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芜菁花叶病毒对寄主植物叶片PSⅡ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是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上最重要的病原病毒之一,TuMV在青菜、榨菜、芥菜、油菜等作物上的主要发病症状为花叶和畸形,研究植物病毒致花叶症状的机理有助于建立新的病毒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2.
武汉郊区四种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种类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武汉郊区蔬菜病毒病日趋严重,尤以十字花科菜蔬及番茄、辣椒为甚。国外报道侵染十字花科的病毒主要是黄瓜花叶病毒(CMV)、芜青花叶病毒(TuMV)、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萝卜花叶病毒 (RaMV)及烟草花叶病毒(TMV)。国内据裘维蕃、范怀忠、魏景超、盛方镜等报道,  相似文献   

3.
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原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和对流免疫电泳方法检测病株样本325个。结果表明,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侵染十字花科蔬菜最主要的毒原;其侵染率达到83.08%,其次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占19.39%,烟草花叶病毒(TMV)占8.62%,其他病毒占0.31%。从各省的侵染病毒种类来看,除广西省外,其他6省的样本中,TuMV单独侵染的占50%以上;而广西省TuMV与CMV复合侵染的比率较高。贵州、安徽和江苏省TMV和TuMV复合侵染率较其他几省为高,湖北省CMV较普遍。各种蔬菜样本中除花椰菜外;均以TuMV或TuMV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的为主。  相似文献   

4.
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并辅以生物学测定法检测33种蔬菜(包括芝麻、甘薯,下同)414个样品,证明CMV、TMV、TuMV和PVY在泰安市郊均有分布,当P=0.95时,4种病毒的阳性率置信区间为CMV:52.2-61.7%;TMV:26.2-35.0%;TuMV:13.4-20.6%;PVY:11.0-17.7%。CMV在茄科和十字花科中最高,TMV在茄科中最高,TuMV在十字花科中最高,PVY则在豆科中分布最高。4种病毒在田间均存在一定的复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并辅以生物学测定法检测33种蔬菜(包括芝麻、甘薯,下同)414个样品,证明CMV、TMV、TuMV和PVY在泰安市郊均有分布,当P=0.95时,4种病毒的阳性率置信区间为CMV:52.2-61.7%;TMV:26.2-35.0%;TuMV:13.4-20.6%;PVY:11.0-17.7%。CMV在茄科和十字花科中最高,TMV在茄科中最高,TuMV在十字花科中最高,PVY则在豆科中分布最高。4种病毒在田间均存在一定的复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以来,温州市乐清、瑞安、苍南、瓯海、龙湾等地设施栽培的番茄上相继发生了1种以前从未见过的蔬菜病毒病。经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周雪平教授鉴定,该病的病原为双生病毒中的台湾番茄曲叶病毒,又称烟草曲叶病毒[Tomato leaf curl Begomovirus(TLCV)]。该病毒在浙江省系首次发现,经检索国内也鲜有报道。台湾番茄曲叶病毒病是1种毁灭性的蔬菜新病害,只能由烟粉虱(Bemisia tabaci)传毒,种子和土壤均不传毒,是世界许多地区番茄生产上的重要限制因素。该病为害猖獗,蔬菜生产部门需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7.
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 ,随着病原菌的逐年积累 ,加之保护地特定的小气候条件及茬口品种安排不当 ,该病在冬春两季发生日趋严重。2 0 0 0年 1~ 3月江西省新余市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发生面积近 50 0个大棚 ,占大棚种植面积的 81 .7% ,一般棚内损失 5%~ 1 0 % ,种植迟心二号、四九菜心的大棚 ,严重的损失近 30 % ,严重影响蔬菜的上市及食用品质 ,影响菜农的经济收益 ,为此 ,我们对该病进行了调查研究。1 病原及症状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病原为黄单胞杆菌 (Xan thomonascampestrisDowson)属细菌侵染所…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十字花科蔬菜芜菁花叶病毒株系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京地区大白菜、不结球白菜、萝卜、甘蓝和花椰菜588份样本进行了病毒种类的鉴定,69.21%的样本感染了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并对其中33个TuMV分离物按抗病基因型进行了株系分化研究,均获得了台湾省报道的TuMV C1-C5 5个株系。TuMV-C4占分离物的42.4%,为主要株系,其余依次是C5、C1、C3和C2株系,这为十字花科蔬菜,特别是大白菜抗TuMV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白菜黑腐病由野油菜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引起,是一种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重要病害。特别是近年来,黑腐病在白菜上的危害日益严重,在全国范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给作物抗病育种带来了光明的前景,但是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则是一种更为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在抗病育种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由粉虱传双生病毒引起的番茄曲叶病[1]在我国最初仅分布在海南、云南、广东和广西,自2006年上海市和浙江省先后在番茄上发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以来,该病害蔓延迅速,在多个省份的番茄上暴发成灾[2]。引起番茄曲叶病害的病原较复杂,在我国其主要病原为TYLCV、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Papaya leaf curl China virus, PaLCuCNV)、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 TYLCCNV)、泰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Thailand virus, TYLCTHV)和台湾番茄曲叶病毒(Tomato leaf curl Taiwan virus, ToLCTWV)[2~5],而浙江省的主要病原为TYLCV和ToLCTWV。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最有效的手段。了解番茄品种对不同双生病毒的抗性,对因地制宜布局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浙杂502、浙粉701、浙粉702是浙江省大规模种植的番茄品种,为了解这些品种对上述5种病毒的抗性,本研究利用5种病毒的侵染性克隆,在人工接种条件下,综合评定分析这3个番茄品种的抗病指标。  相似文献   

11.
甘薯曲叶病是广东甘薯的一种新病害,病株表现为叶片皱缩,向上卷曲,叶脉肿大等症状.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病样中均存在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通过滚环扩增方法获得了3个病毒分离物的全基因组.扩增产物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3个病毒分离物基因组均仅含有DNA-A,具有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单组分病毒基因组典型特征;其大小分别为2 829 nt (JX286653、JX286654)和2 828 nt(JX286655).三者核苷酸序列同源率为96.0%~98.4%;与已报道的甘薯曲叶病毒19个分离物的同源率均大于89.0%.因此,引起广东甘薯曲叶病的病原被鉴定为甘薯曲叶病毒.本研究是首次在广东发现甘薯曲叶病毒.  相似文献   

12.
现在北方人对大白菜的食用量减少。但百菜不如白菜,它仍然是北方人食用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大白菜病毒病是影响其生产的主要病害,引起白菜叶片花叶、皱缩,植株矮化、畸形,不结球或结球松散。严重影响大白菜产量和质量,常造成15%的产量损失,严重时损失达50%~70%。大白菜病毒病主要由芜菁花叶病毒(Tu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其传毒媒介主要是蚜虫。为控制其发生为害,我们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治蚜防病与施病毒钝化剂控病相统一的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1)选用抗(耐)病品种。一般青帮系列的品种较抗病…  相似文献   

13.
烟草丛顶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烟草丛顶病是一类在局部地区产生严重危害的烟草病害,由烟草丛顶病毒和烟草扭脉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目前该病在我国仅云南有发生的报道,烟草丛顶病也是国内第一个报道的由幽影病毒属成员引起的病害。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综述了烟草丛顶病的发生与分布、病害症状学、病原物、与病害相关的dsRNA、病组织超微病变以及病害的流行及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华东地区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花叶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及华东地区的油菜与十字花科蔬菜普遍发生花叶病。病原病毒經抗性(失毒温度、稀释終点、体外保毒期)測定和寄主反应測定,认为可以分作三大类型:分别为芸苔病毒2号,黄瓜病毒1号与烟病毒1号的株系。前两种病毒都能为害油菜、大白菜、白菜、芥菜、蘿卜等,但不为害甘蓝型的蔬菜,并都能引起菠菜和茼蒿的花叶,和在烟上引起局部枯斑。第一型在烟农特400号和心叶烟上不引起花叶,而第二型在烟和心叶烟上都能引起系統性花叶。第一型不为害心叶烟,而第三型可在心叶烟上引起小枯斑。第一型与凌立、楊演的油菜花叶病毒相近似,而和范怀忠、柯冲从十字花科蔬菜中所分离出的分离物1号最为相象。与裘維蕃、王祁楷在白菜上所发現的孤丁病毒的差别,在于不能侵害甘蓝类的蔬菜。第二型病毒与范怀忠、柯冲的分离物3号相近似,但与典型的黃瓜花叶病毒仍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些病毒在油菜上所引起的症状却沒有明显的差別。  相似文献   

15.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已对我国棉花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是引起巴基斯坦和印度棉花曲叶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之一,是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近年来,在广东和广西分别发现了严重侵染朱槿和黄秋葵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虽然广东和广西不种植棉花,但该病毒传播介体烟粉虱在广东、广西及我国棉花产区都有分布。因此该病毒的入侵,对我国棉花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6.
莴苣类蔬菜是常见的食用蔬菜。近年在云南发现生菜、莴笋、油麦菜有症状表现为叶片黄化、褪绿、坏死斑的病害流行危害,为确定其病原,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回接试验、ELISA检测、病毒基因分析,在典型症状病样组织粗汁液和超薄切片中均观察到有类似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粒体,该病毒粒体为球形,直径80~85 nm; ELISA检测和病毒基因分析显示,侵染莴苣类蔬菜的病毒为番茄斑萎病毒。  相似文献   

17.
莴苣类蔬菜是常见的食用蔬菜。近年在云南发现生菜、莴笋、油麦菜有症状表现为叶片黄化、褪绿、坏死斑的病害流行危害,为确定其病原,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回接试验、ELISA检测、病毒基因分析,在典型症状病样组织粗汁液和超薄切片中均观察到有类似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粒体,该病毒粒体为球形,直径80~100nm;ELISA检测和病毒基因分析显示,侵染莴苣类蔬菜的病毒为番茄斑萎病毒。  相似文献   

18.
 在上海市郊,由于蔬菜病毒病的危害,而使蔬菜生产受到较大的损失,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经研究,马铃薯Y病毒群的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 TuMV)是严重危害上海市郊县蔬菜的一个病毒。  相似文献   

19.
广州地区十字花科蔬菜花叶病的病原病毒已经鉴定了的共有三类,即(1)甘蓝病毒2号(Bra-ssica Virus 2)的芜菁毒系和油菜毒系,(2)黄瓜病毒1号(Cucumis Virus 1)和(3)甘蓝潜隐病毒(最近鉴定的一种新的病毒),其中,甘蓝病毒2号的分布最为普遍。从1954年开始我们对这种病毒的侵染途径和病害流行规律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世界番茄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病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引起该病害的主要病原病毒之一。本文采用滚环扩增及基因克隆方法,获得了侵染广东佛山和肇庆番茄的TYLCV 4个分离物全基因组;它们均为2 781 nt,编码6个ORF,其中病毒链上编码AV1和AV2,互补链上编码AC1、AC2、AC3和AC4。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4个广东分离物基因组序列两两间同源性为99%以上;与已报道的TYLCV各分离物同源性在90%以上,而与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TYLCV分离物的同源率均在98%以上。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广东分离物与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TYLCV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并聚类在一个分支。因此,侵染引起广东佛山和肇庆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应来自国内其他地区。本研究是对TYLCV广东分离物分子特征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