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1虫害防治秋季山楂叶螨等害虫陆续下树越冬,可用干草做成草把、草绳绑在枝干上,冬季或春季把草把解下烧毁,可消灭潜藏在树干裂缝处越冬的大多数害虫。5月中旬用20%四螨嗪(螨孔净)悬浮剂2000倍液或5%  相似文献   

2.
承德地区国光苹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虫害防治1.1叶螨萌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萌芽至花前,越冬雌螨出蛰盛期,螨口密度大时,喷0.3~0.5度石硫合剂,螨口密度低可不喷药。第1代幼螨孵化盛期(落花后7~10d)和第2代幼螨孵化盛期,是防治叶螨的关键时期。以后世代不整齐,视虫情决定是否喷药。每叶平均3头雌成螨时为喷药适期,喷0.3度石硫合剂或50%硫悬浮剂600倍液,危害严重时喷5%噻螨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日光温室黄瓜的高产高效,把好病虫害的防治关尤为重要。每年2月份开始,茶黄螨对黄瓜的危害面积较大。受害黄瓜表现症状容易与黄瓜的某些生理性病害或病毒性病害混淆,以致延误了防治时机,降低了生产效益。 1)危害症状。茶黄螨有强烈的趋嫩性,所以有“嫩叶螨”之称。成螨和幼螨都集中在作物幼嫩部分刺吸危害,受害叶片背面呈灰褐或黄褐,并且具有油质光泽或油浸状,叶片僵硬变厚,边缘向下卷曲;受害嫩茎、嫩枝变黄褐色,扭曲畸形,严重者黄瓜植株的生长点消失,顶部干枯;由于螨体极小,肉眼难以  相似文献   

4.
<正>1螨即死1.1作用特点1)具有触杀、胃毒作用,能快速杀死螨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具有速效性。2)防治谱广,对果树、蔬菜、农作物上的红叶螨、黄叶螨、锈螨(锈壁虱)、瘿螨、茶黄螨、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等均有很好  相似文献   

5.
<正>危害仁果类的叶螨主要有3种:山楂叶螨、苹果叶螨和苜蓿红叶螨。1发生规律果树发芽期,山楂叶螨越冬雌虫大量出蛰,正是苹果叶螨和目蓿叶螨越冬卵孵化期,此期3种叶螨可同时防治。苹果树落花后,山楂叶螨第1代卵大量孵化期,正是苹果叶螨和苜蓿叶螨第1代成虫尚未大量产卵以前,成虫活动盛期,此时用药可以消灭山楂叶  相似文献   

6.
期刊摘引     
<正> 果树红蜘蛛药剂防治,目前仍有许多弊端,但它暂时还是抑制和消灭红蜘蛛的救急手段。因此,国内外采用如下措施来提高药剂防治效果。1.合理混用药剂:6%三氯杀螨砜和6%三氯杀螨醇(1∶1)稀释300倍,防治红蜘蛛幼、若、成螨和卵的效果达90%以上,残效期达15~20天;若8%三氯杀螨砜和4%三氯杀螨醇等量混用,稀释300倍防效相同,且比较经济;20%三氯杀螨砜或20%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天敌捕食螨—胡瓜钝绥螨雌螨(Neoseiulus cucumeris)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枇杷上的害螨—比哈小爪螨(Oligonychus biharen)的若螨、雌螨、雄螨的功能反应和胡瓜钝绥螨以比哈小爪螨雌螨为猎物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干扰反应)。结果表明,在14~33℃胡瓜钝绥螨雌螨均能捕食比哈小爪螨若螨,日最大捕食量为3~6只;14~26℃随着温度上升,胡瓜钝绥螨雌螨对比哈小爪螨的捕食能力逐渐增强,(25±1)℃达最高值(a'/Th=9.3785),30℃后捕食能力逐渐减弱;(25±1)℃条件下胡瓜钝绥螨雌螨对比哈小爪螨雌螨的瞬时猎物发现率(a')>对比哈小爪螨雄螨>对比哈小爪螨若螨,对比哈小爪螨的控制能力依次是对若螨>雄螨>雌螨;干扰反应的研究表明,14~33℃,胡瓜钝绥螨雌螨对比哈小爪螨雌螨的捕食量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呈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植物油助剂对螺螨酯的田间增效作用和减量作用,在广西灵川县一个2年生沙糖桔园中,以柑桔全爪螨(柑桔红蜘蛛)为防治对象,于秋梢老熟后田间测试了螺螨酯常量(240 g/L螺螨酯悬浮剂5 000倍液)和减量30%(240 g/L螺螨酯悬浮剂7 142倍液)单用或桶混助剂(99%甲基化植物油200倍液、333倍液或5%d-柠檬烯750倍液)药后1、3、10、15、20和30 d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螺螨酯常量单用的防治效果,药后1 d为57.75%,药后3~30 d为72.75%~87.68%;添加助剂后的防治效果,药后1 d为84.99%~87.58%,药后3~30 d为96.79%~100.00%。螺螨酯减量30%单用时的防治效果,药后1 d仅为23.15%,药后3~30 d为26.61%~77.26%;添加助剂后的防治效果,药后1 d为69.30%~88.12%,药后3~30 d为96.29%~100.00%。螺螨酯常量和减量使用,添加助剂极显著或显著提高了防治效果。添加甲基化植物油和d-柠檬烯对螺螨酯防治柑桔红蜘蛛具有减量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1)螨类(茶黄螨、红蜘蛛)。螨类以若虫和成虫在寄主的叶背面吸取汁液,受害叶初现灰白色,严重时变锈褐色,造成早落叶,果实发育慢,植株枯死。当危害症状零星发生时,应及时施药控制其蔓延。可用50%硫悬浮剂300~400倍液,或1.8%虫螨克3000倍液,或5%齐螨素(阿维菌素)8000~10000倍液,或0.3%苦参碱1000倍液,或15%扫螨净3000~4000倍液均匀喷施叶背面。  相似文献   

10.
<正>1)捆绑诱虫带诱螨。苹果采摘前后、害螨越冬前,树干捆绑诱虫带,每棵树1条,大树可对接2条,对在老翘皮下越冬的害螨和其他害虫有很好的诱集作用,最多的时候1条诱虫带可诱到2 000多头害虫。到第2年2月底前(害螨出蛰活动前)解下,小心装进袋子,带出园外烧毁。2)修剪清园除螨。在苹果树休眠期,结合修剪、清园,剪除有害螨的枝条,刮除粗老翘皮,并将剪下的枝条和刮下的老翘皮用袋子装到园外烧毁或深埋。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2017,(5)
<正>高温季节种植蘑菇要想获得高产,防治螨害极为重要。如果忽视了对螨害的防治,往往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1为害症状发生螨害的菌种,瓶口处的菌丝不够浓密,且萎缩退化,甚至培养基中看不到菌丝。菇体发菌期受到螨害时,白色的菌块会变黑,并散发出难闻的霉臭味。幼菇或成熟的子实体受害时菌盖或菌柄上出现褐色、黄色斑点,形状不一。初期斑点中间凹陷或有孔洞,其边缘深褐色,中间稍浅或空洞,但子实体不腐烂。  相似文献   

12.
二斑叶螨和苹果全爪螨对药剂敏感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和生  王开远 《中国果树》2000,(4):35-35,56
苹果全瓜螨一直是北方苹果园的重要害螨,二斑叶螨近年来也迅速蔓延。在害螨的防治中,由于长年大量、频繁地使用化学农药.致使许多药剂防效下降或害螨已产生严重的抗药性。本文通过室内杀螨剂对二斑叶螨和苹果全爪螨的毒力测定,比较2种叶螨对药剂敏感性差异,对吝螨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材料与方法 (1)试虫苹果全爪螨,采自泰山普照寺果园;二斑叶螨,采自岱岳区满庄镇菜园, (2)供试药剂1%齐墩螨素乳油;15%哒螨灵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20%三氯杀螨醉乳油;57%克螨特乳油;20%双甲眯乳油;15%三哇…  相似文献   

13.
<正> 农螨丹是由尼索朗和灭扫利复配的新型高效杀螨杀虫剂。苹果叶螨和桃小食心虫是我国苹果的主要害螨和害虫。我们应用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的农螨丹产品,对该害螨和害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证明,农螨丹防治苹果叶螨和桃小食心虫的效果很好,优于单用尼索朗或灭扫利防治的效果;使用农螨丹可以充分发挥虫、螨兼治的功效。现将1991年的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供生产使用时  相似文献   

14.
苹果园二斑叶螨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斑叶螨属蜱螨目叶螨科 ,俗称白蜘蛛。近年来 ,苹果园二斑叶螨危害有逐年加重趋势。受该螨危害 ,轻者叶片失绿 ,重者落叶 ,给果树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1 形态特征雌成螨体呈椭圆形 ,长 0 .53mm、宽 0 .32 mm左右。出蛰期浅黄色 ,后变乳白色 ,越冬时变桔红色。背有刚毛 2 4根。体背两侧有明显的一对黑斑 ,故为二斑叶螨。雄螨体长 0 .37mm,宽 0 .2 mm左右。背有刚毛 2 6根。体浅黄或黄绿。卵产叶背主脉两侧 ,球形 ,直径 0 .12 mm左右。初产时无色透明 ,后渐变浅黄色。幼螨淡黄 ,后变黄绿或乳白色。2 发生规律该螨在单县 1年发生 10余代。以…  相似文献   

15.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经常碰到螨类污染或为害菌种,取食菌丝及子实体,造成食用菌减产乃至失败。有些菇农常常来信询问,现就食用菌螨类的种类,来源及防治作一解答。问:食用菌螨类的种类有哪些?哪几种是主要的?答:食用菌螨类的种类很多,涉及3个亚目10多个科或总科.中气门亚目Mesostigmata 的主要有囊螨科Ascidae、巨螯螨科Macrochelidae、尾足螨科Uropodidae 和历螨科Laelaptidae 等;前  相似文献   

16.
1)生活史及习性。以雌成螨在树干翘皮下、粗皮裂缝内、杂草、落叶以及土缝中越冬。当春季日平均气温达到10℃左右时,越冬雌成螨开始出蛰。4月中旬为出蛰盛期,5月中旬为末期。在地面越冬的成螨先在阔叶杂草或根蘖上繁殖,在树上越冬的或爬上树的雌成螨先在树冠内膛取食为害,产卵繁殖,以后逐渐向树冠外围扩散。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该螨繁殖,  相似文献   

17.
二斑叶螨是近年来危害苹果、梨等果树的新害螨。它发生世代多、繁殖力强,对现有大部分杀螨剂有抗性,已成为果树叶螨的优势种群。1 形态特征 雌成螨卵圆形,大小与山楂叶螨相近,体色乳黄色或黄绿色,越冬型为橙黄色,体背两侧各有一块明  相似文献   

18.
牛蒡子杀柑橘全爪螨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明牛蒡子杀柑橘全爪螨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杀螨活性追踪、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紫外吸收、颜色反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方法研究牛蒡子乙醇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的抑制作用,并分离和鉴定其杀螨活性成分。【结果】结果表明,牛蒡子组分L1-2杀柑橘全爪螨的活性最高,触杀毒力高达0.002 5 g.L-1;组分L1-2中含有共轭双键或三键化合物,主要包括十六碳烷酸甲酯、十八烷酸甲酯、三十烷酸甲酯、三十一烷酸甲酯、十八碳二烯酸甲酯等9种主要成分,总含量达到85.32%,还有少量醛类、烯醇、烯烃类物质。【结论】牛蒡子杀柑橘全爪螨的活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19.
广西温室辣椒茶黄螨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文添 《西南园艺》2006,34(4):56-56
茶黄螨又名茶跗线螨、侧多食跗线螨,属蜱螨目跗线螨科。由于其螨体极小,肉眼难以观察识别,当植株表现症状时才会引起注意,在辣椒(甜椒、灯笼椒、大椒、辣椒)上的为害特征常被误认为生理病害或病毒病害,因而延误防治适期,给蔬菜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地保护地面积不断扩大,茶黄螨在果菜类蔬菜辣椒、黄瓜、番茄等作物上发生越来越严重。经实践观察、总结,现将其发生为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为害症状此螨食性杂,成螨和若螨集中在辣椒上部的幼嫩部分刺吸为害,嫩叶皱缩,受害叶片背面渐变灰褐色或黄褐色,具油质光泽…  相似文献   

20.
温吉华 《西南园艺》2003,31(2):19-19
螨类历来是果树的主要害虫。因其适应性强 ,繁殖率高 ,易产生抗药性 ,因此防治较为困难。只有了解其发生规律 ,准确把握用药时机 ,合理选择农药品种 ,科学用药 ,才能有效进行治理。1 果树螨类的发生特点适温干旱是螨类猖獗发生的重要因素。气温 1 2℃左右时螨类虫口开始增长 ,1 6℃时成倍增长 ,2 0℃以上时盛发 ,2 8℃以上时受抑制 ;相对湿度 60 %~ 70 %最重 ,暴雨对螨类有较大的冲刷消灭作用。螨类世代历期短 ,在发生盛期 ,完成一个世代需 1 4~ 1 6天 ,其中卵期 5~ 6天 ,幼螨 2天 ,若螨 2~ 6天 ,成螨产卵前期 1 5天左右 ;其年发生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