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是指运用涵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手段推动乡村产业体系重构,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引擎,通过数字技术的嵌入和应用,实现农村产业体系优化和人居环境改善,构建宜居宜业的智慧乡村。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之策,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依托。目前,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梗阻,主要体现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存在明显供给缺口、乡村数字化技术人才短缺等。为此,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进程中,需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实现乡村数字化转型;强化涉农要素有效供给,强化乡村数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个体赋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高效发展与智慧农业加速起步,数字技术融入乡村建设优势明显。数字化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俨然成为挖掘和弘扬农耕文明的一种新趋势。数字资源、数字平台、数字传输等数字化手段,促进我国乡村文化向好发展,为助力文化资源数字化、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打造乡村文化服务数字化提供切实保障。文章从数字技术、数字渠道、数字信息视角出发,对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产业兴旺作为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总抓手。高原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对推动产业兴旺、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青南地区兴海县高原丰收合作社为个案,阐释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对青南地区高原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的意义以及兴海县高原丰收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该合作社发展的现实困境,提出相应对策,以助推青南地区高原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金鹏  金兴胜  陈冬杰 《南方农机》2023,(20):128-131
当前,数字技术正加快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数字乡村建设备受关注。课题组从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村旅游业和农村合作社四个方面分析了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同时梳理了数字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机遇,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电子商务和电商平台的搭建、农业物联网和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和农资供应链金融的简化、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等。基于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机遇,课题组以乡村人口为抓手,提出了结合数字技术,发展乡村产业带动乡村人口回流的措施:发展多元化农业、以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乡村社区文化等。结果表明,数字化农业在不断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将传统的乡村转变为数字乡村,数字乡村的发展带动乡村人口逐渐回流。  相似文献   

5.
闫晓茹  樊慧玲 《南方农机》2023,(2):100-102+122
乡村振兴战略是继脱贫攻坚战胜利之后持续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纲领,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中,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极大地改变了乡村的发展道路。基于此,为了促进乡村数字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课题组梳理了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并从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做强人才链、精准防返贫、文化资源数字化等方面提出了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助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要基于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而数字化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这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求。数字化驱动农业生产转向现代化发展,从而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职业化发展,实现乡村治理的智能化,推进农业生产绿色转型。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数字鸿沟依然存在,会出现数字生产力不足、数字产业布局与链条不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创新建设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述数字化驱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分析了当前发展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以促进数字化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全面融合,利用数字化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迈入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樊亚敏 《南方农机》2023,(22):104-107+126
农村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人口流失、农产品滞销等,为了通过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笔者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融入电商经济,使农村经济与电商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基于此,笔者探讨了电商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具体作用和相关应用,分析了电商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现状和路径,并提出了加强电商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应用建议。结果表明,电商平台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思路。电商与乡村产业的对接、对乡村特色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与农业和旅游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是电商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三个主要路径。不仅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而且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电商平台的建设,提高电商服务质量,优化电商配送体系,完善电商营销策略,深度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8.
正南充市嘉陵区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对标"农业硅谷",打造特色现代农业"数字引擎",推动现代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全面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一、以农业产业数字化做优做强生猪产业优势。出台《关于推进数字农业建设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数字乡村战略的不断深化,数字技术的发展场域正逐渐向农村转移,数字赋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和重要支撑。通过利用技术赋能乡村产业、生态、文化、治理、服务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促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化振兴、治理转型和共同富裕。然而,当前广大农村地区面临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数字专业化人才匮乏、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以及数字政策保障有缺位形成的现实挑战,制约着数字技术与乡村建设的深度融合,未来还需要不断强化数字技术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彭佳丽  徐文君  穆世明 《南方农机》2023,(15):126-128+137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发展良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是推进农产品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将数字化技术科学地应用于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全过程,提高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效率是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基于此,课题组从传统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出发,分析现有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探究数字化赋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作用机理,建议从构建农产品大数据平台、建立健全农产品线上交易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推动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促进供应链提效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卢大洋  李凤 《南方农机》2022,(4):116-118,121
发展"数字农业"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增进农村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笔者以数字农业发展为切入点,探究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数字农业"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核心技术创新滞后、数字化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度不足和"数字农业"人才队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加大政策...  相似文献   

12.
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旅游扶贫逐渐成为我国贫困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及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典型民族贫困地区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为例,在分析册亨县贫困现状、致贫原因以及乡村旅游发展条件基础上,提出该县乡村旅游扶贫路径,即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实现社会贫困问题治理需要创新理念、思路和方法,发挥全域旅游资源优势,以"旅游+"战略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贫困地区文化、农业、治理等方面的振兴,以期实现册亨县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有机衔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廖晓斌 《南方农机》2023,(12):125-127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成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乡村旅游无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基于此,笔者梳理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与现状,发现其拥有明显的农业产业基础和红色基因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理念创新不足、产业融合不够、产品不丰富等问题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乡村旅游发展政策保障体系、不断集聚和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持续提升旅游品质和影响力等对策建议,最终实现推进兵团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会给"三农"问题带来契机,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而全域旅游转变了传统的乡村旅游同质化、单一化的现状,成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助推器.课题组通过分析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三者间的耦合关系,以西峡县为研究区域,科学规划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城镇化...  相似文献   

15.
雷文颖 《南方农机》2024,(5):123-12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数字化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数字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农业类型的多样性导致数字化技术的普及难度较大,不同农业环境和作物特点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数字化农业信息建设所需的时间较长,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过程,需要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几项数字化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扩充培养农业数字化人才,加强监管并出台相关政策,推进农业数字化基建,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精确农业经济数字化信息管理,建立数字化平台。其中,建立数字化平台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能够整合数据、技术和资源,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通过落实本研究所提出的路径,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高农民的数字素养,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数字化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潜力,建立起数字农业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薛心怡  周杰 《南方农机》2023,(24):101-103+112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以5G、区块链、物联网、边缘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各节点持续融合,乡村产业链、文化链、治理链、生态链的数字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然而,各项数字技术却因适用场景、技术特性、体系架构等制约因素存在差异,在应用于数字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尚存不足。为此,课题组以国家乡村建设总体战略为导向,利用边缘计算技术基础赋能平台的角色,以边缘计算为基础、以“边缘计算+”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实现数据、算法与算力的融合,有效发挥“边缘计算+”在优化数字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差异化需求、增设数据保护壁垒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数字乡村网络化、系统化、平台化建设,进而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环节,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产业融合,拉动乡村经济发展;有助于提升环境保护整治、建设美丽农村;有助于挖掘乡村文化,激活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嵩县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发展旅游业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当前嵩县乡村旅游发展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重点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嵩县乡村旅游的现状、嵩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以及嵩县乡村旅游开发的路径选择,旨在为促进嵩县乡村旅游创新性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何以文旅产业集群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振兴文旅产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课题组基于复杂系统视域,探讨了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文化产业的复杂适应性以及产业综合体内部的复杂交互性,详细阐述了文旅产业集群的4个演化阶段:主导产业发展的规划起步阶段、专业集聚凸显的建设发展阶段、旅游标识形成的聚集形成阶段、文化创新扩散的优化升级阶段;并系统分析了乡村文旅产业集群形成的4个动力机制:政策导向激励机制、政府规划推动机制、产业竞争适应机制、产业合作协同机制。【结果】文旅产业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政策供给导向、地方政府主导、资源扶持支撑、共同富裕承诺实现等一系列振兴行动,可以全面激发乡村文旅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劲动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9.
杨磊 《南方农机》2023,(1):105-107
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旅游的全面发展,笔者以武陵山地区为例,探讨了武陵山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剖析了乡村振兴和旅游的基本发展概况。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产业的兴起,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协调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土地的内部关系,拓宽了市场资源,推动了乡村生态旅游建设。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举措,农村电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农村电商与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的融合发展,促进了农村地区公路、网络、物流等农村电商配套设施的改善,带动农村地区致富,进而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笔者介绍了农村电商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农村电商对实现乡村振兴的作用;然后以湖北黄冈农村电商实践为例,梳理了现阶段农村电商面临的障碍,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实现思想破冰,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结构升级等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