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大学生违纪行为的表征与弱化对策关艳玲肖亚芹黄素芬(浙江农业大学杭州310029)一、大学生违纪行为的表征据对近三个学期大学生违纪情况调查,在大学生违纪行为中考试作弊最为突出,一直是违纪的主要方面,而且居高不下,据统计,占违纪受处分学生总数的56....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考试舞弊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分析了大学生考试舞弊呈现出的新特点,其原因既有社会和家庭的反面导向因素,也有学校政策因素,但主要是个人心理和动机不纯,唯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改革教育教学和考试方法,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才可能消除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  相似文献   

3.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教学中教与学两个方面质量的检测[1]。考试功能能否很好地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加强考试管理.在于抓出一个好的考民。考试风气的好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管理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体现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我校在严格考试管理方面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收效较好,现谈谈具体做法与体会。1.严格考试管理的几点措施1.l我校近年考试中存在的不正之风近年来,由于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一校园里也出现了一些不良风气:个别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平时不刻苦钻研,…  相似文献   

4.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与学质量的有效办法之一。近年来,高等院校有相当部分学生不勤耕耘,只想收获,考试舞弊现象时有发生。我院对1985年上学期至1990年上学期考试舞弊的69名学生.根据其错误的情节轻重及认错态度,从学籍及行政两方面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理。这对整顿学风,严肃考场纪律,促进学生努力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收到明显效果。但不容置疑.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亦确实令人担忧。本着更有效地加强考务管理,杜绝或减少考试舞弊现象,促进学风好转的目的,我们通过对考试舞弊的6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提出粗浅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考试舞弊,严重地影响学风、校风建设,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尽管各级教育部门,各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考试管理工作,但考试舞弊仍然杜而不绝,禁而不止。本文试图从舞弊心理分析入手,研究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 大学生考试舞弊动机与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等密切相关,因此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方法是:将问卷同时发给13个班,为防止学生间的相互干扰,保证答卷的独立和真实性,当场将答毕之答卷收回。共发问卷400份,收  相似文献   

6.
考试舞弊的社会诱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试舞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价值观的转换、道德的弱化、考试功能的畸变、文凭的泛滥与贬值等社会现象助长了考试舞弊,成为考试舞弊的主要社会诱因。  相似文献   

7.
深化考试改革完善考务管理周建波随着我校教学改革、招生办法改革、人才培养规格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在办学模式、师资队伍、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结构性的质的变化,步入了新阶段。如何检验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成果,在目前,通过考试...  相似文献   

8.
学生违纪现象在学校屡见不鲜。并呈上升趋势。虽然学生在校违纪对社会的直接危害极小,但其潜在的间接危害却极大。学生的违纪动机除受外界诱因的影响外,还受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等局限性的影响,以及自身个别内部动目的影响,如:友情动机、叛逆动机、报复动机等等。分析学生违纪动机的形成度特点。有利于进一步了解违纪学生的心理特点,便于家长、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进行教育.从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学生的违纪动机进行适时的引导,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考试方式的不足,对《普通地质学》课程考试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开放的自主命题课程考试方式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将知识吸收型学习观转变为知识构建和应用型学习观),有助于改变学生只注重学习理论知识而忽视其实际应用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对杜绝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舞弊行为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 理制度 ,制定学生德智体综合考核和奖惩办法 ,实行绩点学分制 ,创造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环境和空间。例如 ,对参加汉语水平、英语四六级、计算机和研究生等考试的优秀学生给与特别奖励 ,试行辅修制和双专业证书制等 ,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严明学习纪律 ,严格考试管理 ,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 ,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团委、学生会组织各类社团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  相似文献   

11.
2001级临床医学本科生诊断学的考试成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一方面可以检测和评价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找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检测和评价教师的授课水平及教学效果,使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我校2001级临床医学本科生诊断学卷面考试成绩进行综合分析.以求提高考试效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确保实践生培养质量的做法和思考浙江农业大学周鉴卿我校招收有一定实践经验学生(以下简称实践生)的工作是从1990年开始的,5年来共招收列入国家任务计划的实践生366名。除第一年是由学校单独组织考试、录取的外.以后几年采用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单独划线、单独...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我校考试与学风建设的现状,对学校学风不正和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原因作了分析,并从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系统论的角度对加强考试管理与树立良好学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提高对考试管理与学风建设的认识是学风建设的前提,要树立良好学风,必须抓好教风和学风的连接点──考风;提出了抓好考试管理必须坚持“三严”,把好“五关”,减少或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信息时代的来临,对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主严峻的挑战。在分析我校计算机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高等农业专科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出发,在江苏省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大纲”为依据,对我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思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考试作为教学中重要一环,既是衡量学生学习的标准,也是检查教学的手段。因此,对考试的质量必须严格要求。近年来,学生在考试中作弊之风日盛,手法也多变,此风如不及时、有效地刹住,就不能为“四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自国家教委1986年颁发了《关于制止考试作弊现象的通知》后,我院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弊之风虽有所改观,但仍屡禁不止。究竟作弊原因何在?常用的作弊手法有哪些?本文就以上问题对教务处、87级本科生、考场实地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应采取哪些对策做了初步探讨。 一、我隍学生考试舞弊现状 (一)学生考试作弊情况 1985…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理学及生物化学实验课考试改革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98年开始。我校植物生理学教学在实验教学及考试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开设综合性实验科目。将做实验与考实验相接合,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综合运用植物生理实验方法的能力明显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素质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17.
目前 ,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存在着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传统考试方法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 ,严重影响了考试作用的正常发挥 ,其严重性已经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针对这些问题 ,各校在重视抓考风、严考纪 ,严肃查处考试违纪学生的同时 ,积极进行考试方法改革的探索。教考分离被普遍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仅对教考分离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1 实行教考分离的必要性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试题作为测量工具对教学工作的间接测量。考试也是评定学生能否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学习的客观依据之一 ,是检查…  相似文献   

18.
在对我校过去两年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不中,提高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的途径是:增加计划学时数,精心组织教学,考前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参考积极性等。  相似文献   

19.
在对我校过去两年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高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的途径是:增加计划学时数,精心组织教学,考前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参考积极性等。  相似文献   

20.
改革考试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主要手段,又是检查教师讲授水平和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近年来,我校为提高教学质量,对考试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建立健全考试管理文件的基础上,坚持“五严一奖”的原则,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基本作法和效果介绍如下。 一、基本作法 1.建立健全考试管理文件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了《山东农业大学考试工作规定》、《山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