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启华 《花木盆景》2005,(10):12-13
2005年9月6日至9月15日,北京植物园里嘉宾云集,亚太地区第八届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盆景赏石界佳宾相聚在美丽的北京,切磋盆景技艺,交流赏石情感,用美丽的盆景与赏石诉说人类与树石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我去年春节去新加坡探亲,受陕西盆景协会副会长张小斌先生之托,拜访了新加坡盆景与赏石协会副会长林朝华先生。在林先生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参观了他的个人盆景作品及他的古贫收藏品。在林先生房前的院子里参观他的贫景时,我第一眼就看见了林先生在半年前从中国陕西  相似文献   

3.
<正>7月15日至22日,新加坡盆景与赏石协会成功举办了2010盆景与雅石展赛会。此次展赛会由新加坡国家园林局赞助,与"2010新加坡花园节"在新达城展览馆一同展出。"新加坡花园节"是新加坡政府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园艺盛事,而且国家领导人都有出席。  相似文献   

4.
行业消息     
《花卉》2005,(9):4-4
由国际盆栽协会等联合丰办的2006年世界盆景赏石博览会定于明年4月30日至5月7日在陈村花卉世界举行。国际盆栽协会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组织,会员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盆景赏石博览会,是全球影响最大的盆景、赏石盛事。陈村花卉世界以高票数击败德国、瑞士、新加坡等竞争对手,赢取了2006年展会的举办权。  相似文献   

5.
<正>胡海洲,1941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为福建省安溪县,其巨型旱景作品《危崖古刹钟声远》在1995年新加坡举办的"第三届亚太区盆景赏石展"中被评为"最佳展品",而他的水旱作品《丰收》与立屏作品《奇峰耸翠》则被编入《世界盆景金奖集》中,他的《春江水暖鸭先知》亦被《BCI国际盆栽大师  相似文献   

6.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2000年10月30日,中国首家乡镇盆景博物馆在江苏省江阴市月城镇揭牌开馆,来自全国各地和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美国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当代盆景艺术大师、各盆景组织的代表共200余人欢聚一堂,共庆此次盆景界的盛事。我国盆景界的老前辈、92岁高龄的徐晓白先生和82岁高龄的殷子敏先生也出席了开馆典礼。江阴市副市长吴林兴、月城镇党委书记陈欣、镇长唐震球在开馆典礼上致欢迎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甘伟林副会长、上海绿化管理局胡运骅局长、上  相似文献   

7.
“关山盆景园”是一家集盆景制作、古盆雅石收藏、交易为一体的私家园林,园主关山先生,1973年出生,祖籍湖北荆州,自幼喜爱花草树木,十六岁开始学习盆景制作。2002年受聘为深圳盐田区盆景协会技术顾问,并办了“关山盆景园”,他精心制作的100多盆盆景,  相似文献   

8.
“厦门市盆景花卉协会”是著名盆景艺术家傅耐翁先生于1985年创建的民间组织,成立以来,先后举办过10届跨地市盆景展览,11次个人家庭盆景展览;自办《闽南园艺》刊物,先后有赵朴初、陈慕华、叶飞等中央领导为协会题词鼓励;1998年耐翁先生逝世后又出版《厦门盆景》专著,2001年成功举办“耐翁盆景艺术研讨会”。22年来,从协会的会员中先后走出了30多位盆景艺术家,5名杰出盆景艺术家。  相似文献   

9.
醉红 《花木盆景》2007,(12):38-39
Craig Coussins是英国著名的盆景作家。他于1974年开始制作盆景,1978年创立了苏格兰盆景协会,并在1983年与友人联合创办了英国联邦盆景社团(UK Federation of Bonsai Societies)。他曾在美国、南非、爱尔兰、俄罗斯、意大利等国交流盆景技艺。  相似文献   

10.
杨修 《花木盆景》2007,(1):18-23
这些盆景作品选自台湾2006年11月的名类盆景展,有华风盆景展、全台榕树展、全台松树展、7县市盆景联展等;这些盆景作品各具创意,脱离轮廊式树木盆景的局限。台湾的盆景展览中盆景一般是不题名的。最近几年的大型展览都移往室外,去除了室内严格摆设,增加与欣赏者的互动,使盆景已经不是完全单独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李跃 《花木盆景》2007,(8):20-20
李军,安徽六安人,1969年生,1989年开始制作盆景。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园林学会理事、六安市盆景协会常务理事、皖西学院植物园盆景园主管。  相似文献   

12.
园丁 《花木盆景》2008,(4):52-53
张德明,1953年生,现居湖南省岳阳市,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高级顾问、常务理事,湖南省盆景协会副会长,岳阳市盆景协会会长,被授予“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称号。  相似文献   

13.
刘传刚 《花木盆景》2007,(9):F0002-F0002
简介高祥,男,汉族,生于1950年,1970至1981年在贵州铝厂工作,1982年开始从事盆景艺术制作。现任中国花卉协会理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盆景委员、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贵州花木协会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14.
楼学文     
《花木盆景》2014,(4):7-7
浙江义乌人,1973年生,喜爱盆景近20年。在经营企业之余,对盆景情有独钟,于2003年建成一个盆景园——逸园,现有盆景200余盆。他认为盆景有“宜静观,须孤赏”的要求,细推内理,实在是由于她的美有高度的浓缩性。盆景之妙在于小中见大,因此园中盆景以小型盆景居多。  相似文献   

15.
《花木盆景》2007,(11):39-39
邱金春先生是江苏省镇江市人,经营企业之余。酷爱花木盆景,稍有闲暇,常驱车数百公里,到各地拜访盆景界朋友,交流盆景技艺,搜寻心仪的盆景桩材。十余年来。邱先生在探索盆景创作技艺,提高自身盆景素养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级盆景协会的展览、交流活动,为协会的活动出谋划策,出钱出力,致力推动镇江盆景事业的发展。2006年,邱先生也众望所归地被推选为镇江市盆景协会会长,我们相信并期待邱金春先生及其镇江盆景协会能为我们奉献更多的盆景佳作.  相似文献   

16.
贺冬岭,河南开封人,1945年生。河南省盆景艺术大师,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委员、河南省盆景协会副会长、开封市盆景艺术协会常务副会长。  相似文献   

17.
谢克英 《花木盆景》2007,(11):32-33
郑大兴,1962年10月出生,湛江籍,中专文化,园艺师。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盆景协会常务理事、湛江市盆景协会副会长、湛江市花卉协会理事、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广东省湛江盆景奇石根艺作品集》副主编、湛江历史文化丛书系列《湛江盆景》副主编、第六届省港澳台盆景雅石博览会评委、大兴园艺院经理。  相似文献   

18.
2014年4月2日,宁波市象山县盆景展在象山县石浦镇4A景区——中国渔村举办,由象山县盆景协会组织的百余盆盆景参展。象山石浦是中国颇具盛名的渔港,经济活跃,象山县盆景起步较晚,近年在盆景协会会长金祥春等人带领下,连续举办了几届盆景展,为象山盆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学习平台,盆景创作技艺、理念得到快速进步。  相似文献   

19.
《花木盆景》2014,(5):18-18
朱宝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通派盆景代表人物,江苏南通人,生于1914年,因病于1994年9月13日在南通逝世。享年81岁。朱宝祥自12岁开始学艺,在盆景艺术领域辛勤耕耘近70个春秋,一生致力于通派盆景艺术发展,并在传统“两弯半”造型上,总结出“满、残、清、奇、古、怪”的选材六字诀,推出独树一帜的“贴骨棕”棕法。在盆景创作中,他继承传统,博采众长,敢于创新,创作出《源远流长》、《听涛》、《金蛇狂舞》、《五本同源》、《峰峦叠翠》等盆景精品。他还十分注重通派盆景艺术理论研究,对通派盆景艺术特色与剪扎技艺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1989年,建设部城建司、中国园林学会、中国花卉盆景协会联合授予朱宝祥先生“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花木盆景》2007,(8):F0002-F0002
徐伟华,1949年生于广西陆川县,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园艺师。他酷爱盆景,潜心研究盆景制作技艺近30年,特别对树木盆景造型颇有建树。他在遵循岭南“蓄枝截干”技法的同时,讲究枝干过渡比例与力度,提出“第一节不出枝、第二节出分枝、第三节多出枝,每枝曲折转向、注重穿插变化”的理论,被盆景界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