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佩行  钟金玉  安可尚 《南方农机》2022,(20):112-114+119
“三农”问题事关民族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集聚乡土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课题组采用文献调查和实地观察两种调研方法,分析了我国乡土人才的现状,总结提出了当前乡村发展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即人口结构“空心化”使传统农业难以为继、农民文化素质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乡土人才严重流失制约乡村各项事业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产业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基于需求导向、定向培养农村专业人才,畅通交流平台、挖掘利用乡贤资源,加强条件建设、吸引人才入乡等集聚乡土人才的措施和建议,引导高质量人才建设乡村,以期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刘宇琦 《南方农机》2023,(3):121-125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振兴对乡村教师有着多重角色要求,乡村教师是乡村振兴建设的生力军。作为人才支撑者,乡村教师在本土人才培养方面发力;作为乡村教育现代化推动者,乡村教师多方面跟进农民继续教育;作为“乡村”教师,教学活动立足乡土文化,传承乡土情怀。乡村教师自带人才培养功能、乡土文化传承功能、社会治理参与功能,这些功能必将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力。基于此,笔者使用问卷调查法,明确了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乡村教师队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教师与乡土文明紧密相连,是后小康社会乡村振兴重要的公共服务人才,外部引进人才和本土培养人才要双管齐下,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乡村教师队伍,可发挥乡村教师在农民的继续教育中“扶智”“扶志”“扶家庭教育”的作用,为未来乡村建设蓄力,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实施。大学生回乡创业行为能够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并实现乡邻生活富裕。同时,高素质的“新农人”能够有效带动文明乡风建设、乡村治理科学化,从而实现人才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目标。文章整理了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经官方媒体报道的回乡成功创业并带动乡邻共同致富的大学生案例37例,通过对创业大学生背景、创业项目、创业理由等因素的调查分析,梳理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回乡大学生创业的共同特征,为发现和培育乡村振兴人才提供参考。并提出营造回乡创业振兴乡村的积极舆论氛围、培育大学生乡土情结、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三个举措,助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4.
罗啊飞  郑风云 《南方农机》2023,(18):105-108+160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乡村建设,乡村人才队伍都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根本基础,是推动乡村发展振兴的一股重要力量。当前,由于城乡发展不协调、乡村人才培养制度不完善、乡村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我国乡村振兴工作还面临着乡村人才资源较为匮乏、整体素质不高、结构相对失衡等现实困境。凤冈县在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坚持创新思维,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地实施“乡村掌墨师”人才振兴工程:强化组织领导,优化人才工作机制;着力引才聚才,扩大人才队伍总量;注重教育培养,提升人才整体素质;畅通发展渠道,建立人才管理机制。学习借鉴凤冈县的经验做法,应重视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重视全面培养与分类施策相结合方式,重视多元主体与分工配合相统一原则,重视建立健全乡村人才保障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乡土人才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珊珊 《南方农机》2022,(12):131-13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大学生创造了更多创业机会,大学生在毕业后要根据乡村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增加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大学生对创业了解甚少,创业难度大,当下高校需要重点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笔者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创业现状,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新海  马瑾 《南方农机》2024,(5):191-194
大学生劳动教育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于高职助力乡村振兴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需求,重点探索乡村振兴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构建融合发展平台,对师生的精神品质加以培养,从而提高育人实效性,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大发展。课题组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对乡村振兴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进行了探究,创新了高职助力区域乡村发展的模式,为区域发展贡献了高职力量。  相似文献   

7.
王坤 《河北农机》2019,(9):120-121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一以贯之”的目标要求,新时代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对于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困境、维护广大农村地区意识形态安全,重建乡村文化自信,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强,则乡村强。乡村振兴的关键和核心在于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随着农村乡土人才队伍的逐渐发展和壮大,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即农村乡土人才总量不足、农村乡土人才结构不优、乡土人才流失过快和相关激励保障机制缺失等。基于此,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路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其目标的高度实现离不开青年学生人才。新时代青年赋能乡村振兴发展,不仅是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的价值实现,而且青年人才也能在实践中长才干、壮筋骨,全面成才。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仍存在学生能动性不足、服务形式化、激励机制不完善等瓶颈。基于此,课题组以文献分析和调研为基础,以当代青年助力乡村振兴为切入点,坚持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进行研究,提出紧扣时代脉搏的大学生赋能乡村振兴的多维路径,应着重从加大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力度、优化完善奖励机制、拓宽创新服务内容等多方面发力,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强娇娇 《南方农机》2023,(6):118-120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外部资源的注入,也需要内生动力的挖掘,作为留存于乡土社会中的文化基体,乡愁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笔者分析了乡愁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阐述了“记住乡愁”品牌打造的现实价值。广元市青川县张家村的实践表明,构建乡愁符号、打造乡愁经济、唤醒乡愁记忆、守住乡愁根魂、丰富乡愁载体,让乡愁助推乡村振兴,在当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和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将乡土文化元素创新应用于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之中具有重要价值。在乡村文化活动中心设计过程中,应用乡土文化元素应当遵循整体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形成文化挖掘、形象参照、形象表达、本土建构的具体策略。基于理论研究,开展了“乡·忆”畲族文化活动中心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2.
赵宇 《现代农机》2023,(5):30-34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蓄水池”,应培养一批精通乡村治理、农艺工艺、宣传报道、绿化美化、科学技术等“多元”人才来服务于乡村振兴,培养要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亦即高职院校在乡村振兴时代大潮发展过程中要拥有正确的行动认知。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在中职旅游地理教学中如何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为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创新型人才、助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鉴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等核心概念,分析了中职旅游地理教学现状,探索了如何在中职旅游地理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仅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路驰驰 《南方农机》2024,(2):98-102
乡村整体空心化、乡村文化边缘化、乡土人情冷漠化使得乡土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难以有效发挥本位功能,正面审视乡村文化建设现状对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发作用。基于此,笔者从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入手,详细分析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发现乡村文化面临着价值观被迫解构、文化资源浪费、文化组织纰漏浮现、文化生活活力减弱等问题。并针对乡村文化困境,提出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规范乡村政府治理、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农民的主体性等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破解之法。研究结果表明,探寻乡村文化振兴新思路,有助于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凝聚乡村精神文明共识、激发乡村振兴内在驱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周少琛 《南方农机》2023,(5):110-112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应当担负起乡村振兴的发展重任,将自身优势与乡村振兴发展相结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如何使大学生群体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生力量,笔者以开封市大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方式,从乡村教育、区域经济、制度保障、创业环境等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需要大学生参与,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以学农融合为基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16.
沈一跃 《南方农机》2023,(5):113-115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是国家重要战略,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之笔。地方高校在乡村振兴中应勇立潮头,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紧跟国家政策,成立了湛江乡村振兴学院,全力发挥自身资源、信息、文化、人才等优势,用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学校建立了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培养了一大批乡村振兴的人才,助推了当地客家文化、民宿文化、茶文化的发展,参与打造了吴川“空港特色小镇”,在遂溪县螺岗小镇举办了“献礼百年华诞,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书画展,将艺术创造贯穿美丽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增强了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内生动力和自身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7.
廖启华 《南方农机》2022,(17):112-116
大学生返乡创业是推进老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和“新动能”,是老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途径。笔者在阐述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价值的基础上,深度结合现阶段老区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的具体困境,提出助推老区乡村振兴的路径:政府部门健全老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保障体系,高校构建提升老区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力的支持体系,社会积极营造老区大学生返乡创业支持环境,个人多措并举提升自身返乡创业综合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筱芃  陈慧英 《南方农机》2023,(11):87-91+95
【目的】“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乡村旅游业提质升级的关键转型期。尽管乡村旅游业发展较快,但仍面临着规划雷同滞后、服务水平参差、附加价值低下等问题,亟需一种切实有效的乡旅融合创新方法。【方法】课题组通过诠释乡村旅游相关理论,结合乡村旅游产业现状,以微观案例为切入点,深度剖析乡村振兴优秀案例——袁家村的乡村旅游机制创新,聚焦其对“乡土性”本质的内植与外化,详细阐述了其规划机制、运营机制、融合机制的创新途径,综合分析了基础条件并不优越的村镇如何凭借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村内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结果】将乡村旅游的核心——“乡土性”进行有效的内植与外化,辅以领导班子的智慧与全体村民的积极配合,可以打造合理有效的乡村旅游创新机制。【结论】袁家村精神是值得发扬的,袁家村智慧是值得借鉴的,袁家村模式是可复制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袁家村能够为其他乡村旅游地提供规划借鉴与启发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建设需求相结合,系统分析乡村振兴人才职业能力结构需求,深度融合工匠精神,拓展职业教育活动载体,系统构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培养一懂两爱的“三农”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