明闽西北山区煤矿污水废渣中的有机碳、含硫、铁物质以及强酸性的废水等是污染危害水田土壤的主要因子,它造成水稻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经各种措施治理后,土壤中几种主要危害因子有所减轻,土壤pH提高0.5-3个单位,全硫降幅达5%-52%,有效硫降幅达5.3%-72%,亚铁降幅达16.2%-72.5%。水稻产量明显提高,水稻增产幅度达25.4%-214%。  相似文献   

14.
应用^Zn示踪技术,研究了微量元素锌在植物-土壤中的吸收转移及再利用。结果表明:无机态^Zn施入不同类型的土壤(正常土和缺锌土)后,植物(玉米)对^Zn的吸收利用率差异极显著,分别为2.04%和2.74%,有88.84%^65Zn残留于土壤和8.77%65Zn淋失。残留于土壤中的^65Zn只有0.14%被下茬作作物(大麦)再利用,而大部分则不被根系吸收利用。本文对微量元素锌肥的安全使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含氯化肥长期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1984年起,在沈阳农业大学农场棕壤上设置氯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施用含氯化肥0~60cm土层的土壤,11年累积氯残留率平均为14.5%,土壤含氯量平均为29.6μg·g-1,土壤pH值下降了0.2~0.3,表层土壤pH则平均下降了0.6,土壤全N,P,K及速效养分均有一定的提高。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及土壤孔隙度基本没有变化,土壤闭聚体的数量稍有增加,平均增加了25.5g·kg-1土。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制订硫双威在棉花上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硫双威在棉叶上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GLC法测定了棉叶、棉籽和土壤中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硫双威在棉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d和9d。施药量(有效成分)为675g/hm2和337.5g/hm2,施药3次,末次施药距采样间隔30d,硫双威在棉籽中残留量分别为0.075-0.103mg/kg和0.055-0.069mg/kg,在土壤中残留量分别为0.156-0.187mg/kg和0.030-0.045mg/kg。硫双威属易降解农药(T1/2<30d),按推荐计量(337.5g/hm2)使用3次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灌区土壤中氮素平衡与硝态氮淋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连续3料作物定位试验后,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率及硝态氮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与累积。结果发现,仅施氮肥的氮利用率最低,仅有19.9%;NO3-N在0-40cm剖面中的累积最高。增施磷肥后,氮肥利用率提高到50%,同时减少了NO3-N在剖面中的累积。增施钾及有机肥对氮肥利用率影响不大。降雨或灌溉促进了NO3-N在剖面中的淋移深度。  相似文献   

18.
硫丹(endosulfan)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了硫丹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两年两地的试验结果表明,硫丹在苹果中消解快,但在土壤中消解相当慢;硫丹在苹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1 ̄2.3d和15 ̄26d。在整个苹果生长期,使用硫丹175mg·L^-1和350mg·L^-1喷雾2次、3次,最后1次施药距采收间隔期为15 ̄30d,硫丹在苹果中的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19.
农田施用粉煤灰增产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粉煤灰对农田耕层土壤酸碱度无明显影响,可使土壤容显著降低,使硝氮含量略有增加,使耕层土壤接纳储水能力明显提高;施用粉煤灰后,大白菜增产7.6%-10.6%,茄子增产25%左右,甜菜增产13.9%-22.3%,亩产糖量提高15.3%-24.6%。粉煤灰可作肥料施用。  相似文献   

20.
用丙酮提取,经水-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净化,气相色谱FPD检测器的P滤光片测定嘧啶氧磷在水稻土壤、水中的残留量,其回收率为:糙米95.0─97.O%,稻杆86.4─96.7%,稻壳83.2─91.7%,土壤89.5一96.5%,水80.0─80.7%。土壤中半衰期为6.23─7.93人,稻田水中为0.85─3.93大。测得终点残留量糙米≤0.08mg/kg,稻壳≤0.5mg/kg,稻杆≤0.24mg/kg,成熟时收获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