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举措。绿色农田建设注重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是以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和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功能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态涵养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实施“绿色”建设,充分发挥农田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本文总结归纳了平湖市绿色农田建设和管理的成功做法和建设成效,以期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绿色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围绕初级产品供给保障重大战略问题,新时期耕地保护需要运用新思维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生态良田工程.本文分析了当前耕地保护面临资源禀赋不足、结构性变化、组织水平滞后三大关键问题,系统分析了耕地保护和良田建设的基本逻辑,提出运用耕地系统思维开展生态良田工程建设,从科技创...  相似文献   

3.
湖溪镇坚持科技引领,合理设计基础设施改造、耕地质量提升、绿色种养模式推广和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建设模块,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首要目标,以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生态转型为主线,以加强农田基础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田整体“智治”(如智能监管体系、结合GIS地图展示智能设备(气象监测、虫情监测、病害监测、杀虫灯、视频监控等物联网设备)为主要内容,科技赋能,将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生态涵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形成集科技应用、种植制度创新、社会化服务、融合发展于一体的绿色农田建设综合体,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旅融合、带动农民就业,打造高效生态绿色农田湖溪镇样板。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长沙市农田生态系统现状,提出必须更新战略布局思路,将农田资源、生态城市、两型社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通过“生态监测”手段、“立体开发”方式和“和谐互生”原则,重构农田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以期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田生态系统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长兴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工程措施,通过高效节水灌溉、生态沟渠建设、智慧管理和融合发展等措施,提升农田生态环境,推动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生态涵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成功打造了一批“生态好,土地沃、产品优、农民富”的绿色农田样板。本文分析浙江省长兴县吕山乡胥仓绿色农田建设项目的典型案例,该项目旨在通过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科学规划、绿色发展、智慧管理和多元经营等方面的措施,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项目实施后,可以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在保障农作物质量和安全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并为周边地区的绿色农田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以及水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限制因子,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有效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是“十四五”的关注重点。本研究结合中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最新需求,指出了农田灌排系统生态化改造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面源污染防控的有机结合点,重点阐述了农田灌排系统生态化改造的建设目标、基本原则、适用技术和相关标准,并提出了当前农田灌排系统生态化改造的主要研究方向,以期为太湖流域生态农田建设提供相关参考,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高标准农田的融合,助推中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和粮食产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农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支持了美好乡村建设。但也存在没有项目实施主体、目标要求高、投入标准低、重建轻管、工程效益低等问题。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建设和管理:明确实施主体;拓宽融资渠道;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高标准农田“软实力”的建设水平;因地制宜地建设特色高标准农田模式;注重建管并举。  相似文献   

8.
临海市绿色农田建设以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设施建设、田间道路整修、耕地地力提升为重点,推动农田“数智化”管控,项目建成后实现了宜机宜耕、土壤肥沃、生态良好、高产稳产。2023年,建设绿色农田3 233亩,农户人均年增收0.6万元,增加优质绿色粮食产量约25.86万千克,有效推动了当地三产融合,将绿色农田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实现“治一方农田,富一方百姓,美一方家园”。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位的鄱阳湖平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障碍因子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识别耕地的限制因素提高耕地建设效率,以鄱阳湖平原区南昌县为研究区,引入生态位理论,将生态位模型与指标偏离度相结合,构建基于生态位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并结合木桶原理进行研究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障碍因子诊断研究。结果表明:南昌县耕地自然质量障碍度处于0.20~1.00,总体较低;全县田间基础设施障碍度为0.10~1.00,整体偏低;全县景观格局、区位条件、便利程度障碍度均为0~1.00,景观格局、区位条件总体而言一般,便利程度整体上较好;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障碍度处于0.30~1.00,仅有12.45%的障碍度≤0.50,整体上障碍度较高。因此,基于生态位的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可以精准识别研究区的耕地障碍度现状,揭示研究区耕地的自然质量、田间基础设施、景观格局、区位条件、便利程度方面的不同状态,为区域高标准农田的整治与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李飞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2):2530-2531
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是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唯一全面实施、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标志性农田生态工程。本文以诸暨市的实践为例,对其探索将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与绿色防控、农田减肥减药相结合的创新技术模式进行总结,分析个案的工作路径、创新做法和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明确提出了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以及大力提升耕地质量建设的要求。推进农村高产稳产田建设,是实现耕地数量管理、质量管理以及生态管理目标,保证粮食生产高效安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贯彻落实新型资源管理观,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本文在分析水稻高稳产农田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建设水稻高稳产农田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稳定粮食产能、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共同富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高质量建设好、管理好、保护好高标准农田等问题.文章在论述高标准农田建设意义的基础上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的空间,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示范,并力争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实现新增耕地,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本文主要结合农田建设、市场运营、科技创新等几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4.
定海区马岙街道绿色农田建设项目是全省首批绿色农田试点项目之一,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项目建设重点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开展数字农田建设、探索多种绿色高效技术加强耕地地力、全面推行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和保护性耕作,同步实施污染源头减量与末端减排,建设田间水循环体系,构建农田绿色水生态系统,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强化生产综合利用,突出种粮属性;科技赋能绿色农田,建设农田监管数字化系统,完善对农田及利用情况的动态监测监管,着力打造设施齐全、土壤肥沃、科技先进、高产高效、绿色生态的高质量高标准农田样板区,为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标准农田是一项长远的战略工程,对于改善农田耕作条件、提高耕地质量、稳固基本耕地面积、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科学合理、符合自身条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是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为此,本文结合伊金霍洛旗目前耕地状况和发展实际,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有效地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农业生产的经济增长必须依赖于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防护林的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可以有效地保证农业生产丰产、稳产、高产,农田防护林的生态屏障意义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强对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与管理,本研究则对此进行分析,提出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与管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平原地区排水生态沟渠系统建设、山区农田排水沟渠生态化改造、水源地等敏感区域排水沟渠生态化改造、以畈为单元的农田尾水“零排放”生态循环模式等方面遴选浙江省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的典型案例,总结其技术要求和建设成效,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如沟渠生态化改造不彻底、水生植物种植品种单一、重项目建设轻日常管护等,进而提出注重功能发挥、科学建设、长效运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地块为评价单元,通过建设适宜性、空间稳定性测度、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古路镇耕地进行分析评价,划分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并根据各项目区主要发展障碍明确项目建设模式及方向.研究表明:(1)古路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指数介于0.261 8~0.798 6之间,空间稳定性指数介于0.439 7~0.999 9之间,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空间稳定耦合协调度较高,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空间稳定性及其耦合协调关系在空间上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2)古路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可划分为优先划定区、重点建设区、后备调控区和生态缓冲区等4个总体分区和19个详细分区,依据资源禀赋确定产业兴旺—集约高效、提质增效—产业培育、补齐短板—整合资源、生态宜居—环境整治等4个发展模式;(3)古路镇耕地资源总体上呈现"西优东劣""南退北稳"的空间格局,应充分发挥耕地资源优势,重视生态保护;(4)现行规划中古路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部位于优先划定区和重点建设区,布局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上海地区排水沟渠的建设特点,改变以往工程建设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类型排水沟生态化建设及改造的思路和方法,使其既能满足农田排水,又具有生态功能,对类似地区未来沟渠设计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耕地保护利用提出更高要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理念,需要构建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支撑体系并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案。本文从耕地保护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全盘联动、提升耕地生产和生态稳定性需要全域统筹、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共同驱动耕地全程监管三个方面提出耕地保护与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