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传忠 《蜜蜂杂志》2006,26(7):19-19
江淮地区7~8月份处于盛夏炎热期,气候干燥少雨,蜜粉源紧缺,蜂王产子也处于低潮;7月下旬至8月中旬芝麻流蜜、吐粉,9月上旬茵陈、野白蒿也相继吐粉但无蜜。在蜜源来临之前,必须将蜂群调整到最佳群势。要做到这一点,则应将盛夏期蜂群管理好(见《蜜蜂杂志》2005年第5期22页),杜绝夏衰。江淮地区的定地蜂场一般在9月1日~10月5日进行秋繁,这就要求养蜂员利用最后一个蜜粉源,将蜂群基础夯实。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均衡群势,紧脾繁蜂将强群封盖老子脾调入弱群,弱群的子脾、幼虫脾调入强群,全部脱蜂。10~12天后,再将强群已封盖的脾返回弱群,往返1…  相似文献   

2.
<正>在养蜂生产中,某些时候需要让较弱的蜂群加速发展,那么,"以强补弱"便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具体做法就是把强群的老蛹脾提给弱群,随着老蛹脾的幼蜂大量出房,弱群便能很快壮大起来。但此法如使用不当,对强群会造成损害。我发现,如果连续2次把强群的老蛹脾提走,这个强群的群势随后便会明显下降,甚至一蹶不振,"以强补弱"便成了"变强为弱",那便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强群的众多子脾,是蜂王每天连续不断产卵形成  相似文献   

3.
1直接补助法 提虫卵脾:把弱群虫卵脾脱蜂提人强群,有利于充分利用强群哺育力,发挥弱群蜂王产卵力。  相似文献   

4.
1直接补助法提虫卵脾:把弱群虫卵脾脱蜂提入强群,有利于充分利用强群哺育力,发挥弱群蜂王产卵力。提封盖子:把弱群封盖子脱蜂加入强群,欲出房时再提回原群。这样做既不会影响强群的发展又及时扩大了弱群的产卵面积。子蜂同补:无论是繁殖期或流蜜期前,强补弱还是弱补强,都可将要出房老子脾连同上面的工蜂(注意不要将蜂王带入)一同提入被补蜂群,工蜂之间会和睦相处,不会咬王。提取过剩蜂:蜂群度过快速发展阶段以后便进入了幼蜂积累期。可用一块与蜂箱同宽的木板斜放于巢箱前距踏板1.5cm处,然后提脾抖蜂,此时一部分蜂纷纷爬回箱内而大部分蜂则…  相似文献   

5.
小经验     
发展蜂群要做到无空脾无闲蜂中蜂在自然分蜂、人工分蜂、失王或新王换老王期间,都要无王产卵(包括新王未产卵)10天以上,有时长达一个月。这样一来,空脾增多,没有大小幼虫,抚育群处于空闲状态,蜂群容易飞逃,工蜂易代产卵,采集积极性下降,既浪费时间又影响蜂群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从有王群提取有大片幼虫、或者产满卵的子脾和无王产卵群的空脾对调。如果无王产卵群是强群,也可以把封盖子脾抽去补充弱群,再调进幼虫脾。弱群也不要等子脾上的新蜂全部出房才对调,只要大部分新蜂出房就可以调进幼虫脾,等这些脾全部封盖后再调进老熟子脾,  相似文献   

6.
正平衡群势,抽强补弱是惯用的做法。为加快"蜂少、脾较多、子脾面积小"的弱群发展,在蜂群进入增殖期时可实行以强补弱或更换蜂王。下面介绍我的3点做法:心得1:利用强群外勤工蜂补强弱群。在天气良好、蜜粉充足的日子,夜间轻轻地将强群与弱群箱体互换位置。第二天,原强群中大量带蜜带粉的外勤蜂便进入弱群。如果白天移箱,就不对了。由于中蜂自卫性强,可见  相似文献   

7.
在东北地区强群与弱群的标准是:早春4月上旬开始定群,有6框蜂的为强群,4~5框蜂为中等蜂群,3框以下为弱群。“以弱补强”不是目的,而是使强群、弱群平衡发展的一种方法。过去,一般采用“以强补弱”,将强群调出一些蜜蜂补助弱群,让强群和弱群平衡  相似文献   

8.
一、荔枝花期的蜂群管理 1.组织强群强群应在荔枝开花前50天左右大量繁殖组成,开花前10天左右加继箱,以训练蜂群。采蜜时,意蜂应拥有20框的强大继箱群,中蜂应是6~8框的强群,同时还要有辅助繁殖群。这样,可随时从繁殖群中抽调老蛹脾或成年蜂补充采蜜群,采蜜群中多余的卵、虫脾又可随时调入繁殖群,做到采蜜、繁殖两不误,又主次分明。  相似文献   

9.
一、强群越冬,蜂脾相称。群势不同的蜂群,其抗寒能力相差很大。如只有稀落的几只蜂,在尚未封冻之前就会被冻僵而伤亡;而一个强群,即使气温下降到-21℃,也能安然无恙。因此,必须将弱群合并起来,组成强群,并要蜂脾相称。若脾大于群,空间大,不便保温;但很强的蜂群,应脾大于蜂,以防蜂过多而积温伤热。  相似文献   

10.
过冬或度夏,无论是强群还是中等群,群势一般都会下降。成蜂体质差、子脾状况不佳的属于弱群。蜂数减少虽不很明显,但子脾异常,成蜂已普遍老化需要更新恢复的,也属于弱群复壮的范畴。弱群基础差,复壮难度大,复壮所需时间较长。适宜弱群复壮的时间在春末、初夏、初秋至中秋。  相似文献   

11.
高寿增 《中国蜂业》2001,52(4):38-38
越冬蜂的群势是直接关系到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因素。在东北地区 ,蜂群安全越冬的最起码群势应在 5框蜂以上。但在养蜂生产中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常造成越冬蜂群势强弱不均 ,相差悬殊。这就需事先有计划地进行平衡 ,使弱群也能达到最起码安全越冬群势。下面介绍几种蜂群越冬前平衡群势措施。一、在繁殖越冬蜂之前 ,逐步完成平衡群势工作对于子脾少蜂多的小群 ,利用强群的蛹脾加强。如果外界有丰富的蜜粉源 ,强群中撤走 1张蛹脾 ,再加上 1张空脾或巢础 ,蜂王产上卵 ,保持该群的子脾数。而弱群中补充的蛹脾出房后 ,蜂王接着产上卵 ,不仅保…  相似文献   

12.
正饲养管理上,如果让弱小蜂群顺其自然地生存,即使蜜源条件很好,发展也是十分缓慢的。为了弱小蜂群能够更好更快的扩大群势,必须从强群抽调即将出房的子脾,为其增补群势。如抽调补强的方法,实施的巧妙得法,救活了弱群的同时,还"激励"强群繁衍的积极性。但如果不注意季节和蜂群特征,盲目抽调,不仅会让被抽调子脾强群大伤"元气",也更会让弱群开始  相似文献   

13.
一、代晡性是中蜂慈善温柔的一面活框饲养中蜂,群与群之间互换子脾,可以正常哺育.我们把蜂群的这种特性叫做代哺性.1.抽强群子脾补给弱群,实现群势均衡发展.2.把数个弱群合并,组成强群采粉采蜜提高产量.3.收捕逃群时,借脾过箱可快速稳定蜂群.这些都无不充分地利用中蜂之间的代哺性.  相似文献   

14.
韦公远 《中国蜂业》2013,(11):31-31
一、强群越冬,蜂脾相称 群势不同的蜂群,其抗寒能力相差很大。如果只有稀落的几只蜂,在尚未封冻之前就会被冻僵而死亡。而一个强群,即使气温下降到-21℃,也能安然无恙。因此,必须将弱群合并起来,组成强群,并要蜂脾相称。若脾多于蜂,空间大,不利于保温。但过强的蜂群应脾多于蜂,以防蜂过多而出现伤热。  相似文献   

15.
于先觉 《蜜蜂杂志》2012,32(6):24-24
强群、中等群,经历一段日常生活的变化,群势下降严重。成蜂体质差、子脾状况不佳的蜂群,属于弱群。一些蜂群的蜂数减少虽不很明显,但子脾异常,成蜂已普遍老化需要更新恢复的,也属于弱群复壮的范畴。弱群基础差,复壮难度大,复壮所需时间较长。适宜弱群复壮的时间在:春末、初夏、初秋至中秋。1合并法  相似文献   

16.
余博薪同志提出的这个問題值得大家重視,特別在春季蜂群發展期,脾多于蜂会延迟蜂群的发展壯大,增加管理上的困难。但是在采蜜期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的作法,是一般群势不壮的飼养方法,如果强群采用这种方法,容易促成分蜂热。在南方,有些人認为飼养弱群并不見得少采蜜。在長江中下游,飼养弱群有利,还是飼养强群有利,这个問題可以大家討論。  相似文献   

17.
<正>一、继箱强群夏季,柿树、枣树、刺槐等陆续盛开,蜂群往往因劳累过度,群势会有些下降,此时保持强群是夺取丰收的基础。要保证每群不少于15框足蜂。二、人工合并如果箱中群势低弱,达不到上继标准,应采取人工合并方法。在选好副群后,将副群蜂王连同1张正在出房的老子脾和1张幼虫脾,再将1张有存蜜的巢脾,放  相似文献   

18.
养蜂谚语     
宁养三箱强群,不要十箱弱群。强群造脾质量好,弱群造脾雄房多。秧好稻好,王好蜂好。良种出好王,好王夺高产。只摇蜜蜂“余粮”,不挖蜜蜂“口粮”。春留一只螨,秋毁一箱蜂。冬季治螨彻底,明年养蜂省力。  相似文献   

19.
江名甫  江勇 《蜜蜂杂志》2003,(11):10-10
蜂群越冬是养蜂周年过程中一大难关。在我地 ,越冬蜂死亡率往往在 30 %~5 0 % ,有的蜂群甚至“全军覆没”。这些非正常死亡的状况及原因 ,一般是冻死、饿死、病死、受害致死等。下面谈谈笔者的一点观察和浅见。1 冻死a.箱内受冻致死的蜜蜂 ,一种是散挂在箱壁或蜂团以外脾面上 ,在暖包装群中死蜂数量多 ,这可能是蜂团散团的次数多、时间长 ,离团的蜜蜂回不到蜂团上 ;弱群比强群死蜂数量多。二是蜂团外“剥皮”死亡 ,常见的是外侧脾外面的一撮蜂及弱群 (4脾蜂以下 )。强群或蜂团间蜂路小于 1cm的群则多能存活。脾间“剥皮”死亡多见于弱群 ,…  相似文献   

20.
关振英 《中国蜂业》2008,59(2):21-21
一、要养强群1、强群发展快:蜂群强弱在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在我国高寒地区黑龙江省早春紧脾有1万只工蜂算为标准蜂群,超过标准的为强群;低于此标准的为弱群。蜂群开繁一般都在"春分",而在北部的黑河、小兴安岭地区还要推迟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